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盒方法及机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37644发布日期:2020-02-28 11:29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取盒方法及机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盒子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盒子组装设备的取盒方法及机构。



背景技术:

盒子组装设备包括书型盒组装机,书型盒被广泛应用于礼品、酒的包装,书型盒的样式很多,有套盒和底盒进行套装的(套盒的下部要套入底盒的内部)、有套盒与底纸进行连接的。当套盒的外形尺寸较大时,套盒的侧壁强度就会不够,特别是没有盒底的套盒、或套盒外露底盒高度较小的套盒,这时如果采用现有的技术对套盒进行夹取,就会不同程度出现套盒的抓取变形、抓取过程易脱落的问题,并且变形的套盒没有办法与底盒进行套准,不仅存在生产速度慢的问题,严重时根本无法进行自动生产,只能以手工方式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同时解决套盒的抓取变形、可靠性及套准问题,大大提高生产速度的取盒方法。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取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底盒或底纸被送至粘接工位作间歇停留时,套盒在粘接工位的旁侧等待,套盒内撑模具水平移动到套盒上方后下移,直至套盒内撑模具进入套盒的上开口内,然后位于套盒内撑模具周边的夹紧块从套盒外侧方向对套盒进行夹紧,夹紧力作用于套盒内撑模具的侧边,套盒被夹紧后,套盒内撑模具、夹紧块及被夹紧的套盒一起提升一定高度,并水平移动到粘接工位的上方,接着再一起下移,使套盒落到底盒或底纸上,完成上述动作后,夹紧块松开对套盒的夹紧,与套盒内撑模具一起上移,等待下一个套盒的夹取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取盒方法,其创新关键在于,在夹紧块对套盒进行夹紧前,首先有套盒内撑模具进入到套盒的上开口内,套盒内撑模具的外形尺寸匹配套盒的上开口尺寸,这样一来,套盒内撑模具对套盒起到了夹紧部位的内支撑作用,于是在随后的夹紧块对套盒进行夹紧时,套盒不会出现变形,夹紧力可以较大,保证抓取可靠性,使夹取动作能够高速进行,同时由于套盒被抓取过程不会出现变形,所以能够轻易实现套盒与底盒的套准;因此,本发明的取盒方法,能够同时解决套盒的抓取变形、可靠性及套准问题,大大提高生产速度。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上述取盒方法的取盒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取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盒内撑模具和位于套盒内撑模具周边的多个夹紧块,多个夹紧块由各自夹紧气缸推动进行夹紧动作,套盒内撑模具、夹紧气缸安装在滑移架上随滑移架作水平和上下的滑移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滑移架由竖向滑移架和横向滑移架组成,套盒内撑模具、夹紧气缸固定安装于竖向滑移架上,竖向滑移架可上下活动设于横向滑移架上,竖向滑移架的上下活动由竖向滑移电机驱动,横向滑移架可水平活动设于固定机架上,横向滑移架的水平活动由水平滑移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套盒内撑模具为方形,所述夹紧块设有四只,分别在套盒内撑模具的四周边设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取盒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套盒内撑模具、夹紧块及夹紧气缸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取盒机构,包括套盒内撑模具3和位于套盒内撑模具3周边的夹紧块1,套盒a为方形,套盒内撑模具3也为方形,套盒内撑模具3的外形尺寸稍小于套盒a的上开口内尺寸,所述夹紧块1设有四只,分别在套盒内撑模具3的四周边设置,四个夹紧块1由四个夹紧气缸2分别推动进行各自夹紧动作,套盒内撑模具3、夹紧气缸2安装在滑移架上随滑移架作水平和上下的滑移动作。所述滑移架由竖向滑移架4和横向滑移架6组成,套盒内撑模具3、夹紧气缸2固定安装于竖向滑移架4上,竖向滑移架4可上下活动设于横向滑移架6上,竖向滑移架4的上下活动由竖向滑移电机7驱动,横向滑移架6可水平活动设于固定机架5上,横向滑移架6的水平活动由水平滑移电机8驱动。

本发明的取盒方法,是这样进行的:当底盒或底纸被送至粘接工位作间歇停留时,套盒在粘接工位的旁侧等待,套盒内撑模具水平移动到套盒上方后下移,直至套盒内撑模具进入套盒的上开口内,然后位于套盒内撑模具周边的夹紧块从套盒外侧方向对套盒进行夹紧,夹紧力作用于套盒内撑模具的侧边,套盒被夹紧后,套盒内撑模具、夹紧块及被夹紧的套盒一起提升一定高度,并水平移动到粘接工位的上方,接着再一起下移,使套盒落到底盒或底纸上,完成上述动作后,夹紧块松开对套盒的夹紧,与套盒内撑模具一起上移,等待下一个套盒的夹取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