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胶机密封刮刀及密封刮刀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2996发布日期:2022-12-02 23:2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施胶机密封刮刀及密封刮刀基座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胶机密封刮刀及密封刮刀基座。


背景技术:

2.表面施胶是造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段,降低施胶机运行成本、提高施胶质量、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其中,施胶机密封刮刀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施胶辊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密封刮刀在安装时会出现密封刮刀上下移动的情况,并且在使用时,会存在密封刮刀被施胶辊向上拖动的情况。密封刮刀被脱出离开卡槽,导致施胶辊被损坏,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此外,现有技术利用螺丝固定密封刮刀,密封刮刀上的连接螺丝多,安装位置不合理。且一旦需要进行对密封刮刀进行拆修的过程耗时长,严重影响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固定的施胶机密封刮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刮刀易松动、安装和拆卸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胶机密封刮刀,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设置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设置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刀片的底部;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沿所述刀片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刀面上。
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卡合部对施胶机密封刮刀进行固定,无需设置繁多的紧固螺丝,方便安装和拆修,减少拆修过程耗费的时间;第一卡合部设置在刀片的底部,对刀片的底部进行固定,刀片的顶部可刮除施胶辊上多余的胶料,保证施胶辊转移的胶料量合适,提高施胶的均匀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
8.固定部,与所述刀片固定连接;
9.弯钩,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刀面上;所述弯钩的两端向下弯曲,分别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钩的半径范围为3-5c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片本体设置漏料孔,所述漏料孔沿所述刀片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刀片本体;所述漏料孔的数量为多个,阵列分布于所述刀片本体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料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形,所述漏料孔倾斜设置于所述刀片本体上。
13.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刮刀基座,包括:
14.基座本体,用于容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施胶机密封刮刀;所述施胶机密封刮刀的底部与所述基座本体抵接;所述基座本体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相适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施胶机密封刮刀的长度,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凹槽,所述凹槽沿所基座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凹槽的顶部为半圆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顶部边缘设置圆角。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内设置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贯穿所述基座本体。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内设置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倾斜设置于所述基座本体上。
19.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刮刀基座来固定施胶机密封刮刀,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将施胶机密封刮刀和密封刮刀基座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施胶机密封刮刀工作时的稳定性,且可以快速将施胶机密封刮刀卸下,方便安装和拆卸。
20.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21.附图仅用于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22.在说明书附图中:
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施胶机密封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弯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漏料孔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密封刮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施胶机密封刮刀和密封刮刀基座的工作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密封刮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29.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0.1、刀片本体,11、第一卡合部,111、固定部,112、弯钩,12、漏料孔;
31.2、基座本体,21、第二卡合部,211、凹槽,212、圆角,22、第一固定孔,23、第二固定孔;
32.3、挡胶边封。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详细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技术
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37.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38.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技术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39.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技术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2.表面施胶是造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段,降低施胶机运行成本、提高施胶质量、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其中,施胶机密封刮刀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施胶辊的使用寿命。
43.正常运行中密封刮刀紧靠施胶辊,一方面可以刮下施胶辊带过来的纸毛等杂质;另一方面在密封刮刀、施胶辊和上料梁处形成储存胶料的小斜槽,让施胶辊局部泡在胶液中,均匀转移胶料。
44.现有的密封刮刀在安装时会出现密封刮刀上下移动的情况,并且在使用时,会存
在密封刮刀被施胶辊向上拖动的情况。密封刮刀被脱出离开卡槽,导致施胶辊被损坏,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此外,现有技术利用螺丝固定密封刮刀,密封刮刀上的连接螺丝多,安装位置不合理。且一旦需要进行对密封刮刀进行拆修的过程耗时长,严重影响生产运行。
45.请参阅图1,在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胶机密封刮刀,包括刀片本体1,刀片本体1设置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第一刀面设置第一卡合部11,第一卡合部11设置于刀片的底部;第一卡合部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沿刀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刀面上。
46.刀片本体1是一片窄长刮刀,第一卡合部11是用于固定刀片本体1的部件。第一刀面面向施胶辊,用于刮除多余的胶料。第二刀面面向密封刮刀基座,第二刀面上设置第一卡合部11,用于固定刀片本体1。第一卡合部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沿刀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刀面上。多个第一卡合部11可以沿着刀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在第一刀面上,使刀片本体1可以受到相对均匀的作用力,不仅可以提高刀片本体1的稳定性,减少工作时的晃动,而且也能避免刀片本体1受力不均匀、局部断裂受损的情况发生。
47.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卡合部11对施胶机密封刮刀进行固定,无需设置繁多的紧固螺丝,方便安装和拆修,减少拆修过程耗费的时间;第一卡合部11设置在刀片的底部,对刀片的底部进行固定,刀片的顶部可刮除施胶辊上多余的胶料,保证施胶辊转移的胶料量合适,提高施胶的均匀性。
48.如图2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包括固定部111和弯钩112。固定部111与刀片本体1固定连接。弯钩112凸出设置于第一刀面上。弯钩112的两端向下弯曲,分别与固定部111连接。
49.固定部111是用于固定弯钩112的部件。弯钩112是与其他部件卡合、用来固定刀片本体1的部件。凸出的弯钩112可卡住密封刮刀基座,从而对刀片本体1进行固定。弯钩112的两端向下弯曲,通过固定部111与刀片本体1连接弯钩112的中部向外凸起,与第一刀面呈一定角度的夹角。
50.如此设置,可通过固定部111进一步增加弯钩112与刀片本体1的接触面积,增加连接结构的牢固性,避免弯钩112在工作时受力与刀片本体1分离、断裂的情况发生。
51.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弯钩112的半径范围为3-5cm。弯钩112的半径设置在这个范围内,不仅能够增加卡合的面积,提高结构稳定性,而且不会因半径过大影响到刀片本体1的正常工作。
52.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刀片本体1设置漏料孔12,漏料孔12沿刀片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刀片本体1。漏料孔12的数量为多个,阵列分布于刀片本体1上。
53.漏料孔12是用于导出多余胶料的部件。刀片本体1在刮除施胶辊上多余胶料时,漏料孔12将多余的胶料漏入施胶机回流槽,所有回流的胶料再经振筛过滤,最后回到表面胶上料槽中,实现一个循环。如此设置,多余的胶料通过漏料孔12流走,有效提高了施胶的均匀性,避免施胶不匀,产生玻璃花等纸病。
54.如图3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漏料孔12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形,漏料孔12倾斜设置于刀片本体1上。如此设置,有效增加了漏料孔12与辊面的接触面积,保证施胶辊转移的胶料量合适,进一步提高施胶的均匀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漏料孔12倾斜方向与刀口的夹角在75-85
°
的范围。
55.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刮刀基座,包括基座本体2。基座本体2用于容
置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施胶机密封刮刀。施胶机密封刮刀的底部与基座本体2抵接。基座本体2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二卡合部21,第二卡合部21与第一卡合部11相适配。
56.如图4所示,基座本体2是用于固定施胶机密封刮刀的部件。基座本体2的顶部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二卡合部21。基座本体2设置在第一刀面的一侧,第二卡合部21与第一卡合部11相适配。
57.如图5所示,挡胶边封3设置在施胶辊的两侧,用于挡住两边的胶料。挡胶边封3可以选用高密度海绵加工的边封或者泡沫边封,对辊面磨损小,而且密封效果好。基座本体2的位置是固定的,刀片本体1的底部与基座本体2的底部相抵接。图中用实线表示的刀片本体1,表示的是在正常休息情况下,刀片本体1的状态。此时第一卡合部11与第二卡合部21之间没有卡合在一起,拆卸时只需向上抽出刀片本体1,即可将刀片本体1拆卸下来。在维修更换时方便直接抽走密封刮刀,节省修理时间。图中用虚线表示的刀片本体1,表示的是工作时在施胶辊和胶料的作用下刀片本体1的状态。刀片本体1完全一定角度,刀片本体1的底部向内偏移一定距离,依然抵接在基座本体2上。刀片本体1上的第一卡合部11与基座本体2上的第二卡合部21相互卡合在一起,让密封刮刀紧固在基座本体2上。
5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刮刀基座来固定施胶机密封刮刀,通过第一卡合部11和第二卡合部21将施胶机密封刮刀和密封刮刀基座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施胶机密封刮刀工作时的稳定性,且可以快速将施胶机密封刮刀卸下,方便安装和拆卸。
59.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基座本体2的长度大于施胶机密封刮刀的长度,第二卡合部21为凹槽211,凹槽211沿所基座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凹槽211的顶部为半圆形。
60.如此设置,基座本体2能够对施胶机密封刮刀的两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凹槽211可以与第一卡合部11的弯钩112相互卡合,凹槽211沿所基座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只需设置一个凹槽211即可同时与多个第一卡合部11相互卡合。凹槽211的顶部为半圆形,可减少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部11的磨损。
61.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凹槽211的顶部边缘设置圆角212。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第一卡合部11的磨损,从而提高施胶机密封刮刀工作时的稳定性,延长施胶机密封刮刀的使用寿命。
62.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基座本体2内设置第一固定孔22,第一固定孔22贯穿基座本体2。设置第一固定孔22便于固定基座本体2,提高施胶机密封刮刀工作时的基座本体2的稳定性,使施胶机密封刮刀的底部保持稳定。
63.如图6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基座本体2内设置第二固定孔23,第二固定孔23倾斜设置于基座本体2上。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3可从另外的方向固定基座本体2,进一步增强基座本体2的稳定性,避免施胶机密封刮刀晃动导致刮料不均的情况发生。
6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技术的实质理念,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