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匣式单面瓦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1514发布日期:2018-11-17 02:31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匣式单面瓦楞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瓦楞纸板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卡匣式单面瓦楞机。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是由面纸、里纸、芯纸和加工成波形瓦楞的瓦楞纸通过粘合而成。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

根据商品包装的需求,瓦楞纸板可以加工成单面瓦楞纸板、三层瓦楞纸板、五层、七层、十一层等瓦楞纸板。单面瓦楞纸板一般用作商品包装的贴衬保护层或制作轻便的卡格、垫板以保护商品在贮存的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或冲撞,三层和五层瓦楞纸板在制作瓦楞纸箱中是常用的。许多商品的包装通过三层或五层瓦楞纸板进行简单而精美的包装,在瓦楞纸箱或瓦楞纸盒的表面印制靓丽多彩的图形和画面,不但保护了内在的商品,而且宣传和美化了内在的商品。许多三层或五层瓦楞纸板制作的瓦楞纸箱或瓦楞纸盒已堂而皇之的直接上了销售柜台,成了销售包装。七层或十一层瓦楞纸板主要为机电、烤烟、家具、摩托车、大型家电等制作包装箱。在特定的商品中,可以用这种瓦楞纸板组合制成内、外套箱,便于制作,便于商品的盛装、仓储和运输。随着环保的需要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这类瓦楞纸板制作的商品包装,有逐渐取代木箱包装的趋势。

单面瓦楞机,是瓦楞纸箱生产线的重要设备之一,瓦楞纸板的成型质量如何,与单面机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有很大的关系。单面瓦楞机生产瓦楞芯纸(纸板中波浪形状纸的专用称呼)的机械设备,在瓦楞包装行业,被誉为"瓦楞纸板生产线"的心脏。单面瓦楞机由卷纸筒支架和单面瓦楞成型机组成,首先将瓦楞芯纸加热,后经瓦楞辊制成所需楞型,最后在楞峰涂胶(淀粉粘合剂)并与单面瓦楞面纸粘合,形成单面瓦楞纸板。芯纸的加热方式有蒸汽加热、电加热和油加热。

现有的单面瓦楞机中,压力辊位置一定,不能调节自身来实现里纸和瓦纸之间的贴合程度;在瓦楞纸生产工作中,由于滚轮固定不稳定,卡匣瓦楞机构会随着随着滚轮滑动,导致生产不稳定,卡匣瓦楞机构中外部吹风不均匀,影响瓦纸与瓦楞辊之间的贴合效果;同时糊轮机构沿上胶辊的轴向晃动,整体不够平稳;导热辊蒸汽用量较大,比较浪费成本,导热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压力辊位置一定,不能调节自身来实现里纸和瓦纸之间的贴合程度。为此,提供了一种卡匣式单面瓦楞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卡匣式单面瓦楞机,包括瓦纸辊、弧形加热板、卡匣瓦楞机构、糊轮机构、压力辊、大齿轮、支板、包角辊;所述瓦纸辊、弧形加热板、卡匣瓦楞机构、糊轮机构、压力辊依次沿瓦纸进入方向设置;所述大齿轮设于所述压力辊两端,所述包角辊通过所述支板固定于所述大齿轮上;所述大齿轮一侧啮合有小齿轮,小齿轮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小齿轮通过传送带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瓦纸辊上方设有导向辊。主要是为了确保瓦纸进入瓦纸辊的方位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卡匣瓦楞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台、四个限位槽、一个瓦楞组件、四个滚动组件、四个定位组件;所述瓦楞组件活动设于所述固定台上方;四个滚动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瓦楞组件两侧下方的四个角;四个限位槽分别开设于所述固定台上,四个定位组件分别安装于四个限位槽下方的固定台内;四个滚动组件与四个定位组件一一对应;

所述瓦楞组件包括主瓦楞辊、副瓦楞辊、两个安装架;所述主瓦楞辊设于所述副瓦楞辊上方;所述主瓦楞辊及所述副瓦楞辊均通过自身两端的转轴活动设于两个安装架之间;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液压气缸、固定板一、连接板及顶板;所述液压气缸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限位槽下方的所述固定台内,所述顶板固定于所述液压气缸的伸缩端;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限位槽两侧的固定台内,所述液压气缸两侧通过所述固定板一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连接片及滚轮;所述连接片一端与安装架固定,所述滚轮设于每个连接片的靠里一侧;两个相对面的滚轮之间由横梁活动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滚轮并与连接片固定。所述滚轮相对于横梁可以自由转动,实现带动整个瓦楞组件活动;卡匣瓦楞机构实现了瓦楞组件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台上,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而导致瓦楞组件晃动,影响最终的工作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瓦楞辊内设有吸风单元,所述吸风单元包括吸风罩、环形风道、吸风口、通风口;所述环形风道呈环形状态设于所述主瓦楞辊内圆周面上,所述吸风罩设于所述主瓦楞辊两端且与所述环形风道连通,所述通风口连通套设于所述吸风罩的外围,所述吸风口均匀连通开设于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主瓦楞辊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内吸风实现瓦纸与瓦楞辊之间的贴合,结构简单易控制,同时内吸风均匀,提高了瓦纸与瓦楞辊之间的贴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加热板设于所述副瓦楞辊进纸方向一侧,所述所述弧形加热板包括壳体、喷孔及蒸汽管道;所述喷孔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均匀开设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蒸汽管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喷孔连通;所述蒸汽管道两端贯穿所述壳体两端并形成进汽口。通过弧形加热板对瓦纸加热,单位面积的瓦纸使用蒸汽用量减小,为现有导热辊蒸汽用量的1/40,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对瓦纸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加热板还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加强筋;所述上固定板及所述下固定板依次由上至下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及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固定板及所述下固定板是为了将整个弧形加热板安装固定,加强筋是为了使得整个弧形加热板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糊轮机构包括上胶辊、旋转电机、刮胶辊、传动带、固定板二、四个滑动组件、定位座;每个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滑轮;所述连接杆首端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固定板二外侧下方,所述滑轮转动设于所述连接杆末端,所述滑轮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座为两条且沿所述滑轮的滚动方向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二的外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凸条,所述滑轮通过所述定位槽滑动设于所述凸条上;所述上胶辊、旋转电机及所述刮胶辊设于两个固定板二之间;所述上胶辊设于所述旋转电机上方一侧,所述刮胶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下方一侧;所述上胶辊、旋转电机及所述刮胶辊两端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解决了糊轮机构沿着所述上胶辊的轴向晃动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上胶辊下方设有胶槽。胶槽是用来接收从上胶辊上刮下来的胶水,方便胶水的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辊、主瓦楞辊及副瓦楞辊之间的直径比为600mm:540mm:320mm。这样的比例设计可以使得瓦纸取得良好的波形压制效果,压制之后的波形瓦纸具有更好的上胶效果,里纸和瓦纸之间的粘结更加的紧密。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设有包角辊,可以调整里纸进入压力辊之前的角度,从而调节里纸和瓦纸之间的贴合程度;该组件中去除了原先的预热辊,不用事先对里纸进行加热,直接在压力辊上加热即可,使得整个组件的结构简单化,成本也有所降低;卡匣瓦楞机构以及糊轮机构自身的稳定性得到了大步的提高,提高了瓦纸与瓦楞辊之间的贴合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热辊蒸汽用量较大,比较浪费成本,导热效果不佳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组装好之后侧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卡匣瓦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除去固定台之后卡匣瓦楞机构侧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向顶板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a向顶板下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吸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b处主视状态的放大图;

图9是弧形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弧形加热板中蒸汽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包角辊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包角辊转动至最大限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卡匣式单面瓦楞机,包括瓦纸辊1、弧形加热板3、卡匣瓦楞机构4、糊轮机构5、压力辊6、大齿轮61、支板71、包角辊7;所述瓦纸辊1、弧形加热板3、卡匣瓦楞机构4、糊轮机构5、压力辊6依次沿瓦纸进入方向设置;所述大齿轮61设于所述压力辊6两端,所述包角辊7通过所述支板71固定于所述大齿轮61上;所述大齿轮61一侧啮合有小齿轮10,小齿轮10一侧设有驱动电机8,所述小齿轮10通过传送带9与所述驱动电机8驱动连接。所述瓦纸辊1上方还应设有导向辊2,主要是为了确保瓦纸进入瓦纸辊1的方位精准。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卡匣瓦楞机构4包括一个固定台41、四个限位槽411、一个瓦楞组件42、四个滚动组件43、四个定位组件44;所述瓦楞组件42活动设于所述固定台41上方;四个滚动组件43分别固定于所述瓦楞组件42两侧下方的四个角;四个限位槽411分别开设于所述固定台41上,四个定位组件44分别安装于四个限位槽411下方的固定台41内;四个滚动组件43与四个定位组件44一一对应;

所述瓦楞组件42包括主瓦楞辊421、副瓦楞辊422、两个安装架423;所述主瓦楞辊421设于所述副瓦楞辊422上方;所述主瓦楞辊421及所述副瓦楞辊422均通过自身两端的转轴活动设于两个安装架423之间;

如图5、6所示,所述定位组件44包括液压气缸441、固定板一444、连接板443及顶板442;所述液压气缸44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限位槽411下方的所述固定台41内,所述顶板442固定于所述液压气缸441的伸缩端;所述连接板443设于所述限位槽411两侧的固定台41内,所述液压气缸441两侧通过所述固定板一444与所述连接板443连接;所述连接板443与所述固定台41之间、所述液压气缸441的底部与固定台41底部均采用螺栓固定,在后续的拆卸或者更换工作时比较方便,省时省力。

如图3、4所示,所述滚动组件43包括连接片431及滚轮433;所述连接片431一端与安装架423固定,所述滚轮433设于每个连接片431的靠里一侧;两个相对面的滚轮433之间由横梁432活动连接;所述横梁43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滚轮433并与连接片431固定。所述滚轮433相对于横梁432可以自由转动,实现带动整个瓦楞组件42活动;卡匣瓦楞机构4实现了瓦楞组件4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台41上,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而导致瓦楞组件42晃动,影响最终的工作效果。

具体的,首先启动所述液压气缸441,所述液压气缸441的伸缩端带动顶板442向上顶起(如图5所示),所述顶板442将限位槽411填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442的长宽分别与所述限位槽411的长宽相等;再将所述瓦楞组件42推到所述固定台41表面,瓦楞组件42在滚动组件43的作用下,会比较轻松的推上到固定台41上,当每个滚动组件43与每个限位槽411一一对应时,每个滚轮433与每个顶板442也处于一一对应状态,此时关闭所述液压气缸441,在所述液压气缸441伸缩端的带动下,使得所述顶板442处于下落状态(如图6所示),那么所述滚轮433就会掉落并卡入所述限位槽411内,即可实现瓦楞组件42在滚动组件43的作用下,更加稳定的设于所述固定台41上,避免了在瓦楞纸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导致的瓦楞组件42从固定台41上滑落或者发生位置上的偏移,而导致的最终瓦楞纸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如果想要将瓦楞组件42拆下,同理的,首先启动所述液压气缸441,所述液压气缸441的伸缩端带动顶板442向上顶起,所述顶板442将限位槽411填满,将瓦楞组件42推动,即可实现瓦楞组件42在滚动组件43的作用下顺利从固定台41上推下。

如图7所示,所述主瓦楞辊421内设有吸风单元424,所述吸风单元424包括吸风罩4242、环形风道4243、吸风口4244、通风口4241;所述环形风道4243呈环形状态设于所述主瓦楞辊421内圆周面上,所述吸风罩4242设于所述主瓦楞辊421两端且与所述环形风道4243连通,所述通风口4241连通套设于所述吸风罩4242的外围,所述吸风口4244均匀连通开设于所述环形风道4243与所述主瓦楞辊421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内吸风实现瓦纸与瓦楞辊之间的贴合,结构简单易控制,同时内吸风均匀,提高了瓦纸与瓦楞辊之间的贴合效果。具体的为,开启所述吸风罩4242,通过吸风口4244及环形风道4243吸风,对瓦纸产生负压从而实现主瓦楞辊421与瓦纸之间的吸附,由于吸风口4244分布均匀,所以吸风均匀,提高了瓦纸与主瓦楞辊421之间的贴合效果,负压产生的风最终从通风口4241排出。

如图1所示,所述弧形加热板3设于所述副瓦楞辊422进纸方向一侧,具体如图9、10所示,所述所述弧形加热板3包括壳体34、喷孔35及蒸汽管道36;所述喷孔35沿所述壳体34长度方向均匀开设于所述壳体34顶部,所述蒸汽管道36设于所述壳体34内并与所述喷孔35连通;所述蒸汽管道36两端贯穿所述壳体34两端并形成进汽口361。通过弧形加热板3对瓦纸加热,单位面积的瓦纸使用蒸汽用量减小,为现有导热辊蒸汽用量的1/40,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对瓦纸的加热效率。

如图9所示,所述弧形加热板3还包括上固定板31、下固定板32、加强筋33;所述上固定板31及所述下固定板32依次由上至下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加强筋33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31及所述下固定板32之间。所述上固定板31及所述下固定板32是为了将整个弧形加热板3安装固定,加强筋33是为了使得整个弧形加热板3更加稳固。

如图1、2、8所示,所述糊轮机构5包括上胶辊51、旋转电机54、刮胶辊52、传动带55、固定板二58、四个滑动组件56、定位座57;每个滑动组件56包括连接杆562、滑轮561;所述连接杆562首端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固定板二58外侧下方,所述滑轮561转动设于所述连接杆562末端,所述滑轮56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定位槽5611;所述定位座57为两条且沿所述滑轮561的滚动方向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二58的外侧,所述定位座57上设有于所述定位槽5611对应的凸条571,所述滑轮561通过所述定位槽5611滑动设于所述凸条571上;所述上胶辊51、旋转电机54及所述刮胶辊52设于两个固定板二58之间;所述上胶辊51设于所述旋转电机54上方一侧,所述刮胶辊52设于所述旋转电机54下方一侧;所述上胶辊51、旋转电机54及所述刮胶辊52两端通过所述传动带55传动连接。解决了糊轮机构5沿着所述上胶辊51的轴向晃动的问题。所述上胶辊51下方设有胶槽53,胶槽53是用来接收从上胶辊51上刮下来的胶水,方便胶水的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妨碍其余部件的正常运转,包角辊7的转动最初位置不能超过所述小齿轮10(如图11所示),转动的最大限度的位置不能与所述主瓦楞辊421抵触(如图12所示)。

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传送带9带动小齿轮10转动,小齿轮10带动大齿轮61转动,从而实现大齿轮61上的包角辊7转动。如图12所示,当包角辊7转至最大限度时,里纸b被向瓦纸a方向压合,使得里纸b最终进入压力辊6的角度改变,同时使得里纸b和瓦纸a提前贴合,有利于瓦纸a表面的胶水更早的和里纸b贴合,加强了里纸b和瓦纸a之间的结合强度。所述压力辊6、主瓦楞辊421及副瓦楞辊422之间的直径比为600mm:540mm:320mm。这样的比例设计可以使得瓦纸a取得良好的波形压制效果,压制之后的波形瓦纸a具有更好的上胶效果,里纸b和瓦纸a之间的粘结更加的紧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