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袋内外双层自动复合制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7728发布日期:2022-11-12 00:3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铝箔袋内外双层自动复合制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箔袋内外双层自动复合制袋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如今的铝箔袋加工过程中,一般先由铝箔印刷机将铝箔外层进行印刷,再由铝箔复合机将铝箔外层和铝箔内层进行复合,复合后的复合铝箔运至制袋机进行制袋,形成多个袋子。
3.将复合铝箔在铝箔复合机和制袋机之间进行切换时,往往由辊作为铝箔的载体,工作人员需要将位于铝箔复合机末端的辊搬运至制袋机的前端,该过程一般由手动配合工具完成,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铝箔袋内外双层自动复合制袋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铝箔复合机、制袋机和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交换装置,所述的铝箔复合机后端和制袋机前端相对设置,所述的辊交换装置位于铝箔复合机和制袋机之间,所述的铝箔复合机后端和制袋机前端分别设置有与辊交换装置对接的对接机构,所述的辊交换装置将铝箔复合机后端的辊交换至制袋机前端的同时将制袋机前端的辊交换至铝箔复合机后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辊交换装置和对接机构配合,在复合铝箔加工完成后能够快速将收卷有复合铝箔的辊传递至制袋机进行制袋,同时,空辊也能补充至铝箔复合机继续用于收卷,全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需要预留工具(升降叉车)的工作空间,也造成了工作空间的浪费,辊交换装置也使空间更为节约。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对接机构包括分别位于铝箔复合机后端和制袋机前端横向两侧的对接臂,所述的对接臂一端为与铝箔复合机后端或制袋机前端铰接配合的安装端,另一端为延伸至辊下方并支撑辊端部的摆动端,所述的对接臂下方设置有驱动摆动端竖向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的辊交换装置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上方转动设置有旋转座及驱动旋转座水平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座的的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座,所述的旋转座沿竖向设置有供升降座升降的升降轨道和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座设置有延伸至辊上方并夹持支撑辊端部的夹爪。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完成后,对接臂向下摆动,旋转座旋转180
°
,两个夹爪的纵向位置对调,纵向两侧的对接臂向上复位,夹爪松开,将纵向两侧的辊均托举至准确位置,快速完成换辊操作,期间,夹爪无需升降动作,一方面,期间无需人工进行操作,且换辊动作精简,操作效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对接臂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分别用于排布夹爪和对接臂,加之对接臂摆动路径和夹爪旋转路径相对横向有所交叉,使结构更
为精简的,也使铝箔复合机的制袋机所需间距进一步减小,进一步减少了所占用的空间,同时,夹爪与对接臂配合也提高了辊的装配稳定性,然后,需要更换辊时,只需将旋转座旋转90
°
,旋转座则处于换辊姿势,更具实用性,其次,升降机构则用于在夹爪第一次与对接臂进行高度调整,此外,对接臂也可不配合辊交换装置进行使用,具有将辊高度下移,便于与叉车对接的功能,升降机构也可使高度更低,更易于与叉车对接。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辊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辊转动配合的配合座,所述的配合座包括竖向排布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的第一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所述的第二部的纵向截面呈倒置的三角形,所述的夹爪夹持于第一部的纵向两侧侧面,所述的摆动端设置有与第二部下端形状相适配的三角形凹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截面呈矩形的第一部便于夹爪进行夹持,夹持面积更大,夹持更为稳定,同时,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部便于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也自动进行对位,保证装配稳定性。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部下方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导杆,所述的第二部上方分别设置有与各导杆竖向滑移配合的导向通道,所述的导向通道下方设置有截面大于导向通道的缓冲腔,所述的导杆下端设置有与缓冲腔竖向滑移配合的缓冲盘,所述的缓冲盘与缓冲腔之间压缩设置有将缓冲盘向上复位的缓冲弹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一方面能消除配合座与三角形凹槽之间的间隙,提高配合座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消除对接臂与配合座接触时的冲击,进一步保护辊,延长使用寿命。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部的纵向侧面和夹爪内侧分别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锯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卷完成后的辊存在一定质量,故增设锯齿,大大增加配合座与夹爪之间的夹持力,进而保证辊的稳定交换。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伺服电机,所述的升降伺服电机固定于旋转座并位于升降座上方,所述的升降伺服电机沿竖向驱动设置有与升降座螺纹配合的升降丝杆,所述的旋转座底部设置有与升降丝杆转动配合的丝杆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升降伺服电机精准控制升降座高度,便于调试、维修等结束后配合座快速恢复工作高度。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旋转座底部水平设置有与旋转座同步旋转的从动齿轮,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基座侧面的旋转伺服电机,所述的旋转伺服电机驱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驱动齿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旋转伺服电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配合,一方面,准确调节旋转角度,另一方面,动作完成后能稳定保持。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座下方设置有滚轮和刹车机构,所述的刹车机构包括多个固定于基座底部的气缸,所述的气缸驱动设置有向下伸缩的气缸轴,所述的气缸轴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刹车盘。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使基座在铝箔复合机或制袋机需要维修时快速移动基座,可连同辊一同移动,也可将辊放置于对接臂后移动,移动方式更为多样,根据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选择,提高实用性,而刹车盘则保证工作时不会产生位移,提高工作稳定性。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铝箔复合机前方设置有辊快速提升装置,所述的辊快速提升装置包括位于横向两侧的提升座,所述的提升座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各所述的提升座内设置有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向上驱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包括位于上方的小直径段和位于下方的大直径段,所述的液压杆小直径段上端设置有支撑辊端部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的提升座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的提升座四周沿竖向设置有与第二支撑座竖向滑移配合的导柱,所述的第二支撑座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具有位于上方且直径与小直径段一致的小孔端和位于下方且直径与大直径段一致的大孔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叉车将辊叉至铝箔复合机前端并补充至铝箔复合机时,主要耗费的时间为叉车升降的时间,且叉车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会增加对辊搬运的难度,且铝箔复合机的前端分别收卷有铝箔内层和铝箔外侧的两个辊需要搬运,故增设辊快速提升装置,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放置辊后,液压轴开始上升,将第一支撑座上升至第一高度后带动第二支撑座上升,结构精简,工作效率高,由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需上升的高度不同,将液压杆分为不同直径的部分,第一支撑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第二支撑座才开始上升。
2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有锁定件,所述的下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相对设置有弧形凹腔,所述的下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弧形腔构成与辊端部转动配合的转动腔,所述的转动腔的腔壁滚动设置有与辊端部相抵的滚珠。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后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形成稳定的转动腔,配合滚珠,使辊的旋转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27.图3为配合座的剖视示意图;
28.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29.图5为提升座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箔袋内外双层自动复合制袋系统,包括铝箔复合机a、制袋机b、辊1和辊交换装置2,铝箔复合机a后端和制袋机b前端相对设置,辊交
换装置2位于铝箔复合机a和制袋机b之间,铝箔复合机a后端和制袋机b前端分别设置有与辊交换装置2对接的对接机构3,辊交换装置2将铝箔复合机a后端的辊1交换至制袋机b前端的同时将制袋机b前端的辊1交换至铝箔复合机a后端。
33.对接机构3包括分别位于铝箔复合机a后端和制袋机b前端横向两侧的对接臂31,对接臂31一端为与铝箔复合机a后端或制袋机b前端铰接配合的安装端311,另一端为延伸至辊1下方并支撑辊1端部的摆动端312,对接臂31下方设置有驱动摆动端312竖向摆动的摆动机构,摆动机构为摆动气缸32,摆动气缸32的缸体321铰接于铝箔复合机a后端或制袋机b前端,气缸轴322与对接臂31铰接,辊交换装置2包括基座21,基座21上方转动设置有旋转座22及驱动旋转座22水平旋转的旋转机构,旋转座22的的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座23,旋转座22沿竖向设置有供升降座23升降的升降轨道221和驱动升降座23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座23设置有延伸至辊1上方并夹持支撑辊1端部的夹爪231,夹爪231配套有驱动其开合的气缸。
34.辊1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辊1转动配合的配合座11,配合座11设置有与辊1转动配合的轴承113,配合座11包括竖向排布的第一部111和第二部112,第一部111的纵向截面呈矩形,第二部112的纵向截面呈倒置的三角形,夹爪231夹持于第一部111的纵向两侧侧面,摆动端312设置有与第二部112下端形状相适配的三角形凹槽313。
35.第一部111下方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导杆1111,第二部112上方分别设置有与各导杆1111竖向滑移配合的导向通道1121,导向通道1121下方设置有截面大于导向通道1121的缓冲腔1122,导杆1111下端设置有与缓冲腔1122竖向滑移配合的缓冲盘1112,缓冲盘1112与缓冲腔1122之间压缩设置有将缓冲盘1112向上复位的缓冲弹簧1123。
36.第一部111的纵向侧面和夹爪231内侧分别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锯齿1113。
37.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伺服电机24,升降伺服电机24固定于旋转座22并位于升降座23上方,升降伺服电机24沿竖向驱动设置有与升降座23螺纹配合的升降丝杆241,旋转座22底部设置有与升降丝杆241转动配合的丝杆座242。
38.旋转座22底部水平设置有与旋转座22同步旋转的从动齿轮222,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基座21侧面的旋转伺服电机223,旋转伺服电机223驱动设置有与从动齿轮222啮合传动的驱动齿轮224。
39.基座21下方设置有滚轮211和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多个固定于基座21底部的气缸212,气缸212驱动设置有向下伸缩的气缸轴213,气缸轴213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刹车盘214。
40.铝箔复合机a前方设置有辊快速提升装置4,辊快速提升装置4包括位于横向两侧的提升座41,提升座41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42,各提升座41内设置有液压缸43,液压缸43向上驱动设置有液压杆44,液压杆44包括位于上方的小直径段441和位于下方的大直径段442,液压杆44小直径段441上端设置有支撑辊1端部的第一支撑座45,提升座41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座46,提升座41四周沿竖向设置有与第二支撑座46竖向滑移配合的导柱411,第二支撑座46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孔461,导向孔461具有位于上方且直径与小直径段441一致的小孔端4611和位于下方且直径与大直径段442一致的大孔端4612。
41.第一支撑座45和第二支撑座46分别设置有上限位块451和下限位块452,上限位块451和下限位块452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有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固定于上限位块451的上锁
定块454、规定于下限位块452的下锁定块455及铰接于下锁定块并通过螺母锁定于上锁定块454的锁定螺杆456,锁定件为现有部件,可采用插销等,下限位块451和下限位块452相对设置有弧形凹腔,下限位块451和下限位块452的弧形腔构成与辊端部转动配合的转动腔453,转动腔453的腔壁滚动设置有与辊端部相抵的滚珠4531。
42.收卷完成、需要换辊1时,对接臂31向下摆动,旋转座22旋转180
°
,两个夹爪231的纵向位置对调,纵向两侧的对接臂31向上复位,夹爪231松开,将纵向两侧的辊1均托举至准确位置,快速完成换辊1操作,期间,夹爪231无需升降动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