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4508发布日期:2019-10-29 03:1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圆网纸机用于使浆料成型进而生成纸张。随着圆网纸机的车速的提高,圆网纸机的上浆速度越来越高。而过高的上浆速度使得浆料动能大,并在网槽内产生了大量旋涡和回流,扰乱正常浆流形态,造成纸幅横向浆料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纸张成型质量降低、水印清晰度和一致性差。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匀浆辊对浆料进行匀整。但是圆网纸机的网槽前部空间狭窄,具体地,圆网纸机网槽前部的空间的尺寸大致为2930mm×200mm×300mm。因此,无法在该网槽前部空间内安装匀浆辊。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狭窄空间内进行安装并对浆料进行消能匀整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其包括:第一扰流机构,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尖端;所述第一尖端用于伸入匀浆槽的上部;以能改变所述匀浆槽上部内的浆料的流向,进而使所述匀浆槽上部内的所述浆料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第二扰流机构,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尖端;第二尖端位于所述第一尖端的侧下方;所述第二尖端用于置入所述匀浆槽的下部,以能改变所述匀浆槽下部内的所述浆料的流向,进而使所述匀浆槽下部内的所述浆料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扰流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稳流部,所述稳流部用于使所述浆料的液面保持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稳流部为向下弯曲的圆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扰流机构为水平延伸的第一扰流辊,所述第一扰流辊的横截面呈水滴状,且所述第一扰流辊的下部形成所述第一尖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尖端包括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和竖直延伸的垂面,所述垂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尖端的相对侧;且所述第一斜面与上浆流道相面对,所述垂面与圆网相面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垂面与所述圆网的外切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扰流机构与所述第一扰流机构在所述浆料的流动方向上相错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扰流机构为水平延伸的第二扰流辊,所述第二扰流辊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且所述第二扰流辊的上部形成所述第二尖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尖端包括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和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圆网相面对;所述第三斜面位于所述第二斜面背对所述圆网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之间的夹角为60°。

本申请提供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扰流机构和第二扰流机构使得第一尖端能改变匀浆槽上部内的浆料的流向,进而使匀浆槽上部内的浆料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且使得第二尖端能改变匀浆槽下部内的浆料的流向,进而使匀浆槽下部内的浆料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上部内的浆料和下部内的浆料的匀整。具体地,通过第一尖端改变匀浆槽上部内的浆料的流动方向;使得匀浆槽上部内的浆料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如此降低匀浆槽内上部浆料的动能以使匀浆槽内上部浆料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使得匀浆槽内上部浆料中主要以圆网纸机轴向排布为主的纤维呈无序分布,以增加匀浆槽内上部浆料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从而促使匀浆槽内上部浆料在横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内上部浆料的匀整。通过第二尖端改变匀浆槽下部内的浆料的流动方向;使得匀浆槽下部内的浆料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如此降低匀浆槽内下部浆料的动能以使匀浆槽内下部浆料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使得匀浆槽内下部浆料中主要以圆网纸机轴向排布为主的纤维呈无序分布,以增加匀浆槽内下部浆料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从而促使匀浆槽内下部浆料在横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内下部浆料的匀整。由于该匀浆槽位于网槽前部的狭窄空间内,因此,匀浆槽内经过匀整的浆料在转移至网槽内的圆网上后能提高纸张成型质量、提高纸张的水印清晰度和一致性。且通过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分别对匀浆槽上部的浆料和匀浆槽下部的浆料进行匀整,也即通过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对匀浆槽内部的浆料进行分层匀整能满足纸张生产的需要。因此,本发明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在狭窄空间内进行安装并对浆料进行消能匀整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扰流机构的正视图;

图3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扰流机构的截面图;

图4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扰流机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尖端;13、第一扰流机构;15、第二扰流机构;17、第二尖端;19、匀浆槽;21、浆料;25、稳流部;27、第一斜面;31、第二斜面;33、第三斜面;35、垂面;37、圆网;39、网槽;41、上浆流道;43、流通通道;45、第一底壁;47、第一侧壁;49、第二底壁;51、第二侧壁;53、第一开孔;55、第二开孔;57、敞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其可以包括:第一扰流机构13,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尖端11;所述第一尖端11用于伸入匀浆槽19的上部;以能改变所述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流向,进而使所述匀浆槽19上部内的所述浆料21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第二扰流机构15,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尖端17;第二尖端17位于所述第一尖端11的侧下方;所述第二尖端17用于置入所述匀浆槽19的下部,以能改变所述匀浆槽19下部内的所述浆料21的流向,进而使所述匀浆槽19下部内的所述浆料21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

使用时,首先将第一扰流机构13和第二扰流机构15分别置于匀浆槽19的上部和下部内从而使得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能分别对匀浆槽19上部和下部内的浆料21进行匀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圆网纸机浆料匀整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扰流机构13和第二扰流机构15使得第一尖端11能改变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流向,进而使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且使得第二尖端17能改变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的流向,进而使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和下部内的浆料21的匀整。具体地,通过第一尖端11改变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流动方向;使得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如此降低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的动能以使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使得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中主要以圆网纸机轴向排布为主的纤维呈无序分布,以增加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从而促使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在横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的匀整。通过第二尖端17改变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的流动方向;使得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如此降低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的动能以使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使得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中主要以圆网纸机轴向排布为主的纤维呈无序分布,以增加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从而促使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在横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的匀整。由于该匀浆槽19位于网槽39前部的狭窄空间内,因此,匀浆槽19内经过匀整的浆料21在转移至网槽39内的圆网37上后能提高纸张成型质量、提高纸张的水印清晰度和一致性。且通过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分别对匀浆槽19上部的浆料21和匀浆槽19下部的浆料21进行匀整,也即通过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对匀浆槽19内部的浆料21进行分层匀整能满足纸张生产的需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扰流机构13上设置有第一尖端11。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尖端11设置于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下部。当然该第一尖端11不限于设置于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下部,还可以是设置于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上部,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第一尖端11用于伸入匀浆槽19的上部,以能改变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流向,进而使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具体地,通过第一尖端11改变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的流动方向;使得匀浆槽19上部内的浆料21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如此降低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的动能以使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使得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中主要以圆网纸机轴向排布为主的纤维呈无序分布,以增加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从而促使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在横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的匀整。该横向可以是垂直于圆网纸机轴向的方向。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该第一扰流机构13整体置入匀浆槽19上部的浆料21内的方式使得第一尖端11伸入匀浆槽19的上部。当然,还可以通过将该第一扰流机构13部分置入匀浆槽19上部的浆料21内的方式使得第一尖端11伸入匀浆槽19的上部,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该匀浆槽19位于网槽39前部的狭窄空间内。因此,该第一扰流机构13能在狭窄空间内进行安装。该狭窄空间为上浆流道41与网槽39所形成。例如如图1所示,该上浆流道41位于网槽39的左侧。网槽39位于上浆流道41的右侧。且上浆流道41与网槽39相间隔。从而上浆流道41与网槽39之间形成该狭窄空间。

进一步地,该匀浆槽19的一端与上浆流道41相连通。该匀浆槽19的另一端与网槽39相连通。从而上浆流道41内的浆料21能首先流动至匀浆槽19内;然后从匀浆槽19内流动至网槽39内。该上浆流道41用于向匀浆槽19内输入浆料21。例如如图1所示,匀浆槽19的左侧与上浆流道41相连通。匀浆槽19的右侧与网槽39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匀浆槽19包括第一底壁45和围设在第一底壁45上的第一侧壁47。该网槽39包括第二底壁和围设在第二底壁上的第二侧壁51。该第一侧壁47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开孔53。该第一底壁45上开设有第二开孔55。该第二侧壁51和第二底壁之间围成具有向上敞开的敞口57的空腔。该第二侧壁51位于第一底壁45的下方。该匀浆槽19左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孔53。该上浆流道41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该第一开孔53与该出液口相连通。该第二开孔55与该敞口57相连通。进一步地,匀浆槽19第一侧壁47的下端与圆网37相抵。且第一侧壁47的上端发生弯折形成裙布。该裙布用于向匀浆槽19内的浆料21施加阻力,以增加浆流向上流动的难度。

进一步地,上浆流道41内具有多个沿径向并列设置的流通通道43。且每个流通通道43具有一个出液口。从而每个流通通道43均能通过其自身的出液口向匀浆槽19内输入浆料21。例如如图1所示,上浆流道41内设置有3个流通通道43。该3个流通通道43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该3个流通通道43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每个流通通道43的上端均设置有出液口。每个出液口均与第一开孔53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网槽39内容置有圆网37。该圆网37能相对于网槽39转动,以将网槽39内的浆料21转移至圆网37上,以形成纸张。具体地,该纸张可以是印钞用的钞票纸。当然,该纸张不限于为钞票纸,还可以是其他的纸张,例如印刷证券用的证券纸。或者书写用于的书写纸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进一步地,当该纸张为钞票纸时,该纸张上具有方位用的水印和安全线。

进一步地,由于匀浆槽19位于上浆流道41和网槽39之间;因此该第一扰流机构13位于上浆流道41与圆网37之间。也即在浆料21的流动方向上,上浆流道41位于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上游且第一扰流机构13位于圆网37的上游。如此在圆网37上成型的浆料21在转移至圆网37前,均流经第一扰流机构13。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扰流机构13位于上浆流道41的右侧。且第一扰流机构13位于圆网37的左侧。浆料21从上浆流道41的出液口流出后向右流动,首先流经第一扰流机构13,然后才进入圆网37上。进而匀浆槽19内经过匀整的浆料21在转移至网槽39内的圆网37上后能提高纸张成型质量、提高纸张的水印清晰度和一致性以及纸张的表面平整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扰流机构15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尖端17。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尖端17设置于第二扰流机构15的上部。当然该第二尖端17不限于设置于第二扰流机构15的上部,还可以是设置于第二扰流机构15的下部,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第二尖端17位于第一尖端11的下方。具体地,第一尖端11设置于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下部,第二尖端17设置于第二扰流机构15的上部,可以使得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能对从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之间流过的浆料21进行匀整。如此保证从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之间流过的浆料21均能被匀整,以避免对浆料21的匀整出现死角,且提高第一尖端11和第二尖端17的匀整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尖端17用于置入匀浆槽19的下部,以能改变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的流向,进而使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的纤维能在横向上分布均匀。具体地,通过第二尖端17改变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的流动方向;使得匀浆槽19下部内的浆料21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如此降低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的动能以使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使得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中主要以圆网纸机轴向排布为主的纤维呈无序分布,以增加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从而促使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在横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如此实现对匀浆槽19内下部浆料21的匀整。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该第二扰流机构15整体置入匀浆槽19下部的浆料21内的方式使得第二尖端17伸入匀浆槽19的下部。当然,还可以通过将该第二扰流机构15部分置入匀浆槽19下部的浆料21内的方式使得第二尖端17伸入匀浆槽19的下部,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上部设置有稳流部25。例如如图1所示,稳流部25设置于第一扰流机构13的上表面上。该稳流部25用于使浆料21的液面保持稳定。该浆料21的液面保持稳定,也即浆料21的液面的高度能保持稳定,也即浆料21的液面不会出现高低起伏的变化。从而通过该稳流部25使得浆料21在横向上的流动压力能保持稳定,进而提升纸张防伪要素和印刷适应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稳流部25为向下弯曲的圆弧面。从而从圆弧面上端越过的浆流和从裙布处回流过来的浆流的能量能相互抵消,如此保证了浆料21的液面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扰流机构13为水平延伸的第一扰流辊。例如如图2所示,该水平延伸的方向为左右方向。进一步地,该第一扰流辊的延伸方向与圆网纸机的轴向相一致。例如如图1所示,圆网纸机的轴向垂直于纸面。该第一扰流辊的延伸的方向也垂直于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尖端11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27和竖直延伸的垂面35,垂面35与第一斜面27分别位于第一尖端11的相对侧;且第一斜面27与上浆流道41相面对;垂面35与网槽39内的圆网37相面对。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斜面27位于第一尖端11的左侧。垂面35位于第一尖端11的右侧。从而当上浆流道41内的多个流通通道43内的浆料21流动至匀浆槽19的上部后,浆料21与第一斜面27相碰撞,从而使得浆料21的流动方向能朝向各个方向变化且流动速度能逐步降低。具体地,该第一斜面2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以浆料21的流动方向在45°至180°之间变化。如此使得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以使匀浆槽19上部浆料21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并增加匀浆槽19上部浆料21中纤维横向排布的比例,优化纤维分布。当然该第一斜面2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限于为45°,还可以是其他的度数,例如30°,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进一步地,第一斜面27和垂面35之间形成尖端。

进一步地,垂面35与圆网37的外切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扰流辊的横截面呈水滴状。,且第一扰流辊的下部形成第一尖端11。也即第一扰流辊的横截面上大下小。从而当匀浆槽19内的浆料21与第一扰流辊相撞时,浆料21的流动方向能朝向各个方向变化;如此使得匀浆槽19内上部浆料21内部能发生相互冲撞和相互作用,以使匀浆槽19上部浆料21能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且另一方面使得第一扰流辊的体积较小,能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安装,且安装方便,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扰流机构15与第一扰流机构13在浆料21的流动方向上相错开。从而使得第一扰流机构13和第二扰流机构15之间能形成较大的空间,如此避免第一扰流机构13和第二扰流机构15之间的空间较小,而不利于浆流的分散。进一步地,在浆料21的流动方向上第一扰流机构13位于第一扰流机构13与网槽39内的圆网37之间。从而浆料21从上浆流道41的出液口流出后向右流动,首先流经第一扰流机构13,然后才进入圆网3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扰流机构15为水平延伸的第二扰流辊。进一步地,该第二扰流辊的延伸方向与圆网纸机的轴向相一致。例如如图1所示,圆网纸机的轴向垂直于纸面。该第二扰流辊的延伸的方向也垂直于纸面。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扰流辊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且第二扰流辊的上部形成第二尖端17。如此,第二扰流辊的体积较小,从而能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安装,且安装方便,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尖端17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31和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33,第二斜面31与网槽39内的圆网37相面对;第三斜面33位于第二斜面31背对圆网37的一侧。例如如图4所示,第三斜面33位于第二尖端17的左侧。第二斜面31位于第二尖端17的右侧。从而当上浆流道41内的多个流通通道43内的浆料21流动至匀浆槽19的下部后,浆料21与第三斜面33相碰撞,从而使得浆料21的流动方向能朝向各个方向变化且流动速度能逐步降低。当匀浆槽19内的浆料21与第二斜面31相碰撞,第二斜面31与浆料21相撞,使得浆料21的流动速度能逐步降低,且流动方向发生变化。优选地,第二斜面31与第三斜面33之间的夹角为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