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纤维及其抗菌纺织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5734发布日期:2021-06-08 11: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纤维及其抗菌纺织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纤维,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和防臭效果的服装用纤维。


背景技术:

2.生活中在与外部环境接触时,外部环境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抵御这些不良的影响,保护人体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要。
3.抗菌防臭功能纤维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和赋予特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细菌一方面通过分解人体的汗液等使得服装发霉、发臭,另一方面细菌进入人体使身体组织产生病变。抗菌纤维的开发,能够有效的抵御细菌,保护身体健康,提高服装的舒适性。
4.市场中主要的抗菌纤维制品大多数来源于后加工工艺,主要通过对纤维制品进行涂层加工,表面改性处理以及将抗菌成分嵌在纤维表面等技术手段实现。后加工技术虽然能获得抗菌防臭效果优异的产品,但是存在加工过程设备污染较大,且制品耐久性较差以及不耐高温的劣势。而通过原丝加工同样也能获得效果优异的抗菌纤维,且能有效克服后加工的劣势。
5.日本专利特开2011-89222公布了含有消臭和抗菌功能剂的极细纤维以及制造方法,通过海岛复合纺丝技术将消臭和抗菌功能剂混入岛成分纤维中,再脱海得到极细纤维,能有效的克服了制品的长时间反复使用的耐久性不良和风格差的问题,然而粒子在岛成分中会造成脱海后纤维本身的欠点增多,脱海工艺中的碱处理造成粒子脱落严重,抗菌消臭效果下降严重,纤维断裂强度和伸度下降,纤维毛羽增多,纺丝过程断丝严重。
6.为了能有效克服纤维强度和伸度下降以及粒子严重脱落的问题,日本专利特开平11-229236、日本专利特开2019-178443和中国专利cn105483852a中均公布了将载有银离子、锌离子或铜离子的磷酸锆或水溶性玻璃的一种或几种的抗菌剂随机共混在纤维芯部或海成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克服纤维强度和伸度严重下降的问题,但是抗菌剂随机分散在纤维中,从纤维内部溶出需要较长时间,抗菌性比后加工制品差,对抗菌性的发挥会产生非常大的限制,且生产成本也明显增加。
7.对于后加工中设备污染,以及制品的抗菌耐久性和耐温性不良,通过原位聚合或纺丝技术将抗菌剂添加在纤维中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然而抗菌粒子在纤维中被覆盖无法有效发挥其抗菌性,且会导致纤维物性严重下降,同时成本增加等新问题,为此,使抗菌剂最大限度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能极大地提高制品的抗菌性,并保持纤维的强度和伸度基本不变,同时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臭效果的纤维。
9.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抗菌纤维,该纤维中含有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分布在纤维表面,且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整个体积的1.0~60.0%,所述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1.0~50.0%。
10.所述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优选层型磷酸锆、立方型磷酸锆、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所述抗菌成分优选银离子、铜离子、吡啶硫酮锌中一种或几种。
12.所述纤维的截面形态优选同心圆型、三角型、十字型、三叶型、偏心型或三芯型。
13.所述纤维表面的抗菌成分的含量优选10~100ppm。
14.所述无机粒子中负载的抗菌成分的含量优选0.5~5.0wt%。
15.该纤维中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的含量优选0.1~10.0wt%。
16.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优选0.5~3.0μm。
17.所述纤维在jis 1902菌液吸收法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以上,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以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以上。
1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菌纺织品,该纺织品主要由上述抗菌纤维制成。
19.本发明通过纺丝技术将负载有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添加至纤维中,并使得无机粒子均匀分布、裸露在纤维表面,极大地提高了纤维的抗菌效果,同时提高了纤维纺织品的抗菌耐久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含有抗菌粒子的纤维表面的示意图。
21.图2为含有抗菌粒子的纤维的横截面示意图。
22.图3为含有抗菌粒子的纤维表面的sem照片。
23.图1~图3中,11表示纤维,12表示抗菌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的抗菌纤维中含有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分布在纤维表面,无机粒子在纤维表面的分布状态可以是包覆、嵌入等形式。
25.纤维的抗菌性与纤维表面抗菌剂的含量和分布有关,纤维表面的抗菌成分含量高且分布相对均匀,抗菌效果最好。而纤维表面抗菌剂的含量与抗菌成分从纤维中释放至纤维表面的速率有关,纤维表面抗菌成分的分布与粒子在纤维中的分布有关。
26.本发明抗菌纤维中,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整个粒子体积的1.0~60.0%。抗菌剂的释放到纤维表面的速率和纤维表面的抗菌剂含量与粒子露出纤维表面的体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露出部分体积越大,抗菌成分越容易从载体中迁移至纤维表面,也就是迁移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纤维表面的抗菌成分含量越高。但是粒子在纤维表面露出体积过大,即体积占比超过60.0%时,在后道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因磨耗、洗涤等因素导致粒子脱落的风险较大,不利于抗菌性的提高,还会降低制品的抗菌耐久性。为了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且保持长期的耐久性,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的体积占整个粒子体积更优选为10.0~50.0%,最优选为20.0~35.0%。
27.此外,本发明中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1.0~50.0%。粒子在纤维表面的数量和分布间接影响抗菌成分在纤维表面的含量和分布,纤维表面粒子数量多且分布越均匀,纤维的抗菌效果越好且抗菌性能越稳定,应用在纺织品中产生的差异就越小。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超过50.0%时,粒子分布在纤维表面的数量过多,虽然抗菌效果会更好,然而会导致纤维的强度低下,反而不利于加工,且纤维的单位成本大幅增加。为了获得更优异的抗菌效果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更优选为5.0~40.0%,最优选为15.0~30.0%。
28.本发明中所述的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具有热稳定性好、不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无毒性的特点。无机粒子可以是层型磷酸锆、立方型磷酸锆、磷酸钙、铝硅酸盐、硅酸铝镁、钛酸钾、二氧化硅、钙磷灰石、硫磺酸盐、沸石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优选层型磷酸锆、立方型磷酸锆、铝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29.在本发明中,适用于熔融纺丝的聚合物和溶液纺丝的聚合物都可以被应用来生产。例如,适用于熔融纺丝的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pp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pbt)、聚酰胺-6纤维(pa6)、聚酰胺-66纤维(pa66)、聚酰胺-610纤维(pa610)、聚丙烯纤维(pp)、聚乙烯纤维(pe)等;适用于溶液纺丝的聚丙烯腈纤维(pan),醋酸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pva),聚氯乙烯纤维(pva),聚氨基甲酸酯纤维(pu),聚乳酸纤维(pla),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纤维(pvp)等。
30.可以应用在纺织品中的抗菌成分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抗菌成分主要包括季铵盐类、季鳞盐、双胍盐、吡啶类、咪唑类、酚醛类以及有机金属类等;无机抗菌成分主要包括银、铜、锌的金属纳米粒子或金属离子或其氧化物、硫化物等。更具体,所述抗菌成分可以列举的有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吡啶硫酮锌、氧化亚铜、氧化锌、二氧化钛等。为了获得更优异的抗菌效果,本发明所述抗菌成分优选银离子、铜离子、吡啶硫酮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成分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化学沉积以及吸附等方式负载在无机粒子的小孔或层间中,然后再从无机粒子中迁移出来。
31.为了获得更高效的抗菌性,同时赋予纤维诸如优异的光泽,或柔然的手感,或较高的吸湿性等功能特性,所述纤维的截面形态优选同心圆型、三角型、十字型、三叶型、偏心型或三芯型。
32.一般来说,当抗菌成分的含量达到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含量时,细菌的繁殖就会被抑制。通过原位聚合或纺丝技术手段将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均匀分布在纤维中,抗菌成分需要缓慢从无机粒子中迁移至纤维表面,特别是在经过纺丝加工、染色加工、以及洗涤等工序过程后,纤维表面的抗菌成分可能破坏或脱落,需要重新缓释。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成分从纤维中会慢慢迁移出来,也能积累到一定的量,但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通过采用本发明中的设计构造,能使得纤维表面的抗菌成分的量快速恢复,因此为了使得纤维具有持久且优异的抗菌效果,所述纤维表面的抗菌成分的含量经过24h室温放置即可达到30ppm以上。
33.无机粒子负载抗菌剂的能力对抗菌效果有直接影响,负载抗菌剂的量越高,释放速率越快,抗菌效果越好;但是要实现更高的抗菌剂负载量,需要更严苛的加工条件,且负载过高,释放速率过快,可能会导致纤维变色等问题存在。本发明中无机粒子中负载的抗菌
成分的含量优选0.5~5.0wt%。
34.考虑到制丝性、抗菌性以及成本等因素,所述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在纤维中的含量太小时,纤维的抗菌效果较差,达不到sek(一般社团法人纤维评价技术协议会)相应标准的要求;所述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在纤维中的含量过大时,虽然抗菌效果优异,但是纺丝性恶化,纤维的强度下降,断丝的概率增大,严重影响生产加工,同时高的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含量会使得纤维的成本大幅增加。从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对纺丝效果以及纤维的功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本发明所述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在纤维中的含量优选0.1~10.0wt%,更优选0.5~2.0%wt。
35.粒子的粒径对纺丝加工以及后道加工有很大的影响。粒子的粒径太小的话,粒子在纤维中的不易均匀分散,团聚效果明显,不利于粒子在纤维中均匀分布;粒子的粒径太大的话,纺丝性可能恶化,断丝的概率增大,纤维的强度下降。本发明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优选为0.5~3.0μm,该粒径范围内的粒子在纤维中的流动性较高,粒子基本没有团聚发生,在纤维中分散均匀,纺丝性良好,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更优选1.0~2.0μm,本发明的抗菌纤维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备得到,比如将含有负载抗菌成分的无机粒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切片通过熔融、挤出、冷却、拉伸、卷绕的一系列加工工艺,从而获得长丝纤维;所述长丝纤维的直径优选5.0~150.0μm。
36.本发明所述抗菌纤维也可以是短纤维,具体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含有负载抗菌成分的高分子聚合物切片通过熔融、挤出、冷却、拉伸、定型、卷曲、切断和打包的一系列加工工艺,从而获得短纤维;所述的短纤维的长度优选1.0~200.0mm,直径优选5.0~150.0μm。
37.纤维在添加抗菌成分后,在纺丝加工或后道应用中可能发生变色,影响纤维的白度,影响纤维以及纺织品的染色性和耐久性。为了表征纤维的变色难易程度,本发明中的纤维在温度为70℃,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箱中连续处理96小时后,原丝(fdy)的cie白度下降率在4.0%以下。
38.本发明的抗菌纤维在jis l 1902 菌液吸收法的标准下测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以上,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以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2以上。
3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菌纺织品,该纺织品主要由上述抗菌纤维制成的机织物、针织物等。
40.本发明涉及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1)粒子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粒子,并使用显微镜中的相关标尺工具测量单个粒子不同方向的直径,测定10次所得的平均值用来表示球形粒子的粒径,d:球形粒子的粒径;ai:单个粒子的第i次的测试直径;i:测定次数。
41.粒径分布使用筛分法,即将球形粒子倒入选用的一系列筛子的最上层筛内,振动时,小于筛孔尺寸的颗粒由孔中落下。使用一系列不同筛孔的筛子,可将总颗粒群分离成不
同粒径大小的若干粒群。筛分结束后,分别称量筛上的和底盘中的颗粒质量,计算出粒径分布。
42.(2)单个粒子的体积以及露出纤维表面的体积占比通过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tem)观察纤维,先使用显微镜中的相关标尺工具测量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的直径,从而得到该粒子的平均直径d;再使用显微镜中的相关标尺工具测量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且与纤维长轴方向垂直的最大高度h,再通过等效即得到粒子露出纤维表面体积百分数,。
43.(3)分布在纤维表面的无机粒子的表面积占比采用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表面积之比来表示。
44.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纤维表面,并使用显微镜中的相关标尺工具测量随机位置量取100μm2的纤维表面积,并通过相关标尺工具测量出这100μm2的纤维表面积内无机粒子所占有的表面积a1、a2、a3、
……
、an(n≥1),即得到分布在纤维表面的无机粒子的表面积占比,a:粒子露出的表面积;n为粒子个数。
45.(4)纤维表面抗菌成分含量取一定量(10.0-20.0g)的抗菌纤维,根据gb/t 18043-2008的标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 3000 plus)对纤维进行定量分析,即可得到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抗菌成分的含量。
46.(5)无机粒子中抗菌成分的含量在空气条件下,使用马弗炉将抗菌纤维在500℃进行煅烧处理,使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热分解成气体,将无机粒子从聚合物纤维中分离出来,再取一定量(10.0~20.0g)的无机粒子,根据gb/t 18043-2008的标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 3000 plus)对粒子中抗菌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即可得到抗菌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47.(6)原丝cie白度和白度下降率将抗菌原丝使用筒编编织机编织成筒编物,按照jis z 8722:2009 分光测色方法的标准,使用 datacolor 650设备在d65光源下进行测试,得到织物的cie白度值b1。
48.再将织物放置在温度为70℃,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箱中连续处理96小时后,取出织物按照jis z 8722:2009 分光测色方法的标准,使用 datacolor 650设备在d65光源下进行测试,得到织物的cie白度值b2,则得到cie白度下降率, 。
49.(7)抗菌活性值按照jis l 1902:2015 菌液吸收法的标准进行抗菌测试,得到抗菌纤维的抗菌活性值。
50.(8)纺丝性纺丝性的判断是通过对聚合物的滤过压力,纺丝时断丝、飘丝情况的判断。
51.滤过压力:粒子添加量为5%,滤网单位面积内每分钟的聚合物流量为4.9g,12小时的虑压压力为2mpa以内判断为

,虑压压力为2-5mpa为δ,虑压压力为5mpa以上为
×

52.断丝:纺丝时12小时内的断丝次数为3次以内判断为

,断丝次数为3-10次判断为δ,断丝次数为10次以上判断为
×

53.飘单丝:纺丝时12小时内的断丝次数为5次以内判断为

,断丝次数为5-10次判断为δ,断丝次数为10次以上判断为
×

54.滤过压力、断丝和飘单丝三项之间全部判断为

时,纺丝性判断为

;三项全部判断为
×
时,纺丝性判断为
×
;出现除了判断为


×
的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所有情况时,纺丝性判断为δ。
55.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6.实施例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1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0.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2.0,白度下降率为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5。
57.实施例2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5.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3.0,白度下降率为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9,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8,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0。
58.实施例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54.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2.0,白度下降率为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2,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5。
59.实施例4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
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75.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2.0,白度下降率为2.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9,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6。
60.实施例5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5.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91.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4.0,白度下降率为3.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6.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4.1。
61.实施例6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126.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3.0,白度下降率为4.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6.2,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6.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4.8。
62.比较例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获得纤维的cie白度为83.0,白度下降率为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0.4,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1.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0.5。纤维中不含有抗菌成分的情况下,所得纤维的抗菌效果明显下降,均达不到sek标准的合格要求。
63.比较例2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188.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1.0,白度下降率为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6.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9,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4.6。纤维中含量过高,虽然抗菌效果优异,但是纺丝性明显恶化,断丝增多,纤维的强伸度也严重下降,且纤维白度严重下降。
64.实施例7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
1.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5.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5.0,白度下降率为2.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8,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0,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4。
65.实施例8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7.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2.0,白度下降率为2.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1。
66.实施例9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56.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1.0,白度下降率为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8,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5,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3。
67.实施例10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73.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1.0,白度下降率为3.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4,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9,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6。
68.实施例1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6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88.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0.0,白度下降率为3.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9,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0。
69.比较例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
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0.1%,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23.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5.0,白度下降率为2.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4,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5,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1.8。粒子露出在纤维表面的体积过小,粒子被完全包覆在纤维中,抗菌成分难以释放到纤维表面,抗菌效果下降明显。
70.比较例4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8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24.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68.0,白度下降率为2.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0。粒子露出在纤维表面的体积过大,加工过程中因摩擦等因素使粒子明显脱落,抗菌效果下降明显,同时纤维的抗菌耐久性也明显下降。
71.实施例12将聚苯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1.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3.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0.0,白度下降率为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2,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5。
72.实施例13将聚苯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15.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6.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8.0,白度下降率为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7,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9。
73.实施例14将聚苯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3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67.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1.0,白度下降率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1。
74.实施例15将聚苯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5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89.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8.0,白度下降率为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4,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2。
75.比较例5将聚苯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0.1%,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20.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9.0,白度下降率为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6,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1.6。粒子分布在纤维表面的表面积占比越小,粒子分布分布可能越不均匀,纤维的抗菌效果会变差,且在纺织品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抗菌差异。
76.比较例6将聚苯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3.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2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7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110.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7.0,白度下降率为4.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6,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7。大量的粒子分布在纤维表面,造成粒子聚集,虽然抗菌效果优异,但是造成纤维的cie白度有较大下降,且造成加工中对设备器件产生磨损,粒子脱落也严重。
77.实施例16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0.5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偏心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0.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6.0,白度下降率为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4,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3。
78.实施例17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3.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偏心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
菌成分量为55.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5.0,白度下降率为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8,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6。
79.实施例18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5.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偏心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74.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3.0,白度下降率为3.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9,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9,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1。
80.比较例7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0.1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偏心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10.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5.0,白度下降率为1.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1.6,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1.4,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0.7。粒子中抗菌成分太低,纤维中相同的无机粒子含量时,抗菌效果明显下降,要想达到好的抗菌效果,需要增加纤维中无机粒子的含量,会导致纤维恶毒成本提高,且纺丝性可能变差。
81.比较例8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10.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偏心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120.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2.0,白度下降率为4.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6,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3。粒子中抗菌成分太高,纤维中无机粒子含量可以降低,但是粒子在纤维中的分布会不匀,抗菌差异较大;纤维中无机粒子含量提高,成本会提高,且纤维的cie白度下降严重。
82.实施例19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2.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0.0,白度下降率为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8。
83.实施例20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角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5.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2.0,白度下降率为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6。
84.实施例21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十字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9.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8.0,白度下降率为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0,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1。
85.实施例22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叶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7.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0.0,白度下降率为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2,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9,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3。
86.实施例23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偏心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2.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9.0,白度下降率为1.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9,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5,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7。
87.实施例24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2.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2.0wt%的硅酸盐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芯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1.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5.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1.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1.0,白度下降率为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
值在2.7。
88.实施例25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1.5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3.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2.0,白度下降率为2.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7。
89.实施例26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1.5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1.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4.0,白度下降率为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9,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1。
90.实施例27将聚酰胺-6(pa6)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1.5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3.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8.0,白度下降率为2.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7,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6。
91.实施例28将聚丙烯(pp)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1.5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4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6.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5.0,白度下降率为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6.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3。
92.实施例29将聚丙烯(pp)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5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层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8.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5.0,白度下降率为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
在5.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9,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4。
93.实施例30将聚丙烯(pp)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5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5.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7.0,白度下降率为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3,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6.0,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2。
94.实施例31将聚丙烯(pp)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5wt%的硅酸盐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圆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硅酸盐无机粒子的占比为2.0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3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53.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4.0,白度下降率为2.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4,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0,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8。
95.实施例32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0.5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芯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5.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9.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0.0,白度下降率为1.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1,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7。
96.实施例33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芯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5.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8.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2.0,白度下降率为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5,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9。
97.实施例34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3.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芯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5.0%,获得纤
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7.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1.0,白度下降率为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5.3,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4.0,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3.1。
98.实施例35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0.01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芯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5.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4.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9.0,白度下降率为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2,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0,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1.4。粒子的粒径过小,粒子容易团聚,粒子在纤维中的分散困难,很难均匀分布,导致纺丝性变差,纤维的抗菌效果也下降。
99.实施例36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平均粒径为10.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2.0wt%的立方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三芯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立方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1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5.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4.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0.0,白度下降率为2.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0,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1.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0.8。由于粒子的粒径过大,纺丝中的滤过压力会升高,断丝的概率会增多,纺丝性能恶化,抗菌效果明显下降。
100.实施例37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银离子含量为5.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十字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银离子的层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4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6.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4.0,白度下降率为2.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8,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9,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4。
101.实施例38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铜离子含量为5.0wt%的层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十字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铜离子的层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4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37.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78.0,白度下降率为3.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2,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2.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2。
102.实施例39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平均粒径为1.0μm、且载吡啶硫酮锌含量为5.0wt%的层
型磷酸锆粒子加入混练机中挤出造粒,并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截面为十字型的纤维,其中纤维中的载吡啶硫酮锌的层型磷酸锆无机粒子的占比为0.5wt%,单个粒子露出纤维表面部分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40.0%,纤维单位表面积100μm2中无机粒子占有的面积比为20.0%,获得纤维表面抗菌成分量为41.0ppm,纤维的cie白度为81.0,白度下降率为3.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7,对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值在3.4,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值在2.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