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8599发布日期:2022-08-31 06:2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


背景技术:

2.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又名谢公笺。是产于浙江富阳的传统手工艺品。北宋真宗时期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名为元书纸,又因名臣谢富春推崇此纸生产,故尚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
3.目前,大多数元书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其原料从水槽中打捞上来,传统的打捞方式为人工打捞,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由于人工操作的失误,捞网支架在水槽内容易发生倾斜,使其与卡槽卡住,影响打捞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为机械元书纸生产装置;连接架,连接架设置在水槽的底部,并与水槽竖直滑动连接;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水槽两侧上方中部。
6.优选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中部设置有捞网,连接架的左右两侧上方中部与拉绳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拉绳的上方盘绕经过水槽两侧上方中部,并与升降块的上方中部固定连接,升降块设置在固定座内,并与固定座竖直滑动连接。
8.优选的,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设置为t 字型,导轨卡入至升降块的左右两侧中部。
9.优选的,固定座的前侧中部下方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插入至固定座的下方内,并与升降块前侧中部的齿槽相互啮合,齿轮的外侧中部与短轴杆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短轴杆安装在支架的后侧端部,并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的中部与水槽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架的前侧端部套设在长轴杆的两端上,并与长轴杆转动连接。
11.优选的,短轴杆和长轴杆的外侧端部均穿过支架的两端,且两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轮,短轴杆和长轴杆分别设置在传动带内侧两端,并与其传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和升降块啮合的结构,控制升降块的上升和下降,再通过拉绳的作用使得捞网对水槽内的元书纸进行打捞,通过加入长轴杆、短轴杆和传动带的结构,使得两侧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同速同向转动,在其与升降块啮合转动过程中,带动两侧升降块移动相同距离,使得连接架在水槽中捞纸上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避免捞网在打捞元书纸过程中发生倾斜,使得连接架在水
槽内卡死无法上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剖面三维图。
16.图中:水槽1、连接架2、捞网21、拉绳22、固定座3、导轨31、升降块32、齿轮4、短轴杆41、长轴杆42、传动带43、支架5。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包括水槽1,水槽1为机械元书纸生产装置;
19.水槽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2,并与水槽1竖直滑动连接;连接架2 中部设置有捞网21,连接架2的左右两侧上方中部与拉绳2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20.拉绳22的上方盘绕经过水槽1两侧上方中部,并与升降块32的上方中部固定连接,升降块32设置在固定座3内,并与固定座3竖直滑动连接。
21.固定座3,固定座3固定安装在水槽1两侧上方中部。
22.固定座3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31,导轨31设置为t 字型,导轨31卡入至升降块32的左右两侧中部。
23.固定座3的前侧中部下方转动连接有齿轮4,齿轮4插入至固定座3 的下方内,并与升降块32前侧中部的齿槽相互啮合,齿轮4的外侧中部与短轴杆41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
24.短轴杆41安装在支架5的后侧端部,并与支架5转动连接,支架5 的中部与水槽1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架5的前侧端部套设在长轴杆42的两端上,并与长轴杆42转动连接。
25.短轴杆41和长轴杆42的外侧端部均穿过支架5的两端,且两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轮,短轴杆41和长轴杆42分别设置在传动带43内侧两端,并与其传动连接。
26.工作原理:机械元书纸在水槽1内生产成型后,通过外置电机带动长轴杆42进行转动,使得长轴杆42带动其两端的传动轮进行转动。
27.并且,在传动带43的传动作用下,长轴杆42两端的传动轮带短轴杆 41两端的传动轮进行同速同向转动。
28.并通过短轴杆41使齿轮4进行转动,由于齿轮4与升降块32前侧中部的齿槽相互啮合,并且在导轨31对升降块32的移动限制下,使得升降块32沿着固定座3竖直向下滑动。
29.并拉动两侧的拉绳22向外侧下方移动,使得其内侧端部沿着水槽1 两侧内壁竖直向下移动,并拉动连接架2从水槽1的底部向上方移动。
30.在连接架2上升的过程中,且中部的捞网21将生产成型的元书纸从水槽1中打捞上来,在将元书纸从捞网21上取出后,方向启动外置电机即可使捞纸装置复位。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包括水槽(1),水槽(1)为机械元书纸生产装置;连接架(2),连接架(2)设置在水槽(1)的底部,并与水槽(1)竖直滑动连接;固定座(3),固定座(3)固定安装在水槽(1)两侧上方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2),连接架(2)中部设置有捞网(21),连接架(2)的左右两侧上方中部与拉绳(2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22)的上方盘绕经过水槽(1)两侧上方中部,并与升降块(32)的上方中部固定连接,升降块(32)设置在固定座(3)内,并与固定座(3)竖直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31),导轨(31)设置为t字型,导轨(31)卡入至升降块(32)的左右两侧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的前侧中部下方转动连接有齿轮(4),齿轮(4)插入至固定座(3)的下方内,并与升降块(32)前侧中部的齿槽相互啮合,齿轮(4)的外侧中部与短轴杆(41)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轴杆(41)安装在支架(5)的后侧端部,并与支架(5)转动连接,支架(5)的中部与水槽(1)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架(5)的前侧端部套设在长轴杆(42)的两端上,并与长轴杆(42)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轴杆(41)和长轴杆(42)的外侧端部均穿过支架(5)的两端,且两者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轮,短轴杆(41)和长轴杆(42)分别设置在传动带(43)内侧两端,并与其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转运机械元书纸自动捞纸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为机械元书纸生产装置;连接架,连接架设置在水槽的底部,并与水槽竖直滑动连接;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和升降块啮合的结构,控制升降块的上升和下降,再通过拉绳的作用使得捞网对水槽内的元书纸进行打捞,通过加入长轴杆、短轴杆和传动带的结构,使得两侧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同速同向转动,在其与升降块啮合转动过程中,带动两侧升降块移动相同距离,使得连接架在水槽中捞纸上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避免捞网在打捞元书纸过程中发生倾斜,使得连接架在水槽内卡死无法上升的问题。内卡死无法上升的问题。内卡死无法上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庄富泉 蒋文新 庄丹枫 蒋伟新 董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富春江宣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