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码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614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码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码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码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打码机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非接触式喷墨标识系统。打码机广泛应用与药品、日化、食品和医疗等各大行业,一般在包装盒拼接前对包装盒原料纸板的表面进行打码,使包装盒上的标识更加准确、整洁、美观。

现有的打码机上料模式主要是在打码机的一侧设置水平的输送带,将产品分别铺平在输送带上,输送线将产品沿水平方向水平进行输送,当产品被输送到打码机一侧时,打码机对产品进行打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输送线的长度有限,而需要打码的产品一般呈片状,所以产品在输送线上占用的位置很大,使输送线上放置的产品的数量有限,从而需要向输送线上不断放置产品,严重影响上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码机的上料装置,达到提高上料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打码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架,上料架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打码机的上方,上料架顶端设置有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吸盘和驱动件,吸盘设置在驱动件的下方并与驱动件固定连接,驱动件用于使吸盘沿竖直方向移动,上料架顶端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与驱动件连接并用于使取料机构沿着上料架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上料架下方设置上料板,上料板位于打码机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水平摞在一起并放置在上料板上,驱动件使吸盘竖直向下移动,并将最顶端的产品吸在吸盘上,驱动件使吸盘带动被吸在吸盘上的产品竖直向上移动,使最顶端的产品与其余产品分离,并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取料机构将产品水平移动到打码机上,从而对产品进行打码。片状的产品摞在上料板上,使上料板上能够放置大量的产品,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上料次数,提高了上料效率。取料装置使产品沿竖直方向移动,减小了打码机上料装置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吸盘通过吸取产品,实现对产品的取料过程。驱动件使吸盘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从而控制吸盘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槽、移动块、丝杠和第一电机,移动槽沿上料架长度方向水平开设在上料架的顶端,移动槽的纵截面呈t形,移动块位于移动槽内并与移动槽配合使用,移动块与驱动件固定连接,丝杠穿过移动块并与移动块螺纹连接,丝杠的长度方向与上料架的长度方向相同,丝杠一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第一电机与上料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移动块沿着移动槽水平移动,并带动取料机构和产品水平移动,从而将产品输送到打码机上,实现打码机的上料过程。移动槽纵截面呈t形避免移动块因重力作用从移动槽中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板上设置有提升组件,提升组件用于使上料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提升组件包括链条、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均与链条配合使用,链条与上料板固定连接,第一链轮与上料架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二链轮位于上料架的底端,提升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二链轮转动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带动第二链轮转动,使链条在第一链轮在第二链轮之间传动,从而带动上料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不仅使操作人员更容易将产品放置在上料板上,而且随着上料过程的不断进行,上料架上产品不断减少,上料架始终能保证取料机构便于拿取产品。随着上料过程的不断进行,上料板上产品的数量逐渐减少,由于驱动件控制吸盘竖直移动的距离有限,可能影响剩余产品的上料过程。设置提升组件使上料板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保证上料板上的产品都能被吸在吸盘上,避免上料过程产生影响,也进一步增多了上料板上放置产品的数量,减少了上料次数,从而提高了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杆、涡轮、蜗杆和第二电机,转动杆与第二链轮固定连接,并与上料架转动连接,转动杆的一端与涡轮固定连接,涡轮与蜗杆配合使用,蜗杆一端与上料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涡轮啮合,蜗杆带动涡轮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转动杆上的第二链轮转动,为第二链轮的转动过程提供驱动,从而使第二链轮带动上料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架上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滚轮和限位槽,滚轮与上料板固定连接,限位槽竖直开设在上料架上,滚轮在限位槽内沿竖直方向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链条具有柔性,从而导致链条带动上料板竖直移动时上料板可能会发生晃动,从而影响上料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上料架上设置限位组件,滚轮沿着限位槽滚动,使上料板的移动过程受到限制,从而使上料板竖直移动时更加平稳,避免摞在上料板上的产品倒塌或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抓取组件,抓取组件位于吸盘的一侧,抓取组件包括抓取杆、抓取块和连杆,抓取杆一端与驱动件铰接,另一端与抓取块固定连接,抓取块的长度方向朝着靠近吸盘的方向,连杆一端与抓取杆铰接,另一端与吸盘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时,吸盘只能吸在产品中心的位置,由于产品呈片状,且具有柔性,导致产品的边缘会向下弯曲,甚至从吸盘上掉落。设置抓取组件,当驱动件使吸盘向下移动时,在连杆长度的限制下,抓取杆带动抓取块向远离吸盘的一些转动,使抓取块位于产品的侧面,当产品吸在吸盘上时,驱动件使吸盘向上移动,从而使抓取杆带动抓取块向靠近吸盘的一侧转动,从而将产品边缘抬起并放置在抓取块上,使产品在上料过程中保持水平,也使取料机构对产品的限制更加稳定,避免产品在上料过程中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取块靠近吸盘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抓取块靠近产品边缘的一端厚度较小,使抓取块便于将工件的边缘抬起并将工件放置在抓取块上,使抓取过程更加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板上滑移连接有抬边块,抬边块位于吸盘靠近抓取组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料板上设置抬边块,使产品的边缘放置在抬边块上,从而使产品边缘向上翘起,不仅使产品在上料板上放置的更加稳定,避免产品从上料架上掉落,也有利于抓取组件对产品的抓取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板上开设有若干条滑槽,滑槽的长度与抬边块的长度方向垂直,滑槽的纵截面呈倒t形,滑槽贯穿上料板的两端,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与上料板滑动连接,滑块与抬边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块放置在不同的滑槽内,从而调整抬边块在上料板上的位置,可实现对不同尺寸产品边缘的抬起,扩大了上料装置的适应范围。滑槽的纵截面呈t形,避免滑块易于从滑槽内脱离出来。滑槽贯穿上料板的两端,使滑块可从滑槽两端的开口处滑动到滑槽内,实现滑块在不同滑槽内位置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取料机构使产品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产品摞在上料板进行上料,极大地减少了将产品放置在上料板上的次数,提高了上料效率;

2、提升组件使上料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不仅保证了上料板上的产品都能被吸在吸盘上,而且增多了上料板上放置产品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了上料次数;

3、通过设置限位组件,避免上料板在竖直移动时发生晃动,提高了上料过程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抓取组件,不仅使产品在上料过程中保持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了上料过程的稳定性;

5、通过在上料板上设置抬边块,使产品的边缘翘起,有利于抓取组件的操作过程;

6、在上料板上开设若干条滑槽,并与滑块配合使用,使抬边块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显示移动组件和取料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为了显示提升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为了显示限位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1、打码机;2、上料架;3、上料板;31、滑槽;32、滑块;33、抬边块;4、移动组件;41、移动槽;42、移动块;43;丝杠;44、第一电机;5、取料机构;51、吸盘;52、驱动气缸;53、抓取组件;531、抓取杆;532、抓取块;533、连杆;6、提升组件;61、链条;62、第一链轮;63、第二链轮;7、控制组件;71、转动杆;72、涡轮;73、蜗杆;74、第二电机;8、限位组件;81、滚轮;8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打码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架2、上料板3、取料机构5、移动组件4和提升组件6,上料架2设置在打码机1的一侧,且上料架2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打码机1上方,取料机构5位于上料架2内,移动组件4设置在上料架2上,并用于使取料机构5沿着上料架2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上料板3位于打码机1一侧,提升组件6设置在上料架2上,并用于使上料板3在上料架2内沿竖直方向移动。

参照图2,上料架2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移动组件4设置在上料架2的顶端,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槽41、移动块42、丝杠43和第一电机44,移动槽41水平开设在上料架2上且开口朝下,移动槽41纵截面呈t形,移动槽41的长度方向与上料架2的长度方向相同,移动块42位于移动槽41内,并与移动槽41配合使用,移动块42的底面与取料机构5连接,丝杠43位于移动槽41内,丝杠43穿过移动块42并与移动块42螺纹连接,丝杠43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第一电机44固定设置在上料架2上,第一电机44的输出轴与丝杠43的一端固定连接。

取料前,第一电机44带动丝杠43转动,丝杠43与移动块42螺纹连接,使移动块42在在移动槽41内水平移动,并带动取料机构5水平移动,使取料机构5移动到产品正上方;取料完成后,第一电机44带动丝杠43转动,使移动块42带动取料机构5和产品水平移动,并使产品移动到打码机1上,完成打码机1的上料过程。

参照图2,取料机构5包括吸盘51、驱动件和抓取组件53,驱动件为驱动气缸52,驱动气缸52竖直设置,驱动气缸52的顶端与移动块42固定连接,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与吸盘51固定连接,抓取组件53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吸盘51沿着上料架2长度方向的两侧,抓取组件53包括抓取杆531、抓取块532和连杆533,连杆533一端与抓取杆531铰接,另一端与吸盘51铰接,抓取杆531一端与驱动气缸52的侧面铰接,另一端与抓取块532远离吸盘51的侧面固定连接,抓取块532靠近吸盘51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取料时,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伸出,使吸盘51竖直向下移动,在连杆533长度的限制下,抓取杆531带动抓取块532朝着远离吸盘51的一侧转动,使抓取块532与吸盘51之间的距离变大,并使抓取块532位于产品的一侧,当吸盘51吸在产品的中心处时,驱动气缸52的活塞收缩,使吸盘51带动产品竖直向上移动,此时在连杆533长度的限制下,抓取杆531带动抓取块532朝着靠近吸盘51的一侧转动,抓取块532靠近产品的一端从产品的边缘伸入产品下方,并将产品的边缘处向上托起,使产品保持水平,实现产品的取料过程,并使产品在上料时更加稳定。

参照图2,上料板3水平设置且横截面为矩形,上料板3顶面开设有若干条纵截面呈倒t形的滑槽31,滑槽31的长度方向与上料架2的长度方向垂直,滑槽31的长度贯穿上料板3的两端,滑槽31内设置有与滑槽31配合使用的滑块32,上料板3上设置有四个抬边块33,且分别位于上料板3的的四个角上,抬边块33的长度方向与上料架2的长度方向相同,抬边块33靠近吸盘51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上料前,提升组件6使上料板3移动到最底端,将产品摞在上料板3上,根据产品的尺寸调整抬边块33的位置,使产品边缘位于抬边块33上,从而使产品边缘向上翘起,有利于取料时抓取块532从产品一侧伸入产品下方,并实现取料过程。

参照图1和图3,提升组件6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上料板3的四个角上,提升组件6包括链条61、第一链轮62和第二链轮63,第一链轮62、第二链轮63均与链条61配合使用,第一链轮62和第二链轮63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均与上料架2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链轮62设置在上料架2顶端并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第二链轮63设置在上料架2底端并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链条61与上料板3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3,上料架2上设置有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7包括转动杆71、涡轮72、蜗杆73和第二电机74,转动杆71水平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料板3的两侧,转动杆71的长度方向与上料架2的长度方向相同,转动杆71与其位于上料板3同侧的两个第二链轮63固定连接,转动杆71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转动杆71远离打码机1的一端与涡轮72固定连接,蜗杆73与涡轮72配合使用,蜗杆73与上料架2转动连接,第二电机74固定设置在上料架2一侧,第二电机74的输出轴与蜗杆73固定连接。

第二电机74带动蜗杆73转动,蜗杆73与涡轮72啮合,使涡轮72转动,并带动转动杆71和第二链轮63发生转动,从而为提升组件6提供了驱动。第二链轮63转动,使链条61在第一链轮62与第二链轮63之间传动,并带动上料板3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实现上料板3的移动过程。

当上料板3移动到最底端时,将产品摞在上料板3上,使上料板3竖直向上移动,并使上料板3上位于最顶端的产品能够被吸盘51所吸住,保证取料过程的顺利进行,随着取料过程的不断进行,上料板3上的产品数量不断减少,上料板3也不断向上移动,从而避免取料过程受到影响。

参照图4,上料架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组件8,限位组件8包括滚轮81和限位槽82,限位槽82竖直开设在上料架2上,限位槽82的开口朝向上料板3的一侧,滚轮81沿着限位槽82内滚动,滚轮81与上料架2的侧面固定连接。

当上料板3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时,滚轮81在限位槽82内沿着竖直方向滚动,使上料板3的移动过程更加平稳,避免产品从上料板3上掉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上料时,第二电机74带动蜗杆73转动,使蜗杆73带动涡轮72转动,并带动转动杆71和第二链轮63发生转动,从而使链条61在第一链轮62与第二链轮63之间传动,并带动上料板3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此时滚轮81在限位槽82内沿着竖直方向滚动,使上料板3的移动过程更加平稳;当上料板3移动到最底端时,将产品摞在上料板3上,根据产品的尺寸调整抬边块33的位置,使产品边缘位于抬边块33上,从而使产品边缘向上翘起,使上料板3竖直向上移动,并使上料板3上位于最顶端的产品能够被吸盘51所吸住;此时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伸出,使吸盘51竖直向下移动,在连杆533长度的限制下,抓取杆531带动抓取块532朝着远离吸盘51的一侧转动,并使抓取块532位于产品的一侧,当吸盘51吸在产品的中心处时,驱动气缸52的活塞收缩,使吸盘51带动产品竖直向上移动,抓取杆531带动抓取块532朝着靠近吸盘51的一侧转动,抓取块532靠近产品的一端从产品的边缘伸入产品下方,并将产品的边缘处向上托起,使产品保持水平,实现产品的取料过程;第一电机44带动丝杠43转动,使移动块42带动取料机构5和产品水平移动,并使产品移动到打码机1上,从而完成打码机1的上料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