反射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片。该反射片包括:表层,所述表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由聚乙烯亚胺形成;里层,所述里层为混合物层,由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组成或由二氧化钛与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组成;其中,所述底涂层位于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之间。通过采用该反射片,可以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使其反射率达到80%-95%。
【专利说明】反射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领域,特别涉及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电视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高档电子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新宠,其中 液晶显示器持续以每年10?20%的速率在发展。平面影像显示器一般由液晶面板和背光 模组组成。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亮膜及外框等组件。反射片 作为背光模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将光从导光板下表面、光源外漏出的光再次 射入导光区域,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使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均匀分布。目前面板式照明 灯,围绕光源体360度发射光线,而只有约一半的光线会照到所需要的地方,而背后一半的 光照能量就损耗了。利用定向照明反射片,就可以把灯源背后95%以上的光线反射到前面, 使整个光源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提高单位面积光线的强度,降低能耗,符合国家低碳环 保的大方针。
[0003] 然而目前在技术上,通常使用高反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来制作反射片。要 求反射率达到95%及以上,技术要求苛刻,设备复杂,目前这项技术主要被国外几家大公司 所垄断,其中Toray公司就占领了 LED液晶显示器大概90%的市场分额。由于核心技术掌 控在外资企业手中,造成成本偏高的情况。
[0004] 因此,目前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 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使反射率 达到95%以上的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例的反射片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表层;由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 物组成或由二氧化钛与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组成的里层;以及聚乙烯亚胺底涂层,所述 底涂层位于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可以实现高反射 率,高均匀性和高稳定性的技术要求。
[0007]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反射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所述表层的厚度为50微米?300微米。由此, 可以提高该反射片表层的反射率,利用具有上述表层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其反 射率可以达到80%?95%。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 01微米?0. 03微米。由 此,提高该反射片底涂层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反射率。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所述里层的厚度为20微米?200微米。由此可 以提高该反射片里层的稳定性和反射率。 toon]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3]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反射片包括表层1、底 涂层2和里层3 ;和
[0014]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反射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例的反射片包括:表层1,所述表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底涂层2,所述底涂 层2由聚乙烯亚胺形成;里层3,所述里层3为混合物层,由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烯共 聚物组成或由二氧化钛与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组成;其中,所述底涂层2位于所述表层1 与所述里层3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片可以实现高反射,高均匀性和高稳定 性的技术要求。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反射片表层1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达到 提高反射片稳定性和反射率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制备不同厚度的反射片 表层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表层1的厚度可以为50微米?300微米。并且实用 新型人惊奇地发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50微米?300微米厚度的表层1,具有 80%?95%的反射率。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高反射率表层1的反射片。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反射片底涂层2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达 到提高反射片均匀性、稳定性和反射率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制备不同厚 度的反射片底涂层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底涂层2的厚度可以为0. 01微米? 0. 03微米,由此具有该厚度底涂层2的反射片具有高稳定性和反射率。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该反射片底涂层2中的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涂布干重和分子量不受特别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提高该反射片底涂层2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反 射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该反射片底涂层2种的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可以为 0. 4?2. 5重量%,聚乙烯亚胺的涂布干重可以为0. 007g/m2?0. 03g/m2,聚乙烯亚胺的重均 分子量可以为1000?100000。实用新型人大量的实验发现,具有上述聚乙烯亚胺底涂层2 形成的反射片具有优异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反射率。
[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反射片里层3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达到 提高反射片稳定性和反射率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制备不同厚度的反射片 里层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该反射片里层3的厚度可以为20微米?200微米。 实用新型人惊奇地发现,具有该厚度里层3的反射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反射率。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该反射片的里层3的混合物并不受特别限制,只 要可以形成均匀稳定的反射片里层3,可以由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组成,也可 以由二氧化钛与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组成。
[0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该反射片的里层3可以由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 烯共聚物的混合物组成,具有该混合物的里层的烙融指数可以为8g/10min?30g/10min。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混合物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二氧化钛的含量不受特别 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该混合物 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含量可以为65?95重量%,二氧化钛的含量可以为5?35重 量%,优选5?25重量%。实用新型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惊奇地发现,具有上述乙烯-醋酸乙 烯共聚物和二氧化钛混合物的里层3的反射片具有优异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反射率。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例,该反射片的里层3可以由二氧化钛与低密 度聚乙烯的混合物组成,具有该混合物的里层的熔点为100摄氏度?120摄氏度,熔融指数 为5g/10min?25g/10min。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混合物中低密度聚乙烯和二氧化 钛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 具体实例,该混合物中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可以为65-95重量%,所述二氧化钛含量可以为 5?35重量%,优选25重量%。实用新型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惊奇地发现,具有上述低密度聚 乙烯和二氧化钛混合物的里层3的反射片具有优异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反射率。
[0023]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反射片有更清楚的认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 备反射片的方法。结合附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反射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表层1,所述表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2)将聚乙烯亚胺水溶液涂布在所 述表层1的内表面,以便形成底涂层2 ;3)将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低密度聚 乙烯混合,以便得到混合物;以及4)通过挤出将所述混合物涂布于所述底涂层2上,以便形 成里层3。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具有高反射,高均匀性和高稳定性特点的反射片,且制造成本 低。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造反射片的方法,所述步骤2)包括:2_1)对所述表层 1进行电晕处理,以便使得所述表层的表面达因值大于36 ;2_2)将聚乙烯亚胺水溶液涂布 在所述经过电晕处理的表层1内表面;以及2-3)将所述经过聚乙烯亚胺水溶液涂布的表层 1内表面进行干燥,以便得到底涂层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干燥温度可以是在70 摄氏度?100摄氏度温度下进行烘干。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高反射率,高均匀性和高稳定性 特点的反射片底涂层2。
[0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造反射片的方法,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3_1)将 5-35重量份的二氧化钛与11. 7重量份?72. 78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11. 7 重量份?72. 78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混合造粒,以便得到母粒;3-2)将所述母粒与另一 部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另一部分低密度聚乙烯按重量比1:5至3. 5:1的比例混合均 匀,以便得到混合物,其中,基于所获得的混合物的总重量,二氧化钛的含量为5重量份? 35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为65重量份?95重量份;以及 3-3)将所述混合物投入挤出机/涂布机料斗,以便形成里层3。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高反射 率,高均匀性和高稳定性特点的反射片里层3。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3)中,所述挤出机/ 涂布机的温度设定为130摄氏度?240摄氏度,挤出速度为30MPM?200MPM ;所述挤出机 /涂布机装有3层?10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30目?200目。由此,可以得到具 有高反射率,高均匀性和高稳定性特点的反射片里层3。
[0027] 实施例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反射片
[0028] 参见图1、图2。预先制备表层1,表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该薄膜的 厚度为100微米,该薄膜的宽度为1100毫米。
[0029] 对表层1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电晕机强度选定为4. 5KVA,电晕后使得表层1的 表面达因值大于36。利用涂布机将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涂布于上述经过电晕处理的表层1 内表面,经过烘箱干燥,得到底涂层2。烘箱的烘干温度设定为90摄氏度,其中底涂层2中 将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调节为0. 8%,聚乙烯亚胺的涂布干重为0. 03g/m2,并将底涂层2的 厚度制成0.01微米。
[0030] 预先将5重量份的二氧化钛与11. 7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进行混合造 粒,以便得到母粒,然后将该母粒与83. 3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均匀(比例为 1:5),以便得到混合物。其中EVA重量百分比为19%,该混合物的熔融指数为15g/10min。将 载有底涂层2的表层1通过挤出复合或干涂生产线的导辊被送至复合位置,同时利用挤出 机挤出混合物,形成里层3,厚度为50微米。在邻近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的复合位置处设 有臭氧发生器,将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喷吹到混合物薄膜上,臭氧的浓度为35体积%, 臭氧发生器的功率设置为750W,气体流量设置为3. 5SCXFM,从而使混合物薄膜表面产生一 些极性基团,然后将载有底涂层2的表层1与混合物薄膜通过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复合 位置的啮合辊的挤压相结合,从而将里层复合到底涂层上,形成反射片A。其中挤出机温度 设定在215摄氏度,并且挤出机装有7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径为40目?200目,其挤出机 的挤出速度为80MPM。上述得到的复合膜经过拉伸、冷却、修边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射片A卷 材幅宽为1080毫米。
[0031] 实施例2低密度聚乙烯反射片
[0032] 参见图1、图2。预先制备表层1,表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该薄膜的 厚度100微米,该薄膜的宽度1100毫米。
[0033] 将表层1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电晕机强度选定为4. 5KVA,电晕后使得表层1的 表面达因值大于36。通过涂布机把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涂布于上述经过电晕处理的表层1 内表面,经过烘箱干燥,得到底涂层2。烘箱的烘干温度设在90摄氏度,其中底涂层2中将 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调节为1. 2%,低密度聚乙烯的涂布干重为0. 03g/m2,并将底涂层2的 厚度制成0.01微米。
[0034] 预先将5重量份的二氧化钛与72. 78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混合造粒,以便 得到母粒,然后将该母粒与22. 22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混合均匀(比例为3. 5:1),以便得 到混合物。其中混合物的熔点为110摄氏度,且混合物的熔融指数为llg/l〇min。将载有 底涂层2的表层1通过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的导辊被送至复合位置,同时挤出机挤出混 合物,形成里层3,厚度为50微米。在邻近挤出复合生产线的复合位置处设有臭氧发生器, 将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喷吹到混合物薄膜上,臭氧的浓度为35体积%,臭氧发生器的 功率设置为750W,气体流量设置为3. 5SCXFM,从而使混合物薄膜表面产生一些极性基团, 然后将载有底涂层2的表层1与混合物薄膜通过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复合位置的啮合辊 的挤压相结合,从而将里层复合到底涂层上,形成反射片B。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在235摄 氏度,并且挤出机装有7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径为40目?200目,其挤出机的挤出速度为 80MPM。上述得到的复合膜经过拉伸、冷却、修边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射片B卷材幅宽为1080 毫米。
[0035] 实施例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反射片
[0036] 参见图1、图2。预先制备表层1,表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该薄膜的 厚度为50微米,该薄膜的宽度为1100毫米。
[0037] 对表层1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电晕机强度选定为4. 5KVA,电晕后使得表层1的 表面达因值大于36。利用涂布机将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涂布于上述经过电晕处理的表层1 内表面,经过烘箱干燥,得到底涂层2。烘箱的烘干温度设定为70摄氏度,其中底涂层2中 将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调节为0. 4%,聚乙烯亚胺的涂布干重为0. 007g/m2,并将底涂层2的 厚度制成0.03微米。
[0038] 预先将35重量份的二氧化钛与42. 78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进行混合 造粒,以便得到母粒,然后将该母粒与22. 22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均匀(t匕 例为3. 5:1),以便得到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熔融指数为8g/10min。将载有底涂层2的表层 1通过挤出复合或干涂生产线的导辊被送至复合位置,同时利用挤出机挤出混合物,形成里 层3,厚度为20微米。在邻近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的复合位置处设有臭氧发生器,将由臭 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喷吹到混合物薄膜上,臭氧的浓度为35体积%,臭氧发生器的功率设 置为750W,气体流量设置为3. 5SCXFM,从而使混合物薄膜表面产生一些极性基团,然后将 载有底涂层2的表层1与混合物薄膜通过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复合位置的啮合辊的挤压 相结合,从而将里层复合到底涂层上,形成反射片C。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在130摄氏度,并 且挤出机装有3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径为30目?200目,其挤出机的挤出速度为30MPM。 上述得到的复合膜经过拉伸、冷却、修边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射片C卷材幅宽为1080毫米。
[0039] 实施例4低密度聚乙烯反射片
[0040] 参见图1、图2。预先制备表层1,表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该薄膜的 厚度300微米,该薄膜的宽度1100毫米。
[0041] 将表层1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电晕机强度选定为4. 5KVA,电晕后使得表层1的 表面达因值大于36。通过涂布机把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涂布于上述经过电晕处理的表层1 内表面,经过烘箱干燥,得到底涂层2。烘箱的烘干温度设在100摄氏度,其中底涂层2中将 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调节为2. 5%,聚乙烯亚胺的涂布干重为0. 02g/m2,并将底涂层2的厚 度制成0.02微米。
[0042] 预先将25重量份数的二氧化钛与2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混合造粒,以便 得到母粒,然后将该母粒与5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比例为1:1)混合均匀,以便得到混 合物。其中混合物的熔点为120摄氏度,且混合物的熔融指数为25g/10min。将载有底涂层2 的表层1通过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的导辊被送至复合位置,同时挤出机挤出混合物,形成 里层3,厚度为200微米。在邻近挤出复合生产线的复合位置处设有臭氧发生器,将由臭氧 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喷吹到混合物薄膜上,臭氧的浓度为35体积%,臭氧发生器的功率设置 为750W,气体流量设置为3. 5SCXFM,从而使混合物薄膜表面产生一些极性基团,然后将载 有底涂层2的表层1与混合物薄膜通过挤出复合/干涂生产线复合位置的啮合辊的挤压相 结合,,从而将里层复合到底涂层上,形成反射片D。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在240摄氏度,并 且挤出机装有7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径为40目?200目,其挤出机的挤出速度为200MPM。 上述得到的复合膜经过拉伸、冷却、修边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射片D卷材幅宽为1080毫米。
[0043] 对比例1
[0044] 按照CN102782532A所描述的制备方法,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片屑48. 7重 量份中添加金红石型氧化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母料3重量份、二氧化硅粒子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母料0. 3重量份、硫酸钡粒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母料16重量份、间苯二 甲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物17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重量份、以及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缩聚物14重量份,在180摄氏度真空干燥3小时后,供给到 挤出机A中(A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7重量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丁二 醇的共聚物10重量份、降冰片烯23重量份混合均匀,在180摄氏度真空干燥3小时后,供 给到挤出机B中(B层),然后,将上述聚合物通过层合装置合成A层/B层/A层结构的板材, 再通过T模成型为片材状,进一步将该片材导入辊组进行拉伸,获得反射片材。与实施例1 相比,该反射片材具有与实施例1制备的反射片相近的反射率,但由于其使用多种原料,且 其中涉及贵重材料,因此成本较高。
[004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 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6]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 变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表层; 由二氧化钛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组成或由二氧化钛与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组 成的里层;以及 聚乙烯亚胺底涂层,所述底涂层位于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厚度为50微米?300微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 01微米?0. 03 微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的厚度为20微米?200微米。
【文档编号】B32B27/18GK203876328SQ201320777636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钟玉, 王慧荣, 曹华, 董子尧 申请人: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