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羊毛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0724发布日期:2018-12-08 07:42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羊毛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仿羊毛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锦纶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如强度高,吸温性好和染色鲜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饰领域,近年来,锦纶6纤维的研发,特别是针对其替代羊毛纤维的研究迅速发展。

传统的锦纶纤维,手感好,但是手感柔软。要做成仿羊毛的性质必须解决挺括性差的问题,而且使纤维具有同羊毛一样的弯曲形状,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般的锦纶民用复丝,单丝纤度在1-3.5dpf之间,要使纤维的挺括性变好,必须使用全拉伸丝fdy产品,而且单丝纤度必须大于3.5dpf以上,故选择45d/8ffdy产品,单丝纤度在5.625dpf。

传统的锦纶纤维截面为圆形,有蜡状感,易起球,采用异形“丰字”截面,可以使纤维具有羊毛的滑爽感,达到不易起球的效果。

普通锦纶长丝为直条型,达不到羊毛的弯曲性能,本专利采用异形喷丝口的特殊设计及冷却吹风的方向调整,使纤维在成型过程中具有羊毛的弯曲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羊毛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使纤维既具有锦纶6的手感好、染色鲜艳等特性,又具有羊毛的硬挺性,弯曲有弹性、保暖透气的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仿羊毛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聚酰胺6熔体经异形截面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所述喷丝孔为长方形,且长为1.2~1.3mm,宽为0.3~0.4mm,纤维流速为12~16m/分;

步骤s2、在纺丝窗内设置一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通过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来调节冷却风的风向和风速,使纤维截面与纺丝窗形成一设定的角度,所述角度以侧吹风表面为基准,吹风角度在30~60度,风速在0.3~0.5m/s,出风孔在40um~60um之间,使纤维整体截面冷却不均匀;

步骤s3、冷却后的纤维经过集束上油、拉伸定型、再对纤维网络喷嘴后卷绕成型,从而形成所述仿羊毛锦纶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胺6熔体中采用锦纶6全消光切片,粘度为2.4-2.5,切片含水500ppm,单体合量0.3%;纺丝窗的纺丝温度为250℃-260℃。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包括一冷风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腔体的出风口连接有一框体,所述框体后方连接有一纺丝窗,所述框体后侧面设置有一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设置于纺丝窗和框体之间,冷却风经过滤网进入纺丝窗中对纤维进行冷却,所述框体的左内侧面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端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v形杆,且第一横杆与第一v形杆的拐角点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v形杆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背面连接有多个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叶片,且多个第一转动叶片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夹具中部与所述框体的左内侧面进行铰接设置,且第一夹具铰接部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转动叶片之间;所述框体的上内侧面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v形杆,且第二横杆与第二v形杆的拐角点处进行连接,所述第二v形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侧面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叶片,且第二转动叶片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夹具中部与所述框体的上内侧面进行铰接,且第二夹具铰接部位于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转动叶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仿羊毛锦纶纤维为弯曲形状的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吸取了锦纶6手感好、耐虫蛀、耐磨性好的特点,又具有羊毛的挺括性好、弯曲且具有一定的弹性。织成的织物既透气又保暖。

2.此纤维下游客户通过织造做成成品,优于羊毛的效果,完全可以取代羊毛。

3.该仿羊毛锦纶纤维是新型45d/8f锦纶6fdy长丝,介于dty与普通长丝之间,是一种新的花式纱产品,推广价值极高。

4.此种锦纶6纤维每吨销售价格比同规格锦纶6纤维高7000~8000元,为企业每年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纺丝窗和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去掉冷风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5是本发明的仿羊毛锦纶纤维的丝条形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仿羊毛锦纶纤维应用于毛衣袖子上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仿羊毛锦纶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聚酰胺6熔体经异形截面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所述喷丝孔为长方形,且长为1.2~1.3mm,宽为0.3~0.4mm,纤维流速为12~16m/分;现有的异形截面喷丝板上的喷丝孔的形状为圆形。

步骤s2、在纺丝窗内设置一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通过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来调节冷却风的风向和风速,使纤维截面与纺丝窗形成一设定的角度,所述角度以侧吹风表面为基准(即图2中a的侧吹风表面),吹风角度在30~60度,风速在0.3~0.5m/s,出风孔在40um~60um之间,使纤维整体截面冷却不均匀;

步骤s3、冷却后的纤维经过集束上油、拉伸定型、再对纤维网络喷嘴后卷绕成型,从而形成所述仿羊毛锦纶纤维20。

其中,所述聚酰胺6熔体中采用锦纶6全消光切片,粘度为2.4-2.5,切片含水500ppm,单体合量0.3%;纺丝窗的纺丝温度为250℃-260℃。

所述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包括一冷风腔体1,所述冷风腔体1的出风口连接有一框体2,所述框体2后方连接有一纺丝窗3,所述框体2后侧面设置有一过滤网21,且所述过滤网21设置于纺丝窗3和框体2之间,风经由过滤网21进入纺丝窗3中对纺织丝线进行冷却,由于过滤网21的网孔作用,出风压力就会变大,出风压力大,风量就会变小,风速就会变快,在冷风腔体的鼓风机的作用下,鼓风机可以往冷风腔体内送风的大小,从而控制风速保持在0.3~0.5m/s;其中过滤网的网孔能设置为40um~60um之间,所述框体2的内左侧面开设有第一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4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5,所述第一伸缩气缸5的伸缩杆上端设置有第一横杆6,使得第一伸缩气缸5能够带动第一横杆6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杆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v形杆7,且第一横杆6与第一v形杆7的拐角点处进行连接,进行固定作用,使得第一横杆6能够带动第一v形杆7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v形杆7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8,使得第一v形杆7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8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8背面连接有多个第一夹具9,使得第一连接杆8能够带动第一夹具9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具9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叶片10,且第一转动叶片10均匀分布,使得第一转动叶片1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8进行固定,第一连接杆8带动第一转动叶片10上下移动,这样就能够控制竖直方向的风向了,所述第一夹具9中部与所述框体2的左内侧面进行铰接,且所述第一夹具铰接部11位于第一连接杆8和第一转动叶片10之间,使得第一夹具铰接部11通过第一伸缩气缸5和第一v形杆7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叶片10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框体2的内上侧面开设有第二腔体12,所述第二腔体12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13,用于进行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3的伸缩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横杆14,使得第二伸缩气缸13能够带动第二横杆14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横杆1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v形杆15,且第二横杆14与第二v形杆15的拐角点处进行连接,使得第二横杆14能够带动第二v形杆15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二v形杆15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16,使得第二v形杆15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16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左侧面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夹具17,使得第二连接杆16能够带动第二夹具17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夹具17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叶片18,且第二转动叶片18均匀分布,使得第二连接杆16能够带动第二转动叶片18进行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对水平方向的风向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述第二夹具17中部与所述框体2的上内侧面进行铰接,且所述第二夹具17铰接部19位于第二连接杆16和第二转动叶片18之间。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仿羊毛锦纶纤维21为弯曲形状的纤维。

冷却风风向风量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在纺丝窗要对纤维进行冷却时,冷却风吹进冷风腔体,再从冷风腔体的出风口进入框体中,然后根据吹风角度在30~60度的要求,对第一转动叶片和第二转动叶片进行控制转动,当需要竖直方向的风向时,可以打开第一伸缩气缸,使得第一转动叶片进行上下摆动,这样就进入纺丝窗的风就是竖直方向的;当需要水平方向的风向时,可以打开第二伸缩气缸,使得第二转动叶片进行左右摆动,这样就进入纺丝窗的风就是水平方向的,风再经过过滤网进入纺丝窗中,在冷却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动叶片和第二转动叶片的摆动控制吹风角度在30~60度之间,即第一转动叶片和第二转动叶片不断进行摆动,这样吹风角度就能在30~60度进行波动,从而使纤维整体截面冷却不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