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脱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2602发布日期:2023-04-26 20:2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二次脱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地涉及包装袋生产设备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次脱口装置。


背景技术:

1、编织袋的切分普遍采用热切方式。而热切后的编织袋的开口端会有不同程度的粘结,不利于用编织袋打开编织袋的开口端。目前,一般采用热熔刀两端的搓口装置(比如搓辊)对袋口进行揉搓打开,从而为下一工序套内膜袋做准备。然而,经辊搓揉搓处理以后,仍然存在袋口局部仍粘连的情况,无法保证袋口的两端贯通,容易会造成套内袋失败的故障,导致合格率降低。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二次脱口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脱口装置,所述二次脱口装置包括:

3、支撑架;

4、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连接至所述支撑架,所述承载组件具有用于承载热切后的编织袋的承载表面;

5、上吸盘组件,所述上吸盘组件沿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至所述承载表面的上方,所述上吸盘组件与所述承载表面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对应设置,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承载表面,所述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所述上吸盘组件用于吸附所述编织袋的上侧袋面;

6、下吸盘组件,所述下吸盘组件连接至所述承载表面,并与所述上吸盘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吸盘组件用于吸附所述编织袋的下侧袋面;

7、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至所述上吸盘组件,用以驱动所述上吸盘组件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

8、拨杆,所述拨杆绕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的旋转中心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承载表面的上方,所述拨杆用于拨开所述编织袋的袋口;以及

9、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至所述拨杆,用于驱动所述拨杆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旋转。

10、可选地,所述拨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上吸盘组件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外侧,所述拨杆的旋转轨迹在所述承载表面的投影部分地位于所述承载表面对所述编织袋进行定位的定位区域内;

11、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拨杆均位于所述定位区域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外侧。

12、可选地,所述承载表面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开设有供气流通过的空缺部,所述空缺部位于所述承载表面的沿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下吸盘组件密封连接至所述空缺部周围的所述承载表面,所述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高度方向。

13、可选地,所述上吸盘组件包括第一上吸盘和第二上吸盘,所述第一上吸盘和所述第二上吸盘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区域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

14、所述下吸盘组件包括第一下吸盘和第二下吸盘,所述第一下吸盘位于所述第一上吸盘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吸盘位于所述第二上吸盘的下方。

15、可选地,所述空缺部包括第一空缺部和第二空缺部,所述第一空缺部构造为第一下吸盘的吸孔,所述第二空缺部构造为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第二下吸盘的容纳口,所述第一下吸盘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下吸盘的上表面均与所述承载表面齐平。

16、可选地,所述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吸盘和所述第二上吸盘对应。

17、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吸盘和相邻的一组所述拨杆沿所述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撑架;

18、所述二次脱口装置还包括:

19、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上吸盘和相邻的一组所述拨杆,以调整所述第一上吸盘和所述第二上吸盘的距离;

20、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至所述支撑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上吸盘和相邻的一组所述拨杆移动。

21、可选地,所述二次脱口装置还包括:

22、活动横梁,所述活动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活动横梁沿所述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上吸盘和相邻的一组所述拨杆连接至所述活动横梁;

23、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24、螺母座,所述螺母座连接至所述活动横梁;

25、丝杆,所述丝杆绕自身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螺母座,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座螺纹配合,所述丝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

26、可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27、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孔构造为从所述螺母座的外壁沿径向向内延伸至所述螺母座的内壁;

28、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锁紧孔,在旋转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能够抵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以限制所述丝杆旋转。

29、可选地,所述上吸盘组件包括:

30、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的下表面具有用于吸附所述编织袋的上吸孔;

31、压板,所述压板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吸盘本体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吸盘本体的下表面齐平。

32、可选地,同一组所述拨杆包括两个所述拨杆,所述拨杆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至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两个所述拨杆分别与所述承载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应。

33、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构造为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拨杆,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的轴线构造为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并且/或者

3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构造为直线气缸,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上吸盘组件。

35、可选地,所述旋转气缸驱动所述拨杆旋转的角度范围为180°,当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拨杆靠近彼此且所述拨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

36、可选地,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拨杆沿所述高度方向错开设置。

37、可选地,所述二次脱口装置还包括:

38、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所述连接器具有用于穿设所述拨杆的安装孔和与所述安装孔相交设置的第二锁紧孔;

39、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锁紧孔内并与所述第二锁紧孔螺纹配合,在旋转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能够抵接至所述拨杆的外表面,以限制所述拨杆在所述安装孔内移动。

40、可选地,所述拨杆包括:

41、杆本体,所述杆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对应;

42、拨分部,所述拨分部沿所述杆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拨分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杆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拨分部构造为具有柔性和弹性的胶套,所述拨分部用于接触和拨开所述编制袋的袋口的粘连处。

43、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沿所述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至所述支撑架上;

44、所述二次脱口装置还包括:

45、第三锁紧螺栓,所述第三锁紧螺栓连接至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可分离地连接至所述支撑架,以允许将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紧固至所述支撑架。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脱口装置,通过承载组件上的承载表面承载热切后的编织袋;在承载表面沿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上方设置上吸盘组件,且上吸盘组件能够沿高度方向移动,以实现靠近和远离承载表面,靠近承载表面的上吸盘组件能够吸附位于承载表面上的编织袋的上侧袋面;下吸盘组件连接承载表面并与上吸盘组件对应,用于吸附位于承载表面上的编织袋的下侧袋面。通过上吸盘组件和下吸盘组件的配合,能够分别吸附位于承载表面上的编织袋的袋口的上侧袋面和下侧袋面,以使得上侧袋面和下侧袋面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袋口的粘结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分开。并且,通过设绕旋转中心线旋转的拨杆,能够对编织袋的端部进行拨分,使得编织袋的端部黏连处被分开。通过上吸盘组件、下吸盘组件及拨杆的配合,能够确保编织袋的端部袋口能够被可靠地分开,进而有助于在双层袋的生产过程中提高套内袋的良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