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跳丝装置以及防跳丝的导丝冷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2126发布日期:2020-12-29 09:5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防跳丝装置以及防跳丝的导丝冷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跳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跳丝装置以及防跳丝的导丝冷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纤加弹丝生产时,丝条经过热箱加热牵伸后,需经过冷轨进行冷却,但是部分品种的化纤丝条与冷轨的丝道摩擦后会产生大量静电,这种带有大量静电的丝条会在冷轨中跳动,严重的会跳出冷轨,进而造成丝条断头、毛丝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跳丝装置以及防跳丝的导丝冷轨,进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跳丝装置,与导丝冷轨相匹配,所述防跳丝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连接并围合形成与所述导丝冷轨相匹配的夹持结构,所述导丝冷轨能够被固定夹持在所述夹持结构内;以及,

所述夹持结构内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围合形成用于限制丝条运动的迷宫结构,且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具有可供丝条进入所述迷宫结构内的第一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无直接接触,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呈角度设置,在所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为v形或u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无直接接触,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导丝冷轨的壳体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无直接接触,且所述第四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导丝冷轨的壳体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丝条的直径。

更进一步的,至少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局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至少所述第四限位件的局部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当所述防跳丝装置与导丝冷轨结合时,所述导丝冷轨能够被固定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之间、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且所述第二限位件、第四限位件与所述导丝冷轨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中的至少一者为弧形构件,优选为螺旋形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经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弧形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经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弧形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经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限位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弧形连接件。

例如,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为圆弧形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均为直线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为弹性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防跳丝装置为弹性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跳丝的导丝冷轨,其包括冷轨主体和所述的防跳丝装置,所述防跳丝装置套设在所述冷轨主体上,其中,所述冷轨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围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导丝槽,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四限位件之间,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导丝槽的开口区域;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限位件与第一侧板无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第四限位件与第二侧板无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跳丝装置,能够与导丝冷轨相匹配,防跳丝装置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交叉互锁,进而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围合形成防止丝条逃离的迷宫结构,丝条仅可以由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的第一间隙顺利滑入冷轨的导丝槽内,同时基于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阻挡作用,可以很好的防止导丝槽内的丝条在带有静电时跳出导丝槽;以及,该防跳丝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方便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均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防跳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冷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防跳丝的导丝冷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防跳丝的导丝冷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防跳丝的导丝冷轨与丝条配合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一种防跳丝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连接并围合形成与所述导丝冷轨相匹配的夹持结构,所述导丝冷轨能够被固定夹持在所述夹持结构内;以及,

所述夹持结构内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围合形成用于限制丝条运动的迷宫结构,且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具有可供丝条进入所述迷宫结构内的第一间隙。

具体的,请参图1a、图1b,一种防跳丝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二限位件e、第一限位件d、第一固定件b、第二固定件f、第三限位件h和第四限位件i,其中,第一固定件b和第二固定件f呈角度设置,并在第一固定件b和第二固定件f之间形成夹持结构;第一限位件d、第二限位件e、第三限位件h和第四限位件i均位于第一固定件b和第二固定件f之间,且第一限位件d和第二限位件e位于第一平面内,第三限位件h和第四限位件i位于第二平面内,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或交叉设置,第一限位件d和/或第二限位件e与第三限位件h和/或第四限位件i无直接接触,进而在第一限位件d和/或第二限位件e与第三限位件h和/或第四限位件i之间形成可供丝条进入的第一间隙j,该第一间隙j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丝条的直径。

具体的,该第一限位件d与第一固定件b呈角度设置(例如第一限位件d与第一固定件b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限位件e的局部或全部设置为第一限位件d与第一固定件b之间,第一固定件b与第二限位件e无直接接触,且第一固定件b与第二限位件e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冷轨主体的外壳厚度(该外壳可以理解为构冷轨主体的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

具体的,该第三限位件h与第二固定件f呈角度设置(例如第三限位件h与第二固定件f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四限位件i的局部或全部设置为第三限位件h与第二固定件f之间,第二固定件f与第四限位件i无直接接触,且第二固定件f与第四限位件i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冷轨主体的外壳厚度(该外壳可以理解为构成冷轨主体的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

具体的,第二限位件e、第四限位件i均为弧形的弹性构件(优选为螺旋形构件),第二限位件e的一端与第一限位件d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e的主体或第一限位件d之间具有间隙,第四限位件i的一端与第三限位件h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限位件i的主体或第三限位件h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能够为第二弹性件、第四弹性件在弹性张开时提供运动空间。

具体的,请再次参阅图1a、图1b,该第一固定件b与第二固定件f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a,第一固定件b经第一连接件a与第二固定件f固定连接,该第一连接件a可以是弧形构件(例如圆弧形构件,该第一连接件对应的圆心角为锐角),其中,该第一固定件b与第二固定件f连接呈v形或u形结构。

具体的,第一限位件d与第一固定件b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c,第一限位件d经第二连接件c与第一固定件b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件c可以是弧形构件(例如圆弧形构件,该第二连接件对应的圆心角为锐角)。

具体的,第三限位件h与第二固定件f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连接件g,第三限位件h经第三连接件g与第二固定件f固定连接,该第三连接件g可以是弧形构件(例如圆弧形构件,该第三连接件对应的圆心角为锐角)。

具体的,该第一限位件d、第一固定件b、第二固定件f、第三限位件h可以均为直线形构件;更为具体的,该防跳丝装置可以是一体式成型的构件,即,防跳丝装置第二限位件e、第一限位件d、第一固定件b、第二固定件f、第三限位件h、第四限位件i以及第一连接件a、第二连接件c、第三连接件g为一体设置。

具体的,该防跳丝装置为弹性构件,例如,该防跳丝装置可以是由截面为圆形、直径为1-3mm的钢丝制作形成。

具体的,请参阅图2,一种导丝冷轨的冷轨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平顺的固定连接并围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导丝槽13,丝条30设置在所述导丝槽13中。

具体的,请参阅图3a、图3b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防跳丝的导丝冷轨,包括冷轨主体10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冷轨主体两端的至少两个防跳丝装置20,其中,防跳丝装置20依靠自身的弹性套设并固定夹持在冷轨主体10上,并至少用于阻止导丝槽内的丝条30跳出导丝槽。

具体的,当该防跳丝装置20套设在冷轨主体10上时,防跳丝装置20的第一固定件b、第二固定件f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的外侧,且第一固定件b无间隙地紧贴在第一侧板11上,第二固定件f无间隙地紧贴在第二侧板12上,第二限位件e、第四限位件i均位于冷轨主体10的导丝槽13内且弹性抵触在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的内侧,使得丝条30在导丝槽内的运动空间被限制在由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二限位件e、第四限位件i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如图3b所示)。

具体的,该防跳丝装置20的具体形状(主要是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形成的夹持结构的形状)根据冷轨主体的形状和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防跳丝装置的夹持结构呈v形或u形。

具体的,丝条30由第二限位件e与第四限位件i之间的第一间隙j(当然该第一间隙也可以理解为第二限位件e与第三限位件h、第四限位件i中任一者之间的间隙,或者,第四限位件i与第一限位件d、第二限位件e中任一者之间的间隙)进入导丝槽13内,由于第一限位件d、第二限位件e、第三限位件h和第四限位件i的限位和阻挡作用,在第一限位件d、第二限位件e、第三限位件h、第四限位件i与导丝槽(或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迷宫结构,该迷宫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进入导丝槽内的丝条逃出。

具体的,该冷轨主体的结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结构,导丝槽的内壁光滑,以便于丝条通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跳丝装置,能够与导丝冷轨相匹配,防跳丝装置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交叉互锁,进而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围合形成防止丝条逃离的迷宫结构,丝条仅可以由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的第一间隙顺利滑入冷轨的导丝槽内,同时基于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阻挡作用,可以很好的防止导丝槽内的丝条在带有静电时跳出导丝槽;以及,该防跳丝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方便大范围推广。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