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2690发布日期:2020-02-07 23:2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袋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正常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活中。为了使包装袋更加美观,便于人们的识别和使用,通常在包装袋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包装袋表面印刷各种图案,目前包装袋一般是采用丝网印刷工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丝印”,这一直也是很多厂家比较常用的印刷工艺。

但是现有的包装袋生产设备在丝网印刷包装袋表面时,由于包装袋表面发生褶皱,导致图案无法精确地印刷在包装袋表面,影响了包装袋的美观,不仅如此,现有的丝印工艺大都依靠人工印刷,不仅工艺上的颜色、深度不好控制,同时增加了人力成本,且印刷效率受工人的熟练程度限制,导致印刷效率降低,进而降低了现有的包装袋生产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操作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加料机构、印刷机构、垫块、两个传送带、四个支脚和四个抓取机构,四个支脚分别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的四角处,所述操作器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操作器内设有plc,两个传送带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垫块位于两个传送带之间,所述垫块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四个抓取机构分别位于工作台的四角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固定在工作台的两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加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板的靠近第二支板的一侧,所述印刷机构设置在加料机构的下方,所述传送带与plc电连接;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盘、竖板、连接组件、磁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竖板固定在转盘的上方,所述磁板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在磁板的远离竖板的一侧的底端,所述第二夹板位于第一夹板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二夹板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与第二夹板传动连接;

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平移组件、料箱、料管和盖板,所述平移组件与料箱传动连接,所述料管和盖板分别位于料箱的下方和上方,所述料箱内设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加料块,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料箱内,所述第二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连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加料块固定在第三连杆的底端,所述加料块位于料管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印刷功能,所述印刷机构包括边框、丝网、移动组件、刮板和四个伸缩组件,四个伸缩组件分别位于边框的上方的四角处,所述伸缩组件与边框传动连接,四个伸缩组件中,其中两个伸缩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板上,另外两个伸缩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板上,所述丝网设置在边框的内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四个伸缩组件内,所述移动组件与刮板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刮板的底端抵靠在丝网上,所述移动组件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边框的移动,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侧杆、气缸、活塞和气泵,所述气缸固定在侧杆的下方,所述气泵与plc电连接,所述气泵与气缸连通,所述活塞的底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的底端与边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磁板产生向竖板移动的趋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线圈、弹簧和两个定向单元,所述线圈固定在竖板的靠近磁板的一侧,所述线圈与plc电连接,所述线圈通过弹簧与磁板连接,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两个定向单元分别位于弹簧的上方和下方。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磁板的移动方向,所述定向单元包括定向杆和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定向杆固定在磁板上,所述竖板套设在定向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第二夹板的移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侧板、第三电机、第三驱动轴和套管,所述侧板固定在磁板的远离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侧板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三驱动轴上,所述套管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与第三驱动轴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三驱动轴匹配的第一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套管的平稳移动,所述套管的两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在侧板的下方。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料箱移动,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四电机、轴承、第四驱动轴和平移块,所述第四电机和轴承均固定在第一支板上,所述第四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第四驱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内,所述平移块套设在第四驱动轴上,所述平移块的与第四驱动轴的连接处设有与第四驱动轴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平移块与料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料箱的移动的平稳性,所述料箱的靠近第一支板的一侧设有燕尾槽和滑块,所述燕尾槽固定在第一支板上,所述滑块固定在料箱上,所述滑块与燕尾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第三连杆的移动方向,所述加料组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料箱内,所述固定环套设在第三连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通过四个抓取机构对包装袋进行抓取,并向外移动,使包装袋展开,消除褶皱,便于图案精确印刷在包装袋上,与现有的抓取机构相比,该抓取机构结构灵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抓取方向,不仅如此,通过加料机构自动向丝网添加定量的油墨,使油墨均匀分布在丝网上,便于提高印刷质量,节省人力成本,与现有的加料机构相比,该加料机构加料均匀,保证了设备的印刷质量,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平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的加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操作器,3.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垫块,6.传送带,7.支脚,8.第一电机,9.转盘,10.竖板,11.磁板,12.第一夹板,13.第二夹板,14.料箱,15.料管,16.盖板,17.第二电机,18.第一连杆,19.第二连杆,20.第三连杆,21.加料块,22.边框,23.丝网,24.移动组件,25.刮板,26.侧杆,27.气缸,28.活塞,29.气泵,30.线圈,31.弹簧,32.定向杆,33.凸块,34.侧板,35.第三电机,36.第三驱动轴,37.套管,38.导向板,39.第四电机,40.轴承,41.第四驱动轴,42.平移块,43.燕尾槽,44.滑块,45.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操作器2、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加料机构、印刷机构、垫块5、两个传送带6、四个支脚7和四个抓取机构,四个支脚7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的下方的四角处,所述操作器2固定在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操作器2内设有plc,两个传送带6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两侧,所述垫块5位于两个传送带6之间,所述垫块5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四个抓取机构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四角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的两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加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板3的靠近第二支板4的一侧,所述印刷机构设置在加料机构的下方,所述传送带6与plc电连接;

该装置在生产包装袋过程中,为了将图案精准的印刷在包装袋上,将包装袋穿过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的开口,通过操作器2控制设备启动,带动包装袋移动,在进行印刷时,由加料机构向印刷机构内添加印刷所用的油墨,节省人力加料的成本,同时控制了油墨的用量,而后通过四个抓取机构分别对印刷区域的四角处进行抓取,并向外拉伸,避免包装袋褶皱,便于印刷机构对包装袋的表面进行精准的印刷,提高了包装袋的印刷生产质量,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如图3所示,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一电机8、转盘9、竖板10、连接组件、磁板11、第一夹板12、第二夹板13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8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与转盘9传动连接,所述竖板10固定在转盘9的上方,所述磁板11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竖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板12固定在磁板11的远离竖板10的一侧的底端,所述第二夹板13位于第一夹板12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二夹板13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与第二夹板13传动连接;

在进行抓取时,plc控制第一电机8启动,通过转盘9可带动竖板10转动,调节抓取方向,使包装袋位于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之间,而后plc控制升降组件启动,带动第二夹板13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夹紧包装袋后,通过连接组件拉动磁板11向竖板10移动,使得包装袋展开,消除包装袋上的褶皱,便于印刷机构进行精确的丝网印刷,提高了印刷质量。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平移组件、料箱14、料管15和盖板16,所述平移组件与料箱14传动连接,所述料管15和盖板16分别位于料箱14的下方和上方,所述料箱14内设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第三连杆20和加料块21,所述第二电机17固定在料箱14内,所述第二电机17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7与第一连杆1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19与第三连杆20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加料块21固定在第三连杆20的底端,所述加料块21位于料管15的上方。

在进行印刷前,由plc控制料箱14中的加料组件内的第二电机17启动,带动第一连杆18转动,通过第二连杆19拉动第三连杆20向上移动,使得加料块21脱离料管15,料箱14内的油墨通过料管15向下落在印刷机构的丝网23上,同时plc控制平移组件启动,带动料箱1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油墨均匀添加在丝网23上,便于刮板25移动时,均匀分布的油墨能够渗透丝网23上的网孔均匀附在包装袋表面,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使得图案各处油墨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

如图1所示,所述印刷机构包括边框22、丝网23、移动组件24、刮板25和四个伸缩组件,四个伸缩组件分别位于边框22的上方的四角处,所述伸缩组件与边框22传动连接,四个伸缩组件中,其中两个伸缩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板3上,另外两个伸缩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板4上,所述丝网23设置在边框22的内侧,所述移动组件24设置在四个伸缩组件内,所述移动组件24与刮板25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刮板25的底端抵靠在丝网23上,所述移动组件24与plc电连接。

在进行印刷时,由plc控制伸缩组件带动边框22向下移动,使得丝网23抵靠在包装袋上,而后plc控制移动组件24运行,带动刮板25在丝网23的表面移动,使得丝网23上的油墨透过网孔附在包装袋表面,实现印刷。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边框22的移动,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侧杆26、气缸27、活塞28和气泵29,所述气缸27固定在侧杆26的下方,所述气泵29与plc电连接,所述气泵29与气缸27连通,所述活塞28的底端设置在气缸27内,所述活塞28的底端与边框22固定连接。侧杆26用以固定气缸27的位置,plc控制气泵29启动,向气缸27中输气或从气缸27内抽气,改变气缸27内的气压,根据气缸27中的气压变化,活塞28发生相应的移动,带动边框22和丝网23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使磁板11产生向竖板10移动的趋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线圈30、弹簧31和两个定向单元,所述线圈30固定在竖板10的靠近磁板11的一侧,所述线圈30与plc电连接,所述线圈30通过弹簧31与磁板11连接,所述弹簧31处于拉伸状态,两个定向单元分别位于弹簧31的上方和下方。

plc控制给线圈30通电,使得线圈30产生与磁板11相斥的磁性,从而使得弹簧31处于拉伸状态,当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夹住包装袋后,plc给线圈30断电,使得线圈30失去磁性后,受拉伸的弹簧31为恢复形变,拉动磁板11向竖板10移动,使得包装袋的四角受到拉伸,消除包装袋上的褶皱。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磁板11的移动方向,所述定向单元包括定向杆32和凸块33,所述凸块33通过定向杆32固定在磁板11上,所述竖板10套设在定向杆32上。通过定向杆32固定了磁板11的移动方向,使得磁板11移动时以定向杆32的轴线发生位移,利用凸块33限制了定向杆32的移动范围,避免了定向杆32脱离竖板10,从而保证了磁板11的定向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侧板34、第三电机35、第三驱动轴36和套管37,所述侧板34固定在磁板11的远离竖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35固定在侧板34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35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5与第三驱动轴36传动连接,所述套管37套设在第三驱动轴36上,所述套管37与第二夹板13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7的与第三驱动轴36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三驱动轴36匹配的第一螺纹。

侧板34用以固定第三电机35,plc控制第三电机35启动,带动第三驱动轴36旋转,第三驱动轴36通过第一螺纹作用在套管37上,使得套管37带动第二夹板13沿着第三驱动轴36的轴线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套管37的平稳移动,所述套管37的两侧设有导向板38,所述导向板38固定在侧板34的下方。利用两个导向板38固定了套管37的移动方向,使得套管37在两个导向板38之间移动,避免第三驱动轴36旋转时,带动套管37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四电机39、轴承40、第四驱动轴41和平移块42,所述第四电机39和轴承40均固定在第一支板3上,所述第四电机39与plc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机39与第四驱动轴41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41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40内,所述平移块42套设在第四驱动轴41上,所述平移块42的与第四驱动轴41的连接处设有与第四驱动轴41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平移块42与料箱14固定连接。

plc控制第四电机39启动,在轴承40的支撑作用下,第四驱动轴41沿着轴承40的轴线旋转,第四驱动轴41通过第二螺纹作用在平移块42上,使得平移块42沿着第四驱动轴41的轴线发生位移,进而带动固定在平移块42上的料箱14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料箱14的移动的平稳性,所述料箱14的靠近第一支板3的一侧设有燕尾槽43和滑块44,所述燕尾槽43固定在第一支板3上,所述滑块44固定在料箱14上,所述滑块44与燕尾槽43滑动连接。利用固定位置的燕尾槽43固定了滑块44的移动轨迹,从而固定了料箱14的移动估计,实现了料箱14移动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第三连杆20的移动方向,所述加料组件还包括固定环45,所述固定环45固定在料箱14内,所述固定环45套设在第三连杆20上。利用固定在料箱14中的固定环45,使得第三连杆20发生位移时,以固定环45的轴线进行平移,固定了加料块21的移动轨迹。

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转盘9旋转,通过升降组件使得第二夹板13和第一夹板12夹住包装袋,通过连接组件使包装袋展开,消除包装袋上的褶皱,而后由加料组件将料箱14中的油墨通过料管15输送至丝网23上,通过平移组件使油墨均匀落在丝网23上,而后伸缩组件带动边框22向下移动,由移动组件24带动刮板25在丝网23上平移,使均匀分布的油墨透过丝网23附在平铺无褶皱的包装袋上,从而保证了印刷的精准性,提高了设备的印刷质量和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包装袋生产的装置通过四个抓取机构对包装袋进行抓取,并向外移动,使包装袋展开,消除褶皱,便于图案精确印刷在包装袋上,与现有的抓取机构相比,该抓取机构结构灵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抓取方向,不仅如此,通过加料机构自动向丝网23添加定量的油墨,使油墨均匀分布在丝网23上,便于提高印刷质量,节省人力成本,与现有的加料机构相比,该加料机构加料均匀,保证了设备的印刷质量,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