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4946发布日期:2018-11-16 23:4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整经机用于整经,主要分为分批整经机和分条整经机两大类。分批整经机要求做到张力均匀、排列均匀及卷绕均匀。分条整经机根据配色循环和筒子架容量,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根数相等的几份条带,按规定的幅宽和长度一条挨一条平行卷绕到整经滚筒上,最后将全部经纱条带倒卷到织轴上。

现有公告号为CN20701693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整经机上的分线机构,包括机架和梳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梳理机构包括压辊、支撑辊和梳理针,纱线依次穿过支撑辊、梳理针、压辊,机架两侧固定有三角支撑架,压辊与支撑辊的同侧端部连接在同一转动板上,转动板中部与三角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转动板可以绕着螺栓转动,螺栓一端具有将三角支撑架与转动板锁紧的螺母,机架上固定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一排梳理针,梳理针设置在压辊与支撑辊之间。该实用新型的纱线经过梳理针梳理后,密度均匀,并收卷至滚筒上,方便后续的织造使用。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分线机构中相邻梳理针的间距固定,无法调节,而纱线存在粗细,若梳理针的间距过大,较细的纱线经过梳理针,纱线无法梳理均匀;若梳理针的间距过小,则粗径纱线无法经过,纱线密度不均匀影响后续的织造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其具有可根据纱线粗细来调节梳理针间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送经辊,所述送经辊垂直于纱线输送方向,两根所述送经辊间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梳理针,所述梳理针底部沿其排列方向设有一根弹簧,所述梳理针分别竖直连接于每圈弹簧的顶部,所述弹簧连接有控制其水平伸缩的推拉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机构可控制弹簧的长度,从而位于弹簧上的梳理针的间距得以调节,根据纱线粗细和需要得到的纱线密度来调节梳理针的间距,使得梳理后的纱线密度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外套设有防尘壳,所述防尘壳顶部开有供梳理针穿过的条形槽,所述防尘壳底部连接有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壳防止杂絮积聚在弹簧上,影响弹簧的伸缩,并且条形槽侧壁对梳理针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梳理针弯折影响对纱线密度的梳理。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穿设于弹簧内的丝杆以及分别连接于弹簧两端的固定块和滑移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防尘壳内,所述丝杆沿其轴向定位旋转连接于固定块,所述滑移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滑移块连接有防止其旋转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丝杆转动,滑移块无法随丝杆自转,从而仅能沿丝杆滑移,滑移块和固定块间的距离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弹簧的长度变化,相邻梳理针间的间距随之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一端延伸至防尘壳外,所述驱动件包括同轴连接于丝杆该端的从动锥齿轮和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和丝杆随之旋转,从而滑移块沿丝杆发生滑移。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平行于丝杆设置的限位杆,所述滑移块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上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套设于限位杆,滑移块无法随丝杆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整经机机架内壁的横板,所述横板位于防尘壳下方,所述支撑架与防尘壳间通过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纱线进行密度梳理时,气缸将防尘壳抬高,使得梳理针高于两根送经辊,梳理针可对经过的纱线进行密度梳理;当不需要对纱线进行梳理,或者整经机不工作时,气缸带动防尘壳下降,梳理针低于送经辊,可防止杂物磕碰梳理针,提高梳理针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壳沿丝杆长度方向的竖直侧侧壁与防尘壳底部铰接,该侧侧壁连接有将其关合的锁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清理防尘壳内的杂絮,将防尘壳沿丝杆长度方向的一侧竖直侧侧壁设置为与防尘壳底部铰接,将该侧侧壁打开,即可对防尘壳内部进行清理,且铰接侧侧壁可通过锁紧机构关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位于铰接侧侧壁的搭扣和位于相邻侧壁的弯钩,所述搭扣与弯钩相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搭扣扣于弯钩上,铰接侧侧壁即可与竖直侧的相邻侧壁保持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推拉机构将控制弹簧的长度,从而位于弹簧上的梳理针的间距得以调节,根据纱线粗细和需要得到的纱线密度来调节梳理针的间距,使得梳理后的纱线密度均匀;

2.通过在弹簧外设置防尘壳,防尘壳防止杂絮积聚在弹簧上,影响弹簧的伸缩,并且条形槽侧壁对梳理针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梳理针弯折影响对纱线密度的梳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经辊;2、梳理针;3、弹簧;4、推拉机构;41、丝杆;42、固定块;43、滑移块;44、驱动件;441、从动锥齿轮;442、主动锥齿轮;443、电机;45、限位件;451、限位杆;452、限位环;5、防尘壳;51、条形槽;6、支撑组件;61、横板;62、气缸;71、搭扣;72、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整经机密度均匀化自动控制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送经辊1,送经辊1垂直于纱线输送方向,两根送经辊1间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梳理针2,梳理针2底部沿其排列方向设有一根弹簧3,弹簧3沿梳理针2排列方向设置,弹簧3连接有控制其伸缩的推拉机构4。通过推拉机构4可控制弹簧3的长度,从而位于弹簧3上的梳理针2的间距得以调节,根据纱线粗细和需要得到的纱线密度来调节梳理针2的间距,使得梳理后的纱线密度均匀。

如图2所示,弹簧3外套设有防尘壳5,防尘壳5顶部开有供梳理针2穿过的条形槽51,防尘壳5底部通过连接支撑组件6(参见图1)而支撑固定。防尘壳5一方面防止杂絮积聚在弹簧3上,影响弹簧3的伸缩;另一方面,梳理针2从条形槽51穿过,条形槽51侧壁对梳理针2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梳理针2弯折影响对纱线密度的梳理。

如图2所示,推拉机构4包括分别连接于弹簧3两端的固定块42和滑移块43、穿设于弹簧3内的丝杆41和驱动丝杆41转动的驱动件44,固定块42固定于防尘壳5内壁,丝杆41穿过固定块42且其外周连接有嵌设在固定块42内的凸环,从而丝杆41沿其轴向定位旋转连接于固定块42,滑移块43与丝杆41螺纹连接,且滑移块43连接有防止其自转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平行于丝杆41设置的限位杆451,滑移块43连接有套设在丝杆41上的限位环。驱动件44驱动丝杆41转动,滑移块43无法随丝杆41自转,从而仅能沿丝杆41滑移,滑移块43和固定块42间的距离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弹簧3的长度变化,相邻梳理针2间的间距随之改变。

如图2所示,丝杆41一端延伸至防尘壳5外,驱动件44包括同轴连接于丝杆41该端的从动锥齿轮441和与从动锥齿轮441啮合的主动锥齿轮442,主动锥齿轮442水平设置,且其上方垂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443。电机443驱动主动锥齿轮442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441和丝杆41随之旋转,从而滑移块43沿丝杆41发生滑移。

如图2所示,由于一些细小的杂絮仍能从条形槽51进入防尘壳5,当防尘壳5内积聚过多杂絮后,将影响弹簧3的伸缩和滑移块43的滑移。为了方便清理防尘壳5内的杂絮,将防尘壳5沿丝杆41长度方向的一侧竖直侧侧壁设置为与防尘壳5底部铰接,将该侧侧壁打开,即可对防尘壳5内部进行清理。铰接侧侧壁还连接有将其关合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位于铰接侧侧壁的弯钩72和位于相邻侧壁的搭扣71,将搭扣71扣于弯钩72上,铰接侧侧壁即可与竖直侧的相邻侧壁保持固定。

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6包括竖直设置于防尘壳5底部的横板61,横板61固定于整经机的机架上,支撑架与防尘壳5间通过气缸62连接,气缸62竖直设置。当需要对纱线进行密度梳理时,气缸62将防尘壳55抬高,使得梳理针2高于两根送经辊1,梳理针2可对经过的纱线进行密度梳理;当不需要对纱线进行梳理,或者整经机不工作时,气缸62带动防尘壳5下降,梳理针2低于送经辊1,可防止杂物磕碰梳理针2,提高梳理针2的使用寿命。

工作过程:当需要将纱线的密度均匀化时,利用气缸62抬高防尘壳5,梳理针2高于两根送经辊1,打开电机443驱动主动锥齿轮442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441和丝杆41随之旋转,从而滑移块43沿丝杆41发生滑移,滑移块43和固定块42间的距离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弹簧3的长度变化,相邻梳理针2间的间距随之改变,根据纱线粗细和需要得到的纱线密度来调节梳理针2的间距,使得梳理后的纱线密度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