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5140发布日期:2019-03-02 01:5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打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美:Fiber;英:Fibre)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

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在现代生活中,纤维的应用无处不在,而且其中蕴含的高科技还不少呢。导弹需要防高温,江堤需要防垮塌,水泥需要防开裂,血管和神经需要修补,这些都离不开纤维这个小身材的“神奇小子”。

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发展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各种新型纺织纤维用于当今高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目前全球新型纤维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型“战略支柱产业”之一。

打浆(beating)又称叩解。是利用机械作用处理悬浮于水中的纸浆纤维,使其具有适应在造纸机上生产所要求的特性,并使所生产的纸张能达到预期质量的操作过程。

利用物理方法,对水中纸浆纤维进行机械或流体处理,使纤维受到剪切力,改变纤维的形态,使纸浆获得某些特性,以保证抄成的纸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这一过程就称之为“打浆”。

打浆过程中纤维除了受机件的剪切、揉搓和梳理等作用外,同时纤维的细胞壁还发生位移、变形与破裂等现象而吸水润胀,产生细纤维化,使纸浆具有柔软性、可塑性,也使纤维素分子链中的羟基增加与氢链结合机会,提高了纤维间的结合力。按打浆作用,可分为黏状打浆和游离打浆。按生产方式,可分为间歇打浆和连续打浆。

对于纤维打浆装置,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公开号为CN10702291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纤维打浆度的打浆系统,包括打浆机本体和底座,所述打浆机本体下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和底座之间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重量传感器,所述打浆机本体内设有搅拌刀具,所述搅拌刀具穿过底板连接驱动电机,所述打浆机本体上部右侧设有打浆酶供料装置,所述打浆酶供料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打浆机内腔,所述打浆机本体上部左侧设有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下方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重量传感器,本发明打浆系统打浆时可以自动判断打浆机本体内的纤维重量,根据纤维重量添加打浆酶对其改性软化处理,然后使用搅拌刀具对其机械打浆,提高了纤维打浆度的同时节约了能耗。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打浆系统,其打浆效率不高,搅拌刀具经常会因浆料的附着而影响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所述装置采用搅拌加翻转配合的形式,可使得浆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打浆效率高,细腻度高,翻转的设计使得浆料不会附着于打浆杆上,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支架,包括一水平放置的底杆及竖直设置于底杆两端的两竖杆,两竖杆与底杆配合形成一“凹”字形结构,两竖杆表面分别等高、对称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旋转电机,分别架设于所述支架两竖杆外侧;两轴杆,水平放置,一端分别与两旋转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分别由两竖杆安装孔伸入支架两竖杆内侧;一罐体,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架两竖杆之间,其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一进液孔,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打浆孔,下表面一侧开设有一出液孔;一驱动电机,架设于所述罐体上表面上方;一传动轴,竖直放置,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下端由所述罐体打浆孔伸入罐体内侧下部;若干打浆杆,水平放置,沿传动轴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传动轴位于罐体内侧部分;一固定环,沿所述罐体周向环设于罐体外壁,所述两轴杆位于两竖杆内侧端分别与该固定环连接;一进液管,插设于所述进液孔,其位于罐体外侧端设置有进液阀;一出液管,插设于所述出液孔,其位于罐体外侧端设置有出液阀;两旋转电机分别驱动轴杆旋转,两轴杆通过固定环带动罐体翻转,形成对罐体内浆料的搅拌、混合;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带动打浆杆旋转,形成对罐体内浆料的打浆、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一插孔,一温度监测仪插设于该插孔,形成对罐体内部浆料温度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内壁设置有密封环,形成进液管与进液孔之间的密封;所述出液孔内壁设置有密封环,形成出液管与出液孔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两旋转电机分别通过一电机支架架设于所述支架两竖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打浆杆表面设置有刀刃,形成对浆料的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壁内至外依次涂覆有防腐层、自清洁层和抗菌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层为酚醛环氧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洁层为纳米TiO2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装置采用搅拌加翻转配合的形式,可使得浆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打浆效率高,细腻度高,翻转的设计使得浆料不会附着于打浆杆上,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防腐纤维打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支架1,包括一水平放置的底杆11及竖直设置于底杆11两端的两竖杆12,两竖杆12与底杆11配合形成一“凹”字形结构,两竖杆12表面分别等高、对称开设有一安装孔13;两旋转电机2,分别架设于所述支架1两竖杆12外侧;两轴杆3,水平放置,一端分别与两旋转电机2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分别由两竖杆12安装孔13伸入支架1两竖杆12内侧;一罐体4,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架1两竖杆12之间,其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一进液孔4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打浆孔42,下表面一侧开设有一出液孔43;一驱动电机5,架设于所述罐体4上表面上方;一传动轴6,竖直放置,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端传动连接,下端由所述罐体4打浆孔42伸入罐体4内侧下部;若干打浆杆7,水平放置,沿传动轴6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传动轴6位于罐体4内侧部分;一固定环8,沿所述罐体4周向环设于罐体4外壁,所述两轴杆3位于两竖杆12内侧端分别与该固定环8连接;一进液管9,插设于所述进液孔41,其位于罐体4外侧端设置有进液阀91;一出液管10,插设于所述出液孔43,其位于罐体4外侧端设置有出液阀101;两旋转电机2分别驱动轴杆3旋转,两轴杆3通过固定环8带动罐体4翻转,形成对罐体4内浆料的搅拌、混合;驱动电机5驱动传动轴6带动打浆杆7旋转,形成对罐体4内浆料的打浆、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4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一插孔44,一温度监测仪20插设于该插孔44,形成对罐体4内部浆料温度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41内壁设置有密封环(未图示),形成进液管9与进液孔41之间的密封;所述出液孔43内壁设置有密封环,形成出液管10与出液孔43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两旋转电机2分别通过一电机支架21架设于所述支架1两竖杆12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打浆杆7表面设置有刀刃(未图示),形成对浆料的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4内壁内至外依次涂覆有防腐层(未图示)、自清洁层(未图示)和抗菌层(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层为酚醛环氧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洁层为纳米TiO2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