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浆的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1133发布日期:2020-01-24 10:51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浆的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防漏浆的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纺丝车间生产线上的巴马格ф88板径自密封式纺丝组件,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组件外壳1、喷丝板2、砂碗3、过滤网4、过滤网片5、分配板6、碗形盖7、压块8、以及卡簧9,其中,喷丝板放在组件外壳底部,喷丝板上放置砂碗;砂碗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过滤网、过滤网片、分配板、碗形盖和压块,并在过滤网和过滤网片之间加入金属砂;最后用卡簧固定沙碗位置,该纺丝组件上机后泛浆、漏浆多,基本上每个位上机7天左右就开始漏浆,对生产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有基于此,通过对纺丝组件结构的分析发现,原因是:1、组件的碗形盖(铝片)在上机自密封的过程中浆顶不起来导致漏浆;2、碗形盖在自密封后顶起来了,但因生产过程中会反复开停位,导致密封的效果变差,发生极其轻微的渗漏,一般一个月的体积不超过2cm3,因外壳的渗溢孔的位置刚好跟压块顶部在同一水平位置,导致发生漏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漏浆的防漏浆的纺丝组件,该纺丝组件可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漏浆的纺丝组件,包括组件外壳,组件外壳中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喷丝板、砂碗和卡簧,砂碗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片、分配板、碗形盖和压块,压块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压块和下压块上下叠合,上压块的外缘设有多个缺口,缺口沿上压块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压块的结构改进,使得纺丝组件的压块重量下降,因重力的下降,碗形盖在自密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浆顶不起来的现象;且本改进可有效利用原来的压块,减轻成本,车掉压块的部分材质,这样既能解决轻微渗漏后,浆不漏出组件,又能使压块的组装位置不变动,同时压块的重量减轻。

作为优选,上压块和下压块通过直径小于下压块的连接块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3所示,一种防漏浆的纺丝组件,包括组件外壳1,组件外壳中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喷丝板2、砂碗3和卡簧9,砂碗3内设有过滤网4、过滤网片5、分配板6、碗形盖7和压块8,并在过滤网和过滤网片之间填充金属砂,卡簧卡在组件外壳中并对砂碗进行固定,为解决现有结构的技术问题,压块8包括上压块81和下压块82,上压块81和下压块82上下叠合,上压块81的外缘设有多个缺口810,缺口810沿上压块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上压块81和下压块82通过直径小于下压块的连接块83连接,也就是说,为了加工方便,对现有的压块先从侧面的中间部分车掉部分形成环形凹槽,然后对压块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车掉部分形成形状一致的若干缺口,从而减轻整个压块的重量,因重力的下降,碗形盖在自密封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浆顶不起来的现象;且本改进可有效利用原来的压块,减轻成本,既能解决轻微渗漏后,浆不漏出组件,又能使压块的组装位置不变动,同时压块的重量减轻,减轻了泵板和纺丝工段的工作强度。根据测算,现有的巴马格ф88板径自密封式组件中压块的重量为1.36kg,经改造后的压块的重量减轻到1.06kg。需要说明的是,缺口的形状并不影响具体效果,为方便车加工,尽可能选择规则形状如条形缺口。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