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72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特别涉及一种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棉纺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是纺纱工序中将预并条加工成精梳小卷的设备,实现将原本单根状的棉条排列整齐经牵伸等机构后形成宽度为300mm的棉层,卷绕成卷后供给精梳机使用。一般每个小卷卷绕棉层长度为300米左右,生产中小卷连续逐个输出。在前后小卷交替过程中条并卷机会完成一次停车再启动的过程。而每个小卷的起始卷绕和卷绕完成需要控制棉层宽度收窄到260mm左右,以使小卷可以顺利地卷绕到小卷芯轴(筒管)上,并且在退绕的时候快速地找到棉层的头端。目前,小卷卷绕过程中棉层宽度都是没有进行收窄或人工进行操作,收窄不够标准稳定,棉卷卷绕起始或退绕找头困难,生产效率低,耗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该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能够实现条并卷机高速运行中棉网宽度的自动控制,根据生产进度自动调节进入卷绕区内的棉层宽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条并卷机连续生产和后道工序精梳机的生产需要。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板、控制板和控制板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上,支撑板沿其延伸方向两端的延长线分别与紧压罗拉和光面压辊相对,紧压罗拉和光面压辊之间的棉层恰能够沿支撑板表面输送,两个控制板分别安装于支撑板靠近紧压罗拉一端的两侧,两个控制板之间形成供棉层通过的通道,所述控制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个控制板靠近紧压罗拉一端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靠近紧压罗拉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穿孔,控制板上固定设有一销轴,销轴能够转动的插设于支撑板两侧的穿孔内,控制板驱动装置驱动销轴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板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连杆,所述气缸的缸体能够固定定位于支撑板下侧表面上,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杆一端能够滑动设定距离的铰接相连,连杆另一端与销轴同轴固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控制板驱动装置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固定安装于气缸活塞杆端部,铰链与连杆一端能够滑动设定距离的铰接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调节板,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于调节板上,调节板上设有至少两组沿支撑板宽度方向的间隔排列的安装孔,支撑板上设有一组螺纹孔,还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能够穿设于调节板任意一组安装孔内并最终与支撑板上的螺纹孔螺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销轴与控制板远离紧压罗拉的一端固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一端形成有一折弯臂,该折弯臂恰与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垂直固连,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上设有一镂空开口部,支撑板另一端插设于该镂空开口部内,且支撑板另一端下侧表面支撑于该镂空开口部下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靠近光面压辊一端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挡板,两个挡板之间形成供棉层通过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挡板能够相对滑动的安装于支撑板两侧,还设有一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驱动两挡板相对滑动并对其位置进行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沿其延伸方向两端的延长线分别与紧压罗拉和光面压辊圆周外侧表面相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支撑板实现对面层的托持和控制,通过其上的控制板实现棉层宽度的自动控制,根据生产进度自动调节进入卷绕区内的棉层宽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条并卷机连续生产和后道工序精梳机的生产需要,本发明在条并卷机生产中实现了面层宽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设备运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条并卷机中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条并卷机中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棉层受控制收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板驱动装置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高速智能条并卷机棉层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板1、控制板4和控制板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板1固定安装于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上,支撑板1沿其延伸方向两端的延长线分别与紧压罗拉5和光面压辊6相对,紧压罗拉5和光面压辊6之间的棉层恰能够沿支撑板1表面输送,两个控制板4分别安装于支撑板1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的两侧,两个控制板4之间形成供棉层通过的通道,所述控制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个控制板4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之间的距离。

支撑板1加装在条并卷机车的车头连接处,位于紧压罗拉5和光面压辊6之间,利用棉层经过的空档范围实现对棉层的托持和控制,棉网沿着支撑板1长度方向顺利地前行,正常生产中,控制板4处于打开状态,当棉层卷绕达到预定长度时,控制板4从两侧推向控制板4棉层中心位置,即减小两个控制板4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之间的距离,实现对棉网宽度的控制。当条并卷机接下来一个筒管安装到位后,条并卷机重新运行,控制板4回到原来位置,棉网控制被放开,恢复正常生产。

所述支撑板1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穿孔,控制板4上固定设有一销轴,销轴能够转动的插设于支撑板1两侧的穿孔内,控制板驱动装置驱动销轴旋转,通过控制板驱动装置控制销轴旋转实现对控制板4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位置的调节,进而改变两个控制板4之间的距离,实现对棉网的控制,此外可以通过控制板4在支撑板1表面沿其宽度方向滑动安装,通过控制板驱动装置驱动其滑动来实现,或控制板4远离紧压罗拉5一端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控制板4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为弹性端,通过控制板驱动装置驱动顶紧装置顶着控制板4弹性端弹性变形改变两控制板4靠近紧压罗拉5一端的相对距离。

所述控制板驱动装置包括气缸8和连杆3,所述气缸8的缸体能够固定定位于支撑板1下侧表面上,气缸8的活塞杆与连杆3一端能够滑动设定距离的铰接相连,连杆3另一端与销轴同轴固连,通过气缸8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连杆3摆动进而实现销轴的正反往复转动,此外也可以是电机通过减速器直接驱动销轴正反往复转动。

控制板驱动装置还包括铰链9,所述铰链9固定安装于气缸8活塞杆端部,铰链9与连杆3一端能够滑动设定距离的铰接相连。

还设有调节板7,气缸8的缸体固定安装于调节板7上,调节板7上设有至少两组沿支撑板1宽度方向的间隔排列的安装孔,支撑板1上设有一组螺纹孔,还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能够穿设于调节板7任意一组安装孔内并最终与支撑板1上的螺纹孔螺接,调节板7不同的安装孔进行安装时,能够调节气缸8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控制板4打开角度的调节,位于调节板7上的安装孔可以为四组,分别对应的控制板4关闭后间最近距离为285mm、270mm、255mm和240mm,以适应不同的纺纱原料和工艺需求。

所述销轴与控制板4远离紧压罗拉5的一端固连。

所述支撑板1一端形成有一折弯臂,该折弯臂恰与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垂直固连,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上设有一镂空开口部,支撑板1另一端插设于该镂空开口部内,且支撑板1另一端下侧表面支撑于该镂空开口部下侧壁上,所述支撑板1与折弯臂形成“l”形,支撑板1与条并卷机车头外侧壁之间形成45°夹角,也可为30°至60°之间的其他角度,折弯臂固定在竖直的车头外侧钣金上,支撑板1通过车头钣金上的镂空开口部伸入到紧压罗拉5处,并与最外侧紧压罗拉5上表面相切式平齐,形成支撑板1分恰好连接紧压罗拉5和光面压辊6。

所述支撑板1靠近光面压辊6一端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挡板2,两个挡板2之间形成供棉层通过的通道。

所述两挡板2能够相对滑动的安装于支撑板1两侧,还设有一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驱动两挡板2相对滑动并对其位置进行定位,调节装置可以为螺钉,通过螺纹调节左右两个挡板2间的距离,以有效地控制和束缚棉层的宽度,两挡板2间的可调节距离为300-260mm。

所述支撑板1沿其延伸方向两端的延长线分别与紧压罗拉5和光面压辊6圆周外侧表面相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