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纸板粘合机用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8080发布日期:2023-05-27 12:5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纸板粘合机用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纸板粘合机用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纸板包装的生产比如纸板托盘生产时,就需要先把多层纸板粘合到一起,满足厚度和强度的要求。传统的纸板粘合需要人工一张一张的把纸板送进双辊涂胶机进行涂胶,然后再人工一张一张的把纸板对齐压合到一起,生产效率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进纸,自动涂胶、并且自动压合的自动纸板粘合机。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纸板粘合机,包括控制柜和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涂胶机构、接料机构、压合机构。

3、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底座,所述进料底座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部位分别设置有进料支撑板,所述进料支撑板靠近前后两端部位分别设置有进料辊筒,所述进料辊筒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铰接,两个所述进料辊筒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位于前端或者后端的所述进料辊筒一端穿过所述进料支撑板与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4、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靠近后端的部位向上延伸,位于后端的所述进料辊筒上方平行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固定连接;

5、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传送带后端部位上方的进料限制板,所述进料限制板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上下两端部位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套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杆中间的部位;所述第一固定块前侧壁设置有梯形卡槽,所述进料限制板后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梯形卡槽配合使用的梯形卡条,所述进料限制板后侧壁上端部位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面设置有向下的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面设置有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所述螺栓外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连接块之间套设有弹簧; 所述进料限制板与所述传送带的间隙略大于一层纸板的厚度;

6、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传送带后端部位上方的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上下两端部位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套接,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外侧的部位;

7、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两个所述调节螺杆一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进料支撑板铰接,所述调节螺杆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穿出位于同侧的所述进料支撑板分别与一调节手柄固定连接;

8、两个所述进料辊筒之间设置有若干进料支撑杆,所述进料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铰接;两个所述进料辊筒之间靠近后端的所述进料辊筒部位设置有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支撑杆和所述支撑平板紧贴所述传送带设置;

9、前端的所述进料辊筒前方设置有若干托料辊筒,所述托料辊筒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两个所述进料支撑板铰接。

10、所述涂胶机构包括涂胶底座,所述涂胶底座上端面靠近前端部位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涂胶底座上靠近前端部位设置有上下并排的上导料辊筒和下导料辊筒,所述上导料辊筒和所述下导料辊筒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上导料辊筒后方靠近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光电计数器,所述第一光电计数器通过一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11、所述第一支撑板左右侧壁上靠近上端部位设置有第一长条通孔,所述上导料辊筒通过一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条通孔内的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下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第一螺栓上端部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靠近所述齿轮部位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螺纹,所述调节杆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撑板外侧与一手柄固定连接;

12、所述涂胶底座上端面靠近后端部位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下导料辊筒水平的支撑辊筒,所述支撑辊筒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支撑辊筒上方设置有涂胶辊筒,所述涂胶辊筒前侧设置有托胶辊筒,所述涂胶辊筒和所述托胶辊筒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下端靠近前侧部位通过一个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外侧壁靠近后端部位设置有向上伸缩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外侧壁下端靠近后侧部位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压缩气体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气体管路通过电磁阀控制;

13、所述第三支撑板左右侧壁上靠近前端部位设置有第二长条通孔,所述托胶辊筒通过一设置在所述第二长条通孔内的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铰接,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前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后端部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前侧壁铰接,所述第二螺栓前端部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靠近所述第二齿轮部位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三支撑板外侧与一手柄固定连接;

14、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位于所述托胶辊筒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涂胶辊筒和所述托胶辊筒之间靠近两端部位设置有挡胶板,所述挡胶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涂胶辊筒和所述托胶辊筒之间靠近中间部位上方设置有加胶管,所述加胶管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加胶管另一端连接到一储胶槽中,所述储胶槽上设置有打胶泵;所述涂胶辊筒和所述托胶辊筒之间上方靠近挡胶板部位设置有感胶探头,所述感胶探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位于所述涂胶辊筒后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靠近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光电计数器;

15、所述上导料辊筒、所述下导料辊筒、所述支撑辊筒、所述涂胶辊筒和所述托胶辊筒一端均通过链条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辊筒、所述链条以及所述第二电机的连接方式以及传动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16、所述第一光电计数器、所述第二光电计数器、所述感胶探头、所述打胶泵、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17、所述接料机构包括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后半部分从前到后设置有两个门字形支架,所述门字形支架由两个立柱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上端部的横梁构成,所述立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靠近两侧部位,每个所述横梁上端面均设置有向下伸缩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横梁与一方形压料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板后端靠近所述支撑平台后侧设置,所述压料板前端靠近所述支撑平台中间设置;

18、所述压料板上端面靠近前端中间部位设置有向前伸缩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一后侧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料板前侧壁靠近所述后侧推料板左右两侧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压料板下方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挡料条,两个所述挡料条的间距略大于纸板的宽度;所述支撑平台下端面设置有向前伸缩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伸缩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中间部位,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时能够到达所述支撑平台前端,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的行程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三长条通孔,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一连杆与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前侧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穿过所述第三长条通孔与所述前侧推料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19、所述后侧推料板下端面靠近左右两端部位设置有推料臂,所述支撑平台上与所述推料臂行程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四长条通孔;

20、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所述第三长条通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二挡料板侧壁上靠近中间部位设置有方形开口,所述方形开口下方延伸至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分别从所述方形开口穿过的左侧推料板和右侧推料板,所述左侧推料板和所述右侧推料板的外侧壁靠近下端中间部位分别与第五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部位;

21、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分别与压缩气体管路连接并且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22、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下支撑架体和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架体上方的上支撑架体,所述下支撑架体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纵向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横向的连接梁,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梁之间靠近前后两端部位分别铰接有转动滚筒;每个所述支撑梁上端面靠近内侧部位固定设置有下支撑条,两个所述下支撑条之间从前到后铰接有若干中滚动杆,两侧的所述支撑腿之间靠近所述支撑梁部位铰接有下滚动杆,前端的所述转动滚筒、所述中滚动杆、后端的所述转动滚筒、所述下滚动杆之间通过一输送带依次连接;

23、所述输送带前端或者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阻偏滚筒,所述阻偏滚筒一端与所述支撑腿铰接,所述阻偏滚筒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梁铰接,所述阻偏滚筒上端设置为向所述输送带内部倾斜;

24、所述上支撑架体包括一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条,两个所述上支撑条之间从前到后铰接有若干上滚动杆,所述方形框架上端面从前到后设置有若干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延伸出所述方形框架,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支撑螺杆与所述支撑梁套接,所述支撑螺杆位于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母;

25、两个所述支撑梁靠近后端部位分别套设有套环,位于后端的所述转动滚筒两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套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上端面靠近所述套环前端部位固定设置有螺母,与所述螺母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栓一端紧靠在所述轴套上;

26、位于前端的或者后端的所述转动滚筒一端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27、所述控制柜包括一plc或者单片机、电源开关、启动按钮、紧急停车按钮,所述控制柜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柜中各个部件的相互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纸板粘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第一步、打开电源开关,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启动,将若干纸板放到进料机构的传送带上,纸板前端与所述进料限制板对齐;按下启停按钮,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连续将最下层的纸板输送到所述涂胶机构;

30、第二步、所述传送带将最下层的纸板输送到所述涂胶机构的所述上导料辊筒和所述下导料辊筒之间,然后继续传送到所述支撑辊筒和所述涂胶辊筒之间,所述涂胶辊筒将纸板的上表面涂上胶水,并且将纸板传送到接料机构;

31、当所述第二光电计数器感应的纸板达到设定的数量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出,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板将所述涂胶辊筒抬升,使得最上层的纸板通过时避免涂胶,所述第二光电计数器感应到最上层的纸板通过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回缩带动所述涂胶辊筒回位;所述第一光电计数器感应到最上层的纸板时,所述第一电机停止运行,所述进料机构停止传送纸板;

32、第三步、传送到所述接料机构的纸板,被所述第一挡料板挡住后落到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后侧推料板、所述左侧推料板、所述右侧推料板周期性的往复推动将连续传送过来的纸板前后左右对齐;

33、当所述第二光电计数器感应到最上层的纸板通过后,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压料板上升,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前侧推料板将对齐的多层纸板推到所述压料板下方,然后所述第四气缸带动所述前侧推料板回位,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压料板下降将粘合后的多层纸板压紧;

34、所述第四气缸带动所述前侧推料板回位后,所述第一电机运行,所述进料机构自动运行进料,开始第二个多层纸板的涂胶粘合,当所述第二光电计数器感应到第二个多层纸板最上层的纸板通过后,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压料板上升,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前侧推料板将对齐的第二个多层纸板推到所述压料板下方,同时第二个多层纸板将第一个多层纸板推到压合机构;

35、第四步、多层纸板从接料机构被推到压合机构后,通过所述输送带继续输送到后端,多层纸板的胶水在所述压合机构输送的过程中逐渐凝固,多层纸板输送到所述压合机构后端,胶水凝固,纸板完成粘合。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料机构一次能够堆积多层纸板,然后最下层纸板自动传送到涂胶机构;配合自动纸板粘合机其他机构使用实现了进料、涂胶、接料以及压合等生产过程的紧密配合,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