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制包装盒用压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6707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制包装盒用压平设备。



背景技术:

据行业印刷知名调查机构派恩公司发布的《2018年全球包装业预测》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包装业产值为7990亿美元,预计2013年产值将达到8240亿美元,增长3个百分点。未来五年内,全球包装业市场将会以年4%幅度进行持续增长,2018年产值预计将超过10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2012年包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占全球22.5%。消费品是包装行业最大下游,因此包装行业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关联度较大。

2012-2015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6.9%,包装行业增速为21.9%。据最新预测,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将延续较快增速,保守估计包装行业可维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在我国消费品的主要承载形式仍然以包装盒为主,近年来,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包装盒的需求量特别大。

目前市面上,同时具有可以对纸制包装盒的宽度和厚度进行任意设定、制造出的纸制包装盒平整度高、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压平的纸制包装盒用压平设备,尚不多见,因此,发明一种制包装纸盒用压平设备,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包装纸盒用压平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制包装盒用压平设备,包括底座和加强筋,所述底座上设有压平器,所述压平器的一侧设有开关,所述加强筋分别与压平通道与投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压平器的上端设有宽度调节器,所述压平器的另一侧设有厚度调节器,所述厚度调节器的下方设有滑板,所述厚度调节器的内部设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通过压平通道与上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宽度调节器和厚度调节器上分别设有精确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下转轴和上转轴均设置为圆形,且下转轴和上转轴的半径之比为1:1。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设置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纸制包装盒用压平设备,其驱动电机具有功率低、噪音小、工作运行稳定等优势,设置宽度调节器可以针对消费者需求不同而制造出宽度不一的纸制包装盒,通过设置厚度调节器可以对纸制包装所需的厚度不同,可以制定出厚度不一样的纸制包装盒,通过设置下转轴和上转轴互相转动,可以制造出较为平整的纸制包装盒,加强筋通过压平器与投料口固定连接,稳定性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可以对纸制包装盒的宽度和厚度进行任意设定、制造出的纸制包装盒平整度高、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压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开关、3加强筋、4投料口、5上转轴、6宽度调节器、7压平器、8厚度调节器、9压平通道、10滑板、11下转轴、12控制器、1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纸制包装盒用压平设备,包括底座1和加强筋3,所述底座1上设有压平器7,所述压平器7的一侧设有开关2,所述加强筋3分别与压平通道9与投料口4固定连接,所述压平器7的上端设有宽度调节器6,所述压平器7的另一侧设有厚度调节器8,所述厚度调节器8的下方设有滑板10,所述厚度调节器8的内部设有下转轴11,所述下转轴11通过压平通道9与上转轴5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右侧设有控制器12,所述开关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所述宽度调节器6和厚度调节器8上分别设有精确刻度尺,所述下转轴11和上转轴5均设置为圆形,且下转轴11和上转轴5的半径之比为1:1,所述底座1的形状设置为长方形。

工作原理:工作时,驱动电机13具有功率低、噪音小、工作运行稳定等优势,设置宽度调节器6可以针对消费者需求不同而制造出宽度不一的纸制包装盒,通过设置厚度调节器8可以对纸制包装所需的厚度不同,可以制定出厚度不一样的纸制包装盒,通过设置下转轴11和上转轴5互相转动,可以制造出较为平整的纸制包装盒,加强筋3通过压平器7与投料口4固定连接,稳定性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可以对纸制包装盒的宽度和厚度进行任意设定、制造出的纸制包装盒平整度高、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压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