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及制作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是一种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装袋,而复合塑料编织袋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袋,主要用以粮食包装、水泥包装以及建筑用产品包装等领域,需求范围广且使用量较大,是一种轻型、耐用、物美价廉的包装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复合塑料编织袋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对其进行折边处理再用缝合机械进行缝合后,才能投入使用。
目前,现有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在折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折边处理,消耗劳动力较大,且折边耗时较长,导致折边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产能;b.人工折边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折边不均匀或折边对不齐的现象,使得折边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在折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折边处理,消耗劳动力较大,且折边耗时较长,导致折边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产能;b.人工折边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折边不均匀或折边对不齐的现象,使得折边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外观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包括底板、匚形框体、输送装置、折边装置和压痕装置,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匚形框体,匚形框体的开口朝下,底板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输送装置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压痕装置,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折边装置;其中:
所述的折边装置包括匚型板、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的匚形框体的内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匚型板,匚型板的开口朝上,匚型板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圆盘、一号摇杆、连接杆、立柱、二号摇杆、l形杆和缓冲弹簧,其中所述的匚型板的内部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销轴和连接杆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杆的右端通过销轴和一号摇杆的上端相连,一号摇杆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在转动圆盘的前侧壁靠近外沿的位置,转动圆盘通过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机座安装在匚型板的内部下端面上,连接杆的左端通过销轴和二号摇杆的上端相连,二号摇杆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在l形杆的上端面中部,匚型板的下端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滑孔,l形杆的下端穿过滑孔并固定连接在调节机构的上端面上,l形杆上端下侧和匚型板的内部下端面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柱、输送板、电动滑块、工作台、高压气泵和橡胶气管,其中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中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板,输送板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为空心结构,工作台的上端面中部均匀开设有气孔,工作台的内部下端面通过气泵底座安装有高压气泵,高压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橡胶气管,橡胶气管的上端和气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靠近外沿的位置对称开设有折边凹槽,折边凹槽能够和折边块相互配合,从而使复合塑料编织袋的表面产生折痕,折边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泡沫层,泡沫层能够对复合塑料编织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防止其在折边过程中出现破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凹型架、空心框体、双向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螺杆、移动块、竖轴和折边块,其中所述的l形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架,凹型架的开口朝下,凹型架的内部上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框体,空心框体的内部上端面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左右两侧对称外啮合有从动锥齿轮,空心框体的左右外侧壁和凹型架左右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螺杆,从动锥齿轮通过键安装在螺杆的内端,螺杆上对称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下端面连接有竖轴,竖轴的下端安装有折边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痕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推动块、立板和压痕机构,其中所述的输送板的上端面左右两端通过推杆底座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滑动安装在输送板的上端面上,推动块的上端面外端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压痕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痕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凸轮、限位板、t形杆、支撑弹簧、滑轮架、滑轮、导向杆和梯形块,其中所述的立板的内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凸轮,凸轮下方的立板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t形杆,限位孔上方的t形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t形杆的上端面中部通过滑轮架安装有滑轮,滑轮架、滑轮的上端滑动贴合在凸轮的下端侧壁上,t形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内端安装有梯形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梯形块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柱形凹槽,柱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圆筒,固定圆筒的内部通过挤压弹簧连接有u型架,u型架的开口朝下,u型架的下端安装有挤压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检查:在启用该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之前,通过系统检查人员对该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s2、上料吸合:通过人工将需要进行折边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平铺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通过高压气泵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下端面中部进行吸附固定;
s3、输送折边:上述s2完成后,通过电动滑块带动工作台上吸附固定后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运动至折边装置的下方,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折边块向下运动,通过折边块和折边凹槽的相互配合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同时进行对称折边处理;
s4、压痕处理:上述s3完成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压痕机构向内侧运动,从而将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的折边向内侧进一步挤压,同时折边装置复位,通过电动滑块继续带动工作台上吸附固定后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运动,从而在输送过程中提高折边的效果。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及制作加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折边方式通过机械折边代替人工折边的方式进行的,减少了人工的投入,提高了折边的效率,且折边效果能够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企业复合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质量;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及制作加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折边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机构随时调节折边的规格,从而实现对复合塑料编织袋进行不同规格的折边处理,实用性较高,且折边过程为对称同步进行,避免了人工折边过程中出现的折边不均匀或折边对不齐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折边的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及制作加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压痕装置能够通过压痕机构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的折边进行挤压,在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输送的过程中,加深了折痕,从而在保证了折边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折边的效果,进而提升了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折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压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6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包括底板1、匚形框体2、输送装置3、折边装置4和压痕装置5,所述的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匚形框体2,匚形框体2的开口朝下,底板1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输送装置3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压痕装置5,输送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折边装置4;其中:
所述的输送装置3包括支撑柱31、输送板32、电动滑块33、工作台34、高压气泵35和橡胶气管36,其中所述的底板1的上端面中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柱31,支撑柱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板32,输送板32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33,电动滑块3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4,所述的工作台34的上端面靠近外沿的位置对称开设有折边凹槽,折边凹槽能够和折边块439相互配合,从而使复合塑料编织袋的表面产生折痕,折边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泡沫层,泡沫层能够对复合塑料编织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防止其在折边过程中出现破损,工作台34为空心结构,工作台34的上端面中部均匀开设有气孔,工作台34的内部下端面通过气泵底座安装有高压气泵35,高压气泵35的出气口连接有橡胶气管36,橡胶气管36的上端和气孔相连通。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将需要进行折边处理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平铺在工作台34的上端面上,通过高压气泵35对其下端面中部进行吸附固定处理,从而提高了复合塑料编织袋在折边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电动滑块33在输送板32上开设的矩形滑道内滑动,从而带动工作台34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台34上吸附固定后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运动至折边装置4的下方,从而提高了复合塑料编织袋上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折边的效率。
所述的折边装置4包括匚型板41、驱动机构42和调节机构43,其中所述的匚形框体2的内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匚型板41,匚型板41的开口朝上,匚型板4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2,驱动机构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43。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42带动调节机构43向下运动,从而对其下方的复合塑料编织袋进行左右对称折边处理,调节机构43的作用是调节折边的规格。
所述的驱动机构42包括驱动电机421、转动圆盘422、一号摇杆423、连接杆424、立柱425、二号摇杆426、l形杆427和缓冲弹簧428,其中所述的匚型板41的内部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立柱425,立柱425的上端通过销轴和连接杆424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杆424的右端通过销轴和一号摇杆423的上端相连,一号摇杆423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在转动圆盘422的前侧壁靠近外沿的位置,转动圆盘422通过键安装在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421通过电机机座安装在匚型板41的内部下端面上,连接杆424的左端通过销轴和二号摇杆426的上端相连,二号摇杆426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在l形杆427的上端面中部,匚型板41的下端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滑孔,l形杆427的下端穿过滑孔并固定连接在调节机构43的上端面上,l形杆427上端下侧和匚型板41的内部下端面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428。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421带动转动圆盘42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一号摇杆423进行转动,通过一号摇杆423带动连接杆424的右端向上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424的左端向下转动,从而带动二号摇杆426向下运动,通过二号摇杆426对l形杆427的挤压带动l形杆427向下运动,从而达到带动调节机构43向下运动的目的,进而完成对称折边过程。
所述的调节机构43包括凹型架431、空心框体432、双向电机433、主动锥齿轮434、从动锥齿轮435、螺杆436、移动块437、竖轴438和折边块439,其中所述的l形杆42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架431,凹型架431的开口朝下,凹型架431的内部上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框体432,空心框体432的内部上端面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双向电机433,双向电机433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主动锥齿轮434,主动锥齿轮434的左右两侧对称外啮合有从动锥齿轮435,空心框体432的左右外侧壁和凹型架431左右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螺杆436,从动锥齿轮435通过键安装在螺杆436的内端,螺杆436上对称设置有移动块437,移动块437的下端面连接有竖轴438,竖轴438的下端安装有折边块439。具体工作时,通过双向电机433带动主动锥齿轮434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434和从动锥齿轮435的相互啮合带动从动锥齿轮43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杆43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437反向移动,从而带动竖轴438和折边块439进行反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折边规格的目的。
所述的压痕装置5包括电动推杆51、推动块52、立板53和压痕机构54,其中所述的输送板32的上端面左右两端通过推杆底座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51,电动推杆51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52,推动块52滑动安装在输送板32的上端面上,推动块52的上端面外端固定连接有立板53,立板5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压痕机构54。具体工作时,通过电动推杆51带动推动块52向内侧运动,从而带动立板53和压痕机构54向内侧运动,通过压痕机构54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的折边向内侧进行挤压,有利于加深折边的痕迹,从而提高了折边的效果。
所述的压痕机构54包括步进电机541、凸轮542、限位板543、t形杆544、支撑弹簧545、滑轮架546、滑轮547、导向杆548和梯形块549,其中所述的立板53的内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步进电机541,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凸轮542,凸轮542下方的立板53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43,限位板543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t形杆544,限位孔上方的t形杆544上套设有支撑弹簧545,t形杆544的上端面中部通过滑轮架546安装有滑轮547,滑轮架546、滑轮547的上端滑动贴合在凸轮542的下端侧壁上,t形杆54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48,导向杆548的内端安装有梯形块549。具体工作时,通过步进电机541带动凸轮542进行转动,通过凸轮542对滑轮547的挤压带动滑轮54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滑轮架546向下运动,从而带动t形杆54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导向杆548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梯形块549向下运动,从而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的折边进行挤压,从而提高折边的效果。
所述的梯形块549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柱形凹槽,柱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圆筒5491,固定圆筒5491的内部通过挤压弹簧5492连接有u型架5493,u型架5493的开口朝下,u型架5493的下端安装有挤压轮5494。具体工作时,通过压痕机构54带动梯形块549向下运动,从而带动u型架5493和挤压轮5494向下运动,使挤压轮5494的下端紧贴在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的折边的上端面,从而在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输送的过程中,进一步对折边进行挤压,从而提高折边的效果,有利于后续折边对的缝合工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检查:在启用该复合塑料编织袋加工系统之前,通过系统检查人员对该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s2、上料吸合:通过人工将需要进行折边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平铺在工作台34的上端面上,通过高压气泵35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下端面中部进行吸附固定;
s3、输送折边:上述s2完成后,通过电动滑块33带动工作台34上吸附固定后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运动至折边装置4的下方,通过驱动机构42带动折边块439向下运动,通过折边块439和折边凹槽的相互配合对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同时进行对称折边处理;
s4、压痕处理:上述s3完成后,通过电动推杆51带动压痕机构54向内侧运动,从而将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左右两端的折边向内侧进一步挤压,同时折边装置4复位,通过电动滑块33继续带动工作台34上吸附固定后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向后运动,从而在输送过程中提高折边的效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