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9845发布日期:2021-02-27 16: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


背景技术:

[0002]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普梳纱:是用棉纤维经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
[0003]
棉纱在加工时,需要根据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使用需求选用具有不同功能的棉纱,当需要防水效果时,采用抗水性能优异的棉纱进行加工和制造,而现有的棉纱在进行化学实验或实验室内部使用时,棉纱制品易因静电而对实验设备或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耐腐蚀性能对于棉纱制品而言极为重要。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解决了棉纱制品在实验室内使用时需要防静电且耐腐蚀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耐腐防静电棉纱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5份~40份,导电纤维10份~18份,涤纶中长纤维12份~18份,玻璃纤维5份~8份,黏胶中长纤维0.5份~2份,石墨烯1份~2份,聚丙烯5份~10份,甘油硬脂酸酯1.5份~2.5份。
[0007]
优选的,所述耐腐防静电棉纱包括棉纤维36份,导电纤维15份,涤纶中长纤维15份,玻璃纤维5.5份,黏胶中长纤维1.2份,石墨烯1.5份,聚丙烯6份,甘油硬脂酸酯2.5份。
[0008]
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包括竹纤维、抗静电剂和炭黑颗粒,所述竹纤维、所述抗静电剂和所述炭黑颗粒的重量比为8:15:3。
[0009]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防静电棉纱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上色设备,上色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上色溶液,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连接罩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连接罩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进料辊,所述进料辊设置于所述连接罩的内壁;第一染色辊,所述第一染色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辊,所述固定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表面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调节架的底部开设有调节滑孔;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架的内壁,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滑板,所述移动滑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辊,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罩,所述干燥罩的顶部开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灯;第二染色辊,所述第二染色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染色辊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染色辊之间平行分布,且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罩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辊;风机,所述风机的表面镶嵌于所述连接罩
的内部。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部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罩的内部与所述连接孔的内部相互连通。
[0011]
优选的,所述进料辊的表面与所述进料口的表面相适配,所述出料辊的表面与所述出料口的内表面相适配。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染色辊位于所述上色溶液水平面的下方,所述固定辊位于所述上色溶液水平面的上方。
[0013]
优选的,所述调节滑孔的内部与所述调节架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调节滑孔的内部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相互连通。
[0014]
优选的,所述移动滑板的底部通过所述调节滑孔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架的下方,所述移动滑板的表面与所述调节滑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5]
优选的,所述移动辊的尺寸与所述固定辊的尺寸相同,并且移动辊与所述固定辊之间平行分布,所述移动辊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辊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0016]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耐腐防静电棉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通过棉纤维的工艺中添加导电纤维,通过混纺工艺制备棉纱,提高棉纱成型后的导电性能,提高纤维或织物的导电能力,生成防静电棉纱,方便对棉纱产生或接受的电荷逸散,防止静电聚积,优先的提高棉纱的抗静电能力,玻璃纤维添加入棉纤维中,以增加棉纤维制备棉纱后的耐腐蚀性能,由于玻璃纤维本身的化学性能稳定,从而提高棉纱成型后的耐腐蚀性能,并且采用玻璃纤维有助于提高棉纱成型后的吸音效果,达到隔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耐腐防静电棉纱的上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所示的干燥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标号:1、箱体,11、上色溶液,12、连接孔,2、连接罩,21、进料口,22、出料口,3、进料辊,4、第一染色辊,5、固定辊,6、调节架,61、调节滑孔,7、电动伸缩杆,71、移动滑板,72、移动辊,73、干燥罩,731、干燥腔,74、干燥灯,8、第二染色辊,81、出料辊,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耐腐防静电棉纱的上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干燥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耐腐防静电棉纱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棉纤维35份~40份,导电纤维10份~18份,涤纶中长纤维12份~18份,玻璃纤维5份~8份,黏胶中长纤维0.5份~2份,石墨烯1份~2份,聚丙烯5份~10份,甘油硬脂酸酯1.5份~2.5份。
[0023]
所述耐腐防静电棉纱包括棉纤维36份,导电纤维15份,涤纶中长纤维15份,玻璃纤维5.5份,黏胶中长纤维1.2份,石墨烯1.5份,聚丙烯6份,甘油硬脂酸酯2.5份。
[0024]
所述导电纤维包括竹纤维、抗静电剂和炭黑颗粒,所述竹纤维、所述抗静电剂和所述炭黑颗粒的重量比为8:15:3。
[0025]
通过棉纤维的工艺中添加导电纤维,通过混纺工艺制备棉纱,提高棉纱成型后的导电性能,提高纤维或织物的导电能力,生成防静电棉纱,方便对棉纱产生或接受的电荷逸散,防止静电聚积,优先的提高棉纱的抗静电能力;
[0026]
玻璃纤维添加入棉纤维中,以增加棉纤维制备棉纱后的耐腐蚀性能,由于玻璃纤维本身的化学性能稳定,从而提高棉纱成型后的耐腐蚀性能,并且采用玻璃纤维有助于提高棉纱成型后的吸音效果,达到隔音的效果。
[0027]
所述耐腐蚀防静电棉纱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上色设备,上色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色溶液11,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12;连接罩2,所述连接罩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连接罩2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1,所述连接罩2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2;进料辊3,所述进料辊3设置于所述连接罩2的内壁;第一染色辊4,所述第一染色辊4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辊5,所述固定辊5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调节架6,所述调节架6的表面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所述调节架6的底部开设有调节滑孔61;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架6的内壁,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滑板71,所述移动滑板7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辊72,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罩73,所述干燥罩73的顶部开设有干燥腔731,所述干燥腔7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灯74;第二染色辊8,所述第二染色辊8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所述第二染色辊8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染色辊4之间平行分布,且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罩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辊81;风机9,所述风机9的表面镶嵌于所述连接罩2的内部。
[0028]
棉纱加工时需要根据使用的需求渲染不同的颜色,从而适应不同产品加工的颜色需求,棉纱进行上色时多直接喷涂或浸染,单一的浸染方式在棉纱进入上色溶液的内部时,棉纱与上色溶液之间易产生气泡而导致上色部分出现残缺,降低棉纱上色的质量和全面程度,从而易造成棉纱上色不完全的现象。
[0029]
上色溶液11的水平面在第一染色辊4和第二染色辊8的上方,方便对第一染色辊4和第二染色辊8连接的棉纱导入上色溶液的内部,第一染色辊4将棉纱导入上色溶液后,进行一级上色,一级上色后的棉纱通过固定辊5进入干燥腔731的内部,干燥腔73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干燥加工的干燥灯74,方便对通过干燥腔731内部且经过一级上色后的棉纱进行干燥处理,一级干燥处理后的棉纱再次通过移动辊72和第二染色辊8导入上色溶液的内部,对一级干燥处理后的棉纱进行二级上色,有效的提高棉纱上色的质量,提高棉纱上色的稳定性,避免棉纱表面的部分出现气泡而上色不完全,以保障纱线上色的全面;
[0030]
调节架6内部的电动伸缩杆7方便带动移动滑板71水平移动调节,移动滑板71移动时同步带动移动辊72移动调节,移动辊72移动时方便对移动辊72与固定辊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干燥的范围进行调节,以控制上色溶液11水平面上方棉纱的长度和干燥的时间。
[0031]
所述连接孔12的内部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罩2的内部与所述连接孔12的内部相互连通。
[0032]
棉纱通过进料口21进入连接罩2的内部,棉纱通过进料口21后缠绕在进料辊3的表面,棉纱通过进料辊3的表面后导入第一染色辊4的表面,由于第一染色辊4位于上色溶液11水平面以下,棉纱通过第一染色辊4导入上色溶液11的内部进行浸泡上色。
[0033]
所述进料辊3的表面与所述进料口21的表面相适配,所述出料辊81的表面与所述
出料口22的内表面相适配。
[0034]
进料辊3的上表面与进料口21的输入端相互连通,出料辊81的上表面与出料口22的输出端相互连通,方便棉纱的进料和出料。
[0035]
所述第一染色辊4位于所述上色溶液11水平面的下方,所述固定辊5位于所述上色溶液11水平面的上方。
[0036]
第一染色辊4用于对棉纱的一级上色,固定辊5方便将一级上色后的棉纱从上色溶液11的内部导出,从而方便棉纱进入干燥罩73的内部进行干燥处理;
[0037]
经过干燥罩73内部的干燥灯74干燥后的棉纱继续通过移动辊72的表面后导入上色溶液11的内部进行二级上色,棉纱通过第二染色辊8的表面后导出上色溶液11的内部,二级上色的棉纱通过风机9干燥后通过出料辊81的表面和出料口22的内部导出。
[0038]
所述调节滑孔61的内部与所述调节架6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调节滑孔61的内部与所述箱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
[0039]
调节滑孔61为移动滑板71的移动提供限位和支撑,以保障移动滑板71移动调节时的稳定性。
[0040]
所述移动滑板71的底部通过所述调节滑孔61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架6的下方,所述移动滑板71的表面与所述调节滑孔6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41]
所述移动辊72的尺寸与所述固定辊5的尺寸相同,并且移动辊72与所述固定辊5之间平行分布,所述移动辊72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辊5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0042]
可移动调节的移动辊72方便对一级上色后的棉纱的干燥范围进行调节,干燥灯74在对棉纱进行干燥时通过干燥罩73可以有效的降低干燥灯74对上色溶液11的影响,保障上色溶液11使用时的稳定性。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