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2179发布日期:2022-05-11 14:5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黄麻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


背景技术:

2.黄麻是椴树科黄麻属植物,原产亚洲热带,热带地区亦广为栽培。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向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为好,而黄麻纺纱是将黄麻、洋麻纺制成纱线的工艺,由拣选、软麻、加油给湿、堆仓发酵、梳麻、并条、细纱工序组成。
3.相关技术中,黄麻在纺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拉钩装置对纺织线进行支撑限位,传统的拉钩装置通常为一体成型,以至于每个拉钩装置只能适应相应的纺织机,局限性过大,不具有多项调节的功能,进而降低了拉钩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局限性过大,不能根据不同纺织机的型号进行调节的缺点,而提出的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包括u型安装架,所述u型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端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旋转端设置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拉钩框,所述拉钩框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吻合块,所述吻合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框,所述拉钩框一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t型插块,所述活动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底部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驱动块延伸至所述活动框内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钩框的顶部,所述活动框的顶部开设有用于驱动块贯穿滑动的滑槽;
7.通过驱动块左右的运动,可以对拉钩框左右运动,进行位置偏移调节,从而提高后续纺线的效果,而且通过吻合块插入开口中,通过t型插块插入套框中,可以对吻合块进行卡紧,通过吻合块的设置,不仅便于纺织线的放入,而且避免了纺织线的脱离,进一步提高拉钩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9.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所述丝杆延伸至所述固定板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10.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底部。
11.所述垫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滑套,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
12.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u型安装架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均贯穿
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两个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壳体顶部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垫板的底部。
13.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升降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壳体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转动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伸缩组件的设置,便于对拉钩框的高度调节,而且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便于拉构框角度调节,而且通过丝杆的旋转,可以带动驱动块左右运动,而且驱动块左右的运动,可以对拉钩框左右运动,进行位置偏移调节,从而提高后续纺线的效果,而且通过吻合块插入开口中,通过t型插块插入套框中,可以对吻合块进行卡紧,通过吻合块的设置,不仅便于纺织线的放入,而且避免了纺织线的脱离,进一步提高拉钩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伸缩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图1中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中活动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u型安装架;2、伸缩组件;21、壳体;22、升降板;23、顶杆; 24、螺纹杆;25、蜗轮;26、转动架;27、蜗杆;3、旋转组件;31、垫板;32、转动轴;33、连接板;34、套筒;35、弹性防滑套;4、活动框;5、拉钩框;6、吻合块;7、套框;8、t型插块;9、固定板;10、丝杆;11、驱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黄麻纺织用纺线拉钩装置,包括u型安装架1,所述u型安装架1的顶部设置有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的伸缩端设置有旋转组件3,所述旋转组件3的旋转端设置有活动框4,所述活动框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拉钩框5,所述拉钩框5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吻合块6,所述吻合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框7,所述拉钩框5一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t型插块8,所述活动框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两个所述固定板9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 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驱动块11,所述驱动块11的底部贯穿所述活动框4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4的内部,所述驱动块11延伸至所述活动框4内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钩框5的顶部,所述活动框4的顶部开设有用于驱动块11贯穿滑动的滑槽;
25.通过丝杆10的旋转,可以带动驱动块11左右运动,而且驱动块11左右的运动,可以对拉钩框5左右运动,进行位置偏移调节,从而提高后续纺线的效果;
26.通过吻合块6插入开口中,通过t型插块8插入套框7中,可以对吻合块6 进行卡紧,通过吻合块6的设置,不仅便于纺织线的放入,而且避免了纺织线的脱离,进一步提高拉钩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27.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28.所述丝杆10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固定板9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9的另一侧,所述丝杆10延伸至所述固定板9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29.通过旋转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带动丝杆10进行旋转,使得驱动块11左右移动。
30.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垫板31,所述垫板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固定于所述活动框 4的底部;
31.通过转动轴32的旋转,可以带动垫板31旋转,进而使活动框4进行旋转,从而使拉钩框5进行旋转调节。
32.所述垫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34,所述套筒3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滑套35,所述转动轴32的底端位于所述套筒34的内部;
33.通过弹性防滑套35的设置,可以加大对转动轴32的包裹力度,进而提高转动轴32旋转时的阻性以及旋转后的稳定性。
34.本实施例中,将需要拉钩处理的纺织线通过开口放置在拉钩框5中,再通过吻合块6插入开口中,紧接着将t型插块8插入套框7中,可以对吻合块6 进行卡紧,使得拉钩框5形成一个完整的框口,避免纺织线的脱离,通过手动旋转丝杆10,丝杆10的旋转,可以带动驱动块11左右运动,而且驱动块11左右的运动,可以对拉钩框5左右运动,进行位置偏移调节,而且通过转动轴32 的旋转,可以带动垫板31旋转,进而使活动框4进行旋转,从而使拉钩框5进行旋转调节,并且通过弹性防滑套35的设置,可以加大对转动轴32的包裹力度,进而提高转动轴32旋转时的阻性以及旋转后的稳定性。
35.实施例二
36.如图2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固定于所述u 型安装架1顶部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杆23,两个所述顶杆23的顶端均贯穿壳体21并延伸至所述壳体21的外部,两个所述顶杆23延伸至所述壳体21顶部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垫板31的底部;
37.通过升降板22上下的运动,可以带动两个顶杆23上下运动,通过两个顶杆23上下的运动,可以带动旋转组件3上下运动。
38.所述壳体2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 与所述升降板22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4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25,所述壳体21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架26,所述转动架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轮25相啮合的蜗杆27,所述转动架26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1 并延伸至所述壳体21的外部。
39.本实施例中,通过手动旋转转动架26,可以带动蜗杆27进行旋转,而蜗杆 27的旋转,可以通过啮合带动蜗轮25进行旋转,而蜗轮25的旋转,可以带动螺纹杆24进行旋转,而螺纹杆24的旋转,可以带动升降板22上下运动,通过升降板22上下的运动,可以带动两个顶杆23上下运动,通过两个顶杆23上下的运动,可以带动旋转组件3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拉钩框5上下调节,提高拉钩装置的功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