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板和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0027发布日期:2018-12-21 19:5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脱水板和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板和用于由至少一种个纤维悬浮液制造纤维料幅、尤其纸幅、纸板幅或包装纸幅的机器的脱水设备,所述脱水设备包括多个脱水板。



背景技术:

这种脱水设备,也称为脱水箱,用于支持循环运行的滤网,在滤网上由持续流过滤网的纤维材料悬浮液构成纤维料幅。脱水设备沿制造的纤维料幅的运行方向观察,具有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脱水板。在此,滤网通过其下侧掠过脱水板的上部件的上侧。上部件朝向滤网并且通常具有磨损件,该磨损件与上部件相连。磨损件大多具有类似刮刀的前缘。这用于附加地导出滤网水,滤网水从构成的纤维料幅流动穿过滤网的网孔并且保持在滤网的下侧。各个或所有的脱水板设计为可偏转的,用于与倾斜角相关地使脱水板与制造的纸的类型相匹配。

在造纸机中常常改变运行条件(例如改变纸的类型、改变滤网速度或机器速度等),在造纸机中,脱水板的倾斜角通常需要改变。由此,脱水行程和脱水板与待制造的纤维料幅相匹配。在至今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脱水设备中,虽然可以设定倾斜角。然而是具有缺点的。由此,已知的脱水设备和它的例如可偏转地设计的脱水板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由许多零件构成。这不仅导致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组装成本和维护成本,而且在运行中也是不太稳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应提供一种脱水设备的脱水板,借助脱水板可以调节高度和/或倾斜角,并且脱水板具有牢固和廉价的结构。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脱水板解决,所述脱水板包括沿其纵轴线延伸的下部件、安置在下部件上的上部件和安置在上部件和下部件之间的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中间件以及至少一个与中间件连接或可连接的销栓,其中,所述中间件连同至少一个销栓相对于下部件沿纵轴线的方向可移动地设计,并且所述上部件配有导引件,在垂直于下部件的纵轴线的截面图中观察,至少一个销栓在其两个轴向端部的区域内保持在所述导引件中。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一种脱水设备解决,所述脱水设备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前述类型的脱水板。

按照本实用新型,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可移动地设计或者可移动,由此涉及相对的线性移动(轴向移动)、偏转运动(旋转运动)或者两种前述的运动的组合。在第一种情况中,上部件从下部件远离或者在下部件上沿着垂直于下部件的纵轴线可移动。由此,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在其高度上可调节。在第二种情况中,上部件围绕平行于下部件的纵轴线延伸的转轴可偏转。该转轴由此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由滤网或由纤维料幅在脱水板扫过时展开的平面延伸。在此基本上意味着,可以向两侧偏移10°、优选20°。转轴的位置也可以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转轴可以借助上部件自主地偏转运动。通过相应的偏转运动可以实现,上部件的前缘保留在滤网平面内。描述旋转的量的角度称为倾斜角。由此该角度描述了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围绕所谓的转轴的偏转运动的范围。详细地,所述角度意味着,朝向围绕的滤网的下侧的脱水板的上侧(或其上部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倾斜角既可以是以%为单位也可以是度为单位的上升角。由此提供脱水板的相对的位置改变情况。当涉及运动装置时,意味着这样一种装置,其可以实现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的线性运行和/或旋转运动(偏转运动)。

参照笛卡尔坐标系,纤维料幅或滤网在X-Y平面中延伸,纤维料幅或滤网的宽度方向可以是X方向,并且待制造的纤维料幅或滤网的运行方向是正Y方向。Z方向(垂线方向)表示纤维料幅或滤网的厚度方向。脱水板的静态的下部件位于X-Y平面中。从该定义出发,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倾斜角可以理解为一个角度,该角度表示上部件围绕X轴线相对于下部件的旋转。但是倾斜角也可以表示脱水板或其上部件围绕一个或多个所谓的轴线(X轴线、Y轴线、Z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相应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脱水板无级地可偏转。这意味着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的偏转角度。

原则上,运动装置可以具有(唯一的)中间件、多个销栓和与多个销栓相应的多个导引体。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涉及一种机械的连接,其意味着两个固体的刚性连接。如果说,一个构件与另一个部件可连接,这意味着,所述连接也可以无损伤地可松脱地且被再次建立。

优选地,在垂直于下部件的纵轴线的截面图中观察,所述销栓以其穿过两个轴向端部延伸的纵轴线基本上垂直于下部件的纵轴线地布置在所述导引件中。换句话说,该特征说明了销栓的位置与其外部形状无关:在这种沿一个垂直于下部件的纵轴线的平面剖切销栓的横截面中,与销栓的外部形状无关地提供确定的截面形状、例如四边形。截面形状的轴向端部如此相互连接,从而得到截面形状的(理论上的)纵轴线或纵向中轴线。其同样垂直于下部件的纵轴线延伸。换句话说,在所谓的横截面中,销栓的纵轴线始终横向于纵轴线,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水平地延伸。这显示出,通过这种在两侧支承的销栓实现中间件在上部件的特别好的力传递。在此,用于上部件运动所需的力平分地越过两个销栓端部被继续传入上部件。同时,所述布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脱水板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因为通过在两侧将销栓支承在导引件内,避免了销栓在导引件内倾翻,所以尽可能小地保持了导引件和销栓之间的面压紧力。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销栓设计为旋转对称的物体、如柱体,由此可以相对简单地通过已知的、例如切削的方法制造。它仍然可以制成盘形或环面的形式。

优选地,沿下部件的纵轴线的方向观察,设有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销栓,它们与所述中间件连接或可连接。为了每个销栓可以配设相应的导引件。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部件的整个长度上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导引件,在这些导引件中分别嵌入相应的销栓。由此,为了轴向移动所需的力可以分布在多个销栓上,相应的销栓-导引件对可以平稳地运行。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至少一个销栓与中间件的连接设计为材料接合式的、形状接合式的和/或摩擦接合式的,并且优选仅为形状接合式的。形状接合和/或摩擦接合的连接是优选的,因为它们可以容易地制造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以相对较低的力耗费就可以被再次松脱。备选地还可设想在构件之间、即销栓和中间件之间设有配合、如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由此可以简单且无损伤将磨损的销栓从中间件分离并且替换成新的销栓。连接的分离和建立可以优选地无工具地实现。

为了实现这种形状接合和/或摩擦接合的连接,所述中间件可以分别具有用于容纳销栓的开口。所述开口可以与销栓互补地设计,以便使销栓形状接合和/或摩擦接合地容纳在开口中。所述开口也可以是边缘开放的。这意味着,所述开口不是完全围绕销栓的外轮廓。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保证在中间件和销栓之间的足够大的力传递,但所述销栓可以更容易地从中间件分离。材料接合是这样一种连接,即,例如两个元件相互粘接或者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例如一体式地相互构造。

所述中间件可以设计为杆件的形式,优选具有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多边形的、如四边形的横截面。这种设计提供了足够的面积,用于与下部件构成滑动支承,中间件相对下部件纵向可移动地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脱水板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其中,下部件可以与脱水设备的基体静态地、即固定地相连。上部件则相对基体围绕旋转轴线可偏转,所述旋转轴线相当于脱水板的纵轴线。

运动装置可以安置在相应的脱水板的内部,优选针对从外部侵入的介质进行密封(填充)。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脱水板通常比待制造的纤维料幅的宽度更长。

纤维料幅在本实用新型的意义下应理解为纤维的稀松平纹织物或混编物(Gewirre),所述纤维例如是纤维素、塑料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添料、添加剂或类似物质。由此,纤维料幅例如可以构成纸幅、纸板幅或棉纸幅。它可以基本上包含木纤维,其中可以存在较少数量的其它纤维或料和添加剂。这根据应用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决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脱水设备,其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脱水板以及滤网。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通过脱水设备由至少一个纤维悬浮液制造纤维料幅、尤其纸幅、纸板幅或包装纸幅的机器,所述脱水设备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示例性地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仅局部截取的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滤网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脱水设备的实施方式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3a、3b和3c示出在不同位置中的脱水板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4a和4b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导引体的两个示图,

图5示出与销栓相连的中间件的立体示图,

图6a、6b和6c示出沿横向于脱水板的纵轴线观察的脱水板的实施方式的相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仅局部截取的用于由至少一个纤维悬浮液制造纤维料幅2的机器100的滤网200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在此,机器方向L从左向右延伸。纤维料幅2可以尤其涉及纸幅、纸板幅或包装纸幅。纤维悬浮液从流浆箱到达设计为循环带的滤网,该滤网相对于脱水设备1围绕。在滤网的上侧上留下的纤维与滤网一起继续运输。纤维悬浮液的多余的水通过滤网的下侧到达脱水设备1内。如此在滤网的上侧上成型的纤维料幅2借助同一个滤网至下一个加工站继续运输。

在图2中示出如图1的脱水设备1的相同的剖面图。脱水设备1可以是图1所示的机器100的滤网200的组成部分。

脱水设备1包括盒形的基体4,所述基体优选可以由虚线示出的且优选对可控制/调节的低压源3加载。所述低压源用于优化纤维悬浮液的脱水,所述低压源配属于滤网200并且在此安置在基体4的内部。

在基体4的朝向滤网的下侧的上侧上安置有多个横向于机器方向L(图1的箭头)延伸的并且在基体4上相间隔的脱水板5。

脱水板5沿机器方向L观察彼此相互间隔,所述机器方向L与运行方向、即待制造的纤维料幅在机器内的运行方向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脱水板5参照它们的纵轴线相互平行地且相互间隔地布置,所述纵轴线横向于机器方向L在示图平面内向内延伸。

分别两个直接相邻的脱水板5共同在其彼此相对的端侧上限定脱水缝隙6的边界。如果脱水板5如图2所示的那样布置,则脱水板相互构成优选平坦的且具有多个脱水缝隙6的脱水面5’。所述脱水面基本上平行于围绕脱水面的滤网或平行于在滤网上制造的纤维料幅2延伸。

每一个脱水板5均包括朝向滤网的上部件7和朝向基体4的下部件8。后者固定地与基体4相连。

在图3a、3b和3c中分别示出垂直于纵轴线剖切脱水板5所得的横截面。这些附图示出在不同位置的脱水板。

由此,在图3a中示出脱水板5的初始位置。上部件7在此设计为两件式的。该上部件包括U形的第一部分,在该第一部分上安置有第二部分(也称为磨损件12),所述第二部分朝向纤维料幅。

与限定上部件7的U型边界的自由开口相对置地布置有下部件8。

与脱水板5对应配设运动装置9,用于脱水板5(准确说是上部件7)相对于基体4偏转和/或沿高度调节,所述脱水板5以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基体上。运动装置9在此安置在由上部件和下部件7、8相互限定的空间内。

运动装置9在此包括中间件10,所述中间件在此设计为杆件。所述杆件可以在脱水板5或下部件8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整个地、也就是一体式地设计。

中间件10沿下部件8的纵轴线的方向、也就是在此垂直于图纸平面可以往复地轴线移动地支承在下部件8上。为此,中间件10间接地通过一个或多个导引板14支承在下部件8上。导引板14沿着中间件的纵轴线彼此间隔地布置并且与中间件相连。导引板可以与中间件一体式地构造或者与之独立地设置。导引板可以如此设计,使得所述导引板在互补的凹槽内布置下部件8的朝向中间件10的侧面上。导引板与下部件8或与凹槽一同构成线性导引装置,借此中间件10可以相对于下部件8例如以滑动轴承的方式运动。

与所示的实施方式无关地,下部件8可以由优选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为此例如是玻璃纤维加强的聚酯树脂或POM(聚甲醛)或通过共聚合作用制造的POM-C。中间件10可以优选由钢材或不锈钢制成。当由POM-C制成的下部件8和由不锈钢制成的中间件10组合时,实现了特别好的两个配对部件的滑动特性。

在此,多个同样沿脱水板5的纵轴线相互间隔布置的销栓11与中间件10耦连。所述耦连最佳地由图5示出。在此,中间件10具有作为贯穿孔的边缘开放的开口,销栓11分别保持在开口内。各个销栓11在此以柱形的形式示出。如图5所示,销栓的纵轴线垂直于中间件10的纵轴线。

在图3a中可看到,销栓11分别在其两个轴向端部的区域内保持在导引件中。该导引件用于将中间件11相对于下部件8的推移运动转变为上部件7的相应的线性运动和/或旋转运动。

在此,该导引件由至少一个导引体15构成。但是可以设有多个在脱水板5的长度上彼此间隔布置的导引件或导引体15。这些导引体与适合的数量的与中间件10耦连的销栓11共同作用。

导引体15与上部件7类似地在剖切导引体的纵轴线观察的横截面中具有U形形状。导引体15安置在上部件7内,使得导引体贴靠在上部件7上。另外,分别由U形的边腿限定的上部件7的开口和导引体15沿相同的方向指向。至少一个导引体15配有运动装置9。

原则上可设想的是,导引件可以由上部件7自身构成,也就是与导引件一体式地设计。随后,相应地可以放弃至少一个导引体15形式的单独的部件。

导引体15的两个边腿相互平行并且分别具有导引槽15.1和15.2。导引槽最佳地在图4a和4b中可看到。在此在由相应的边腿展开的、其中存在各个导引槽15.1、15.2的平面内观察,两个导引槽15.1和15.2具有开放的多边形形式的走向。它们如此互补地设计并且相对于销栓11具有间隙,使得销栓通过其两个轴向的端部可以在导引槽15.1和15.2内从相应的导引槽15.1和15.2的开端至终端移动。

脱水板5的调节功能如下实施:

若中间件10沿轴向沿着下部件8的纵轴线移动,则销栓11同样地沿该方向移动。通过销栓11的在两侧的强制导引,销栓11在导引体15的导引槽15.1和15.2内并且遵循其走向滑动。中间件10与下部件8如此耦连,使得可以在纵向上沿轴向相对彼此移动。导引板14保持在下部件8的相应的凹槽内,导引板仅实现中间件10相对于下部件的所谓的轴向运动。上部件7通过运动装置9(即中间件10、销栓11和导引体15)机械地与下部件8耦连。由此,销栓11的相对运动通过导引体15传递到上部件7上。

如导引槽15.1和15.2所设计地,上部件7线性移动至下部件8或者从下部件8移开(高度调节),则可设想上部件7相对于下部件8的纯粹的偏转运动或者两种运动的组合(叠加)。高度调节意味着,上部件7相对于下部件8沿垂直于纤维料幅的方向、也就是垂直于中间件10的移动轴线的轴向运动。由此,上部件7相对于下部件8或基体4的高度也可以被调整。

若两个导引槽15.1、15.2彼此相同地设计,则通过相应地选择导引槽15.1、15.2的延伸走向的斜度可以实现纯粹的高度调节。这种设计方案由图3b示出。在此与图3a所示不同的是,上部件7从初始位置开始反向于下部件8沿高度、即远离下部件8地移动。

若两个导引槽15.1、15.2的延伸走向反而是不相同地设计,它们例如仅在其高度延伸走向上相区别,则可以实现上部件7相对于下部件8围绕下部件8的纵轴线的平行线的偏转运动。这种上部件7的偏转通过围绕例如上部件7的纵轴线的平行线实现,所述纵轴线在所选的示图中垂直于图纸平面延伸,其在图3c中示出。

与所示的实施方式无关地,为了中间件10的轴向移动可以使用未示出的促动器。该促动器可以机械地、液压地、气动地、电动地或其它方式地操作,并且设计为线性马达的形式,用于产生纯粹的轴向移动。

原则上还可设想导引件或导引体15,其如此设计,从而可以相互时间上重叠地或者相继地进行线性运动和偏转运动的组合。为此,导引槽15.1、15.2必须设计得与其延伸走向相应。

为了避免上部件7轴向移动超出导引槽15.1、15.2的延伸量,上部件7可以以一个未示出的止挡,防止这种继续的移动。止挡可以安置在下部件8上。

由上部件和下部件7、8相互限定边界的或构成的空间通过密封件13密封,防止介质的侵入。所述密封件可以设计为衬垫,并且粘接在上部件7的U形的边腿的内侧上。所述密封件可以由橡胶、例如氟橡胶制成或者包含橡胶。

在图4a和4b中示出,第一导引槽15.1设计为通孔。另外,第一导引槽以通孔的形式完全贯穿导引体15的一个边腿。第二导引槽15.2相对地仅设计为盲孔,也就是说,第二导引槽没有完全贯穿边腿。由此,可以承受导引体15的第二导引槽的轴向力。

图4b示出根据图4a的导引体15的侧视图,在图4b的侧视图中可以看到面朝观察者的纵侧面。在此如此示出,即,好像两个导引槽15.1和15.2的延伸走向仅部分重合或者彼此不同。这种印象如此产生,即,在所谓的侧视图中观察方向和在此画在一个凹槽端部上的理论上的销栓轴线、也就是在运行时嵌入导引槽15.1和15.2内的销栓的纵轴线(在图4a和4b中分别用点划线示出)不是重叠的,而是彼此成角度地延伸的。换句话说,导引槽15.1、15.2如此设计,使得它们在销栓16在相应的导引槽15.1、15.2内的任何位置中都是彼此相叠,只要人们沿销栓16的销栓轴线观察导引槽15.1和15.2。并且这与销栓在相应的导引槽15.1、15.2内的位置无关。两个导引槽15.1、15.2的所希望的延伸走向可以通过相应的刀具、如立铣刀制造。所述刀具在铣削导引体15时可视作所谓的“销栓”。所述刀具在制造导引槽15.1、15.2时如此运动,就像销栓16在随后的运行中的移动。两个导引槽15.1、15.2可以通过相应的刀具、如立铣刀在夹具中铣削或者在工作流程中被制造。刀具的旋转轴线与销栓的销栓轴线一样沿着相应的导引槽15.1、15.2的延伸走向示出。

第一导引槽15.1作为通孔的设计具有如下优点:当在上部件7内设有开口16(参见图3a),所述开口在一个位置与在第一导引槽15.1内导引的销栓11对准时,则销栓可以简单地通过开口16从中间件10中取出。并且即使没有拆卸整个脱水板5。对准意味着彼此对齐的构件具有相同的纵轴线。

为此,开口16应作为通孔平面地开设在上部件7的朝向第一导引槽15.1的侧面上,其在必要时延伸穿过密封件13,并且所述开口与第一导引槽15.1(至少一部分)相叠。之后,销栓11通过第一导引槽15.1和开口16取出。开口16可以例如借助适合的塞子设计为可(再)封闭的。

与所示的实施方式无关地,中间件10可以配有多个销栓11,其中,每个销栓11可以在各自的导引件中导引,使得各个销栓分别可以配有各自的导引体15。销栓11和导引体15可以沿着中间件10的长度彼此相应地间隔。通过如此设计的运动装置10可以实现从中间件10到上部件7的更好的力传递。

在图6a、6b和6c中示出下部件8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沿其纵轴线剖切所得的横截面。在此可看到,下部件8与脱水设备5的基体4相连,从而没有示出上部件7。

图6a示出T形凹槽,其开设在下部件8的下侧,该下侧朝向基体4。在所述T形凹槽中嵌入互补的连接件17,所述连接件与基体4固定连接或可连接。

根据图6b的实施方式,连接件17设计为平躺的C形。C形连接件通过其朝向下部件8的方向的边腿围卡下部件8。为此,下部件8与连接件17互补地设计。

最后在图6c中示出脱水板5与基体4的另外的连接。与图6a和6b不同的是,在图6a和6b中,下部件8没有直接与基体4接触,而在图6c中下部件8直接保持在基体4上。为此,基体4和连接件17共同限定出一个燕尾形导引件。连接件17在此与基体4共同构成燕尾形导引件的侧翼。下部件8的朝向基体4和连接件17的侧面彼此互补地设计。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节的脱水板,其确保了简单、紧凑和廉价的结构。即使在运行中也可以将磨损的销栓简单地更换成新的销栓。并且不需要完全拆卸脱水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