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3844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提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手提袋是一种简易的袋子,制作材料可以是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此类产品通常用在厂商盛放产品;也有在送礼时盛放礼品;还很多时尚前卫的西方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它装扮相匹配,所以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喜爱。手提袋还有被称为手挽袋、手袋等。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0235u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一种新型手提包装盒,包括有盒盖组件、盒体组件和盒底组件三个部分,所述的盒盖组件、盒体组件和盒底组件由整张硬纸裁剪折叠而成;所述的盒底组件包括由前面板向下延伸的前底板、由后面板向下延伸的后底板、由左侧板向下延伸的左侧底板、由右侧板向下延伸的右侧底板。这种手提袋能够通过卡接或者胶粘完成盒底组件的装配,由于物品放置在手提袋中时,直接作用于盒底,由此盒底受到的压力也要远大于其他部位,在胶粘不牢或者卡接不牢时,这种手提袋容易露底,导致手提袋内物品掉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提袋,避免袋体的底部脱胶导致内部物品掉落。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提袋,包括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有支撑底纸以及分别连接在支撑底纸两端的第一侧纸和第二侧纸,所述支撑底纸位于第一侧纸和第二侧纸之间设置有供第一侧纸和第二侧纸粘接的连接片,所述第一侧纸位于支撑底纸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侧纸位于支撑底纸的两侧设置有粘接在第一定位部和连接片之间的第二定位部,所述袋体通过第二定位部、连接片和第一定位部互相粘接形成有供物品放置的内腔,所述第一侧纸和第二侧纸位于内腔的开口位置开设有供提手绳穿设的连接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结构的支撑底纸两侧对称且支撑底纸一体成型,使手提袋的不会发生脱胶的问题;袋体的第一侧纸和第二侧纸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部和连接片,并通过第二定位部加固,加厚了袋体两侧,使袋体的边角加固,其不易脱开,相较于现有技术,这种袋体的设计方式能够使袋体的侧纸底纸一体,避免袋体底部脱胶,进而避免装在袋子内部的东西从底部掉出,能够使袋体两侧的重量均衡,提高袋体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袋体在制造过程中,还能够节省最后一道糊底的工序,降低手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提袋的制造方法,改善手提袋的表面性能,延长手提袋的使用时间。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提袋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tep1,依据设计图纸将原纸裁切成袋体展开时的大小和形状;step2,用冲孔机在设计图纸所标识的位置进行打孔,得到连接通孔;step3,在袋体需要粘接部位刷胶,并将纸张折叠进行粘接接边,使袋体成型;step4,将成型后的袋体浸没在灌注有表面处理液的表面处理池中进行表面处理;step5,在90-105℃下进行烘干;step6,将提手绳通过连接通孔连接在袋体上,完成手提袋的制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设计图纸剪裁的袋体能够节省最后一道糊底的工序,降低手工成本;在袋体成型后通过表面处理液进行表面处理,在烘干情况下,表面处理液与袋体之间发生反应,能够提高袋体的硬度和表面性能,从而提高袋体的使用年限,使其能够多次进行利用,避免袋体成为一次性物品被丢弃,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垃圾的产生。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tep3中所用胶粘剂优选为丙烯酸酯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酯胶是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酯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为主体材料,并与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如:苯乙烯,丙烯腈或醋酸乙烯等)共聚而成,再加入适量助剂而制备成的黏附性物质;丙烯酸酯胶具有强度大、延伸率好、耐低温、抗老化的特点;其粘结能力强,能在潮湿或干燥的多种基面上直接施工。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tep4中所用的表面处理液包括有组分和组分含量如下:丙烯酸10-20g/l、低密度聚乙烯1-3g/l、聚乙烯蜡1-3g/l、水性聚酯1-3g/l、羧甲基纤维素0.5-1.5g/l、壳聚糖改性纤维素0.5-1.5g/l、硅烷扩链剂0.01-0.1g/l、钛白粉3-8g/l、过硫酸铵0.01-0.15g/l、余量为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蜡的添加能够使纸张的表面平滑度的得到提升,同时能够作为润滑剂,减少体系的内摩擦,降低摩擦损耗;羧甲基纤维素能够提高表面处理液在水中的分散性,使整个表膜处理液兴形成有均一稳定的体系,同时具有良好成膜性以及整膜转移性能,可以使纸张表面拥有良好的封闭性和抗油性能;壳聚糖改性纤维素中含由阳离子基,其与纸张之间能够产生氢键,对纸张中的纤维具有亲和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提高膜强度;通过过硫酸铵和硅烷扩链剂的添加,使丙烯酸能够与已经胶粘在袋体上的丙烯酸酯胶交联,进一步加固第一定位部、连接片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的粘接强度;在烘干状态下,过硫酸铵和硅烷扩链剂除了使丙烯酸、丙烯酸酯胶以及水性聚酯发生自聚以外,还能够使部分丙烯酸和水性聚酯交联,提高交联度,从而使成膜具有稀疏且细小的孔隙,降低了成膜的表面孔隙,降低了成膜吸水率,从而提高了袋体对水侵蚀的耐受能力;钛白粉的添加能够提升表面处理液的耐热性,使其在烘烤过程中不会对袋体造成损伤。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表面处理液中还包括有丙烯酸接枝纤维素0.05-0.15g/l。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接枝纤维素的添加能够提高表面处理液与袋体中纤维素的粘接性能,提高表面处理液成膜后与袋体之间的粘接性能,避免表面处理液成膜从袋体上脱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烷扩链剂优选为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还能够作为偶联剂改善钛白粉的表面性能,与水性聚酯共同作用,提高钛白粉的分散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tep2中打孔位置还包括有袋体的粘接部位,形成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开设能够提高丙烯酸酯胶与表面处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强化丙烯酸酯胶与表面处理液的粘接强度,进而提高袋体粘接处的粘接强度,避免袋体的第一定位部、连接片和第二定位部之间脱开。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tep5中烘干过程在氮气氛围下进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气氛围能够赶走氧气,对树脂进行保护,避免氧气阻止丙烯酸树脂聚合,从而缩短诱导期,同时氮气能够保护过硫酸铵,避免过硫酸铵被氧气消耗。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tep3中袋体在浸没在表面处理池之前在60℃鼓风干燥箱中脱水4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袋体经过脱水后,减少袋体纤维素孔隙之间的水分,从而使表面处理液能够渗入袋体孔隙内部,进一步提高袋体与表面处理液之间的粘接面积,使表面处理液成膜难以从袋体上剥离下来,对纸张内同时进行增强。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手提袋的图纸设计使手提袋底部一体成型,能够避免手提袋底部脱胶导致手提袋内物品掉出;2、该手提袋在制造过程中,增加表面处理液对纸张进行处理,使纸张表面成膜,提高了纸张的机械强度,提高了手提袋的使用年限;3、改手提袋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表面处理液会和丙烯酸酯胶发生交联反应,并通过透气孔增加丙烯酸酯胶和表面处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交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手提袋设计图纸的示意图;图2为手提袋折叠粘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纸;11、连接片;2、第一侧纸;21、第一定位部;211、第一定位侧边;212、第一三角压边;22、封闭盖;23、第一连接通孔;3、第二侧纸;31、第二定位部;311、第二定位侧边;312、第二三角压边;32、第二连接通孔;33、透气孔;4、袋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手提袋,其展开状态包括有呈矩形的支撑底纸1、分别连接在支撑底纸1两长边上的第一侧纸2和第二侧纸3。第一侧纸2和第二侧纸3为形状一致的矩形,且两者的长边与支撑底纸1的长边相连。支撑底纸1位于第一侧纸2和第二侧纸3之间的短边连接有供第一侧纸2和第二侧纸3粘接的连接片11,连接片11为三角形。参见图1,第一侧纸2位于与支撑底纸1相连长边的两侧短边连接有与第一定位部21。第一定位部21包括有长边与第一侧纸2连接的第一定位侧边211以及连接在第一定位侧边211短边上的第一三角压边212,第一三角压边212朝向连接片11。第一定位侧边211的短边长度与支撑底纸1短边长度一致。第一侧纸2远离支撑底纸1的长边处还连接有封闭盖22。第一侧纸2位于封闭盖22的下方开设有供提手绳(图中未示出)穿设的第一连接通孔23。参见图1,第二侧纸3位于与支撑底纸1相连长边的两侧短边连接有第二定位部31。第二定位部31包括有长边与第二侧纸3连接的第二定位侧边311以及连接在第二定位侧边311上的第二三角压边312,第二三角压边312朝向连接片11。第二定位侧边311的短边长度为第一定位侧边211短边长度的一半。第二侧纸3在与第一侧纸2以支撑底纸1对称的位置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孔23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32。第二连接通孔32内同样穿设有提手绳(图中未示出)。参见图2,当该手提袋折叠时,第一三角压边212通过丙烯酸酯胶粘接在支撑底纸1上,且第一定位侧边211抵接在第二侧纸3的边沿;第二三角压边312通过丙烯酸酯胶粘接在第一三角压边212上,且第二定位侧边311通过丙烯酸酯胶粘接在第一定位侧边211朝向袋体4内腔的端面上;连接片11通过丙烯酸酯胶粘接在第一定位侧边211背向袋体4内腔的端面上。封闭盖22可用于封闭袋体4内腔的开口。实施例2a一种手提袋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tep1,依据如图1所示的设计图纸将原纸裁切成袋体4展开时的大小和形状;step2,用冲孔机在第一连接通孔23和第二连接通孔32位置进行打孔,得到连接通孔;step3,在袋体4需要粘接部位刷丙烯酸酯胶,并将纸张折叠进行粘接接边,使袋体4成型;step4.1,在表面处理池中加入丙烯酸50g、低密度聚乙烯5g、聚乙烯蜡5g、水性聚酯5g、羧甲基纤维素2.5g、壳聚糖改性纤维素2.5g、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0.05g、钛白粉15g、过硫酸铵0.05g,加水至表面处理池内溶液总体积达到5l,搅拌均匀。step4.2,将成型后的袋体4浸没在灌注有表面处理液的表面处理池中进行表面处理;step5,在95℃下进行烘干;step6,将两提手绳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通孔23和第二连接通孔32连接在袋体4上,完成手提袋的制造。对比例2a对比例2a为实施例2a删除实施例step4.1和step4.2所制得的手提袋。以下为实施例2b-实施例2e,其制造方法与实施例2a相同,仅存在有组分含量的调整(单位:g)。实施例2a实施例2b实施例2c实施例2d实施例2e丙烯酸50100759060低密度聚乙烯51510712聚乙烯蜡51510128水性聚酯51510128羧甲基纤维素2.57.5564壳聚糖改性纤维素2.57.5564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0.050.50.250.40.3钛白粉1540253035过硫酸铵0.050.750.50.250.35通过实施例2a-实施例2e、对比例2制得若干袋体,每组实施例抽取10个袋体为一组进行以下测试:(1)耐折度的测定:按照gb/t1538-1979使用dcp-miti135a电脑测控耐折仪对其进行纸张耐折度性能指标的测试,对着至破损记录对着次数,每组取平均值记录;(2)耐水性测定:拉住袋体展开时的纸张两端进行拉伸,记录拉断时的拉力,每组取平均值记录得m1;将袋体展开时的纸张浸没在水中1min,取出后将表面水分吸干至不会有水滴掉落,拉住两端进行拉伸,记录拉断时的拉力,每组取平均值记录得m2,通过m2/m1所得计算纸张遇水后强度的损失;(3)耐磨性测试:将袋体展开时的纸张固定,通过2h铅笔以45°角向下压在涂膜表面,滑动500次观察表面特征;(4)将纸张与表面处理液成膜进行剥离,观察表面特征。测试结果见下表:由上表可知,在结果表面处理后,纸张的耐折度、耐水性和耐磨性都大大提升,同时表面处理液成膜与纸张的粘合效果较好,不易剥离。实施例3a-实施例3d实施例3a-实施例3d其制造方法与实施例2c相同,区别在于,其在添加有表面处理剂中添加有丙烯酸接枝纤维素,具体数值见下表:依据上述测试方法对实施例3a-3d进行测试:从上表可知,当在纸张中添加丙烯酸接枝纤维素时,纸张与表面处理也成膜的粘合性能进一步提升。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3b的制造方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实施例4在step2中还用冲孔机在第二定位侧边311上打孔,形成透气孔33。实施例5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制造方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实施例5在step5中烘干过程在氮气氛围下进行。实施例6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制造方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实施例6在step3中袋体在浸没在表面处理池之前在60℃鼓风干燥箱中脱水4h。依据上述测试方法对实施例3a-3d进行测试: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