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纸,尤其涉及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
背景技术:
书写纸是人们常用的书写载体,传统的书写纸大都是用纸浆制造而成,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普通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通常是在纸质纸张上印刷炭黑,然后涂布功能涂料,这种制造方法对纸张的要求很高,工艺复杂且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解决了普通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工艺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包括基层1、载体膜A2、墨基层A3和功能涂料层A4,基层1上铺设载体膜A2,载体膜A2上均匀涂布墨基层A3,墨基层A3上印涂功能涂料层A4,且所述功能涂料层A4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基层1为纸张、塑料板或木板中的任一种,生产成本更低。
所述的基层1下侧还铺设载体膜B5,载体膜B5上均匀涂布墨基层B6,墨基层B6上印涂功能涂料层B7,且所述功能涂料层B7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两面都可以进行书写,节约生产成本。
所述的载体膜A2、载体膜B5为PET膜或涂布膜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墨基层A3、墨基层B6为黑色、蓝色或迷彩色墨基层的任一种,具有更好的对比度,书写字迹更清晰。
所述的功能涂料层A4、功能涂料层B7的成分相同,以瓷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颜料,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和合成乳胶为胶粘剂,且瓷土的粒径为0.5~1.8μm,具有更好的光泽度。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PET膜的裁剪:通过电烫机将PET膜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尺寸进行裁剪,电烫机裁剪温度为40~60℃;
b. 墨基层A、墨基层B的涂布:将墨基层A、墨基层B通过凸版印刷机或凹版印刷机印刷在上述步骤a中所裁剪的PET膜上,所述墨基层A、墨基层B为270~320目的炭黑颗粒;
c. 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涂布:将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通过涂布机均匀的涂布在上述步骤b中已印刷墨基层A、墨基层B的PET膜上,所述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H值为8.0~9.2;
d. PET膜与基层复合:将上述步骤c中已涂布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ET膜的另一侧通过水溶胶或热熔胶与基层复合在一起。
所述的步骤b中墨基层A、墨基层B的厚度为0.5~2丝,显色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制造成本更低,生产方法更简单,且PET膜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柔韧性,书写字迹更清晰,更加节能环保。2、基层为纸张、塑料板或木板中的任一种,生产成本更低。3、基层下侧还铺设载体膜B,载体膜B上均匀涂布墨基层B,墨基层B上印涂功能涂料层B,且所述功能涂料层B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两面都可以进行书写,节约生产成本。4、墨基层A3、墨基层B6为黑色、蓝色或迷彩色墨基层的任一种,具有更好的对比度,书写字迹更清晰。5、功能涂料层A4、功能涂料层B7的成分相同,以瓷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颜料,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和合成乳胶为胶粘剂,且瓷土的粒径为0.5~1.8μm,具有更好的光泽度。6、步骤b中墨基层A、墨基层B的厚度为0.5~2丝,显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层、2-载体膜A、3-墨基层A、4-功能涂料层A、5-载体膜B、6-墨基层B、7-功能涂料层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包括基层1、载体膜A2、墨基层A3和功能涂料层A4,基层1上铺设载体膜A2,载体膜A2上均匀涂布墨基层A3,墨基层A3上印涂功能涂料层A4,且所述功能涂料层A4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基层1为纸张。
所述的基层1下侧还铺设载体膜B5,载体膜B5上均匀涂布墨基层B6,墨基层B6上印涂功能涂料层B7,且所述功能涂料层B7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载体膜A2、载体膜B5为PET膜。
所述的墨基层A3、墨基层B6为黑色墨基层。
所述的功能涂料层A4、功能涂料层B7的成分相同,以瓷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颜料,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和合成乳胶为胶粘剂,且瓷土的粒径为0.6~0.8μm。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PET膜的裁剪:通过电烫机将PET膜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尺寸进行裁剪,电烫机裁剪温度为45~50℃;
b. 墨基层A、墨基层B的涂布:将墨基层A、墨基层B通过凸版印刷机或凹版印刷机印刷在上述步骤a中所裁剪的PET膜上,所述墨基层A、墨基层B为280~290目的炭黑颗粒;
c. 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涂布:将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通过涂布机均匀的涂布在上述步骤b中已印刷墨基层A、墨基层B的PET膜上,所述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H值为8.5~8.8;
d. PET膜与基层复合:将上述步骤c中已涂布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ET膜的另一侧通过水溶胶或热熔胶与基层复合在一起。
所述的步骤b中墨基层A、墨基层B的厚度为0.7~1丝。
实施例二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包括基层1、载体膜A2、墨基层A3和功能涂料层A4,基层1上铺设载体膜A2,载体膜A2上均匀涂布墨基层A3,墨基层A3上印涂功能涂料层A4,且所述功能涂料层A4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基层1为塑料板。
所述的基层1下侧还铺设载体膜B5,载体膜B5上均匀涂布墨基层B6,墨基层B6上印涂功能涂料层B7,且所述功能涂料层B7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载体膜A2、载体膜B5为涂布膜。
所述的墨基层A3、墨基层B6为蓝色墨基层。
所述的功能涂料层A4、功能涂料层B7的成分相同,以瓷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颜料,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和合成乳胶为胶粘剂,且瓷土的粒径为0.9~1.2μm。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PET膜的裁剪:通过电烫机将PET膜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尺寸进行裁剪,电烫机裁剪温度为51~55℃;
b. 墨基层A、墨基层B的涂布:将墨基层A、墨基层B通过凸版印刷机或凹版印刷机印刷在上述步骤a中所裁剪的PET膜上,所述墨基层A、墨基层B为300~310目的炭黑颗粒;
c. 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涂布:将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通过涂布机均匀的涂布在上述步骤b中已印刷墨基层A、墨基层B的PET膜上,所述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H值为8.9~9.1;
d. PET膜与基层复合:将上述步骤c中已涂布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ET膜的另一侧通过水溶胶或热熔胶与基层复合在一起。
所述的步骤b中墨基层A、墨基层B的厚度为1.1~1.5丝。
实施例三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包括基层1、载体膜A2、墨基层A3和功能涂料层A4,基层1上铺设载体膜A2,载体膜A2上均匀涂布墨基层A3,墨基层A3上印涂功能涂料层A4,且所述功能涂料层A4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基层1为木板。
所述的基层1下侧还铺设载体膜B5,载体膜B5上均匀涂布墨基层B6,墨基层B6上印涂功能涂料层B7,且所述功能涂料层B7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
所述的载体膜A2、载体膜B5为涂布膜。
所述的墨基层A3、墨基层B6为迷彩色墨基层。
所述的功能涂料层A4、功能涂料层B7的成分相同,以瓷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颜料,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和合成乳胶为胶粘剂,且瓷土的粒径为1.3~1.7μm。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书写纸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PET膜的裁剪:通过电烫机将PET膜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尺寸进行裁剪,电烫机裁剪温度为56~58℃;
b. 墨基层A、墨基层B的涂布:将墨基层A、墨基层B通过凸版印刷机或凹版印刷机印刷在上述步骤a中所裁剪的PET膜上,所述墨基层A、墨基层B为315~318目的炭黑颗粒;
c. 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涂布:将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通过涂布机均匀的涂布在上述步骤b中已印刷墨基层A、墨基层B的PET膜上,所述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H值为8.9~9.1;
d. PET膜与基层复合:将上述步骤c中已涂布功能涂料层A、功能涂料层B的PET膜的另一侧通过水溶胶或热熔胶与基层复合在一起。
所述的步骤b中墨基层A、墨基层B的厚度为1.6~1.8丝。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制造成本更低,生产方法更简单,且PET膜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柔韧性,书写字迹更清晰,更加节能环保。2、基层为纸张、塑料板或木板中的任一种,生产成本更低。3、基层下侧还铺设载体膜B,载体膜B上均匀涂布墨基层B,墨基层B上印涂功能涂料层B,且所述功能涂料层B具有遇水后变透明,水干后恢复原来颜色的特性,两面都可以进行书写,节约生产成本。4、墨基层A3、墨基层B6为黑色、蓝色或迷彩色墨基层的任一种,具有更好的对比度,书写字迹更清晰。5、功能涂料层A4、功能涂料层B7的成分相同,以瓷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颜料,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和合成乳胶为胶粘剂,且瓷土的粒径为0.5~1.8μm,具有更好的光泽度。6、步骤b中墨基层A、墨基层B的厚度为0.5~2丝,显色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