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8893发布日期:2018-11-14 02:5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再生纱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穿着的要求也随之升高,穿着的服饰是通过纺织机械纺织成布匹,而后加工呈服装,但是现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从原料上进行升级,使得穿着更加的舒适。

但是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保健效果,同时还可以回收旧棉,较为环保的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采用环保有效的方式回收旧棉。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待利用的填充棉,将填充棉使用粉碎机打碎后获得棉絮备用,棉絮配料为:棉絮为80-100份、牛奶蛋白纤维为8-10份、甲壳素纤维12-15份、竹浆纤维8-10份,充分混合后放入后浸泡于质量体积比为1.5%胶原蛋白溶液中,缓慢升温到45-55℃,保温1.5h后取出,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2-3h,得到烘干后第一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烘干后第一混合物放入预先准备的溶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4h,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2-3h,得到烘干后第二混合物;其中,所述溶液的成分为:聚丙烯酸为2-10份、醋酸乙烯酯5-7份、山梨酸为7-8份、氯化钠为20-30份、蒸馏水为75-85份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棉纤维10-12份、芦荟纤维5-7份、天丝纤维5-7份,并静置24-30小时后送入混棉机,将以上纤维混合;

步骤4:将步骤3进行混合后的纤维送入开棉机中进行开棉处理,并开棉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混合物中杂质的清楚并梳棉处理,得到单根纤维,并制成均匀的生条。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fit为步骤3中得到的纤维混合后的度量参数,

其中,fit为纤维混合后的度量参数,pmin为所有纤维加起来的最小分份数,n为总的纤维类数,pi为第i类纤维的份数,ranki为第i类纤维的评分q为散列参数;采用序号编码的形式,对每个纤维进行编号,则以起点编号0至编号n来表示,每一个基因均代表一条对应的纤维;

具体步骤为:

1)设计默认的一个纤维为初始基因;

2)设定起始纤维组份,此路径不包含组分值,只有纤维种类;设定每代种群;

3)设定算法最大迭代数目为,只要未达到此数目,则重复步骤4-7;

4)使用适应度函数计算各基因个体的适应度值;

5)计算各基因个体的适应度值与当前代所有基因个体的适应度值总和的比值,产生一个随机数,找出适应度比值小于该随机数的基因个体,将此基因个体选出加入候选基因集;

6)依次从候选基因集中选出个体g’,设定插入概率:取值范围为0.3~0.8删除概率:取值范围为0.7~1和变异概率:取值范围为0~0.08,进行如下a-d操作:

61)如果满足插入概率,设定g’包含的一组纤维为候选集;从候选集中随机选取随机数个节点插入到g’中的随机位置,但插入位置不包括第一个节点的前面和最后一个节点的后面;

62)如果满足删除概率,在g’中的随机位置删除随机数个纤维份数,但删除操作后的子代中至少应包含起点和终点;

63)如果满足变异概率,从候选集中选择不包括起点和终点的随机数个节点,随机替换g’中相同数目的节点;

64)对g’中的纤维份数组成的序列进行排序,排序规则为按照每一组纤维份数的总和的大小,由小到达进行排列;

7)将适应度值最大的基因gmax保存为最优纤维组份。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首先将待利用的填充棉进行打碎,并将棉絮、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充分混合后放入后浸泡在胶原蛋白溶液并得到烘干后第一混合物,第一混合物进入溶液中后再加入棉纤维、芦荟纤维、天丝纤维送入混棉机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开棉处理得到单根纤维。在旧的填充棉中放入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可以提高再生纱的韧性、丝滑度和光泽,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用来进行消毒提高再生纱的环保性能。因此,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环保有效的方式回收旧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待利用的填充棉,将填充棉使用粉碎机打碎后获得棉絮备用,棉絮配料为:棉絮为80份、牛奶蛋白纤维为8份、甲壳素纤维12份、竹浆纤维8份,充分混合后放入后浸泡于质量体积比为1.5%胶原蛋白溶液中,缓慢升温到45℃,保温1.5h后取出,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2h,得到烘干后第一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烘干后第一混合物放入预先准备的溶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4h,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2-3h,得到烘干后第二混合物;其中,所述溶液的成分为:聚丙烯酸为2-10份、醋酸乙烯酯5份、山梨酸为7份、氯化钠为20份、蒸馏水为75份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棉纤维10份、芦荟纤维5份、天丝纤维5份,并静置24小时后送入混棉机,将以上纤维混合;

步骤4:将步骤3进行混合后的纤维送入开棉机中进行开棉处理,并开棉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混合物中杂质的清楚并梳棉处理,得到单根纤维,并制成均匀的生条。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优纤维组份的再生纱纺纱方法,首先将待利用的填充棉进行打碎,并将棉絮、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充分混合后放入后浸泡在胶原蛋白溶液并得到烘干后第一混合物,第一混合物进入溶液中后再加入棉纤维、芦荟纤维、天丝纤维送入混棉机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开棉处理得到单根纤维。在旧的填充棉中放入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可以提高再生纱的韧性、丝滑度和光泽,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用来进行消毒提高再生纱的环保性能。因此,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环保有效的方式回收旧棉。

可以理解理解的是,当棉絮、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采用不同的配比时获得的再生纱的效果就不同,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采用fit为步骤3中得到的纤维混合后的度量参数,具体的,fit的表达公式为:

其中,fit为纤维混合后的度量参数,pmin为所有纤维加起来的最小分份数,n为总的纤维类数,pi为第i类纤维的份数,ranki为第i类纤维的评分,评分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设定,q为散列参数;采用序号编码的形式,对每个纤维进行编号,则以起点编号0至编号n来表示,每一个基因均代表一条对应的纤维;

具体步骤为:

1)设计默认的一个纤维为初始基因;

2)设定起始纤维组份,此路径不包含组分值,只有纤维种类;设定每代种群;

3)设定算法最大迭代数目为,只要未达到此数目,则重复步骤4-7;

4)使用适应度函数计算各基因个体的适应度值;

5)计算各基因个体的适应度值与当前代所有基因个体的适应度值总和的比值,产生一个随机数,找出适应度比值小于该随机数的基因个体,将此基因个体选出加入候选基因集;

6)依次从候选基因集中选出个体g’,设定插入概率:取值范围为0.3~0.8删除概率:取值范围为0.7~1和变异概率:取值范围为0~0.08,进行如下a-d操作:

a)如果满足插入概率,设定g’包含的一组纤维为候选集;从候选集中随机选取随机数个节点插入到g’中的随机位置,但插入位置不包括第一个节点的前面和最后一个节点的后面;

b)如果满足删除概率,在g’中的随机位置删除随机数个纤维份数,但删除操作后的子代中至少应包含起点和终点;

c)如果满足变异概率,从候选集中选择不包括起点和终点的随机数个节点,随机替换g’中相同数目的节点;

d)对g’中的纤维份数组成的序列进行排序,排序规则为按照每一组纤维份数的总和的大小,由小到达进行排列;

7)将适应度值最大的基因gmax保存为最优纤维组份。

应用上述过程得到了每一组棉絮配料对应的fit值,该fit值可以用来体现再生纱的光泽度、环保参数,采用算法形式将再生纱的参数进行表达,便于再生纱的产业化以及进行再生纱的性能评估和分析,利于进行下一步纺纱的操作。

实施例2:

步骤1:获取待利用的填充棉,将填充棉使用粉碎机打碎后获得棉絮备用,棉絮配料为:棉絮为90份、牛奶蛋白纤维为9份、甲壳素纤维14份、竹浆纤维8-10份,充分混合后放入后浸泡于质量体积比为1.5%胶原蛋白溶液中,缓慢升温到52℃,保温1.5h后取出,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2.5h,得到烘干后第一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烘干后第一混合物放入预先准备的溶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h,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2.5h,得到烘干后第二混合物;其中,所述溶液的成分为:聚丙烯酸为2-10份、醋酸乙烯酯6份、山梨酸为7.5份、氯化钠为25份、蒸馏水为80份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棉纤维11份、芦荟纤维6份、天丝纤维6份,并静置28小时后送入混棉机,将以上纤维混合;

步骤4:将步骤3进行混合后的纤维送入开棉机中进行开棉处理,并开棉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混合物中杂质的清楚并梳棉处理,得到单根纤维,并制成均匀的生条。

实施例3:

步骤1:获取待利用的填充棉,将填充棉使用粉碎机打碎后获得棉絮备用,棉絮配料为:棉絮为100份、牛奶蛋白纤维为10份、甲壳素纤维15份、竹浆纤维10份,充分混合后放入后浸泡于质量体积比为1.5%胶原蛋白溶液中,缓慢升温到55℃,保温1.5h后取出,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3h,得到烘干后第一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烘干后第一混合物放入预先准备的溶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4h,采用低于40℃的热风进行均匀烘干,烘干时间为3h,得到烘干后第二混合物;其中,所述溶液的成分为:聚丙烯酸为2-10份、醋酸乙烯酯7份、山梨酸为8份、氯化钠为30份、蒸馏水为85份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棉纤维12份、芦荟纤维7份、天丝纤维7份,并静置30小时后送入混棉机,将以上纤维混合;

步骤4:将步骤3进行混合后的纤维送入开棉机中进行开棉处理,并开棉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混合物中杂质的清楚并梳棉处理,得到单根纤维,并制成均匀的生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