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圈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9239发布日期:2022-07-29 18:1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编织袋圈口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编织袋圈口机。


背景技术:

2.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有些编织袋会包括外袋和内袋,外袋采用塑料扁丝编织而成,内袋则为塑料薄膜袋。虽然目前已经实现了在外袋内套装内袋的机械化生产,但是完成套袋后的编织袋,内袋会比外袋要长,内袋的袋口留在外袋的外部,在编织袋进行折边粘合之前,需要先将内袋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对齐,如果采用人工操作来对齐,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作强度大,内袋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对齐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在后续将内袋和外袋热合固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内袋相对外袋不平整的情况,因此需要相关的机械来实现相应的自动化工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编织袋圈口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自动化对齐外袋、内袋袋口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内袋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对齐的质量也有保障。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编织袋圈口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的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折边粘合装置,折边粘合装置位于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的下游,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第三吸盘组件和热合组件,第一吸盘组件用于打开外袋的袋口并定位外袋,第二吸盘组件用于打开内袋的袋口,第三吸盘组件用于吸住内袋并带动内袋退回外袋内使内袋的袋口与外袋的袋口对齐,热合组件用于将对齐的外袋、内袋的袋口压合固定,第一吸盘组件、热合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三吸盘组件配置成可相对机架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包括第一上吸盘和第一下吸盘,第一上吸盘位于第一下吸盘上方,机架设有驱动第一上吸盘和第一下吸盘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驱动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包括第二上吸盘和第二下吸盘,第二上吸盘位于第二下吸盘上方,第二上吸盘与第一上吸盘固定成一体,第二下吸盘与第一下吸盘固定成一体。
7.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往复支架,机架上设有驱动往复支架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驱动器,第三吸盘组件包括第三上吸盘和第三下吸盘,第三上吸盘和第三下吸盘安装于往复支架,第三上吸盘位于第三下吸盘上方,第三上吸盘和第三下吸盘背对背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支架上设有第一抻袋组件,第一抻袋组件包括第一左抻袋件、第一右抻袋件、第一抻袋驱动器和第一抻袋支撑件,第一左抻袋件、第三吸盘组件、第一右抻袋件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平行于编织袋的袋口,第一左抻袋件和第一右抻袋件由第一抻袋驱动器带动平行于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抻袋支撑
件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三吸盘组件的前方。
9.进一步的,所述热合组件包括上热合头和下热合头,上热合头位于下热合头的上方,机架设有驱动上热合头和下热合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热合驱动器。
10.进一步的,所述折边粘合装置包括第四吸盘组件、折边组件和粘合组件,第四吸盘组件用于打开编织袋的袋口,折边组件用于将编织袋的袋口向内翻折,粘合组件用于将翻折好的袋口与编织袋的袋体粘合固定,粘合组件包括位于编织袋外部的外粘合头和可进入编织袋内部的内粘合头,第四吸盘组件、折边组件和外粘合头沿第一方向布置,内粘合头可相对机架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内粘合头具有接收编织袋的接收工位、与外粘合头在垂直方向上对齐的粘合工位、与编织袋脱离的复位工位,接收工位、粘合工位和复位工位沿第一方向分布。
1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折边上支架和折边下支架,折边上支架位于折边下支架的上方,折边组件包括上折边件和下折边件,第四吸盘组件包括第四上吸盘和第四下吸盘,上折边件和第四上吸盘安装于折边上支架,下折边件和第四下吸盘安装于折边下支架,机架设有驱动折边上支架和折边下支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折边升降驱动器,折边上支架设有驱动上折边件翻转进行折边的上折边驱动器,折边下支架设有驱动下折边件翻转进行折边的下折边驱动器;
12.或者,所述机架上设有第四吸盘上支架和第四吸盘下支架,第四吸盘上支架位于第四吸盘下支架上方,第四吸盘组件包括第四上吸盘和第四下吸盘,第四上吸盘安装于第四吸盘上支架,第四下吸盘安装于第四吸盘下支架,第四吸盘上支架设有上折边升降驱动器,上折边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折边上支架,第四吸盘下支架设有下折边升降驱动器,下折边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折边下支架,折边上支架位于折边下支架的上方,折边组件包括上折边件和下折边件,折边上支架设有驱动上折边件翻转进行折边的上折边驱动器,折边下支架设有驱动下折边件翻转进行折边的下折边驱动器。
13.进一步的,所述外粘合头包括上粘合头和下粘合头,上粘合头位于下粘合头的上方,机架设有驱动上粘合头和下粘合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粘合驱动器。
14.进一步的,所述内粘合头安装于滑动支架,滑动支架滑动连接于机架,机架上设有带动滑动支架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驱动器,内粘合头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左抻袋件和第二右抻袋件,滑动支架上设有驱动第二左抻袋件、第二右抻袋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二抻袋驱动器,第二左抻袋件、第二右抻袋件在接收工位伸入编织袋内并抻开编织袋将其相对内粘合头固定。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编织袋从前序工位输送至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并定位在第一吸盘组件所在位置,第一吸盘组件将外袋的袋口打开并保持这一状态,因此同时将外袋定位好,而此时内袋的袋口位于外袋的外部,通过第二吸盘组件打开内袋的袋口,再由第三吸盘组件吸住内袋并带动内袋退回外袋内使内袋的袋口与外袋的袋口对齐,在这个过程中,第三吸盘组件会有一段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行程,而这一段行程的长度是根据内袋的袋口边缘到外袋的袋口边缘的距离来确定的,一般在同一批次的编织袋中,这个距离是固定不变,因此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操作来实现内袋的袋口边缘与外袋的袋口边缘对齐,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内袋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对齐的质量也有保障。针对不同批次的编织袋,可以调
整第三吸盘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行程大小来适应。由于热合组件设置在一个位置固定不变,而编织袋输送进入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后,外袋的位置即被定位好,其相对机架的位置也没有变化,因此,可以保证同一批次的编织袋的热合位置固定,整体一致性会更好,有利于提高编织袋的质量档次。
17.通过将第四吸盘组件、折边组件和外粘合头沿第一方向布置,使得编织袋被第四吸盘组件吸附固定后不会影响折边组件翻折编织袋的袋口,此时,编织袋处于接收工位,然后内粘合头移动至接收工位接收到编织袋,接着折边组件会与编织袋分离,再接着翻折好的编织袋通过内粘合头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粘合工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机架与编织袋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摩擦力将编织袋拉平整,接下来外粘合头会与内粘合头一起工作,将编织袋的袋口与袋体粘合固定,从而让编织袋的袋口与袋体粘合固定后更加平整,最后内粘合头与编织袋分离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复位工位,编织袋则继续向前输送至下一工序。由于编织袋的袋体大部分被机架支撑住,与机架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力,编织袋在折边粘合的过程中,会有一次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动作,如果编织袋翻折后新形成的袋口在折边过程中产生了折皱,这一动作就可以让编织袋的袋体及袋口在被粘合固定前被拉平整,经过粘合后,可以获得更加平整的袋口。而且粘合袋口的编织袋不会再次退回,而是直接送至下一工序,有利于后道工序加工,进一步有利于提高编织袋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一中编织袋圈口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图;
21.图3为实施例一中编织袋圈口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4为图3中ⅱ处的放大图;
23.图5为实施例一中编织袋圈口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24.图6为图5中ⅲ处的放大图;
25.图7为实施例一中编织袋圈口机的结构示意图(四);
26.图8为图7中ⅳ处的放大图;
27.图9为实施例一中编织袋圈口机的结构示意图(五);
28.图10为实施例一中编织袋圈口机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结构);
29.图11为图10中

处的放大图;
30.图12为实施例一中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的纵向位置示意图;
31.图1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抻袋支撑件与上热合头、下热合头对齐的位置示意图;
32.图14为实施例一中折边粘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33.图15为实施例一中折边粘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34.图16为实施例一中折边粘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三);
35.图17为实施例一中折边粘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四);
36.图18为实施例一中折边粘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五);
37.图19为实施例一中折边粘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六)。
38.图20为实施例二中编织袋的袋口处于折皱状态的示意图;
39.图21为实施例二中折边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粘合组件);
40.图22为实施例二中折边粘合装置的示意图(未示出粘合组件);
41.图中,1、机架;2、第一吸盘组件;3、第二吸盘组件;4、第三吸盘组件;5、热合组件;7、第四吸盘组件;8、折边组件;9、粘合组件;10、编织袋;11、往复支架;12、第一往复驱动器;13、折边上支架;14、折边下支架;15、上粘合驱动器;16、下粘合驱动器;17、滑动支架;18、第二往复驱动器;19、四吸盘上支架;20、第四吸盘下支架;21、第一上吸盘;22、第一下吸盘;23、第一上驱动器;24、第一下驱动器;31、第二上吸盘;32、第二下吸盘;41、第三上吸盘;42、第三下吸盘;51、上热合头;52、下热合头;53、热合驱动器;61、第一左抻袋件;62、第一右抻袋件;63、第一抻袋驱动器;64、第一抻袋支撑件;71、第四上吸盘;72、第四下吸盘;81、上折边件;82、下折边件;83、上折边驱动器;84、下折边驱动器;85、上折边升降驱动器;87、下折边升降驱动器;91、外粘合头;92、内粘合头;93、第二左抻袋件;94、第二右抻袋件;95、第二抻袋驱动器;911、上粘合头;912、下粘合头。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3.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4.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如涉及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45.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6.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47.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互结合或替换,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48.实施例一:
4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袋圈口机,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1的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组件2、第二吸盘组件3、第三吸盘组件4
和热合组件5,第一吸盘组件2用于打开外袋的袋口并定位外袋,第二吸盘组件3用于打开内袋的袋口,第三吸盘组件4用于吸住内袋并带动内袋退回外袋内使内袋的袋口与外袋的袋口对齐,热合组件5用于将对齐的外袋、内袋的袋口压合固定,第一吸盘组件2、热合组件5和第二吸盘组件3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三吸盘组件4配置成可相对机架1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方向可以参考图12中的箭头所示方向。
50.编织袋10从前序工位输送至编织袋10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并定位在第一吸盘组件2所在位置,第一吸盘组件2将外袋的袋口打开并保持这一状态,因此同时将外袋定位好,而此时内袋的袋口位于外袋的外部,通过第二吸盘组件3打开内袋的袋口,再由第三吸盘组件4吸住内袋并带动内袋退回外袋内使内袋的袋口与外袋的袋口对齐,在这个过程中,第三吸盘组件4会有一段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行程,而这一段行程的长度是根据内袋的袋口边缘到外袋的袋口边缘的距离来确定的,一般在同一批次的编织袋10中,这个距离是固定不变,因此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操作来实现内袋的袋口边缘与外袋的袋口边缘对齐,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内袋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对齐的质量也有保障。针对不同批次的编织袋10,可以调整第三吸盘组件4在第一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行程大小来适应。由于热合组件5设置在一个位置固定不变,而编织袋10输送进入编织袋10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后,外袋的位置即被定位好,其相对机架1的位置也没有变化,因此,可以保证同一批次的编织袋10的热合位置固定,整体一致性会更好,有利于提高编织袋10的质量档次。
51.如果为了获得更高的智能化程度,也可以通过检测器件来识别内袋的袋口边缘和外袋的袋口边缘并计算两者的距离,从而可以针对每个编织袋10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第三吸盘组件4在第一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行程大小,例如通过双目摄像头拍照测算,只是成本会有所增加。
52.如图3和图4,第一吸盘组件2包括第一上吸盘21和第一下吸盘22,第一上吸盘21位于第一下吸盘22上方,机架1设有驱动第一上吸盘21和第一下吸盘2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驱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计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上驱动器23和第一下驱动器24,第一上驱动器23与第一上吸盘21传动连接,第一下驱动器24与第一下吸盘22传动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用一个驱动器配合传动机构驱动第一上吸盘21和第一下吸盘22相互靠近或远离,例如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等常见的传动机构。第一驱动器可以选择气缸、直线电机等常见的直线驱动器,或者采用普通电机配合直线往复机构来驱动。
53.如图2,第二吸盘组件3包括第二上吸盘31和第二下吸盘32,第二上吸盘31位于第二下吸盘32上方,第二上吸盘31与第一上吸盘21固定成一体,第二下吸盘32与第一下吸盘22固定成一体。因此第二上吸盘31与第一上吸盘21同步升降,第二下吸盘32与第一下吸盘22同步升降,可以共同通过第一驱动器来驱动,减少驱动器数量。
54.如图2、图5和图6,第三吸盘组件4包括第三上吸盘41和第三下吸盘42,第三上吸盘41位于第三下吸盘42上方,第三上吸盘41和第三下吸盘42背对背设置,使第三上吸盘41和第三下吸盘42向两侧吸附内袋袋口。而为了让第三吸盘组件4可相对机架1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机架1上设有往复支架11,第三上吸盘41和第三下吸盘42安装于往复支架11,机架1上设有驱动往复支架11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驱动器12,例如电机、气缸等常见的驱动器。
55.第一吸盘组件2、第二吸盘组件3和第三吸盘组件4均可采用负压方式来吸住编织
袋10的外袋,也可以考虑采用静电吸附等其它方式来吸住编织袋10。
56.如图7和图8,将内袋的袋口和外袋的袋口对齐后,由于内袋的实际宽度与外袋的宽度差不多,而内袋被限制在外袋内,导致内袋出现折皱不平的情况,因此为了让内袋与外袋能够保持比较平整的状态,会需要对编织袋10进行抻袋操作。为此,可以在往复支架11上设有第一抻袋组件,第一抻袋组件包括第一左抻袋件61、第一右抻袋件62、第一抻袋驱动器63和第一抻袋支撑件64,第一左抻袋件61、第三吸盘组件4、第一右抻袋件62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平行于编织袋10的袋口,第一左抻袋件61和第一右抻袋件62由第一抻袋驱动器63带动平行于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抻袋支撑件64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三吸盘组件4的前方。编织袋10的宽度较大,编织袋10的袋口两侧被抻开后,中间部分仍然可能因为重力影响而下坠,在后续将内袋和外袋热合固定的过程中,出现内袋相对外袋不平整的情况,因此通过第一抻袋支撑件64对内袋的上、下两侧进行支撑,可以有效提高编织袋10的平整度,让内袋和外袋热合固定的质量更好。本实施例中,第一抻袋驱动器63设有两个,分别带动第一左抻袋件61和第一右抻袋件62运动。
57.为了将对齐的编织袋10内袋和外袋相互定位好,避免在后续输送中重新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热合组件5包括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上热合头51位于下热合头52的上方,机架1设有驱动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热合驱动器53。热合驱动器53可以采用一个同时驱动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或采用两个分别驱动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热合驱动器53可以选择气缸、直线电机等常见的直线驱动器,或者采用普通电机配合直线往复机构来驱动。而为了提高热合效果,可以在第一抻袋支撑件64处设置辅助加热器。
58.如图9至图11,由于编织袋10的袋口在翻折过程中,会导致新形成的袋口产生折皱,直接粘合固定后,导致固定后的袋口折皱不平整,影响后续加工及编织袋10的质量,机架1还设有折边粘合装置,折边粘合装置位于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的下游,折边粘合装置包括第四吸盘组件7、折边组件8和粘合组件9,第四吸盘组件7用于打开编织袋10的袋口,折边组件8用于将编织袋10的袋口向内翻折,粘合组件9用于将翻折好的袋口与编织袋10的袋体粘合固定,粘合组件9包括位于编织袋10外部的外粘合头91和可进入编织袋10内部的内粘合头92,第四吸盘组件7、折边组件8和外粘合头91沿第一方向布置,内粘合头92可相对机架1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内粘合头92具有接收编织袋10的接收工位、与外粘合头91在垂直方向上对齐的粘合工位、与编织袋10脱离的复位工位,接收工位、粘合工位和复位工位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可以参考图14中x箭头方向。
59.通过将第四吸盘组件7、折边组件8和外粘合头91沿第一方向布置,使得编织袋10被第四吸盘组件7吸附固定后不会影响折边组件8翻折编织袋10的袋口,此时,编织袋10处于接收工位,然后内粘合头92移动至接收工位接收到编织袋10,接着折边组件8会与编织袋10分离,再接着翻折好的编织袋10通过内粘合头92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粘合工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机架1与编织袋10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摩擦力将编织袋10拉平整,接下来外粘合头91会与内粘合头92一起工作,将编织袋10的袋口与袋体粘合固定,从而让编织袋10的袋口与袋体粘合固定后更加平整,最后内粘合头92与编织袋10分离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复位工位,编织袋10则继续向前输送至下一工序。由于编织袋10的袋体大部分被机架1支撑住,与机架1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力,编织袋10在折边粘合的过程中,会有一次沿第一
方向移动的动作,如果编织袋10翻折后新形成的袋口在折边过程中产生了折皱,这一动作就可以让编织袋10的袋体及袋口在被粘合固定前被拉平整,经过粘合后,可以获得更加平整的袋口。而且粘合袋口的编织袋10不会再次退回,而是直接送至下一工序,有利于后道工序加工,有利于提高编织袋10的产品质量。外粘合头91与内粘合头92可以采用常见的电压式热合设备或高频电子热合设备或超声波粘合设备。
60.因为要将编织袋10的袋口打开,所以机架1上设有折边上支架13和折边下支架14,折边上支架13位于折边下支架14的上方。编织袋10的袋口打开后,会形成上、下两个侧边,因此要同时完成上、下两个侧边的翻折工作,需要设计折边组件8包括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可以采用板材制成,也可以如本实施例采用弹性金属丝弯曲形成,不仅能够把编织袋10的袋口翻折好,还能让翻折好的编织袋10贴合吸盘组件,有助于翻折好的编织袋10提高平整度。
61.与第一吸盘组件2、第二吸盘组件3和第三吸盘组件4类似,本实施例中第四吸盘组件7也采用负压方式来吸住编织袋10的袋口,第四吸盘组件7包括第四上吸盘71和第四下吸盘72,上折边件81和第四上吸盘71安装于折边上支架13,下折边件82和第四下吸盘72安装于折边下支架14,机架1设有驱动折边上支架13和折边下支架14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折边升降驱动器,折边上支架13设有驱动上折边件81翻转进行折边的上折边驱动器83,折边下支架14设有驱动下折边件82翻转进行折边的下折边驱动器84。通过折边升降驱动器使第四吸盘组件7与折边组件8能够同步升降,操控方便。本实施例中,上折边驱动器83和下折边驱动器84采用了气缸,除了气缸,上折边驱动器83和下折边驱动器84也采用其它常见的直线驱动器。第四吸盘组件7除了采用负压方式来吸住编织袋10的袋口,也可以采用静电吸住编织袋10的袋口。
62.编织袋10的袋口打开后,会形成上、下两个侧边,因此需要对翻折好的上、下两个侧边进行粘合加工。为此,外粘合头91包括上粘合头911和下粘合头912,上粘合头911位于下粘合头912的上方,机架1设有驱动上粘合头911和下粘合头91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粘合驱动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有上粘合驱动器15和下粘合驱动器16,上粘合驱动器15与上粘合头911连接,下粘合驱动器16与下粘合头912连接,上粘合驱动器15和下粘合驱动器16分别带动上粘合头911和下粘合头912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想到的是,上粘合头911和下粘合头912也可以采用一个驱动器同时带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粘合驱动器可以选用气缸等常见的直线驱动器,也可以采用电机配合直线往复机构来实现。
63.具体而言,为了让内粘合头92能够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可以将内粘合头92安装于滑动支架17,滑动支架17滑动连接于机架1,机架1上设有带动滑动支架17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驱动器18。第二往复驱动器18可以选用电机,再配合丝杆和螺母来实现滑动支架17的往复运动,电机可以选择伺服电机,便于控制内粘合头92在接收工位、粘合工位和复位工位精准停留。
64.而为了内粘合头92能够在接收工位接收到编织袋10,可以在内粘合头9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左抻袋件93和第二右抻袋件94,滑动支架17上设有驱动第二左抻袋件93、第二右抻袋件94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二抻袋驱动器95,第二左抻袋件93、第二右抻袋件94在接收工位伸入编织袋10内并抻开编织袋10将其相对内粘合头92固定。第二左抻袋件93、第二右抻袋件94分布在内粘合头92的左右两侧,第二左抻袋件93、第二右抻袋件94伸入编织袋
10内,然后相互远离,会抻开编织袋10的袋口并使编织袋10固定在第二左抻袋件93、第二右抻袋件94上,然后跟随第二左抻袋件93、第二右抻袋件94从接收工位移动到粘合工位。第二抻袋驱动器95可以选用气缸等常见的直线驱动器,也可以采用电机配合直线往复机构来实现。
65.本实用新型中内外袋对齐贴合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图12和图13。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编织袋10输送至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第一吸盘组件2开始工作,第一上吸盘21和第一下吸盘22分别吸住编织袋10外袋袋口的外侧上表面和外侧下表面,第二上吸盘31和第二下吸盘32分别吸住编织袋10内袋袋口的外侧上表面和外侧下表面,然后第一上吸盘21和第一下吸盘22相互远离将编织袋10外袋的袋口打开,同时第二上吸盘31和第二下吸盘32相互远离将编织袋10内袋的袋口打开,第三吸盘组件4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并进入编织袋10内袋,移动到位后,第二上吸盘31和第二下吸盘32停止吸附,第三上吸盘41和第三下吸盘42分别吸住编织袋10内袋的内侧上表面和内侧下表面,第三吸盘组件4继续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编织袋10内袋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移动距离达到预设值之后,第一抻袋组件抻开编织袋,第一吸盘组件2和第三吸盘组件4可以停止吸附内袋,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开始相互靠近,对编织袋10进行热合,此时第一抻袋支撑件64正好处于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之间,见图13所示,能够对编织袋10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第一抻袋支撑件64可以采用柔性的橡胶或硅胶或毛毡等。热合完成后,上热合头51和下热合头52相互远离,第三吸盘组件4沿第一方向退回至初始位置,将编织袋10输送至下一工位。
66.本实用新型中编织袋袋折边粘合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图14至图19。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第四上吸盘71和第四下吸盘72将编织袋10的袋口打开,此时内粘合头92处于复位工位,然后由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翻转将编织袋10的袋口翻折,进入图15所示状态,接着内粘合头92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至接收工位,进入图16所示状态,第二左抻袋件93和第二右抻袋件94相互远离将编织袋10与内粘合头92相对固定,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翻转复位,即图17所示状态,再接着,内粘合头92带着编织袋10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粘合工位,由于编织袋10被顺势拖动至粘合工位,所以编织袋10袋口的平整度可以得到提升,上粘合头911和下粘合头912相互靠近将编织袋10的袋口粘合固定,即图18所示状态,最后,上粘合头911和下粘合头912复位,内粘合头92回到复位工位,即图19所示状态,编织袋10折边粘合工作完成,被输送至下一工序。
67.实施例二:
68.由于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一般固定不变,在一些情况下,如果编织袋10需要翻折的尺寸l1较小且小于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在第一方向上的初始尺寸l2,如图2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直接翻边,容易出现编织袋10的口部被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推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形成折皱的情况,而不能被正常翻折。因此为了可以适用更多类型的编织袋10,本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机架1上设有第四吸盘上支架19和第四吸盘下支架20,第四吸盘上支架19位于第四吸盘下支架20上方,第四吸盘组件7包括第四上吸盘71和第四下吸盘72,第四上吸盘71安装于第四吸盘上支架19,第四下吸盘72安装于第四吸盘下支架20,第四吸盘上支架19设有上折边升降驱动器85,上折边升降驱动器85的输出端连接有折边上支架13,第四吸盘下支架20设有下折边升降驱动器87,下折边升降驱动器87的输出端连接有折边下支架14,折边上支架13位
于折边下支架14的上方,折边组件8包括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折边上支架13设有驱动上折边件81翻转进行折边的上折边驱动器83,折边下支架14设有驱动下折边件82翻转进行折边的下折边驱动器84。在翻折过程中,上折边件81在上折边升降驱动器85带动下会下降到与编织袋10的上表面平齐的位置,下折边件82在下折边升降驱动器87带动下会上升到与编织袋10的下表面平齐的位置,如图22所示,由于编织袋10的上、下侧分别被第四上吸盘71、第四下吸盘72吸住,此时上折边件81和下折边件82翻转,就可以带动编织袋10的袋口进行翻折,在编织袋10的袋口需要翻折更小尺寸时也可以很好地适用。
69.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70.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