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6021发布日期:2023-05-11 00: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钯因具有良好的塑性、稳定性及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电子、化工催化剂等领域。比如:在催化剂领域作为主催化剂;与金、银、铜、钌、铱等形成合金,可提高其强度、硬度及电阻率,用于精密元件的制造等。钯价格昂贵,达到42万元每公斤;因此,从含钯废弃物中回收钯具有必要性。目前,用于回收钯的原料主要包括废旧催化剂、电子元件边角料等。

2、现有技术中,从废弃物中回收钯的主要方法包括火法与湿法。火法通常用于从钯含量较低的废料中回收,包括熔炼法、金属捕集法、氯气挥发法等;火法回收率较高,但通常需要高温操作条件,能耗大,需要特殊设备,且有可能产生有毒废渣或废气。湿法回收工艺包括溶解和精炼两个阶段,通常需要在浸出之前预富集;浸出后,需要对钯进行分离,分离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沉淀法、金属置换法、离子交换法等;萃取法选择性较好,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污染环境,且运行成本高、工艺复杂;沉淀法需要耗费化学试剂,工艺周期长,成本较高;金属置换法反应较快,回收率较高,但还原出来的沉淀物易被置换剂污染;离子交换法选择性较差,不适用于钯的专一性分离。因此,研发兼顾回收率、选择性、成本与环境效益的钯回收、分离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模拟酶-底物或抗体-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模板分子进行专一识别的技术。通过模板和单体上的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模板分子周围自组装的单体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随后将部分或全部移除模板,留下与模板在尺寸和形状上互补的空腔,获得的空腔可以作为模板分子的选择性结合位点。应用分子印迹技术有望解决钯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分离问题;然而,现有的分子印迹材料基本都呈现颗粒甚至粉体形态,在流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流动阻力,并不利于实际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钯离子回收中的专一性分离问题。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1)将印迹功能单体、氯钯酸盐、溶剂、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和引发剂混匀,然后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的印迹功能单体包括烯丙基硫脲;

5、(2)使用步骤(1)获得的产物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6、(3)对步骤(2)获得的纳米纤维进行洗涤,移除钯离子,得到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

7、其中,所述的钯离子是指二价钯离子pd2+;氯钯酸盐是指四氯钯酸盐。

8、本发明中,印迹功能单体与pdcl42-形成功能单体-模板复合物;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印迹功能单体、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然后通过静电纺丝将其制备成纳米纤维。此时,pdcl42-已镶嵌入纳米纤维表面。再通过洗涤将镶嵌的pdcl42-移除,即可留下吸附空位。

9、传统印迹材料基本都呈现颗粒甚至粉体形态,在流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流动阻力,并不利于实际工业应用。本发明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印迹材料制备,得到纤维状印迹材料,克服了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制备的印迹材料绝大部分吸附空穴都位于纤维表面,具有更快的吸附速率。

10、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氯钯酸盐为氯钯酸钠。

11、进一步,步骤(1)中:烯丙基硫脲与氯钯酸根的摩尔比优选为(2~4):1。

12、进一步,步骤(1)中:印迹功能单体与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的用量比为(0.2~0.6)g:1ml。

13、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为丙烯腈、偏二氟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14、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15、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

16、进一步,步骤(1)中:溶剂与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的体积比优选为(5~20):1。

17、进一步,步骤(1)中:聚合反应的条件优选为50~90℃反应4~48h,更优选为60~80℃反应8~15h。

18、进一步,步骤(1)中:将各组分混合后,优选进行超声处理。优选超声10~30min。

19、进一步,步骤(2)中:静电纺丝的条件优选为室温条件下,电压15~18kv,流速为0.10~0.30ml/min,接收距离为15~18cm。

20、进一步,步骤(3)中:使用硫脲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对纳米纤维进行洗涤。洗涤液中,硫脲浓度优选为4~7mol/l,盐酸浓度优选为4~8mol/l。

21、进一步,洗涤移除钯离子后,对纳米纤维进行干燥。优选干燥条件为在真空干燥箱中30~70℃干燥4~24h。

22、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

23、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在钯离子选择性分离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纳米纤维材料中留下了专一性的pdcl42-吸附空位,实现了对pdcl42-高效专一性分离。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本发明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实现了钯离子的高效专一性分离。本发明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印迹材料的制备,得到纤维状印迹材料,克服了传统的颗粒状或粉状印迹材料流动阻力大的问题,更适于工业应用。通过该法所制备的印迹材料对pdcl42-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537mg/g,吸附平衡时间为25min以内,对pdcl42-具有优良的选择性能。本发明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可应用于从废旧催化剂、电子器件边角料等废弃物中专一性回收pdcl42-。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氯钯酸盐为氯钯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烯丙基硫脲与氯钯酸根的摩尔比为(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印迹功能单体与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的用量比为(0.2~0.6)g:1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与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的体积比为(5~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合反应的条件为50~90℃反应4~4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硫脲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对纳米纤维进行洗涤。

9.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使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在钯离子选择性分离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印迹功能单体、氯钯酸钠、溶剂、静电纺丝聚合物单体和引发剂混匀,然后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的印迹功能单体包括烯丙基硫脲;(2)使用步骤(1)获得的产物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3)对步骤(2)获得的纳米纤维进行洗涤,移除钯离子,得到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及其在钯离子选择性分离中的应用。本发明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钯离子选择性分离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实现了钯离子的高效专一性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超,文志东,李敏,孙月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暨烟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