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8978发布日期:2020-07-04 01:2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属于纺纱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体落纱装置上的纱管是靠安装在钢带上的钢带纱管座来运送,将空筒管输送至待机位,满纱筒管送至管纱转运箱内或络筒机,达到满纱筒管与空筒管相互交换循环使用。筒管输送装置中的钢带纱管座是将用于摆放空筒管的筒管座及用于摆放满纱筒管的筒管座与纱管底座制成整体结构,虽然这种结构在同时满足运输满纱管和空管的需求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强度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有以下弊端:1、当遇到不同尺寸的筒管,由于筒管下口的安装直径与对应的筒管座直径大小不同,钢带纱管底座没有通用性,因此需要根据筒管配合尺寸重新开模具,增加制造以及维护成本。2、在筒管输送过程中,当遇到故障造成钢带纱管底座损伤后,需要整体更换钢带纱管底座,造成维护成本高。再则当需要更换钢带纱管底座时,必须要拆装与钢带连接的螺钉,因此需要将损坏的钢带纱管底座运行到指定位置才能更换,浪费时间又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好,能降低维护成本的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包括底座及底座上的第一筒管座和第二筒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筒管座的第一安装孔和安装第二筒管座的第二安装孔,第一筒管座和第二筒管座分别可拆并卡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纱管底座采用独立的底座以及两个筒管座,而在底座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筒管座的第一安装孔和安装第二筒管座的第二安装孔,由于筒管座与底座为可拆式结构,因此底座具有通用性好,因此能根据不同尺寸的筒管,将对应的筒管座卡接在对应的安装孔内,无需整体更换底座,能满足各筒管的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纱管底座在集体落纱装置在遇到故障,对钢带纱管底座造成损伤时,由于两筒管座是安装在底座上,因此会首先损坏筒管座使其脱落,对底座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且更换筒管座时直接在故障当前位置,将筒管座安装到对应的安装孔内就完成维护工作,操作简便快速,能节约操作时间,提高纺纱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带纱管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带纱管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带纱管底座局部有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钢带座,1-2—第一安装孔,1-21—第一凸环,1-22—第一插槽,1-23—第一定位孔,1-24—第一挡块,1-3—第二安装孔,1-31—第二凸环,1-32—第二插槽,1-33—第二定位孔,1-34—第二挡块,2—第一筒管座,2-1—第一凸块,2-2—第一安装轴,2-3—第一轴肩,3—第二筒管座,3-1—第二凸块,3-2—第二安装轴,3-3—第二轴肩。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包括底座1及底座1上的第一筒管座2和第二筒管座2,第一筒管座2可摆放空筒管,第二筒管座2摆放满纱筒管,底座1下部具有钢带座1-1,钢带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钢带座1-1,底座1沿输送轨道上移动并准确定位筒管工作位置。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安装孔1-2和安装第二筒管座3的第二安装孔1-3,第一筒管座2和第二筒管座3分别可拆并卡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内,因此可根据不同筒管尺寸,安装和更换对应的筒管座,安装快捷方便,能满足各种筒管的使用。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的第一安装孔1-2内设有第一凸环1-21,第一凸环1-21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1-22,第一安装孔1-2的下部设有于限制第一筒管座2转动的第一挡块1-24,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安装轴2-2底部沿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2-1,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凸块2-1穿过第一插槽1-22转动后卡接在第一安装孔1-2处,且第一筒管座2上的第一凸块2-1与第一安装孔1-2上的第一挡块1-24相接,由于第一筒管座2上的第一凸块2-1位于的第一凸环1-21的下部并能形成卡接,使第一筒管座2不能脱离底座1,将第一筒管座2快速安装在底座1的第一安装孔1-2内,或从底座1上迅速拆除第一筒管座2。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的第一安装孔1-2在第一凸环1-21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定位孔1-23,第一凸环1-21对称设有第一插槽1-22,第一筒管座2上的第一凸块2-1对称设置,能方便将第一筒管座2快速安装在底座1的第一安装孔1-2内,两个对称的第一凸块2-1卡接在第一凸环1-21的下部,能增加卡接面积,提高第一筒管座2连接的可靠性,第一安装轴2-2上部具有外凸的第一轴肩2-3,第一轴肩2-3与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定位孔1-23相配,使第一筒管座2快速安装在底座1上的同时,能提高第一筒管座2的装配精度。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的第二安装孔1-3内设有第二凸环1-31,第二凸环1-31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槽1-32,第二安装孔1-3的下部设有于限制第二筒管座3转动的第二挡块1-34,第二筒管座3下部的第二安装轴3-2沿径向至少一个第二凸块3-1,第二筒管座3的第二凸块3-1穿过第二插槽1-32转动后卡接在第二安装孔1-3处,第二筒管座3上的第二凸块3-1与第二安装孔1-3上的第二挡块1-34相接,使安装到位后第二筒管座3不能继续转动,由于第二筒管座3上的第二凸块3-1位于的第二凸环1-31的下部并形成卡接,使第二筒管座3不能脱离底座1,将第二筒管座3快速安装在底座1的第二安装孔1-3内,也能将快速从底座1上拆除第二筒管座3,操作非常方便。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的第二安装孔1-3在第二凸环1-31的上部还设有第二定位孔1-33,第二凸环1-31对称设有第二插槽1-32,第二筒管座3上的第二凸块3-1对称设置,两个对称的第二凸块3-1卡接在第二凸环1-31的下部,以增加卡接的面各,提高第二筒管座3连接可靠性,第二安装轴3-2上部具有外凸的第二轴肩3-3,且第二轴肩3-3与第二筒管座3的第二定位孔1-33相配,使第二筒管座3快速安装在底座1上的同时,能提高第二筒管座3的装配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包括底座(1)及底座(1)上的第一筒管座(2)和第二筒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安装孔(1-2)和安装第二筒管座(3)的第二安装孔(1-3),第一筒管座(2)和第二筒管座(3)分别可拆并卡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第一安装孔(1-2)内设有第一凸环(1-21),第一凸环(1-21)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1-22),第一安装孔(1-2)的下部设有于限制第一筒管座(2)转动的第一挡块(1-24),第一筒管座(2)下部的第一安装轴(2-2)沿径向至少一个第一凸块(2-1),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凸块(2-1)穿过第一插槽(1-22)转动后卡接在第一安装孔(1-2)处,且第一筒管座(2)上的第一凸块(2-1)与第一安装孔(1-2)上的第一挡块(1-24)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第一安装孔(1-2)在第一凸环(1-21)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定位孔(1-23),第一凸环(1-21)对称设有第一插槽(1-22),所述第一筒管座(2)上的第一凸块(2-1)对称设置,第一安装轴(2-2)上部具有外凸的第一轴肩(2-3)与第一筒管座(2)的第一定位孔(1-23)相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第二安装孔(1-3)内设有第二凸环(1-31),第二凸环(1-31)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槽(1-32),第二安装孔(1-3)的下部设有于限制第二筒管座(3)转动的第二挡块(1-34),第二筒管座(3)下部的第二安装轴(3-2)沿径向至少一个第二凸块(3-1),第二筒管座(3)的第二凸块(3-1)穿过第二插槽(1-32)转动后卡接在第二安装孔(1-3)处,且第二筒管座(3)上的第二凸块(3-1)与第二安装孔(1-3)上的第二挡块(1-34)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第二安装孔(1-3)在第二凸环(1-31)的上部还设有第二定位孔(1-33),第二凸环(1-31)对称设有第二插槽(1-32),所述第二筒管座(3)上的第二凸块(3-1)对称设置,第二安装轴(3-2)上部具有外凸的第二轴肩(3-3)与第二筒管座(3)的第二定位孔(1-33)相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落装置用可换式纱管摆放头的钢带纱管底座,包括底座及底座上的第一筒管座和第二筒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筒管座的第一安装孔和安装第二筒管座的第二安装孔,第一筒管座和第二筒管座分别可拆并卡接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无需整体更换底座,能满足各筒管的使用要求,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操作简便快速,能节约操作时间,提高纺纱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途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