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涤纶纱线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5740发布日期:2019-06-05 21:38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涤纶纱线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纱线是指生产涤纶所用的棉纱,涤纶是一类聚合物经纺丝而制成的纤维,目前多指以苯二甲酸乙二酯为原料生产的纤维,按其原料的英文名“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缩写,简称“pet”纤维,在我国俗称为涤纶。它所具备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通常会采用涤纶纱线做成面料来制作各种各样的外套,但是现有纱线组织结构紧密手感偏硬,捻度大,强力较低,成纱后需要定型。现有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涤纶纤维具有柔软光滑、蓬松、静电现象严重等特点,生产中通常采用“重加压,低速度,大捻度,小钳口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赛络紧密纺因牵伸倍数太大细纱机现有的牵伸倍数不能满足工艺要求;2)蒸纱后纱线表面发硬,没有弹性对自落的卷绕成型造成困难,筒纱容易攀头,自落速度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涤纶纱线的制作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涤纶纱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清花:选取涤纶短纤维为原料,通过抓棉机进行少抓、勤抓和少打击处理涤纶短纤维,以达到抓细、抓匀和提高抓棉机的运转效率;

(2)梳棉:在梳棉过程中控制梳棉机的锡林、刺辊、道夫的转速,得到生条;其中,适当降低锡林、刺辊、和道夫的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和短绒,锡林和盖板间采用紧隔距、强分梳;

(3)并条:由并条装置将生条并条,控制并条装置的罗拉隔距、前罗拉转速及并条牵伸的总牵伸倍数,得到熟条;其中,后区牵伸倍数头并偏大1.8倍,二并偏小1.2倍;

(4)制粗纱:一次拉伸加捻,对熟条一次拉伸加捻,并且控制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和捻系数,得到粗纱;其中,定量4-5克/10米大隔距小后牵伸区倍数;

(5)制细纱:二次拉伸加捻,对粗纱二次拉伸加捻,并且控制细纱机的前罗拉速度、细纱的后区拉伸倍数和捻系数以及总牵伸倍数,得到细纱;

(6)蒸纱定型:管纱采用真空蒸汽纱锅进行热湿定制,因细纱捻度大,从而减少纱线的捻扭结现象;

(7)自落:将细纱用落筒机落成筒纱,得到纱线筒子纱;因纱线表面毛羽少,光滑,自落速度快;

(8)成品:制得的纱线为45~60支涤纶短纤维组成的捻度为1400~1850捻/米的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细纱机包括总牵伸齿轮、摇架、罗拉、皮辊、胶圈,细纱环锭纺总牵伸齿轮ze81zd25zk86zj38总牵伸倍数51倍;赛络紧密纺总牵伸齿轮ze83zd23zk95zj24总牵伸倍数99.5倍;摇架压力170-180皮辊邵氏硬度66-75,胶圈lxa201。

进一步的,步骤(2)中,指将锡林转速控制为330-350n/min、将道夫转速控制为20-24n/min和将刺辊、转速控制为700-800n/min。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控制并条装置的罗拉隔距为10×20mm-12×20mm,前罗拉线速度300-450m/min,所述生条并条的并合条数为6根,并条的次数为二次,二次并条的总牵伸倍数为6-6.5倍。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控制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和捻系数是将前罗拉速度控制为350-400n/min、将后区牵伸倍数控制为1.2-1.3倍、将总牵伸倍数控制为7-8倍和将捻系数控制为50-60。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前罗拉速度为110-150n/min,所述的后区牵伸倍数为1.2-1.3倍,所述的捻系数为380-540,所述的总牵伸倍数为40-100倍。

进一步的,步骤(7)中所述的落筒机的转速为1000-1400n/min。

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制作工艺制得的涤纶纱线表面光滑,布面纹理清晰,稀薄透明,手感舒爽,既具有麻的凉爽感,又具有真丝的悬垂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新型涤纶纱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清花:选取涤纶短纤维为原料,通过抓棉机进行少抓、勤抓和少打击处理涤纶短纤维,以达到抓细、抓匀和提高抓棉机的运转效率,,抓棉机打手速度800-900n/min,豪猪打手速度400-500n/min,自动喂棉箱打手速度650-750n/min。

(2)梳棉:在梳棉过程中控制梳棉机的锡林、刺辊、道夫的转速,得到生条;其中,适当降低锡林、刺辊、和道夫的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和短绒,锡林和盖板间采用紧隔距、强分梳;指将锡林转速控制为300-350n/min、将道夫转速控制为18-25n/min和将刺辊、转速控制为700-800n/min。

(3)并条:由并条装置将生条并条,控制并条装置的罗拉隔距、前罗拉转速及并条牵伸的总牵伸倍数,得到熟条;其中,后区牵伸倍数头并偏大1.8倍,二并偏小1.2倍;所述的控制并条装置的罗拉隔距为10×20mm-12×20mm前罗拉线速度300-450m/min,所述生条并条的并合条数为6根,并条的次数为二次,二次并条的总牵伸倍数为6-7倍。

(4)制粗纱:一次拉伸加捻,对熟条一次拉伸加捻,并且控制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和捻系数,得到粗纱;其中,定量4-5克/10米大隔距小后牵伸区倍数;所述的控制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和捻系数是将前罗拉速度控制为350-400n/min、将后区牵伸倍数控制为1.2-1.3倍、将总牵伸倍数控制为7-8倍和将捻系数控制为50-55。

(5)制细纱:二次拉伸加捻,对粗纱二次拉伸加捻,并且控制细纱机的前罗拉速度、细纱的后区拉伸倍数和捻系数以及总牵伸倍数,得到细纱;所述的前罗拉速度为110-150n/min,所述的后区牵伸倍数为1.2-1.3倍,所述的捻系数为380-540,所述的总牵伸倍数为40-100倍。

(6)蒸纱定型:管纱采用真空蒸汽纱锅进行热湿定制,因细纱捻度大,从而减少纱线的捻扭结现象。

(7)自落:将细纱用落筒机落成筒纱,得到纱线筒子纱;因纱线表面毛羽少,光滑,自落速度快;所述的落筒机的转速为1000-1400n/min。

(8)成品:制得的纱线为45~60支涤纶短纤维组成的捻度为1400~1850捻/米的纱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涤纶纱线的制作工艺,包括:(1)清花;(2)梳棉;(3)并条;(4)制粗纱;(5)制细纱;(6)蒸纱定型;(7)自落;(8)成品:制得的纱线为45~60支涤纶短纤维组成的捻度为1400~1850捻/米的纱线。通过本发明制作工艺制得的涤纶纱线表面光滑,布面纹理清晰,稀薄透明,手感舒爽,既具有麻的凉爽感,又具有真丝的悬垂感。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强;田兰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州市金阳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5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