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阀热压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1424发布日期:2022-11-25 22:1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排气阀热压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阀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排气阀热压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排气阀主要应用于各种包装袋、储藏袋、保鲜袋、饲料袋等需要单向透出气体的软包装,适用于咖啡粉包装袋、咖啡豆包装袋、饲料发酵袋、食品包装袋等。例如:装有排气阀的咖啡豆包装袋,能将烘培后的咖啡豆析出的二氧化碳自动排出袋子外面,外面的空气却不能进入袋子,有效保证咖啡豆的干燥和醇香原味,也不会因为二氧化碳的积聚使袋子涨开,防止内包装物被氧化污染变质。
3.市场上的排气阀自动放阀热压机,大多数是采用振动盘送料机构或离心式转盘送料机构;振动盘送料机构的缺点是笨重,体积大,噪音大,成本高,运输、移动都不方便,也影响到供人工作时状态,可能引发失聪的职业病;离心式送料机构的缺点是:排气阀跟排气阀,排气阀跟盘壁、底盘之间不断的摩擦,会伤害到排气阀的外表面,容易引发产品质量问题。
4.目前,排气阀安装在包装袋等上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排气阀热压机的模具头外围产生高温使排气阀与包装袋等粘合。
5.cn105774044b公开了一种排气阀热压机,包括控制箱、底板、气压调节装置、电磁阀和排气阀压制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座和左、右两块弯臂板,连接座安装在底板上,左、右两个弯臂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固定在连接座的两侧,控制箱、气压调节装置、电磁阀和排气阀压制装置分别固定在弯臂板上,排气阀压制装置下方的底板上还设置有阀体安放臂,阀体安放臂一端与连接座连接,另一端为悬空,阀体安放臂与底板之间存有间隙;此款排气阀热压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牢固、且体积小,大大提高排气阀热压机的便携性;而且,阀体安放臂与底板之间存有间隙,当排气阀压制装置往阀体安放臂上的包装袋压制时,阀体安放臂和弯臂板之间都会产生弹性形变,避免阀体安放臂与排气阀压制装置模具头“硬碰硬”接触,损坏模具头,并且使热压效果更理想,大大提高排气阀热压机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6.综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7.第一,排气阀通常都是集中堆积在储料箱内,需要通过人手排气阀一个一个的取出并确保排气阀方向正确后,才能将排放阀放置到阀体安放臂上;无法实现连续且正确地上料。
8.第二,需要通过人手将单个的排气阀放置到阀体安放臂,导致劳动强度较大。
9.第三,需要微调排气阀的位置使模具头与排气阀对位时,需要调节阀体安放臂的整体,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
11.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手段为,排气阀热压机上料装置,其包括设置有输出导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载体以及能够往复升降的顶出件;上料载体内设置有储存腔以及竖直的缓存腔;储存腔设置有储存腔驱动结构,且储存腔底部与缓存腔连通;顶出件贴合地设置在缓存腔内;缓存腔侧壁向上延伸形成贴合壁,顶出件设置有顶出件驱动结构;顶出件位于最高位置时,顶出件顶端与输出导轨连通。
12.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效果为,能够从输出导轨连续输出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便于后续热压处理。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料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位于顶出件的上方且正对顶出件,顶出件位于最高位置时顶出件、限位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14.能够确保顶出件位于最高位置时、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的位置稳定输送到输出导轨。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出件顶端内侧设置有顶出外缘槽,和/或,限位件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外缘槽。
16.能够确保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竖直,提高可靠性高。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出件顶端倾斜由上往下逐渐靠近输出导轨。
18.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料载体开设有与储存腔连通的加料口,顶出件位于最高位置时,加料口底边缘与顶出件顶端最低点之间设置有加料口高度差。
20.能够确保顶出件上的排气阀能够顺利地进入输出导轨,还能够确保顶出件顶端远离输出导轨的一端上的排气阀顺利地向输出导轨移动。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出件顶端外侧设置有让位面以及顶出支撑面,让位面的顶点相对缓存腔厚度的中心平面靠近贴合壁。
22.能够确保竖直状态的排气阀顺利地从缓存腔顶出。
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假想极限线为经过让位面的顶点、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的排气阀外缘底部内端点的连线,让位面完全低于假想极限线。
24.能够加快排气阀的外倾,提高可靠性。
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储存腔的底壁为储存腔斜面,储存腔斜面由上往下逐渐靠近缓存腔。
26.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2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料装置还包括具备旋转动力的驱动杆,顶出件设置有具备水平矢量的驱动槽,驱动杆一端插入驱动槽。
28.能够实现顶出件的往复升降。
2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杆的长度与顶出件行程之比为零点五。
30.结构简单可靠。
31.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32.1}能够从输出导轨连续输出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便于后续热压处理。
33.2}能够确保顶出件位于最高位置时、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的位置稳定输送到输出导轨。
34.3}能够确保顶出件上的排气阀能够顺利地进入输出导轨,还能够确保顶出件顶端
远离输出导轨的一端上的排气阀顺利地向输出导轨移动。
附图说明
35.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
36.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
37.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
38.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上料载体19的部分侧板未画出。
39.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上料载体19的部分侧板未画出;线条四line4表示水平面上的直线。
40.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上料载体19的部分侧板未画出;线条一line1表示经过加料口119下边缘的水平面上的直线。
41.图7是细节一dtl1处的剖视示意图;剖面为穿过排气阀9轴心线的竖直平面(剖面位置同后述的剖面一sec1);顶出件13为缓冲状态;排气阀外缘92向外而使得排气阀9为被剔除状态;箭头一arr1表示顶出件13向上运动的方向;线条二line2表示经过排气阀重心93的竖直参考线。
42.图8是图7的基础上,顶出件13向上移动至外露状态时的剖视局部示意图;剖面为穿过排气阀9轴心线的竖直平面(剖面位置同后述的剖面一sec1);排气阀外缘92向外而使得排气阀9为被剔除状态;箭头一arr1表示顶出件13向上运动的方向;线条二line2表示经过排气阀重心93的竖直参考线;箭头二arr2表示排气阀9向外倾倒的大致方向;线条三line3表示第二实施例的限位件14的假想轮廓线。
43.图9是剖面一sec1的细节一dtl2处的示意图;顶出件13为限位状态;排气阀外缘92向内而使得排气阀9为筛查合格状态;箭头一arr1表示顶出件13向上运动的方向;线条二line2表示经过排气阀重心93的竖直参考线;线条三line3表示第二实施例的限位件14的假想轮廓线。
44.图10是第一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以及热压模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
45.图11是第一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以及热压模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热压安装架29的部分侧板未画出。
46.图12是第一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以及热压模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热压装置2的部分零部件未画出。
47.图13是第一实施例的热压模组件3的俯视示意图。
48.图14是剖面二sec2的示意图。
49.图15是第三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以及热压模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热压安装架29的部分侧板未画出。
50.图16是第三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以及热压模组件3的半剖示意图。
51.图17是第三实施例的热压模组件3的俯视示意图;线条五line5表示吸盘22的轴心线旋转形成的圆;粗虚线表示旋臂234以及吸盘22的轮廓线。
52.箭头一arr1;箭头二arr2;剖面一sec1;剖面二sec2;细节一dtl1;细节二dtl2;线条一line1;线条二line2;线条三line3;线条四line4;线条五line5;上料装置1;储存腔11;储存腔斜面111;加料口高度差118;加料口119;缓存腔12;顶出件13;顶出外缘槽131;让位
面132;顶出支撑面133;假想极限线139;限位件14;限位外缘槽141;外倾抵持面142;输出导轨15;导轨腔151;导轨入口152;水平输出段159;贴合壁16;驱动装置18;驱动杆181;驱动槽182;旋转装置183;轴承184;上料载体19;线性导轨193;热压装置2;热压体21;热压升降装置219;吸盘22;输送装置23;平移气缸231;升降气缸232;电机或旋转气缸233;旋臂234;气压功能件28;电磁气压阀281;调压阀282;热压安装架29;热压模组件3;模具主体31;模具入口311;输入定位槽312;吸力高度差313;模芯孔314;模芯32;热压定位槽321;整列槽33;整列槽限位体331;限位间隙332;模芯调节结构34;外调节孔341;侧调节调节孔342;内调节孔343;限位孔344;内弹簧345;整列气缸39;排气阀9;排气阀主体91;排气阀外缘92;排气阀重心93;排气阀功能槽99。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对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54.第一实施例的排气阀连续热压机,用于将排气阀9与包装袋等粘合。该排气阀9包括排气阀主体91以及排气阀外缘92,排气阀主体91直径小于排气阀外缘92直径。排气阀9的重心为排气阀重心93,如图8所示,排气阀重心93相对排气阀9厚度尺寸上的中心平面(厚度中点上的平面)靠近排气阀外缘92。
55.排气阀9设置有排气阀功能槽99。排气阀功能槽99用于实现重量分配和/或其他功能。
56.第一实施例的排气阀连续热压机,其包括热压装置2以及设置有输出导轨15的上料装置1,热压装置2至少包括能够升降的热压体21,输出导轨15能够输送排气阀9至热压体21。热压体21能够加热从而实现对排气阀9的热压。比如,热压体21上设置有发热环(附图未画出),通过发热环实现加热。比如,热压体21通过为气缸的、后述的热压升降装置219实现升降。比如,输出导轨15能够通过后述的方式,将排气阀9通过后述的输送装置23输送至热压体21下方。当然,热压体21也可以正对输出导轨15,比如输出导轨15的水平输出段159。比如,输出导轨15设置有导轨腔151以及与导轨腔151连通的导轨入口152,导轨入口152为输出导轨15的入口,输出导轨15竖直设置,输出导轨15底端水平延伸形成水平输出段159。
57.上料装置1包括上料载体19以及能够往复升降的顶出件13。
58.上料载体19内设置有储存腔11以及竖直的缓存腔12。上料载体19为若干板材,比如钢板、亚克力板或塑胶板通过螺丝紧固制成。
59.储存腔11设置有储存腔驱动结构(附图未标出),且储存腔11底部与缓存腔12连通。储存腔11能够通过储存腔驱动结构使其内的排气阀9靠近缓存腔12。比如,储存腔11整体为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底端面水平时,储存腔驱动结构为气缸驱动的推板,该推板使得储存腔11内的排气阀9靠近缓存腔12。
60.顶出件13贴合地设置在缓存腔12内。
61.缓存腔12侧壁向上延伸形成贴合壁16,使得顶出件13在往复升降的过程中与贴合壁16贴合。
62.顶出件13设置有顶出件驱动结构(附图未标出)。顶出件13能够通过顶出件驱动结构使得其顶端的排气阀9靠近输出导轨15。比如,顶出件13顶端水平设置,顶出件驱动结构为顶出件13顶端设置的往复运动的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推动顶出件13底端的排气阀9平
移、排气阀9之间相互抵持,而使得顶出件13顶端的排气阀靠近输出导轨15。
63.顶出件13位于最高位置(所述往复升降过程中的最高位置)时,顶出件13顶端与输出导轨15连通。
64.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时,顶出件13顶端完全位于缓存腔12内。
65.缓存腔12的厚度等于或略大于排气阀9的厚度,使得储存腔11内的排气阀9落入缓存腔12后仅可能为竖直的状态。
66.所述竖直状态仅可能存在排气阀外缘92向外、向内的两种状态。
67.所述竖直状态中,排气阀外缘92向外(远离后述的贴合壁16)的状态、被输送到输出导轨15上时,排气阀9反向而无法被热压,排气阀9为被剔除状态。
68.所述竖直状态中,排气阀外缘92向内(靠近后述的贴合壁16)的状态、被输送到输出导轨15上时,排气阀9正向而能够被热压,排气阀9为筛查合格状态。
69.顶出件13上升的过程中,竖直状态的排气阀9被顶出件13的顶端抵持而随着顶出件13上升。
70.如图8所示,顶出件13上升的过程中,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9有向外倾倒的趋势,当顶出件13上升使得排气阀9完全从缓存腔12内超出时(通常还需要完全超出储存腔11内堆积的排气阀9),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9向外倾倒而从顶出件13顶端掉落。
71.如图9所示,顶出件13上升的过程中,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有向内倾倒的趋势,在顶出件13上升的整个过程中,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先与缓存腔12的侧壁贴合、然后与贴合壁16贴合,直至顶出件13上升至最高位置。因此,顶出件13整个上升的过程中均能保持在顶出件13的顶端。
72.可见,仅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能够随着顶出件13的上升而被输送到顶出件13的最高位置。
73.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随着顶出件13到达最高位置时,顶出件驱动结构使得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移动而进入输出导轨15,进而保证输出导轨15输出的排气阀9均为筛查合格状态。
74.之后,顶出件13向下运动复位为初始状态。储存腔驱动结构使得储存腔11内的排气阀9落入缓存腔12。
75.由上述可以看出,随着顶出件13往复升降的过程,能够从输出导轨15连续输出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便于后续热压处理。
76.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上料装置1还包括限位件14,限位件14位于顶出件13的上方且正对顶出件13,使得俯视时限位件14与顶出件13存在重叠的部分;顶出件13位于最高位置时顶出件13、限位件14之间设置有间隙。限位件14固定在上料载体19上。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随着顶出件13到达最高位置时,限位件14与限制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相抵或相近,从而限制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的位置,防止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掉落,从而能够确保顶出件13位于最高位置时、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的位置稳定输送到输出导轨15。
77.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顶出件13顶端内侧设置有顶出外缘槽131,和/或,限位件14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外缘槽141。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的排气阀外缘92能够插入顶出外缘槽131和/或限位外缘槽141,从而能够确保筛查合格状态的排气阀9竖直,提高可靠
性高。
78.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顶出件13顶端倾斜由上往下逐渐靠近输出导轨15。比如,顶出件13顶端为倾斜平面。无需设置动力器件,排气阀9能够依靠自重逐渐靠近输出导轨15并进入输出导轨15,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79.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上料载体19开设有与储存腔11连通的加料口119,顶出件13位于最高位置时,加料口119底边缘与顶出件13顶端最低点之间设置有加料口高度差118。加料口119使得储存腔11与外界连通,从而能够方便地通过加料口119向储存腔11内加入排气阀9。当加入过多的排气阀9时,过多的排气阀9会从加料口119溢出,使得顶出件13位于最高位置时,顶出件13顶端最低点(即,最靠近输出导轨15处)超出储存腔11中堆积的排气阀9,顶出件13顶端最低点上的排气阀9不会被储存腔11中堆积的排气阀9阻挡而无法移动,从而能够确保顶出件13上的排气阀9能够顺利地进入输出导轨15。同时,顶出件13顶端远离输出导轨15的一端较高、其上的排气阀9也不会被被储存腔11中堆积的排气阀9阻挡而无法移动,能够确保顶出件13顶端远离输出导轨15的一端上的排气阀9顺利地向输出导轨15移动。容易想到,对于设置有限位件14的实施例,限位件14的底端平行于顶出件13顶端。
80.如图7、8所示,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顶出件13顶端外侧设置有让位面132以及顶出支撑面133,让位面132的顶点(即,让位面132与顶出支撑面133的相交的点)相对缓存腔12厚度的中心平面靠近贴合壁16。由于排气阀重心93相对排气阀9厚度尺寸上的中心平面(厚度中点上的平面)靠近排气阀外缘92,顶出支撑面133抵持排气阀主体91上升时,使得排气阀9主要受到向上的抵持力,能够确保竖直状态(两个状态)的排气阀9顺利地从缓存腔12顶出。假想极限线139为经过让位面132的顶点、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9的排气阀外缘92底部内端点的连线,让位面132完全低于假想极限线139时,排气阀外缘92能够悬空,能够使得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9的排气阀外缘92悬空,顶出支撑面133抵持排气阀主体91上升的过程中,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9先向外倾倒直至排气阀外缘92与让位面132相抵,继续向上移动的顶出件13能够加快排气阀9的外倾,提高可靠性。
81.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储存腔11的底壁为储存腔斜面111,储存腔斜面111由上往下逐渐靠近缓存腔12。比如,储存腔斜面111为平面、圆柱面等。无需设置动力器件,就能够实现储存腔11能够使其内的排气阀9靠近缓存腔12,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82.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上料装置1还包括具备旋转动力的驱动杆181,顶出件13设置有具备水平矢量的驱动槽182,驱动杆181一端插入驱动槽182,从而能够实现顶出件13的往复升降。比如,驱动杆181一端设置有轴承184,轴承184插入驱动槽182。驱动杆181由固定在上料载体19上的旋转装置183驱动而具备旋转动力,旋转装置183可以为电机。驱动杆181的长度(旋转装置183旋转轴心线、轴承184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与顶出件13行程(最高位置、最低位置之间的距离)之比为零点五。驱动杆181单向旋转即可实现顶出件13的往复升降,相比于驱动杆181往复旋转而使得顶出件13的往复升降的结构,结构简单可靠。
83.第一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包括热压模组件3以及能够升降的热压体21,比如,热压装置2通过热压升降装置219实现升降,热压升降装置219为气缸。
84.热压模组件3包括模具主体31以及设置有热压定位槽321的模芯32。
85.模具主体31上设置有模芯孔314以及模芯调节结构34;俯视时热压体21完全位于模芯孔314内;模芯32位于模芯孔314内且通过模芯调节结构34与模具主体31连接,使得模
芯32能够相对模具主体31活动。
86.后述的输送装置23将排气阀9输送到模芯32,使得排气阀主体91贴合地插入热压定位槽321,使得排气阀9定位到模芯32上。
87.需要微调时,通过模芯调节结构34使得模芯32相对模具主体31活动,比如使得模芯32在水平面内移动和/或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只需要大概调节模具主体31的位置,通过微调就能够使得排气阀9能够与热压体21对位精准快速,高度符合预期、确保热压质量。
88.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模芯调节结构34包括外调节孔341以及侧调节调节孔342,外调节孔341、侧调节调节孔342均贯穿模具主体31,侧调节调节孔342位于模芯32的旁侧;外调节孔341位于模芯32的外侧,螺丝分别与外调节孔341、侧调节调节孔342螺纹连接且与模芯32连接,比如铰接。旋转螺丝能够使得模芯32在水平面内移动。
89.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侧调节调节孔342分别位于模芯32的两旁侧,螺丝分别与侧调节调节孔342螺纹连接且与模芯32相抵。螺丝的一端无需与模芯32铰接,便于模芯32的组装。
90.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模芯调节结构34还包括限位孔344;限位孔344贯穿模具主体31,限位孔344位于模芯32的底侧,螺丝穿过限位孔344与模芯32螺纹连接。能够限制模芯32的位置,确保模芯32不会掉落。
91.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模芯调节结构34还包括内弹簧345;内弹簧345位于模芯32内侧且分别与模具主体31、模芯32相抵,使得模芯32具备向外调节孔341移动的趋势,螺丝与外调节孔341螺纹连接且与模芯32相抵。便于模芯32的组装。
92.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模芯调节结构34还包括位于模芯32内侧的内调节孔343;内弹簧345一端插入内调节孔343。能够实现内弹簧345竖直方向上的限位,防止旋转限位孔344时内弹簧345竖直移动而失效。
93.第一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包括输送装置23,输送装置23包括升降气缸232以及与升降气缸232驱动连接的水平运动装置(附图未标出),所述水平运动装置上或升降气缸232上设置有吸盘22。水平运动装置用于使吸盘22在水平面内移动,吸盘22在水平面内移动会形成其移动路径。
94.模具主体31上设置有模具入口311以及模芯32。模具入口311用于与输出导轨15的水平输出段159连接,
95.俯视时吸盘22的移动路径经过模芯32。吸盘22可以是通过管道等提供负压的吸盘,也可以是内腔密闭、无需管道提供负压的吸盘。
96.输出导轨15内的排气阀9从模具入口311进入模具主体31后,吸盘22将排气阀9压住并输送到模芯32放置,配合人工或机械放置的包装袋等进行热压。需要说明的是,输送装置23的控制方式,可以通过常规的plc控制器以及电磁气压阀281、调压阀282等实现。
97.由上述可以看出,能够将排气阀9输送到模芯32进行热压。
98.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水平运动装置为平移气缸231,平移气缸231相对模具主体31固定,比如平移气缸231、模具主体31均固定在热压安装架29上。吸盘22设置在升降气缸232的输出端上。
99.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模具主体31上设置有沿模具主体31设置的整列槽33,模具入口311位于整列槽33的侧面且与整列槽33连通,模具主体31上设置有整列气缸39,整
列气缸39的输出端能够沿整列槽33移动。排气阀9从模具入口311进入整列槽33后,整列气缸39的输出端推动排气阀9沿整列槽33移动,形成在整列槽33的一列并移动,吸盘22将该一列中最靠近模芯32的排气阀9压住并移动,将排气阀9推送到模芯32上。重复上述过程,能够连续地将排气阀9输送到模芯32上。
100.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整列槽33的两侧壁顶端均设置有向内的整列槽限位体331,整列槽限位体331之间设置有限位间隙332。能够防止排气阀外缘92相互抵持时导致排气阀外缘92倾斜而导致一列的排气阀9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得一列中最靠近模芯32的排气阀9的位置不准确,换言之,能够确保一列中最靠近模芯32的排气阀9的位置准确,提高可靠性。
101.第二实施例。
102.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排气阀连续热压机,限位件14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外倾抵持面142。即使存在被剔除状态的排气阀9被顶出件13抵持到最高位置的情况(比如因排气阀9内的气泡等而使排气阀9的排气阀重心93位置发生改变),外倾抵持面142抵持排气阀外缘92使排气阀9向外倾倒,从而能够防止排气阀9被顶出件13、限位件14夹持损坏。
103.第三实施例。
104.如图17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热压装置2,所述水平运动装置为电机或旋转气缸233,电机或旋转气缸233包括旋臂234,吸盘22设置在旋臂234上;模具主体31还设置有与模具入口311连通的输入定位槽312;输入定位槽312的侧壁存在为圆柱面的部分,俯视时吸盘22的移动路径经过输入定位槽312。排气阀9从模具入口311输入到输入定位槽312,排气阀9与输入定位槽312的侧壁存在为圆柱面的部分贴合实现定位,吸盘22将输入定位槽312内的排气阀9吸起后,旋臂234旋转后将排气阀9放置到模芯32。相比于实施例二,输入定位槽312内的排气阀9定位较准确,能够提高输送的可靠性。
105.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之一,输入定位槽312的底端面高于热压定位槽321的底端面而形成吸力高度差313,吸盘22为多层缓冲吸盘(可参考cn207454516u)或硬性带软垫吸盘。能够确保将排气阀9从输入定位槽312中吸起,提高可靠性。
106.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量或重要性,仅是用于区分。
107.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语:一个、一种等,不表示数量的限制,而是表示至少一个提到的对象的存在。
108.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指示方位或位置的用语:顶部、底部、侧部、纵向、横向、中间、中心、外、内、水平、竖直、左、右、上方、下方等,意指反映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109.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用语:大致、整体、近似、相近等,是为了指出存在特征但允许一定偏差的限定用语。允许一定偏差的量可取决于特定背景而变化;例如,针对尺寸的偏差、可取决于的特定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