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再生棉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4603发布日期:2020-06-20 17:23阅读:1414来源:国知局
循环再生棉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再生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循环再生棉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再生棉纺纱是棉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纱、废边纱、边角料或废布料等,经过分类回收重新加工所制得的纤维材料,用于继续纺纱。形成一种环保循环的生产模式。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纺织资源的供应上也比较紧缺。目前有些下脚料作为垃圾来处理,甚至作为燃料用于生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费弃物及碳排放,弘杨环保循环的生产模式再生利用,运用分拣、退色、开松、再纺纱循环生产再生棉;但是再生纱有纯棉的,化纤混纺的,有短纤纺纱也有长丝等。

目前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分拣→开松→打饼→褪色→烘干→打包。实验过程发现先开松后褪色的工艺流程出现以下问题无法,开松下来的原料无法生产:

(1)开松下来纤维全部呈灰黑色,同时内部含有化纤成份的纤维,纤维无法分类使用生产;

(2)开松纤维蓬松严重,打饼进度困难,同时褪色过程中,最终褪色的纤维都呈灰蓝色,且湿纤维无法烘干,最终纤维都呈小饼状,无法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再生棉生产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循环再生棉生产加工工艺,它的工艺流程如下:

1、分拣,对回收按纤维属性,着色度,含萤光度的分类;

2、人工连续放入物料网筒自动顺时针运转喷水并压缩锤打成内经860mm、外经1860mm、高300mm、重量400公斤的空心饼;配套剥色烘干机装积大小,三块饼一组运输吊装入剥色机。

3、剥色,装笼后移吊入高压退色冲洗;

4、烘干,通过烘干设备分数次烘干后并常温冷却;

5、精挑,将剥色烘干后的物料通过振动棉箱风机的抽吸输送经挑拣台,人工分拣再分各等级的原棉,化纤或特殊纤维;

6、切段,将原料均匀地摊在输送带上,由输送带将原料带到输送辊进口,再由罗拉将原料挤紧送到动刀辊前,经过动刀与定刀的剪切,将原料切段。切段的物料经输送带传出去;

7、粗梳开松,由钉辊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机械离心力来排除棉纺物中的杂质并将其撕裂由多辊筒疏松;采用两辊筒锯刺梳针粗开松;

8、精梳细开松,由钉辊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机械离心力来排除棉纺物中的杂质并将其撕裂由多辊筒疏松;采用六辊筒不同梳针密度精细打松成单纤维充分混合;

9、打包,通过打包设备对处理好的再生棉进行打包。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的分拣有以下几种分拣情况:

11、根据原纱成分分类,分为纯棉类、涤棉类、含棉纤维类、其他混合类纤维四大类品种;

12、根据回收物的颜色分类,分为本色类与着有色类;

13、根据内部染色工艺确定分类,分为有荧光与无荧光;

14、根据褪色工艺分类,分为无浆与含浆类。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的打饼为采用散纤维压饼机压缩一定密度可渗透剥色冲洗的圆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的剥色分为以下几步:

31、第一道水:回用水,加液碱+保险粉,直升100度30分钟,直排;

32、第二道水:回用水,常温水洗7分钟,排放;

33、第三道水:回用水,加液碱+双氧水,直升105度30min,直排;

34、第四道水:冷水,常温加冰醋酸水洗10分钟,排放;

35、第五道水:冷水,常温水洗7分钟,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烘干主要采用分时段逐步升温进行不同程度的烘干,具体步骤如下:

41、先榨水两次,每次80秒;

42、然后50度10分钟;

43、接着85度30分钟;

44、然后105度90分钟烘干;烘干后降温到85度出缸,自然冷却出缸。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的精挑分为:色纱、色布的精挑方式和本色纱、本色布的精挑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的切段操作是依次输送进行,每次切段的长度为45mm左右。

作为优选,所述切段机加工的物料切段成小于450mm的片块由人工均匀地供给喂料带上进入一组开松机,再提高管道喂入二组开松机连续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7的粗梳开松采用两辊筒锯刺梳针粗开松,具体操作如下:

71、物料由人工均匀地供给喂料带上,经罗拉的挤压送到分梳辊前,由分梳辊的钩拉分梳,其中杂质由分梳辊的离心力作用,将其沿分梳辊的切线方向甩出去,经分梳的纤维进入物料转移除尘系统进入下一道工序,粉尘及短绒经粉尘集中回收处理系统进入集尘系统。

72、经nsx-fs600系列纤维分梳机加工后的物料由物料转移系统喂入下一工序罗拉入口处,同样由罗拉挤压送到分梳辊前,由分梳辊的钩拉松开。其中杂质由分梳辊的离心力作用,将其沿分梳辊的切线方向甩出去,纤维物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分梳的纤维由物料转移系统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反复经过分梳辊的梳理,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状物料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8精梳细开松是采用六辊筒不同梳针密度精细打松成单纤维充分混合,采用多仓混棉箱及多辊筒纤维分梳设备,具体操作如下:

81、物料由人工均匀地供给喂料带上,经罗拉的挤压送到分梳辊前,由分梳辊的钩拉分梳,其中杂质由分梳辊的离心力作用,将其沿分梳辊的切线方向甩出去,经分梳的纤维进入物料转移除尘系统进入下一道工序,粉尘及短绒经粉尘集中回收处理系统进入集尘系统;

82、经nsx-fs3150系列纤维分梳机加工后的物料由物料转移系统喂入下一工序罗拉入口处,同样由罗拉挤压送到分梳辊前,由分梳辊的钩拉松开;其中杂质由分梳辊的离心力作用,将其沿分梳辊的切线方向甩出去,纤维物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分梳的纤维由物料转移系统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反复经过分梳辊的梳理,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状物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主要试纺各类气流纺、50s及以上的精梳、半精梳、普梳等品种;生产40s及以上再生棉品种,生产路径走紧密纺纺纱形式,保证了单纱强力,保证了后道织造的生产效率,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存在的弊端,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剥色的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循环再生棉生产加工工艺,它的工艺流程为:分拣→打饼→剥色→精挑→切段→粗梳开松→精梳细开松→打包。

其中,分拣是粗拣纱与布的类型、有色与无色、带浆与不带浆、纯棉与化纤及混纤,从而确定脱色工艺;

打饼是压缩一定密度可渗透剥色冲洗的圆饼;采用散纤维压饼机;

剥色采用的是脱色清洗机,吊装入机分布加料加温清洗;

烘干是分时段逐步升温进行不同程度的烘干;

精挑是精拣退色残留色纱或色布、带荧光的杂纤纱或布、袋荧光的与不带荧光的纯棉原料;

切断是将待加工的物料切断为45mm左右的长度便于开松;

粗梳开松是人工铺平上料送入再生纤维分梳设备,采用两辊筒锯刺梳针粗开松;

精梳细开松是采用六辊筒不同梳针密度精细打松成单纤维充分混合,采用多仓混棉箱及多辊筒纤维分梳设备;

最后通过打包机压缩成长方形包裹即可。

进一步地,

本色纱、本色布不含浆再生棉工艺生产流程:

本色纱不含浆:分拣→切段→粗梳开松→精梳细开松→打包。

本色纱、本色布含浆再生棉工艺生产流程:

本色含浆:分拣→打饼→退浆→烘干→切段→粗梳开松→精梳细开松→打包。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拣有以下几种分拣情况:

11、根据原纱成分分类,分为纯棉类、涤棉类、含棉纤维类、其他混合类纤维四大类品种;

12、根据回收物的颜色分类,分为本色类与着有色类;

13、根据内部染色工艺确定分类,分为有荧光与无荧光;

14、根据褪色工艺分类,分为无浆与含浆类。

表1是分拣分类最终形成的分类表。

进一步地,所述的剥色分为以下几步(如图2所示):

第一道水:回用水,加液碱+保险粉,直升100度30分钟,直排;

第二道水:回用水,常温水洗7分钟,排放;

第三道水:回用水,加液碱+双氧水,直升105度30min,直排;

第四道水:冷水,常温加冰醋酸水洗10分钟,排放;

第五道水:冷水,常温水洗7分钟,排放;

进一步地,精挑操作方法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5.1、色纱、色布的精挑方式

5.1.1色织各工序生产过程中,根据订单特点过程使用的原纱进行分类,分为纯棉色纱、纯棉色布,统一入指定存放区域周转箱中。

5.1.2每天接班后对各区域的纯棉色纱、色布进行回收。

5.1.3将回收过来的色纱、色布进行简单的挑拣,将内部杂物等异常清理。

5.1.4将挑好的色纱、色布装入打饼机,安排打饼。

5.1.5色纱、色布打饼后进行褪色并烘干,烘干后将为褪色掉挑清,剩余的为合格的纯棉再生棉原料。

5.2本色纱、本色布的精挑方式

5.2.1印染各工序生产过程中,根据订单特点过程使用的原纱进行分类,分为纯棉本色纱、本色布,统一入指定存放区域周转箱中。

5.2.2每天接班后对各区域的纯棉本色纱、本色布进行回收。

5.2.3将回收过来的色纱、色布进行简单的挑拣,将内部杂物等异常清理。

5.2.4将挑好的本色纱、本色布进入紫光灯暗房进行精条,将有荧光的挑出来。

剩余的为合格的纯棉本色系类再生棉原料。

进一步地,分拣之前的来源为:纺纱产生的废纱、回丝和色织、印染面料生产的各工序形成的废边纱、边脚料及废布料。

进一步地,所述精梳细开松的具体操作如下:

物料由人工均匀地供给喂料带上,经罗拉的挤压送到分梳辊前,由分梳辊的钩拉分梳,其中杂质由分梳辊的离心力作用,将其沿分梳辊的切线方向甩出去,经分梳的纤维进入物料转移除尘系统进入下一道工序,粉尘及短绒经粉尘集中回收处理系统进入集尘系统;

经nsx-fs600系列纤维分梳机加工后的物料由物料转移系统喂入下一工序罗拉入口处,同样由罗拉挤压送到分梳辊前,由分梳辊的钩拉松开。其中杂质由分梳辊的离心力作用,将其沿分梳辊的切线方向甩出去,纤维物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分梳的纤维由物料转移系统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反复经过分梳辊的梳理,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状物料。

所述切段机(nsx-qd350)加工的物料切段成小于450mm的片块由人工均匀地供给喂料带上进入一组nsx-fs600开松机再提高管道喂入二组nsx-fs600开松机连续加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关设备的型号为:切段机(nsx-qd350)-上料箱(nsx-sl1500)-多仓混棉箱(nxs-fx-6)-

再生纤维分梳机1(nsx-fs600-2)-再生纤维分梳机2(nsx-fs600-6)-除尘室(nsx-jc5000)-金火探除器(nsx-jhf)-桥式磁铁-圆筒尘笼-风机-散纤维压饼机(ibal266lianfa.pdf)-烘干机(iballianfa(1).pdf)-nsx-yd2-30t型双工位液压打包机(上述设备在各段工艺中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掌握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加工退色对纤维强力有所损伤,过程开松对纤维长度有所降低,为了保证再生棉纱的成纱质量及纺纱过程的可纺性,结合国内外机型对各类开松的纤维进行相关物理指标分析,为此通过多次比对采集大量数据及纺纱试验检测和织布,制定加工再生棉的标准(如表2所示):

表2采用ust公司的afs仪器比对8种开纤来样及精梳落棉。

因为受残留轻微色及含短绒率高的影响,根据纺织品可纺性要求我们纺纱试验通过16s-50s数据积累,认为配比必须控制在30%-40%,40s-50s要走精梳及紧密纺流程,并按色纤类型分为有无萤光和可染色与可漂白类,并制定了可再生棉纱用纤维的基本成纱标准如表3所示:

表3是可再生棉纱用纤维的基本成纱标准。

目前短纤再生纱分类:一类是用废弃边角料等加工制成的棉型纤维纱线,另一类是瓶片熔融抽丝加工成的涤纶短纤纱线。由于纤维的性质或结构与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相同,以此生产出的纱线、面料质量及服用性不受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