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9981发布日期:2019-03-15 23:42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料的功能性、舒适性、环保性、健康性等特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

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包含了热湿的代谢,其中湿的代谢以汗气或汗液形式表现出来。人体在高温环境或进行运动或劳动作业时,会产生汗液,并带走热量,以此来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人体汗液需要通过服装面料吸收和散发,使用良好导湿和散湿性能的面料制成的服装会使人体的汗液得到及时排出,从而实现人体的舒适。使用导湿和散湿性能不良的面料制成的服装往往会造成人体热量和汗液的累积,从而造成不适的感觉甚至会引发相关疾病,危及人体健康。

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湿性能,因此穿着舒适。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纤维,具有透气性、吸湿性、染色性、悬垂性好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罗布麻纤维中富含多种药物成份,如黄酮类化合物、强心试、芸香贰等多种氨基酸,其药理作用有祛痰止咳、强心利尿、平喘、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增加肾上腺素,抗炎扰过敏等,经临床观察结果对高血压、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它还具有抑菌去病发射远红外线作用,它的纤维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清爽,罗布麻纤维中的有效药物成份通过机体体表孔窍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脏腑及胃部病灶,参入血液循环,使增厚变硬的血管壁恢复弹性,达到降血压,提高机体机能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一般应用于贴身穿着的的服装面料,具有良好的的吸湿性能,然而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面料不能有效地将人体的汗气或汗液排出,无法使人体皮肤保持干爽,影响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该面料在运动时使人体产生的汗液能通过面料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并保持内层干爽,提高穿着舒适性。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由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混纺,然后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即得到所述面料;

所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竹纤维粉碎,得到竹纤维颗粒,备用;

(2)将竹纤维颗粒加入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超声分散10~15min制成分散液;

(3)将远红外陶瓷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分散液中,超声分散10~15min,然后过滤,收集沉淀产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产物直到中性,然后将沉淀产物干燥;

(4)将步骤3所得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混合,螺杆挤出,进行熔融纺丝,然后开松得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05~0.1%;所述步骤3中,远红外陶瓷粉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述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1~0.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的重量比为1:10~15;所述步骤5中,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与罗布麻纤维的重量比为1:0.5~1.5。

作为优选,所述面料的下表面设置为波浪状。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即使出汗较多也不会产生粘腻感,具有极佳的吸湿排汗透气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面料的内部设置有导湿孔。可以使汗液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透气排汗性能好。

作为优选,所述面料内部的导湿孔为变径通孔,所述导湿孔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面料的下表面设置有镂空层,且镂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的垫块。

作为优选,所述垫块分别位于导湿孔开口端两侧。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由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混纺制成,所得的面料既具有透气性、吸湿性、抗菌性好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罗布麻纤维的保健功效。该面料在运动时使人体产生的汗液能通过面料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并保持内层干爽,提高穿着舒适性。

所述面料进行拒水拒油整理,使面料的里层几乎不吸收汗液,使人体始终保持干爽,提高穿着舒适性。面料的内部设置有导湿孔,可以使汗液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透气排汗性能好。面料的下表面设置为波浪状,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即使出汗较多也不会产生粘腻感,具有极佳的吸湿排汗透气效果。

本发明利用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远红外陶瓷粉使得改性后的竹纤维能发射较强的生物波,促进血液循环,能吸收与放射远红外线,使体内的血液循环顺畅,达到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防止人体老化和早衰。同时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负离子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自由基的形成。

本发明所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先将竹纤维粉碎,增加其比表面积,然后用硅烷偶联剂将竹纤维表面改性,改性后的竹纤维再与远红外陶瓷粉反应,形成竹纤维-硅烷偶联剂-远红外陶瓷粉的结合层,可以大大提高竹纤维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面料上表面;2:面料下表面;3:导湿孔;4:镂空层;5: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由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混纺,然后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即得到所述面料;

所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竹纤维粉碎,得到竹纤维颗粒,备用;

(2)将竹纤维颗粒加入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超声分散10min制成分散液;

(3)将远红外陶瓷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分散液中,超声分散10min,然后过滤,收集沉淀产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产物直到中性,然后将沉淀产物干燥;

(4)将步骤3所得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混合,螺杆挤出,进行熔融纺丝,然后开松得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

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05%;所述步骤3中,远红外陶瓷粉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述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1%。所述步骤4中,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的重量比为1:10;所述步骤5中,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与罗布麻纤维的重量比为1:0.5。

如图1所示,所述面料的下表面设置为波浪状。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即使出汗较多也不会产生粘腻感,具有极佳的吸湿排汗透气效果。所述面料的内部设置有导湿孔3。可以使汗液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透气排汗性能好。所述面料内部的导湿孔为变径通孔,所述导湿孔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

实施例2

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由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混纺,然后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即得到所述面料;

所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竹纤维粉碎,得到竹纤维颗粒,备用;

(2)将竹纤维颗粒加入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超声分散15min制成分散液;

(3)将远红外陶瓷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分散液中,超声分散15min,然后过滤,收集沉淀产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产物直到中性,然后将沉淀产物干燥;

(4)将步骤3所得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混合,螺杆挤出,进行熔融纺丝,然后开松得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

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1%;所述步骤3中,远红外陶瓷粉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述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5%。所述步骤4中,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的重量比为1:15;所述步骤5中,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与罗布麻纤维的重量比为1:1.5。

如图2所示,所述面料的内部设置有导湿孔。可以使汗液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透气排汗性能好。所述面料内部的导湿孔为变径通孔,所述导湿孔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所述面料的下表面设置有镂空层4,且镂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的垫块5。所述垫块分别位于导湿孔开口端两侧。

实施例3

一种吸湿性好的透气速干面料,由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和罗布麻纤维混纺,然后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即得到所述面料;

所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竹纤维粉碎,得到竹纤维颗粒,备用;

(2)将竹纤维颗粒加入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超声分散13min制成分散液;

(3)将远红外陶瓷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分散液中,超声分散13min,然后过滤,收集沉淀产物,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产物直到中性,然后将沉淀产物干燥;

(4)将步骤3所得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混合,螺杆挤出,进行熔融纺丝,然后开松得到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

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08%;所述步骤3中,远红外陶瓷粉的加入量为步骤2所述竹纤维颗粒重量的0.3%。所述步骤4中,沉淀物与竹纤维颗粒的重量比为1:12;所述步骤5中,远红外陶瓷改性竹纤维与罗布麻纤维的重量比为1:1.0。

所述面料的下表面设置为波浪状。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即使出汗较多也不会产生粘腻感,具有极佳的吸湿排汗透气效果。所述面料的内部设置有导湿孔。可以使汗液快速从面料的内层传导到面料的外层,透气排汗性能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