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7360发布日期:2021-01-24 06:0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锦纶纤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橄榄,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高可达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侧脉12-16对,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橄榄原产于中国南方,中国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日本(长崎、冲绳)及马来半岛等地区均有栽培,野生橄榄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
[0003]
橄榄是很好的防风树种及行道树。其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制农具及建筑用材等。并且其橄榄叶、橄榄果、橄榄核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消疾杀虫、消肿止痛等功效。其中橄榄果可生食或渍制,药用治喉头炎、咳血、烦渴、肠炎腹泻。
[0004]
早在15世纪-16世纪,就有迹象显示服用橄榄叶泡的茶是中东地区传统上治疗例如咳嗽,喉咙痛, 膀胱炎和发热等不适的方法。而直到18世纪早期,橄榄叶才开始引起医疗界的注意。橄榄叶中主要含有的有效成分为环烯醚萜类物质、黄酮及其甙、双黄酮及其甙、低分子单宁等,其活性最高的为橄榄苦甙和羟基酪醇。橄榄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保护皮肤细胞不受紫外线的伤害,防止紫外线对皮肤膜脂质的分解,促进纤维细胞生成胶元蛋白,减少纤维细胞胶元酶的分泌,阻止细胞膜的抗聚糖反应,自然抵御由氧化而导致肌肤的破坏,更免受uv紫外线伤害,有效维持肌肤柔嫩与弹性,达到扶肤、嫩肤的功效。
[0005]
锦纶纤维,又称尼龙,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锦纶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
[0006]
锦纶纤维产品用途广泛,是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的好材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铸型尼龙广泛代替机械设备的耐磨部件,代替铜和合金作设备的耐磨损件。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丝杆防止机械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化工设备等。
[0007]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锦纶纤维的功能性改进也越来越多。常见的功能性纤维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纺丝程中,直接添加功能性助剂,制备功能性纤维。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后处理将功能性成份附着于纤维表面,从而赋予纤维一定程度的功能性。前述的第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将功能性助剂分散于纤维内部,能够使纤维具备永久功能性。而前述的第二种方法,纤维表面的功能性助剂易于流失,功能性不持久。
[0008]
在采用第一种生产工艺生产锦纶纤维的现有技术中,有将功能性助剂负载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再制备功能性母粒,最后混合纺丝的工艺见诸报道。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目前采用上述工艺制备锦纶纤维的过程中,由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趋于团聚的特性,在作为负载有功能性成分的载体时,其在纤维内部的分布性不佳,改性效果不理想,功能性成分的特性无法在纤维上充分发挥改性作用。
[0009]
进一步的,申请人在采用橄榄作为植物改性材料对锦纶进行改性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将从橄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负载于常用载体上时,负载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工艺要求。而将所述的有效成分负载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时,虽然负载效果较好,但是其加工稳定性不理想,不同批次的锦纶纤维产品性能不一致,影响功能性锦纶纤维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1)改善负载有橄榄有效成分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锦纶纤维内部的分布性;(2)改善负载有橄榄有效成分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加工稳定性。
[0011]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有: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功能性母粒的制备;所述橄榄提取液的制备,由橄榄叶提取物和橄榄果提取物的混合物,通过超声提取制得;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有:二氧化硅溶胶制备、成型;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投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氨水,200-300rpm搅拌5-10min后,滴加投入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1-1.5h,制得二氧化硅溶胶;所述成型,将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置于210-220℃,15-18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0.5%;然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500-600℃,煅烧时间3-5h,制得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012]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粒径为500-600nm,孔径为20-30nm,比表面为700-800m
2
/g。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还包括有:活化;所述活化,将所述成型后的多孔纳米颗粒置于密闭容器中,30s内加压至11-12mpa,保压10min,1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然后再次在30s内加压至15-20mpa,保压5min,1.5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完成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活化步骤。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负载、改性;所述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将所述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无水乙醇中,研磨分散,制得;所述负载,将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与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混合,重复进行研磨分散3-5次,每次研磨时间为20-30min。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橄榄提取液的制备,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果提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1:5-6;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苦甙含量>30%,羟基酪醇含量10-20%;所述橄榄果提取物,橄榄多酚含量大于8%。
[0016]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所述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化铵:氨水: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90-100:5-10:5-10:8-12:20-25。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将所述负载后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3-4倍体积复合改性液中,升温至40-50℃,搅拌;所述复合改性液,包括以下成分: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性母粒的制备,将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升温至280℃保温,混合熔融30-40min,造粒,制得所述功能性母粒。
[0019]
优选的,所述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的重量份比值为180-200:25-30:5-8:1-3:1-3:1-3。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纺丝,将普通锦纶66切片和所述功能性母粒混合,在260℃条件下,挤压熔融,经计量后,进行纺丝,制得纤维;所述普通锦纶66切片:功能性母粒的重量份比值为100:1-8。
[0021]
本发明采用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其表面含有的橄榄环烯醚萜类物质、黄酮及其甙、双黄酮及其甙等成分的官能团,以及脂类、醇类的官能团,能够与锦纶纤维官能团接枝。由此,所述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与锦纶纤维结合紧密牢固,不易流失或失效,能够充分发挥橄榄有效成分对锦纶纤维的改性效果,改性效果稳定、持久,能够有效避免所述的锦纶纤维或制品在长期贮藏或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性能衰减及其黄变现象。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在纤维内部分布性好,能够充分发挥橄榄有效成分对锦纶纤维的改性效果,所述的锦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8%,对大肠杆菌抑菌率≥95.4%,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92.7%。
[0023]
(2)本发明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制备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中,有效成分在多孔纳米颗粒上负载稳定,长期稳定性好,对锦纶纤维的改性效果稳定、持久,经过100次标准洗涤,所述的锦纶纤维抑菌性能下降小于7.4%。
[0024]
(3)本发明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具有护肤、润肤、防紫外线功能,能够有效减少易过敏人群对锦纶纤维制品的过敏反应。
[0025]
(4)本发明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够有效避免所述的锦纶纤维或制品在长期贮藏或使用后,出现的黄变现象以及性能衰减现象。
[0026]
(5)本发明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断裂强度≥6.2cn/dtex,断裂伸长率≥39%,耐黄变等级为5级。
[0027]
(6)本发明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改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加工稳定性,能够适应功能性锦纶纤维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
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功能性母粒的制备、纺丝、后处理。
[0030]
所述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将预定份数的橄榄叶提取物和橄榄果提取物混合,研磨至150目;投入至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100rpm搅拌10min,升温至40℃,进行超声提取1h,滤出固体物后,制得所述橄榄提取液。
[0031]
所述超声提取,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强度为10w/cm
2
,超声功率350w。
[0032]
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果提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1:5。
[0033]
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苦甙含量为33%,羟基酪醇含量为16%,目数为80目。
[0034]
所述橄榄果提取物,橄榄多酚含量为17%,目数为80目。
[0035]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二氧化硅溶胶制备、成型、活化。
[0036]
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将预定份数的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投入预定份数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氨水,200rpm搅拌5min后,滴加投入预定份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搅拌1h,制得二氧化硅溶胶。
[0037]
所述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90:5:5:8:20。
[0038]
所述成型,将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置于210℃,15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0.5%;然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h,制得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039]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为sio
2
,粒径为600nm,孔径为20nm,比表面为700m
2
/g。
[0040]
所述活化,将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置于密闭容器中,30s内加压至11mpa,保压10min,1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然后再次在30s内加压至15mpa,保压5min,1.5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完成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活化步骤。
[0041]
所述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负载、改性。
[0042]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将所述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无水乙醇中,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剪切、分散,混合均匀,制得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
[0043]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5。
[0044]
所述负载,将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与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混合,重复进行研磨分散3次,研磨转速为500rpm,每次研磨时间为20min,制得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然后进行溶剂挥发去除乙醇,制得干燥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
[0045]
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的质量份比值为20:10:1: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甘油三油酸酯。
[0046]
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钠。
[0047]
所述改性,将所述负载后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3倍体积复合改性液中,升温至40℃,200rpm搅拌转速下,搅拌2h,分离出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048]
所述复合改性液,包括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
[0049]
所述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的重量份比值为2:5:3:1:4:3:20。
[0050]
所述功能性母粒的制备,将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升温至280℃保温,混合熔融30min,造粒,制得所述功能性母粒。
[0051]
所述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的重量份比值为180:25: 8:1:1:1。
[0052]
所述纺丝,将普通锦纶66切片和所述功能性母粒混合,在260℃条件下,挤压熔融,经计量后,进行纺丝,制得纤维。
[0053]
所述普通锦纶66切片:功能性母粒的重量份比值为100:1。
[0054]
所述挤压熔融,螺杆压力为70kg/cm,螺杆转速为18r/min。
[0055]
所述后处理,包括上油、卷绕、牵伸。
[0056]
所述纤维经后处理,制得所述含橄榄的锦纶纤维。
[0057]
所述卷绕,卷绕速度为550m/min。
[0058]
所述牵伸,牵伸倍数为3.3倍,牵伸温度为105℃。
[0059]
经检测,本实施例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8%,对大肠杆菌抑菌率95.4%,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92.7%;经过100次标准洗涤,所述的锦纶纤维抑菌性能下降7.2%;断裂强度6.2cn/dtex,断裂伸长率39%,耐黄变等级为5级。
[0060]
实施例2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功能性母粒的制备、纺丝、后处理。
[0061]
所述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将预定份数的橄榄叶提取物和橄榄果提取物混合,研磨至200目;投入至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150rpm搅拌15min,升温至50℃,进行超声提取1.5h,滤出固体物后,制得所述橄榄提取液。
[0062]
所述超声提取,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强度为10w/cm
2
,超声功率350w。
[0063]
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果提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1:6。
[0064]
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苦甙含量为33%,羟基酪醇含量为16%,目数为80目。
[0065]
所述橄榄果提取物,橄榄多酚含量为17%,目数为80目。
[0066]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二氧化硅溶胶制备、成型、活化。
[0067]
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将预定份数的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投入预定份数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氨水,300rpm搅拌10min后,滴加投入预定份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搅拌1.5h,制得二氧化硅溶胶。
[0068]
所述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8:10:10:25。
[0069]
所述成型,将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置于210℃,16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0.5%;然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4h,制得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070]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为sio
2
,粒径为500nm,孔径为30nm,比表面为800m
2
/g。
[0071]
所述活化,将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置于密闭容器中,30s内加压至12mpa,保压10min,1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然后再次在30s内加压至16mpa,保压5min,1.5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完成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活化步骤。
[0072]
所述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负载、改性。
[0073]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将所述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无水乙醇中,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剪切、分散,混合均匀,制得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
[0074]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2.0。
[0075]
所述负载,将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与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混合,重复进行研磨分散4次,研磨转速为550rpm,每次研磨时间为25min,制得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然后进行溶剂挥发去除乙醇,制得干燥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
[0076]
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的质量份比值为20:10:1: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甘油三油酸酯。
[0077]
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钠。
[0078]
所述改性,将所述负载后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4倍体积复合改性液中,升温至45℃,300rpm搅拌转速下,搅拌3h,分离出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079]
所述复合改性液,包括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
[0080]
所述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的重量份比值为3:5:1:1:4:3:25。
[0081]
所述功能性母粒的制备,将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升温至280℃保温,混合熔融40min,造粒,制得所述功能性母粒。
[0082]
所述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的重量份比值为190: 30:6:2:3:1。
[0083]
所述纺丝,将普通锦纶66切片和所述功能性母粒混合,在260℃条件下,挤压熔融,经计量后,进行纺丝,制得纤维。
[0084]
所述普通锦纶66切片:功能性母粒的重量份比值为100:7。
[0085]
所述挤压熔融,螺杆压力为80kg/cm,螺杆转速为22r/min。
[0086]
所述后处理,包括上油、卷绕、牵伸。
[0087]
所述纤维经后处理,制得所述含橄榄的锦纶纤维。
[0088]
所述卷绕,卷绕速度为600m/min。
[0089]
所述牵伸,牵伸倍数为3.3倍,牵伸温度为105℃。
[0090]
经检测,本实施例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9%,对大肠杆菌抑菌率96.8%,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94.1%;经过100次标准洗涤,所述的锦纶纤维抑菌性能下降5.1%;断裂强度6.6cn/dtex,断裂伸长率44%,耐黄变等级为5级。
[0091]
实施例3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含
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功能性母粒的制备、纺丝、后处理。
[0092]
所述橄榄提取液的制备,将预定份数的橄榄叶提取物和橄榄果提取物混合,研磨至200目;投入至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150rpm搅拌15min,升温至50℃,进行超声提取1.5h,滤出固体物后,制得所述橄榄提取液。
[0093]
所述超声提取,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强度为10w/cm
2
,超声功率350w。
[0094]
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果提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1:6。
[0095]
所述橄榄叶提取物,橄榄苦甙含量为33%,羟基酪醇含量为16%,目数为80目。
[0096]
所述橄榄果提取物,橄榄多酚含量为17%,目数为80目。
[0097]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分子巢预处理、二氧化硅溶胶制备、负载、成型、活化。
[0098]
所述分子巢预处理,取预定份数的分子巢颗粒研磨至目数范围d50为μm,然后置于真空环境下,升温至260℃,保温2h,自然冷却至常温。
[0099]
所述分子巢颗粒为硅藻土颗粒,粒径范围350目,密度范围0.35-0.4g/cm
3

[0100]
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将预定份数的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投入预定份数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氨水,300rpm搅拌10min后,滴加投入预定份数的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搅拌1.5h,制得二氧化硅溶胶。
[0101]
所述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8:10:10:25。
[0102]
所述负载,将预定份数的分子巢颗粒投入至二氧化硅溶胶中,保持150rpm搅拌,待分子巢颗粒将二氧化硅溶胶吸收80%以上时,放置凝胶陈化至凝胶彻底;最后分离出所述分子巢颗粒。
[0103]
所述分子巢颗粒:二氧化硅溶胶的重量份比值为1:2.5。
[0104]
所述成型,将所述负载后的分子巢颗粒置于210℃,16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干燥,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0.5%,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105]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孔隙率为96%,比表面为800m
2
/g。
[0106]
所述活化,将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置于密闭容器中,30s内加压至12mpa,保压10min,1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然后再次在30s内加压至16mpa,保压5min,1.5s内快速泄压至常压,完成所述多孔纳米颗粒的活化步骤。
[0107]
所述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负载、改性。
[0108]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将所述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无水乙醇中,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剪切、分散,混合均匀,制得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
[0109]
所述多孔纳米颗粒: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2.0。
[0110]
所述负载,将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与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混合,重复进行研磨分散4次,研磨转速为550rpm,每次研磨时间为25min,制得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然后进行溶剂挥发去除乙醇,制得干燥的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
[0111]
所述橄榄提取液:多孔纳米颗粒分散液: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的质量份比值为20:10:1: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甘油三油酸酯。
[0112]
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钠。
[0113]
所述改性,将所述活化后的多孔纳米颗粒投入至4倍体积复合改性液中,升温至45℃,300rpm搅拌转速下,搅拌3h,分离出所述多孔纳米颗粒。
[0114]
所述复合改性液,包括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
[0115]
所述钛酸丁酯、新癸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季戊四醇、烟酸甲酯、无水乙醇的重量份比值为3:5:1:1:4:3:25。
[0116]
所述功能性母粒的制备,将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升温至280℃保温,混合熔融40min,造粒,制得所述功能性母粒。
[0117]
所述锦纶66切片、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抗氧剂seed、亚磷酸三异癸基脂、聚己内酯、硅烷偶联剂kh-570的重量份比值为190: 30:6:2:3:1。
[0118]
所述纺丝,将普通锦纶66切片和所述功能性母粒混合,在260℃条件下,挤压熔融,经计量后,进行纺丝,制得纤维。
[0119]
所述普通锦纶66切片:功能性母粒的重量份比值为100:7。
[0120]
所述挤压熔融,螺杆压力为80kg/cm,螺杆转速为22r/min。
[0121]
所述后处理,包括上油、卷绕、牵伸。
[0122]
所述纤维经后处理,制得所述含橄榄的锦纶纤维。
[0123]
所述卷绕,卷绕速度为600m/min。
[0124]
所述牵伸,牵伸倍数为3.3倍,牵伸温度为105℃。
[0125]
经检测,本实施例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9%,对大肠杆菌抑菌率98.9%,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96.7%;经过100次标准洗涤,所述的锦纶纤维抑菌性能下降4.8%;断裂强度6.9cn/dtex,断裂伸长率46%,耐黄变等级为5级。
[0126]
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其不同之处在于:删除“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步骤,并将“含橄榄提取物的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步骤中采用的多孔纳米颗粒替换为“粒径范围350目,密度范围0.35-0.4g/cm
3
的硅藻土颗粒”。
[0127]
经检测,本对比例的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84.3%,对大肠杆菌抑菌率80.2%,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79.6%;经过100次标准洗涤,所述的锦纶纤维抑菌性能下降29.8%;断裂强度6.0cn/dtex,断裂伸长率38%,耐黄变等级为3级。
[0128]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012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