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7390发布日期:2020-08-18 20:1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抗菌、防螨、负离子、远红外、防紫外线、防毒、阻燃、防电磁波辐射、磁疗、香味、吸湿排汗、防油防水等。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大多是将织物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低,降低了功能性面料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织物在吸湿性能方面表现的不够理想,归根结底,是制成织物的纱线存在问题,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解决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大多是将织物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低,降低了功能性面料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织物在吸湿性能方面表现的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包括外防护层、保温材料以及改良型纤维纱线,所述外防护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改良型纤维纱线,在所述外防护层和改良型纤维纱线之间的位置填充设置有保温材料。

所述改良型纤维纱线包括壳聚糖纤维丝、亚麻纤维丝、聚酯纤维丝、棉纤维丝以及纱线本体,且改良型纤维纱线是以纱线本体为中心轴线,在所述纱线本体的外部通过倍捻方式按照由内及外的顺序依次缠绕设置有壳聚糖纤维丝、亚麻纤维丝、聚酯纤维丝以及棉纤维丝。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纤维丝、亚麻纤维丝、聚酯纤维丝以及棉纤维丝在纱线本体的外部共同形成抗菌吸湿的螺旋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为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外防护层的厚度为2μm。

优选的,所述保温材料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所述保温材料的最大厚度为5μm。

优选的,所述纱线本体和外防护层的中心点同处在一个轴心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纤维丝、亚麻纤维丝、聚酯纤维丝以及棉纤维丝之间涂设有粘合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通过在原有纤维纱线的外部通过倍捻的方式,分别对应缠绕设置有壳聚糖纤维丝以及亚麻纤维丝,壳聚糖纤维丝和亚麻纤维丝本身在使用时,均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可以提高原有纤维纱线在杀菌方面的功能,提高实用性。

2、该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通过在原有纤维纱线的外部通过倍捻的方式,分别对应缠绕设置有聚酯纤维丝和棉纤维丝,聚酯纤维丝和棉纤维丝本身均具备吸湿的功能,而且吸湿率较大,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纤维纱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防护层;2、壳聚糖纤维丝;3、亚麻纤维丝;4、聚酯纤维丝;5、棉纤维丝;6、纱线本体;7、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包括外防护层1、保温材料7以及改良型纤维纱线,外防护层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改良型纤维纱线,在外防护层1和改良型纤维纱线之间的位置填充设置有保温材料7,外防护层1为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外防护层1的厚度为2μm,保温材料7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保温材料7的最大厚度为5μm,纱线本体6和外防护层1的中心点同处在一个轴心直线上。

请参阅图3,改良型纤维纱线包括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棉纤维丝5以及纱线本体6,且改良型纤维纱线是以纱线本体6为中心轴线,在纱线本体6的外部通过倍捻方式按照由内及外的顺序依次缠绕设置有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以及棉纤维丝5,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以及棉纤维丝5在纱线本体6的外部共同形成抗菌吸湿的螺旋结构,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以及棉纤维丝5之间涂设有粘合剂。

在本实施例中,壳聚糖纤维丝2的抗菌机理为,一般细菌的细胞常带有负电荷,带整点的基团与蛋白质细菌结合后使其改性并使细菌被絮凝、聚沉,从而抑制其繁殖能力;亚麻纤维丝3的抗菌机理为,亚麻纤维丝3具有特殊的果胶质斜扁孔结构,麻纤维内部的这种中空结构,不仅富含氧气,抑制了厌氧菌的生长,而且由于毛细管作用使纤维具有吸湿快干的功能,破坏了细菌赖以生长的潮湿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包括外防护层(1)、保温材料(7)以及改良型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改良型纤维纱线,在所述外防护层(1)和改良型纤维纱线之间的位置填充设置有保温材料(7);

所述改良型纤维纱线包括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棉纤维丝(5)以及纱线本体(6),且改良型纤维纱线是以纱线本体(6)为中心轴线,在所述纱线本体(6)的外部通过倍捻方式按照由内及外的顺序依次缠绕设置有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以及棉纤维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以及棉纤维丝(5)在纱线本体(6)的外部共同形成抗菌吸湿的螺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为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外防护层(1)的厚度为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7)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所述保温材料(7)的最大厚度为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本体(6)和外防护层(1)的中心点同处在一个轴心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纤维丝(2)、亚麻纤维丝(3)、聚酯纤维丝(4)以及棉纤维丝(5)之间涂设有粘合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含抗菌吸湿外层结构的纤维纱线,涉及纤维纱线技术领域,包括外防护层、保温材料以及改良型纤维纱线,外防护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改良型纤维纱线,在所述外防护层和改良型纤维纱线之间的位置填充设置有保温材料,通过在原有纤维纱线的外部通过倍捻的方式,分别对应缠绕设置有壳聚糖纤维丝以及亚麻纤维丝,壳聚糖纤维丝和亚麻纤维丝本身在使用时,均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可以提高原有纤维纱线在杀菌方面的功能,提高实用性,通过在原有纤维纱线的外部通过倍捻的方式,分别对应缠绕设置有聚酯纤维丝和棉纤维丝,聚酯纤维丝和棉纤维丝本身均具备吸湿的功能,而且吸湿率较大,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曹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曹杨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