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334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袋自动套内膜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是裁切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编织袋和裁切并烫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内膜的、工作效率高的、套袋规格可调整的、独立的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编织袋生产中,通常是将编织袋先裁切好,并收集处于堆叠状态,将内膜先裁切并烫好,并收集处于堆叠状态,再进行套袋工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人工的方式用一把简易的抓手将内膜推入编织袋中。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人力浪费,并且人工套好的成品袋质量不稳定,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的企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专门针对原料是裁切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编织袋和裁切并烫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内膜的、工作效率高的、套袋规格可调整的、独立的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披露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成品袋收集机构,在所述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编织袋堆放平台,所述编织袋堆放平台上方设置有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在所述输送机构靠近所述成品袋收集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编织袋开口机构和内膜堆放平台,所述内膜堆放平台上方设置有内膜吸放、移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成品袋收集机构上设置有一根可转动的成品袋收集轴,若干根打杆固定在所述成品袋收集轴上沿所述成品袋收集轴的径向向外发射,所述成品袋收集轴由电机/气缸驱动。

优选的,所述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轨道一,所述水平轨道一上安装有可沿所述水平轨道一移动的直线轴承一,所述直线轴承一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垂直轨道,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垂直轨道上并可沿所述垂直轨道上下移动,若干个吸放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由电机/气缸驱动,所述固定板由电机/气缸驱动。

优选的,所述内膜吸放、移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轨道二,所述水平轨道二固定在机架上并设置有可沿所述水平轨道二移动的直线轴承二,所述直线轴承二上设置有内膜推出悬置杆的一端,所述内膜推出悬置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臂和固定的电磁铁,所述转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吸放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可被磁铁吸附的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在所述转臂转动至水平位置时与所述电磁铁接触,所述内膜推出悬置杆水平摆放,所述水平位置在已开口的编织袋上层与下层之间,所述内膜推出悬置杆由电机/气缸驱动。

优选的,所述编织袋开口机构包括开口气缸,所述开口气缸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吸放装置,所述开口气缸驱动所述上吸放装置上下运动,所述上吸放装置的正下方有若干个下吸放装置,所述开口气缸与所述磁性材料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气缸与所述磁性材料的联动装置包括推出轴,所述推出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开口气缸上,所述推出轴的另一端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下压摇臂一端上的槽配合并可在槽内作往复运动,又可随着所述推出轴上下运动,所述下压摇臂中间位置套在一固定在机架上的支点上并可绕所述支点转动,所述下压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材料间歇接触。

优选的,所述编织袋堆放平台水平设置并可在驱动机构一作用下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电机丝杆机构,所述内膜堆放平台水平设置并可在驱动机构二作用下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二包括电机丝杆机构。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编织袋等待工位和编织袋套内膜工位,所述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采用plc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结构新颖,可单独对原料是裁切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编织袋和裁切并烫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内膜进行套袋工作,而不需要再连接编织袋和薄膜的放卷和裁切工位,这样大大地节省了机器的占地面积,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节省了人工成本,由于采用plc和适当的联动装置,使得各个运动机构得到简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套内膜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适合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装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编织袋堆放平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联动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开袋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膜吸放、移动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膜堆放平台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成品袋收集机构示意图。

图中:

1为机架,2为编织袋堆放平台,3为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4为输送机构,5为编织袋开口机构,6为内膜吸放、移动机构,7为内膜堆放平台,8为成品袋收集机构,9为编织袋等待工位,10为编织袋套内膜工位;

100为联动装置,101为槽,102为推出轴,103为轴承,104为下压摇臂,105为支点;

201为编织袋堆放平台,202为驱动机构一;

301为固定板,302为升降板,303为同步带,304为水平轨道一,305为电机二,306为电机一,307为直线轴承一,308为垂直轨道,309为传送带;

501为开口气缸,502为上吸放装置,503为下吸放装置;

601为吸放装置,602为水平轨道二,603为内膜推出悬置杆,604为直线轴承二,605为电机三,606为电磁铁,607为转臂,608为磁性材料;

701为内膜堆放平台,702为驱动机构二

801为打杆,802为成品袋收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如图1到图8所示,一种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机构4,在输送机构4的一端设置有成品袋收集机构8,在输送机构4的另一端设置有编织袋堆放平台2,编织袋堆放平台2上方设置有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3,在输送机构4靠近成品袋收集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编织袋开口机构5和内膜堆放平台7,内膜堆放平台7上方设置有内膜吸放、移动机构6。

在本实施例中,成品袋收集机构8上设置有一根可转动的成品袋收集轴802,若干根打杆801固定在成品袋收集轴802上沿成品袋收集轴802的径向向外发射,成品袋收集轴802由电机/气缸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3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轨道一304,水平轨道一304上安装有可沿水平轨道一304移动的直线轴承一307,直线轴承一307上设置有固定板301,固定板301上安装有垂直轨道308,升降板302设置在垂直轨道308上并可沿垂直轨道308上下移动,若干个吸放装置601安装在升降板302上,升降板302由电机二305驱动,固定板301由电机/气缸驱动,编织袋吸放、移动机构3由电机一306经同步带303带动。

在本实施例中,内膜吸放、移动机构6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轨道二602,水平轨道二602固定在机架1上并设置有可沿水平轨道二602移动的直线轴承二604,直线轴承二604上设置有内膜推出悬置杆603的一端,内膜推出悬置杆603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臂607和固定的电磁铁606,所述转臂607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吸放装置601,另一端设置有可被磁铁吸附的磁性材料608,磁性材料608在转臂607转动至水平位置时与电磁铁606接触,内膜推出悬置杆603水平摆放,内膜推出悬置杆603由电机三605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编织袋开口机构5包括开口气缸501,开口气缸501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吸放装置502,开口气缸501驱动上吸放装置502上下运动,上吸放装置502正下方有若干个下吸放装置503,开口气缸501与磁性材料608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100。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气缸501与磁性材料608的联动装置100包括推出轴102,推出轴102的一端安装在开口气缸501上,推出轴102的另一端装有轴承103,轴承103与下压摇臂104一端上的槽101配合并可在槽101内作往复运动,又可随着推出轴102上下运动,下压摇臂104中间位置套在一固定在机架1的支点105上并可绕支点105转动,下压摇臂104的另一端与磁性材料608间歇接触,也即,下压摇臂104没有槽101的一端在下降的过程中与磁性材料608接触,直到把磁性材料608压至水平位置,此时电磁铁606通电吸住磁性材料608,这样,当下压摇臂104没有槽的一端上升并离开磁性材料608时,磁性材料608还可保持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编织袋堆放平台201水平设置并可在驱动机构一202的作用下上下运动,驱动机构一202包括电机丝杆机构,内膜堆放平台701水平设置并可在驱动机构二702的作用下上下运动,驱动机构二702包括电机丝杆机构。

在本实施中,输送机构4包括编织袋等待工位9和编织袋套内膜工位10,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采用plc进行自动化控制。

在实施中,先将裁切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编织袋放在编织袋堆放平台201上,将裁切并烫好的处于堆叠状态的内膜放在内膜堆放平台701上。

第一步:升降板302下降并接触编织袋,吸放装置601开始吸气,将编织袋吸住之后升降板302上升至比输送机构4中的传送带309高的位置,在电机一306的驱动下整体沿编织袋宽度的方向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吸放装置601停止吸气,编织袋落下,升降板302在电机一306的驱动下回程。这样,一条编织袋便被放到传送带309上,此时的位置称为编织袋等待工位9。

第二步:传送带309在电机的带动下把编织袋移动一定距离到达编织袋套内膜工位10,此时上吸放装置502和下吸放装置503同时开始吸气,下吸放装置503将编织袋下层吸住,开口气缸501向下推出,吸住编织袋上层后退回,这样便将一条编织袋的袋口打开。当开口气缸501向下推出时,转臂607上的吸放装置601自由转下接触并吸住一条内膜已烫好底的一端,当开口气缸501向上退回时,同时将下压摇臂104没有槽101的一端下压,在此过程中,下压摇臂104接触到固定在转臂607一端上的磁性材料608并将其压至水平位置,也就是把固定在转臂607另一端的吸放装置601抬升至水平位置,也就是把内膜已烫好底的一端抬起到水平位置,此水平位置正好在已开口的编织袋上层与下层之间。

第三步:内膜推出悬置杆603在电机三605的驱动下向前将内膜拖入已开口的编织袋中,此拖入的距离由plc控制,到达指定的距离之后,转臂607上的吸放装置601停止吸气,放开内膜,在内膜自由落下后,内膜推出悬置杆603在电机三605的驱动下向后运动退出编织袋回到原来的位置。

第四步:在内膜推出悬置杆603退出编织袋后,上吸放装置502和下吸放装置503同时停止吸气,编织袋袋口闭合,此时,输送机构4动作,其上的传送带309将已完成套内膜的编织袋送出至打杆801的工作范围,同时将编织袋等待工位9上的编织袋送入编织袋套内膜工位10。已完成套内膜的编织袋称为成品袋。此时,成品袋呈垂直放置状态,打杆801由垂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将已完成套内膜的编织袋也即成品袋打下,并堆叠好。至此,一条编织袋完成套内膜工作。

综上,编织袋自动套内膜机正常工作时即在循环第一步至第四步。因为设置有联动装置100,其上的转臂607在吸取内膜时处于倾斜状态,在套内膜时处于水平状态,使得既可以在堆叠好的内膜上取下最上一层内膜,又将内膜推出悬置杆603吸放内膜的一端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做得尽可能小,这样便于其在套内膜时伸入到编织袋的底部。又因为设置了编织袋等待工位9和编织袋套内膜工位10,使得在一个循环内第一步可以和第二步至第四步并行工作,这样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随着成堆的编织袋和成堆的内膜逐渐完成套内膜工作成为成品袋,它们最上一层的高度逐渐下降,于是,驱动机构一202和驱动机构二702在plc的控制下分别将编织袋堆放平台201和内膜堆放平台701抬升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以一次加工五百条以上而中途不用再由人工放入编织袋和内膜原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