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机烘纸气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1819发布日期:2022-07-20 02:0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机烘纸气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机烘纸气罩。


背景技术:

2.现有纸机烘纸气罩利用蒸汽加热进入气罩内的新鲜空气,从而利用加热后的空气来烘干纸张,但其蒸汽消耗量大,尤其是在冬天气温低,导致蒸汽的消耗量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蒸汽消耗量低的纸机烘纸气罩。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纸机烘纸气罩,包括气罩本体和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处设有空气加热总成,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气罩本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加热总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加热总成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所述空气加热总成利用废热气中的热量和蒸汽的热量对泵入至所述气罩本体内的空气加热。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由空气加热总成利用废热气中的热量和蒸汽中的热量对空气加热后,再由气泵将加热后的空气泵入到气罩本体内对纸张进行烘干,其蒸汽利用量少,成本低。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加热总成包括进气管、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其下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构成所述空气加热总成的出气口,所述进气管的上端构成所述空气加热总成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入口用以与废热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出口用以与排气烟囱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入口与蒸汽通入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出口与所述蒸汽排出管连通。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其结构简单,即先利用废热气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再由蒸汽进行加热,如此减少蒸汽的利用量,同时对废热气中残热进行合理的利用。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罩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的连通处设有用以测量气流流量的流量测量装置和用以测量气流温度的温度测量装置。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温度测量装置来测量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温度,同时由流量测量装置可以测量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流量。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入口与所述蒸汽通入管的连通处设有调节蒸汽流量的流量阀。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在气罩本体进气口处温度低于需求温度时,可由流量阀来增大蒸汽的流量以增大换热量,从而提高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气流的温度。
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流量阀和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其智能化程度更高,同时使得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温度更加恒定。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还设有挡雨罩。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避免雨水进入到进气管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纸机烘纸气罩的结构简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的电连接图。
18.图中:1气罩本体、2气泵、21第一阀门、3空气加热总成、31进气管、311挡雨罩、32第一换热器、33第二换热器、4废热气泵、41第二阀门、51蒸汽通入管、52蒸汽排出管、6排气烟囱、7流量测量装置、8温度测量装置、9流量阀、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纸机烘纸气罩,包括气罩本体1和气泵2,所述气泵2的进气口处设有空气加热总成3,所述气泵2的出气口与所述气罩本体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2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加热总成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加热总成3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所述空气加热总成3利用废热气中的热量和蒸汽的热量对泵入至所述气罩本体1内的空气加热,如此由空气加热总成利用废热气中的热量和蒸汽中的热量对空气加热后,再由气泵将加热后的空气泵入到气罩本体内对纸张进行烘干,其蒸汽利用量少,成本低。
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加热总成3包括进气管31、第一换热器32和第二换热器33,所述进气管31竖向设置,其下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3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3的冷媒出口构成所述空气加热总成3的出气口,所述进气管31的上端构成所述空气加热总成3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热媒入口用以与废热气泵4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热媒出口用以与排气烟囱6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3的热媒入口与蒸汽通入管51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3的热媒出口与蒸汽排出管52连通,其其结构简单,即先利用废热气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再由蒸汽进行加热,如此减少蒸汽的利用量,同时对废热气中残热进行合理的利用。
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罩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泵2的出气口的连通处设有用以测量气流流量的流量测量装置7和用以测量气流温度的温度测量装置8,如此可由温度测量装置来测量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温度,同时由流量测量装置可以测量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流量。
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换热器33的热媒入口与所述蒸汽通入管51的连通处设有调节蒸汽流量的流量阀9,如此在气罩本体进气口处温度低于需求温度时,可由流量阀来增大蒸汽的流量以增大换热量,从而提高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气流的温度。其中,所述第二
换热器可采用如文献号cn208688282u所公开的《蒸汽空气换热器》,而所述第一换热器可采用套管换热器,当然均不仅限于此。
24.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10(控制器可采用arm系列单片机),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温度传感器)、流量测量装置7(流量传感器)、流量阀9(电动流量阀)和气泵2均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如此使得其智能化程度更高,同时使得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温度更加恒定。
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31的上端还设有挡雨罩311,如此可避免雨水进入到进气管内。
26.其中,若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空气流量超过需求,则可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减小转速(降低其功率),反之,则提高气泵的转速,当气罩本体进气口处的空气温度低于需求温度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流量阀增大蒸汽流量,反之则控制流量阀减小蒸汽流量。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所述气泵和废热气泵均可设置两个,两个气泵的进气口均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通,两个气泵的出气口均与所述气罩本体的进气口连通,且两个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处均设有第一阀门21,如此可择一启动一个气泵并打开其进气口的第一阀门,而另一个气泵进气口的第一阀门关闭,此时该气泵作为备用(两个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而控制器控制两个气泵的运行状态,当然两个第一阀门也可均为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每个第一阀门与对应的气泵的联动,即处于运行状态的气泵对应的第一阀门打开,而处于停止运行状态的气泵对应的第一阀门关闭),而两个废热气泵的进气口均与废热气源(可以时锅炉的尾气)连通,两个废热气泵的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入口连通,且两个废热气泵的进气口处均设有第二阀门41,同理,可择一的选择一个废热气泵运行(该废热气泵进气口处的第二阀门打开),而另一个废热气泵停止运行(该废热气泵进气口处的第二阀门关闭),此时该废热气泵作为备用,当然两个第二阀门也可均为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而两个废热气泵也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由控制器控制两个废热气泵的运行状态,此时每个所述第二阀门与对应的废热气泵联动,即处于运行状态的废热气泵对应的第二阀门打开,而处于停止运行状态的废热气泵对应第二阀门关闭。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