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玻纤捻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673发布日期:2019-05-15 23:4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玻纤捻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数控玻纤捻线机。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两根或多根原丝加捻后并在一起形成纱线的设备,其一般包括:若干个纱筒座、和纱筒座同等数量的电锭、驱动若干个纱筒座同时旋转的电机一、驱动若干个电锭同时旋转的电机二。工作时:缠绕原丝的纱筒放置在纱筒座上,原丝的端部缠入对应的电锭纱筒中,电机一通过皮带驱动所有的纱筒座以及纱筒旋转,同时电机二通过皮带驱动所有的电锭旋转,进而使得原丝一边加捻一边缠绕在电锭的纱筒上,形成纱线。

但是上述结构一个电机同时驱动若干个纱筒座,由于原丝韧性较差,缠绕过程中很容易被拉断,当一个纱筒的原丝断了以后,必须暂停运转,接头后重启,与其他纱管会有长度偏差。并且原丝缠绕在不同纱筒的松紧度不同,纱筒旋转一周,原丝出丝长度不同,因此所有的纱筒座以一个速率旋转时,所有的电锭以同一个速率旋转时,出丝少的会拉断,出丝长的会蓬松,纱筒座的出丝速率和电锭的缠绕速率很难相匹配,影响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每一个纱筒座以及电锭分别由不同的电机控制,原丝拉断后接头重启,由于电锭控制器独立控制,不影响捻线长度,同时出丝速率和缠绕速率能够相互匹配,纱线质量好的数控玻纤捻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控玻纤捻线机,包括:若干个纱筒座、和纱筒座数量相匹配的电锭;所述纱筒座上插接缠有原丝的纱筒一,所述电锭上插接纱筒二,捻线机设有与纱筒座相同数量的第一电机、与电锭相同数量的第二电机;一个第一电机的转轴与一个纱筒座的端部固接,一个第二电机的转轴与一个电锭的端部固接;所述纱筒座与电锭之间设有导向件;第一电机通过纱筒座带动缠有原丝的纱筒一转动,使得多根原丝转出并经导向件引向纱筒二上,第二电机通过电锭带动纱筒二缠绕多根原丝形成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纱筒座以及电锭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控制,由于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速率偏差小,使得纱筒一上的原丝出丝速率与纱筒二的绕丝速率相匹配,进而能够有效保证纱线的捻度误差,原丝成纱质量好。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纱筒座横向布置在一机架上,所述电锭竖向布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件位于纱筒座下方,电锭上方。纱筒座和电锭横竖布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纱筒座横向布置,使得纱筒一上的原丝布置方向与出丝方向相垂直,避免缠绕在纱筒一上的原丝从纱筒一脱落,影响正常出丝。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机架两侧同时布置若干纱筒座以及电锭,在现有的空间内,有效提升捻线效率;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正弦波换相。电机免维护,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纱筒座后端,实现水平布置的纱筒座旋转,无需增设额外转换机构,结构紧凑、实用,便于生产制造。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电锭下方,实现竖向布置的电锭旋转,无需增设额外转换机构,结构紧凑、实用,便于生产制造。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导向件为U型腔结构,其腔底连接一用于穿接原丝的导环,所述U型腔结构装配一用于感应原丝是否被拉断的感应件。由于原丝较软,质量非常轻,很容易被外力甚至被风吹动改变原丝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紧邻电锭设置导向件,能够确保原丝按照预设位置引入电锭中,避免原丝被外力干扰。设置感应件能够及时获知原丝是否被拉断,进而当检测到原丝被拉断后,用户能够及时暂停相应的纱筒座以及电锭运转,所述感应件为光栅感应器或红外感应器或激光感应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U型腔结构螺接一带有折边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一基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螺接在机架上。为了能够有效引导原丝,U型腔结构必须紧邻电锭安装,但是纱筒二又必须从上而下插接在电锭上,为避免U型腔结构影响纱筒二的安装, U型腔结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基座上,当需要在电锭上插接纱筒二或者取下纱筒二时,U型腔结构向上转动,使其由横向布置变为竖立布置,便于取放纱筒二。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基座包括设立在两侧的连接板、竖立在后端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

所述连接板与转动板的折边销接,所述竖板通过一弹簧与转动板相连接;

转动板向下转动使其下端面与连接板上端面相抵触,限制U型腔结构的下移位置;

转动板向上转动,在弹簧的拉力作用,对U型腔结构竖向定位。通过端面以及弹簧实现导向件的水平方向限位以及竖向限位,结构便于生产制造,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电锭穿接一用于引导原丝缠绕到指定位置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设有与电锭相同数量的套环,所述套环直径尺寸大于纱筒二的最大部位直径尺寸。引导件上下移动,对原丝缠绕位置进行限位,使得纱线按照预设位置进行缠绕,结构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电锭包括用于穿接纱筒二的锭杆、位于锭杆上端部的上锭帽、位于锭杆下端部的下锭帽,能够对纱筒二的上下两端同时定位,避免电锭出现晃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上锭帽、下锭帽的外环面分别开设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嵌设能够伸出以及缩进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位于外环面内的部分连接一压簧,所述压簧推动定位器凸出于通孔。由于电锭一方面要对纱筒二进行有效定位,另一方面其结构要便于纱筒二取放,因此设置能够自动伸缩的定位器,实现纱筒二在电锭上的有效定位以及易于取放,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在纱筒座的下方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屏、按键、指示灯。显示屏能够及时显示捻线机的工作状态,便于用户了解相关信息,按键便于用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操作,特别是当原丝断了以后,用户通过按键可及时控制相关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停止转动,指示灯可以通过发出红色光提醒用户相关险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纱筒座以及电锭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控制,由于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速率偏差小,使得纱筒一上的原丝出丝速率与纱筒二的绕丝速率相匹配,进而能够有效保证纱线的捻度误差,原丝成纱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锭结构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件两种状态的结构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向件俯视图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纱筒座;2、电锭;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导向件;6、控制组件;7、原丝;8、引导件;21、上锭帽;22、下锭帽;23、定位器;24、压簧; 51、U型腔结构;52、导环;53、转动板;54、基座;5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元件“固接”时,两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水平”、“竖向”、“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5所示,一种数控玻纤捻线机,包括:若干个纱筒座1、和纱筒座1数量相匹配的电锭2;所述纱筒座1上插接缠有原丝7的纱筒一,所述电锭2上插接纱筒二,捻线机设有与纱筒座1相同数量的第一电机3、与电锭2相同数量的第二电机4;一个第一电机3的转轴与一个纱筒座1的端部固接,一个第二电机4的转轴与一个电锭2的端部固接;所述纱筒座1与电锭2之间设有导向件5;第一电机3通过纱筒座1带动缠有原丝7的纱筒一转动,使得多根原丝7转出并经导向件5引向纱筒二上,第二电机4通过电锭2带动纱筒二缠绕多根原丝7形成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纱筒座1以及电锭2分别由不同的电机控制,原丝7拉断后不需要暂停整个设备,不影响捻线效率,每一个纱筒座1以及电锭2的旋转速率可单独调节,使得纱筒一上的原丝7出丝速率与纱筒二的绕丝速率相匹配,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原丝7被拉断或缠绕蓬松,确保绕丝紧密,原丝7成纱质量好。

在纱筒座1的下方设有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显示屏、按键、指示灯。显示屏能够及时显示捻线机的工作状态,便于用户了解相关信息,按键便于用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操作,特别是当原丝7断了以后,用户通过按键可及时控制相关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4的停止转动,指示灯可以通过发出红色光提醒用户相关险情。

所述纱筒座1横向布置在一机架上,所述电锭2竖向布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件5位于纱筒座1下方,电锭2上方。纱筒座1和电锭2横竖布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纱筒座1横向布置,使得纱筒一上的原丝7布置方向与出丝方向相垂直,避免缠绕在纱筒一上的原丝7从纱筒一脱落,影响正常出丝。

所述机架两侧同时布置若干纱筒座1以及电锭2,在现有的空间内,有效提升捻线效率。所述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为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正弦波换相。电机免维护,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所述第一电机3位于纱筒座1后端,实现水平布置的纱筒座1旋转,无需增设额外转换机构,结构紧凑、实用,便于生产制造。所述第二电机4位于电锭2下方,实现竖向布置的电锭2旋转,无需增设额外转换机构,结构紧凑、实用,便于生产制造。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导向件5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导向件5为U型腔结构 51,其腔底连接一用于穿接原丝的导环52,所述U型腔结构 51装配一用于感应原丝是否被拉断的感应件。由于原丝7较软,质量非常轻,很容易被外力甚至被风吹动改变原丝7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紧邻电锭2设置导向件5,能够确保原丝7按照预设位置引入电锭2中,避免原丝7被外力干扰。

所述U型腔结构 51螺接一带有折边的转动板53,所述转动板53与一基座5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螺接在机架上。为了能够有效引导原丝7,U型腔结构 51必须紧邻电锭2安装,但是纱筒二又必须从上而下插接在电锭2上,为避免U型腔结构 51影响纱筒二的安装, U型腔结构 5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基座54上,当需要在电锭2上插接纱筒二或者取下纱筒二时,U型腔结构 51向上转动,使其由横向布置变为竖立布置,便于取放纱筒二。

所述基座54包括设立在两侧的连接板、竖立在后端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转动板53的折边销接,所述竖板通过一弹簧55与转动板53相连接;转动板53向下转动使其下端面与连接板上端面相抵触,限制U型腔结构 51的下移位置;转动板53向上转动,在弹簧55的拉力作用,对U型腔结构 51竖向定位。通过端面以及弹簧55实现导向件5的水平方向限位以及竖向限位,结构便于生产制造,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引导件8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电锭2穿接一用于引导原丝7缠绕到指定位置的引导件8,所述引导件8设有与电锭2相同数量的套环,所述套环直径尺寸大于纱筒二的最大部位直径尺寸。引导件8上下移动,对原丝7缠绕位置进行限位,使得纱线按照预设位置进行缠绕,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电锭2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电锭2包括用于穿接纱筒二的锭杆、位于锭杆上端部的上锭帽21、位于锭杆下端部的下锭帽22,能够对纱筒二的上下两端同时定位,避免电锭2出现晃动,参见图3。

所述上锭帽21、下锭帽22的外环面分别开设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嵌设能够伸出以及缩进的定位器23,所述定位器23位于外环面内的部分连接一压簧24,所述压簧24推动定位器23凸出于通孔。由于电锭2一方面要对纱筒二进行有效定位,另一方面其结构要便于纱筒二取放,因此设置能够自动伸缩的定位器23,实现纱筒二在电锭2上的有效定位以及易于取放,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本申请中,固接方式可以为螺接或焊接或铆接或插接或通过第三个部件进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