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5674发布日期:2019-02-22 20:4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涤纶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产品中的pta、meg和pet,约占产品成本的85%。pta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其中:亚洲地区的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81%左右,北美和西欧的生产能力远远低于亚洲。随着国内对pta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民营聚酯产能的投建加剧了对pta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我国pta产能不断增长,国内pta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011年我国pta的产能达到2000万吨左右。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1141602.9,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该涤纶纤维由不同的涤纶纤维组成,其包含至少第一涤纶纤维和第二涤纶纤维,其该生产设备包含有第一纤维挤压机、第二纤维挤压机、第一纤维供给器、第二纤维供给器、喷丝头、输送带、压辊和加热成型设备。

但是现有的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还存在着不具备对加工完成的涤纶纤维线条起到收集作用,不具备对涤纶纤维条起到分束的功能,对涤纶纤维线条的风冷效果差,且容易进入灰尘,不能够对涤纶纤维线条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和不能够调节控制器角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存在着不具备对加工完成的涤纶纤维线条起到收集作用,不具备对涤纶纤维条起到分束的功能,对涤纶纤维线条的风冷效果差,且容易进入灰尘,不能够对涤纶纤维线条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和不能够调节控制器角度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包括防护外罩,左侧限位供给箱,右侧限位供给箱,左侧纤维导管,右侧纤维导管,喷丝头,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高压吸泵,可调节控制架结构,抽气罩,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输送带,输送从动轮,输送电机,输送传动轮,传送导辊,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多级缓冲压架结构和输送传动带,所述的左侧限位供给箱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内壁左上侧;所述的右侧限位供给箱设置在左侧限位供给箱的右侧,并与防护外罩的内壁螺栓连接;所述的左侧纤维导管一端与左侧限位供给箱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喷丝头的左上侧螺纹连接;所述的右侧纤维导管一端与右侧限位供给箱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喷丝头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喷丝头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内壁中部左上侧;所述的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安装在喷丝头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吸泵设置在抽气罩的左侧,并与防护外罩的内壁螺栓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控制架结构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内壁左下侧;所述的抽气罩设置在喷丝头的下部,并与防护外罩螺栓连接;所述的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安装在抽气罩的下部左侧;所述的输送带套接在输送从动轮的外侧;所述的输送从动轮轴接在防护外罩内壁中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输送电机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输送传动轮键连接在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送导辊设置在输送带的右上侧,并与防护外罩的内壁轴接;所述的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内壁右下侧;所述的多级缓冲压架结构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并与抽气罩的右侧连接;所述的输送传动带套接在输送从动轮和输送传动轮的外侧;所述的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包括安装基座,底部护罩,顶部护罩,缠绕辊,缠绕从动轮,缠绕电机,缠绕传动辊和缠绕传动带,所述的安装基座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内部右下部;所述的底部护罩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的上部;所述的顶部护罩轴接在底部护罩的上部;所述的缠绕辊键连接在缠绕从动轮的外侧;所述的缠绕从动轮轴接在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缠绕电机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的前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缠绕传动辊键连接在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缠绕传动带套接在缠绕从动轮和缠绕传动辊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包括安装耳板,纵向支架,调节架,螺栓轴和分束片,所述的纵向支架纵向焊接在安装耳板的中下部;所述的调节架通过螺栓轴安装在纵向支架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多级缓冲压架结构包括横向固定架,定位套管,定位支杆,限位板,压辊和缓冲弹簧,所述的横向固定架横向螺栓安装在抽气罩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定位套管由左至右依次纵向焊接在横向固定架的下部;所述的定位支杆插接在定位套管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限位板焊接在定位支杆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弹簧套接在定位套管和定位支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包括防尘框,风机框,吹风机和风冷管,所述的风机框螺栓安装在防尘框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吹风机螺栓安装在风机框的内部;所述的风冷管螺栓安装在防尘框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控制架结构包括固定板,连接座,固定杆,螺栓螺母,安装框,触摸屏和控制器,所述的固定板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连接座焊接在固定板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焊接在连接座的中下部;所述的安装框焊接在固定杆的下部;所述的触摸屏嵌入在安装框的前表面上部;所述的控制器嵌入在安装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风冷管上还设置有水冷箱,循环泵和循环管,所述的水冷箱嵌入在风冷管的顶部;所述的循环泵螺栓安装在水冷箱的前部右侧;所述的循环管套接在风冷管的外侧,并分别在两端与水冷箱的上部左侧和循环泵的前部出水口处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底部护罩上还设置有辅助导辊和纵向连接架,所述纵向连接架螺栓安装在辅助导辊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辅助导辊分别轴接在底部护罩的左上部和顶部护罩的左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的外侧还设置有硅胶波纹管,所述的硅胶波纹管分别在上下两端与横向固定架的下部和限位板的上部胶接。

优选的,所述的横向固定架的上部还设置有加强架,所述的加强架分别在左右两端焊接在抽气罩的中部右侧和横向固定架中上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缠绕辊通过缠绕从动轮轴接在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分束片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分束片由前至后依次焊接在调节架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框螺栓安装在喷丝头和抽气罩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压辊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压辊轴接在定位支杆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栓螺母安装在固定杆之间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耳板螺栓安装在抽气罩的下部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触摸屏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高压吸泵,输送电机,吹风机,循环泵和缠绕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缠绕辊通过缠绕从动轮轴接在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的中间位置,配合缠绕电机,缠绕传动辊和缠绕传动带的设置,有利于对加工完毕的涤纶纤维条起到收集作用。

2.本发明中,所述的分束片由前至后依次焊接在调节架的右端,有利于对涤纶纤维条起到分束作用,使得涤纶纤维条在输送带上传送更加平稳。

3.本发明中,所述的循环管套接在风冷管的外侧,并分别在两端与水冷箱的上部左侧和循环泵的前部出水口处螺纹连接,有利于对风冷管内的空气起到降温作用,进而方便增加吹风机吹风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对涤纶纤维条的风冷效果。

4.本发明中,所述的防尘框螺栓安装在喷丝头和抽气罩的外侧,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防止灰尘进入,进而提高防尘效果。

5.本发明中,所述的压辊轴接在定位支杆的下部,配合缓冲弹簧和限位板的设置,有利于对输送带上的涤纶纤维条起到辅助定位作用,进而防止限位条向外侧偏移。

6.本发明中,所述的螺栓螺母安装在固定杆之间的连接处,有利于根据使用所需进行调节安装框的角度。

7.本发明中,所述的辅助导辊分别轴接在底部护罩的左上部和顶部护罩的左侧下部,有利于对进入到底部护罩和顶部护罩内的涤纶纤维条起到辅助导向作用。

8.本发明中,所述的硅胶波纹管分别在上下两端与横向固定架的下部和限位板的上部胶接,有利于防止杂物进入到缓冲弹簧的内侧,从而防止对缓冲弹簧造成损坏。

9.本发明中,所述的加强架分别在左右两端焊接在抽气罩的中部右侧和横向固定架中上部右侧,有利于对该横向固定架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10.本发明中,所述的安装耳板螺栓安装在抽气罩的下部左侧,有利于根据使用所需将进行拆卸该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

11.本发明中,所述的高压吸泵,输送电机,吹风机,循环泵和缠绕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调节控制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多级缓冲压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防护外罩;2、左侧限位供给箱;3、右侧限位供给箱;4、左侧纤维导管;5、右侧纤维导管;6、喷丝头;7、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71、防尘框;72、风机框;73、吹风机;74、风冷管;741、水冷箱;742、循环泵;743、循环管;8、高压吸泵;9、可调节控制架结构;91、固定板;92、连接座;93、固定杆;94、螺栓螺母;95、安装框;96、触摸屏;97、控制器;10、抽气罩;11、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111、安装耳板;112、纵向支架;113、调节架;114、螺栓轴;115、分束片;12、输送带;13、输送从动轮;14、输送电机;15、输送传动轮;16、传送导辊;17、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171、安装基座;172、底部护罩;1721、辅助导辊;1722、纵向连接架;173、顶部护罩;174、缠绕辊;175、缠绕从动轮;176、缠绕电机;177、缠绕传动辊;178、缠绕传动带;18、多级缓冲压架结构;181、横向固定架;1811、加强架;182、定位套管;183、定位支杆;184、限位板;185、压辊;186、缓冲弹簧;1861、硅胶波纹管;19、输送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的生产设备,包括防护外罩1,左侧限位供给箱2,右侧限位供给箱3,左侧纤维导管4,右侧纤维导管5,喷丝头6,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7,高压吸泵8,可调节控制架结构9,抽气罩10,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11,输送带12,输送从动轮13,输送电机14,输送传动轮15,传送导辊16,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17,多级缓冲压架结构18和输送传动带19,所述的左侧限位供给箱2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内壁左上侧;所述的右侧限位供给箱3设置在左侧限位供给箱2的右侧,并与防护外罩1的内壁螺栓连接;所述的左侧纤维导管4一端与左侧限位供给箱2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喷丝头6的左上侧螺纹连接;所述的右侧纤维导管5一端与右侧限位供给箱3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喷丝头6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喷丝头6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内壁中部左上侧;所述的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7安装在喷丝头6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吸泵8设置在抽气罩10的左侧,并与防护外罩1的内壁螺栓连接;所述的可调节控制架结构9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内壁左下侧;所述的抽气罩10设置在喷丝头6的下部,并与防护外罩1螺栓连接;所述的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11安装在抽气罩10的下部左侧;所述的输送带12套接在输送从动轮13的外侧;所述的输送从动轮13轴接在防护外罩1内壁中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输送电机14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输送传动轮15键连接在输送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送导辊16设置在输送带12的右上侧,并与防护外罩1的内壁轴接;所述的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17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内壁右下侧;所述的多级缓冲压架结构18设置在输送带12的上方,并与抽气罩10的右侧连接;所述的输送传动带19套接在输送从动轮13和输送传动轮15的外侧;所述的涤纶纤维条收集架结构17包括安装基座171,底部护罩172,顶部护罩173,缠绕辊174,缠绕从动轮175,缠绕电机176,缠绕传动辊177和缠绕传动带178,所述的安装基座171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内部右下部;所述的底部护罩172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171的上部;所述的顶部护罩173轴接在底部护罩172的上部;所述的缠绕辊174键连接在缠绕从动轮175的外侧;所述的缠绕从动轮175轴接在底部护罩172和顶部护罩17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缠绕电机176螺栓安装在安装基座171的前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缠绕传动辊177键连接在缠绕电机176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缠绕传动带178套接在缠绕从动轮175和缠绕传动辊177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涤纶纤维条导正分束架结构11包括安装耳板111,纵向支架112,调节架113,螺栓轴114和分束片115,所述的纵向支架112纵向焊接在安装耳板111的中下部;所述的调节架113通过螺栓轴114安装在纵向支架112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多级缓冲压架结构18包括横向固定架181,定位套管182,定位支杆183,限位板184,压辊185和缓冲弹簧186,所述的横向固定架181横向螺栓安装在抽气罩10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定位套管182由左至右依次纵向焊接在横向固定架181的下部;所述的定位支杆183插接在定位套管182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限位板184焊接在定位支杆183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弹簧186套接在定位套管182和定位支杆183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风干循环防尘罩结构7包括防尘框71,风机框72,吹风机73和风冷管74,所述的风机框72螺栓安装在防尘框7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吹风机73螺栓安装在风机框72的内部;所述的风冷管74螺栓安装在防尘框71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控制架结构9包括固定板91,连接座92,固定杆93,螺栓螺母94,安装框95,触摸屏96和控制器97,所述的固定板91螺栓安装在防护外罩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连接座92焊接在固定板91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93焊接在连接座92的中下部;所述的安装框95焊接在固定杆93的下部;所述的触摸屏96嵌入在安装框95的前表面上部;所述的控制器97嵌入在安装框95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风冷管74上还设置有水冷箱741,循环泵742和循环管743,所述的水冷箱741嵌入在风冷管74的顶部;所述的循环泵742螺栓安装在水冷箱741的前部右侧;所述的循环管743套接在风冷管74的外侧,并分别在两端与水冷箱741的上部左侧和循环泵742的前部出水口处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部护罩172上还设置有辅助导辊1721和纵向连接架1722,所述纵向连接架1722螺栓安装在辅助导辊1721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辅助导辊1721分别轴接在底部护罩172的左上部和顶部护罩173的左侧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86的外侧还设置有硅胶波纹管1861,所述的硅胶波纹管1861分别在上下两端与横向固定架181的下部和限位板184的上部胶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横向固定架181的上部还设置有加强架1811,所述的加强架1811分别在左右两端焊接在抽气罩10的中部右侧和横向固定架181中上部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缠绕辊174通过缠绕从动轮175轴接在底部护罩172和顶部护罩173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分束片115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分束片115由前至后依次焊接在调节架113的右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框71螺栓安装在喷丝头6和抽气罩10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压辊185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压辊185轴接在定位支杆183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杆93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栓螺母94安装在固定杆93之间的连接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耳板111螺栓安装在抽气罩10的下部左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器97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触摸屏96与控制器9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高压吸泵8,输送电机14,吹风机73,循环泵742和缠绕电机176分别与控制器9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加热好的限位分别倒入到左侧限位供给箱2和右侧限位供给箱3内,然后分别通过左侧纤维导管4和右侧纤维导管5将其传输至喷丝头6内进行喷丝,并操控触摸屏96使其通过控制器97控制吹风机73旋转,对成丝的涤纶纤维条进行风冷,同时操控触摸屏96使其通过控制器97控制循环泵742打开,使水冷箱741内的水液从循环管743内循环,以便对风冷管74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提高吹风机73的风冷效果,然后操控触摸屏96使其通过控制器97控制高压吸泵8,使其通过抽气罩10向下抽取喷丝头6内喷出的涤纶纤维条,并在下侧排放到输送带12上,接着操控触摸屏96使其通过控制器97控制输送电机14旋转,使其通过输送传动轮15,输送从动轮13和输送传动带19带动输送带12旋转,并向右侧传输涤纶纤维条,同时利用压辊185对其起到压紧定位作用,涤纶纤维条接着穿过传送导辊16上,最后通过操控触摸屏96使其通过控制器97控制缠绕电机176,使其通过缠绕传动辊177、缠绕从动轮175和缠绕传动带178带动缠绕辊174旋转进行缠绕涤纶纤维条,可根据使用所需将螺栓螺母94拧松,宁旋转固定杆93的角度从而调节触摸屏96的角度,最后将螺栓螺母94拧紧即可。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