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63847发布日期:2018-10-26 19:42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吸色纤维以及非纺织布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的衣物清洗中,一般都是将所有需要洗涤的衣物一起放置于洗衣机中,然后加水搅拌或滚筒式洗涤,由于所有需要洗涤的衣物在一起,所以易掉色的衣物中脱落下来的染料会分散在水中,进而串染了其它白色或者浅色衣物,从而导致被染衣物的外观严重损毁。所以,目前,如果发现很明显易掉色的衣服就只能分开来进行单独地洗涤,这样不仅浪费水、电资源,而且也比较麻烦。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因此,非织造布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吸色非织造布中具有吸附染料的基团,可以将所述吸色非织造布和被洗衣物一起放置于洗衣机中,如果有掉色衣物脱落下来的染料分散在水中,所述吸色非织造布即可迅速吸附这些染料并锁牢,从而避免串色。

但是,织造布多孔结构中容易堆生细菌,其中以衣物中常见的金黄色葡萄杆菌为主,引起内衣和外衣中细菌交叉感染;纤维在成型过程中内层和外层的温度不同,凝固速率不同,外层和内层的物质密度不均一,所以脆性较大,制备出的非织造布在机洗过程中受到揉搓,拉扯,后纤维易易断开,不耐用;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抗菌、力学性能良好的吸色纤维和非织造布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具备抗菌能力,力学性能良好的吸色纤维和非织造布。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2-5份大叶青提取物、2-5份银杏叶提取物、10-20份粘性纤维溶液、10-20份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2-5份涤纶短纤维、300-600份拒水拒油剂和20-100份浓氢氧化钠溶液,包括以下步骤制备:

a、按照重量份数称量组分;

b、向粘性纤维溶液中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室温下反应10-12h;

c、将步骤b中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冲洗完毕后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

d、将步骤c中滤渣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干燥温度:40-60℃,干燥时间2-4h得到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

e、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搅拌速度:200-300r/min,同时向溶液体系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钠,得到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

f、将步骤d中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加入步骤e中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保持反应85-95℃之间反应65-80min,得到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

g、将步骤f中所得的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得到抗菌吸色纤维;

h、将抗菌吸色纤维浸浸泡在拒水拒油剂;常温下浸泡,浸泡时间:35-50min;

i、向步骤h溶液体系中添加涤纶短纤维;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时间50-70min;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将所得滤渣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所得烘干后的纤维铺网,按照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制备非织造布。

其中,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浓度为10-65g/ml。

其中,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其中,拒水拒油剂为nuvahpcliq,浓度为60g/l。

其中,步骤g中干燥温度为65-80℃,干燥时间:40-50min。

其中,步骤i中烘干温度为:45-65℃,烘干时间为:45-65min。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通过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有效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提高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能够使细菌细胞脱水,抑菌性能高达99%;将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在室温下浸泡12h后,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与纤维能够通过稳定的化学键紧密结合,与纤维分子一体化;该化学键键能低,即使经过紫外线的照射、机械摩擦,也不会从纤维中脱落。采用此种方法制造出的非织造布消毒效果优异持久;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附着在粘性纤维中表面,能够提高纤维的导热率,纤维在拉丝成型过程中,内层和外层温度差异不大,内层和外层物质密度相同,制备出的纤维力学性能良好,不会轻易断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2份大叶青提取物、2份银杏叶提取物、10份粘性纤维溶液、10份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2份涤纶短纤维、300份拒水拒油剂和20份浓氢氧化钠溶液,包括以下步骤制备:

a、按照重量份数称量组分;

b、向粘性纤维溶液中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室温下反应10-12h;

c、将步骤b中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冲洗完毕后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

d、将步骤c中滤渣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干燥温度:40℃,干燥时间2h得到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

e、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搅拌速度:200r/min,同时向溶液体系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钠,得到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

f、将步骤d中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加入步骤e中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保持反应85℃之间反应65min,得到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

g、将步骤f中所得的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得到抗菌吸色纤维;

h、将抗菌吸色纤维浸浸泡在拒水拒油剂;常温下浸泡,浸泡时间:35min;

i、向步骤h溶液体系中添加涤纶短纤维;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时间50min;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将所得滤渣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所得烘干后的纤维铺网,按照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制备非织造布。

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浓度为10g/ml。

所述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所述拒水拒油剂为nuvahpcliq,浓度为60g/l。

所述步骤g中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40min。

所述步骤i中烘干温度为:45℃,烘干时间为:45min。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5份大叶青提取物、5份银杏叶提取物、20份粘性纤维溶液、20份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5份涤纶短纤维、600份拒水拒油剂和100份浓氢氧化钠溶液,包括以下步骤制备:

a、按照重量份数称量组分;

b、向粘性纤维溶液中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室温下反应12h;

c、将步骤b中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冲洗完毕后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

d、将步骤c中滤渣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4h得到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

e、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搅拌速度:300r/min,同时向溶液体系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钠,得到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

f、将步骤d中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加入步骤e中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保持反应95℃之间反应80min,得到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

g、将步骤f中所得的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得到抗菌吸色纤维;

h、将抗菌吸色纤维浸浸泡在拒水拒油剂;常温下浸泡,浸泡时间:50min;

i、向步骤h溶液体系中添加涤纶短纤维;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时间70min;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将所得滤渣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所得烘干后的纤维铺网,按照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制备非织造布。

所述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所述步骤a中拒水拒油剂为nuvahpcliq,浓度为60g/l。

所述步骤g中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50min。

所述步骤i中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65min。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3份大叶青提取物、3份银杏叶提取物、12份粘性纤维溶液、12份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3份涤纶短纤维、400份拒水拒油剂和40份浓氢氧化钠溶液,包括以下步骤制备:

a、按照重量份数称量组分;

b、向粘性纤维溶液中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室温下反应11h;

c、将步骤b中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冲洗完毕后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

d、将步骤c中滤渣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3h得到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

e、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搅拌速度:250r/min,同时向溶液体系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钠,得到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

f、将步骤d中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加入步骤e中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保持反应90℃之间反应75min,得到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

g、将步骤f中所得的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得到抗菌吸色纤维;

h、将抗菌吸色纤维浸浸泡在拒水拒油剂;常温下浸泡,浸泡时间:40min;

i、向步骤h溶液体系中添加涤纶短纤维;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时间60min;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将所得滤渣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所得烘干后的纤维铺网,按照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制备非织造布。

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浓度为45g/ml。

所述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所述拒水拒油剂为nuvahpcliq,浓度为60g/l。

所述步骤g中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45min。

所述步骤i中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50min。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4份大叶青提取物、4份银杏叶提取物、18份粘性纤维溶液、18份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4份涤纶短纤维、500份拒水拒油剂和80份浓氢氧化钠溶液,包括以下步骤制备:

a、按照重量份数称量组分;

b、向粘性纤维溶液中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室温下反应11h;

c、将步骤b中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冲洗完毕后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

d、将步骤c中滤渣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干燥温度:58℃,干燥时间3h得到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

e、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搅拌速度:280r/min,同时向溶液体系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钠,得到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

f、将步骤d中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加入步骤e中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保持反应85-95℃之间反应75min,得到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

g、将步骤f中所得的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得到抗菌吸色纤维;

h、将抗菌吸色纤维浸浸泡在拒水拒油剂;常温下浸泡,浸泡时间:48min;

i、向步骤h溶液体系中添加涤纶短纤维;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时间68min;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将所得滤渣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所得烘干后的纤维铺网,按照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制备非织造布。

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浓度为60g/ml。

所述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所述拒水拒油剂为nuvahpcliq,浓度为60g/l。

所述步骤g中干燥温度为78℃,干燥时间:48min。

所述步骤i中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60min。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吸色纤维及吸色非织造布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4份大叶青提取物、4份银杏叶提取物、18份粘性纤维溶液、18份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4份涤纶短纤维、580份拒水拒油剂和90份浓氢氧化钠溶液,包括以下步骤制备:

a、按照重量份数称量组分;

b、向粘性纤维溶液中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室温下反应10-12h;

c、将步骤b中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冲洗完毕后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

d、将步骤c中滤渣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干燥温度:55℃,干燥时间3h得到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

e、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搅拌速度:280r/min,同时向溶液体系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钠,得到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

f、将步骤d中改性固体粘性纤维粉末加入步骤e中碱性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保持反应90℃之间反应75min,得到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

g、将步骤f中所得的抗菌聚铵盐黏胶纤维放入干燥室中干燥,得到抗菌吸色纤维;

h、将抗菌吸色纤维浸浸泡在拒水拒油剂;常温下浸泡,浸泡时间:48min;

i、向步骤h溶液体系中添加涤纶短纤维;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时间68min;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将所得滤渣洗涤干净后烘干,然后将所得烘干后的纤维铺网,按照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制备非织造布。

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浓度为60g/ml。

所述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所述拒水拒油剂为nuvahpcliq,浓度为60g/l。

所述步骤g中干燥温度为78℃,干燥时间:48min。

所述步骤i中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60min。

表1为实施例1-5非织造布抗菌性能测试。根据表1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非织造布对于金黄色葡萄干菌的抑菌能力达到99%,表2是实施例1-5非织造布和对照组中非织造布力学性能测试(对照组织造布不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其他制备条件均与实施例中相同),根据表2可知添加大叶青提取物和银杏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非织造布横向和纵向的断裂强力。所以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

表1实施例1-5非织造布抗菌性能测试

表2实施例1-5非织造布和对照组中非织造布力学性能测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