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5015发布日期:2022-04-16 18:2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纱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面料品种众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品种,随着环保概念的提出,纺织行业也逐渐被要求环保和绿色,现有的纺织面料纱线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往往采用很多不可降解的复合纤维来纺织纱线,在达到用户对纺织品的部分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其后续的回收处理问题,为环境带来更多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采用可降解的竹纤维、聚乳酸纤维以及丙纶纤维,在满足了纺织品去臭抗菌,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需求的同时保证了纱线后续可降解处理,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内部设有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所述包覆层包括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所述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呈螺旋状交织在内芯的外侧。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芯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第二聚乳酸纤维丝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丝、第二聚乳酸纤维丝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相互平行且彼此贴合设置。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相互交织且彼此贴合。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丝、第二聚乳酸纤维丝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三者直径相同。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的直径相同。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的直径相同且为内芯直径的四分之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采用可降解的竹纤维、聚乳酸纤维以及丙纶纤维,在满足了纺织品去臭抗菌,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需求的同时保证了纱线后续可降解处理,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中整体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中内芯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包覆层;11、竹碳纤维丝;12、丙纶纤维丝;2、内芯;21、第一聚乳酸纤维丝;
22、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3、第三聚乳酸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发明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1.实施例1:
22.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包括包覆层1,所述包覆层1的内部设有内芯2,所述内芯2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所述包覆层1包括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呈螺旋状交织在内芯2的外侧,所述内芯2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相互平行且彼此贴合设置;
23.由于竹碳纤维手感柔软富有韧性,面料弹性较高不易破损,摸上去还有一个丝绒感,同时竹碳纤维截空隙很多,能够吸收和蒸发空气中的水分,具有良好的吸湿和透气性,同时还具有抗菌性,缺点是其韧性不足,但是与竹碳纤维丝11相交织的丙纶纤维丝12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弥补了竹碳纤维丝11的不足,而聚乳酸纤维也良好的抗皱回弹、超柔的手感、极佳的触感,因此由以上材料组成的包覆层1和内芯2可以很好的满足用户对纺织品在使用上的需求,同时这三者都是可降解的材料,因此可以在后续的处理中不会为环境带来压力,同时满足了用户绿色环保的要求。
24.实施例2: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包括包覆层1,所述包覆层1的内部设有内芯2,所述内芯2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所述包覆层1包括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呈螺旋状交织在内芯2的外侧,所述内芯2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相互平行且彼此贴合设置;
25.进一步的,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相互交织且彼此贴合,所述第一聚
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三者直径相同,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的直径相同且为内芯2直径的四分之一。
26.与竹碳纤维丝11相交织的丙纶纤维丝12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弥补了竹碳纤维丝11的不足,而聚乳酸纤维也良好的抗皱回弹、超柔的手感、极佳的触感,因此由以上材料组成的包覆层1和内芯2可以很好的满足用户对纺织品在使用上的需求,同时这三者都是可降解的材料,因此可以在后续的处理中不会为环境带来压力,同时满足了用户绿色环保的要求。
2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技术特征:
1.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包括包覆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的内部设有内芯(2),所述内芯(2)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所述包覆层(1)包括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呈螺旋状交织在内芯(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相互平行且彼此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相互交织且彼此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丝(21)、第二聚乳酸纤维丝(22)和第三聚乳酸纤维丝(23)三者直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的直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碳纤维丝(11)和丙纶纤维丝(12)的直径相同且为内芯(2)直径的四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聚乳酸纤维家纺面料纱线,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内部设有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第一聚乳酸纤维丝,所述包覆层包括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所述竹碳纤维丝和丙纶纤维丝呈螺旋状交织在内芯的外侧,本发明采用可降解的竹纤维、聚乳酸纤维以及丙纶纤维,在满足了纺织品去臭抗菌,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需求的同时保证了纱线后续可降解处理,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保理念。保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