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压榨部下毛毯张紧辊的移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6135发布日期:2023-02-28 23:5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压榨部下毛毯张紧辊的移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机压榨部下毛毯张紧辊的移出结构,具体是一种张紧辊与机架的特殊设计,属于造纸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大型造纸机通常都布置在两层厂房中,二层作为主设备安装层和操作层,一层通常用来布置压榨部一部分下毛毯﹑干燥部一部分下干网﹑损纸碎浆机﹑油站﹑水池浆池﹑泵﹑管道和电缆等。由于市售的压榨毛毯是闭合的圆周且下毛毯圈路内的大部分设备分布在二层,张紧辊分布在一层,更换下毛毯时,必须从二层将压榨毛毯套入二层以上的设备圈路中。传统做法是更换下毛毯前,先拆除张紧辊,然后借助葫芦和轨道将其部分拉出到传动侧或者全部拉出到操作侧,以便在操作侧纸机混凝土大梁内侧与张紧辊轴头之间留出缝隙,使下毛毯把张紧辊套入其中成为可能。
3.这种传统结构一般需要一根钢梁轨道,一个电动或手动葫芦,这种设计方式结构复杂;每次拆卸张紧辊时劳动强度大;起吊时吊装带在张紧辊上的连接处必须靠近张紧辊中心点,并使用单一葫芦起吊,有倾覆的风险;张紧辊移动路径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而压榨部一层是设备和管道相对密集的地方,钢梁轨道的存在和张紧辊的移动路径,极大的侵占了该区域内设备﹑管道﹑电缆桥架以及通道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更换下毛毯时工人拆装张紧辊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并节约空间,给周边其它设备布置和管线设计带来便利。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造纸机压榨部下毛毯张紧辊的移出结构,所述下毛毯套设于压榨装置内所有辊子的外侧,压榨装置的基础结构分为一层部分和二层部分,二层部分包括压榨下辊、转移箱、压榨下辊两侧的导辊及用于固定以上部件的横向悬臂钢梁和两根纵向机架钢梁一,纵向机架钢梁一固定于二层楼面的基础板上,一层部分包括用于校正下毛毯轨迹的校正辊、张紧辊、张紧器、吸水箱以及固定以上部件的两根纵向机架钢梁二,张紧辊设于下毛毯的圈路中,张紧器固定于纵向机架钢梁二上,所述张紧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用于将张紧辊在基础结构的一层与二层之间吊装的电动绞盘,电动绞盘由操作按钮箱驱动;两个电动绞盘与对应的张紧辊端部之间各设有一滑轮。
7.优选地,所述基础结构包括顶部的两根基础梁及其下方的基础柱。
8.优选地,所述张紧辊的长度同时小于两根纵向机架钢梁一之间的间距、两根纵向机架钢梁二之间的间距。
9.更优选地,所述张紧辊的长度小于两根基础梁的间距。保证张紧辊可以从一层提升到二层以上。
10.优选地,所述纵向机架钢梁二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对下毛毯吸水的吸水箱。
11.优选地,所述张紧辊采用短轴距张紧辊。
12.优选地,所述电动绞盘、操作按钮箱、滑轮均设于对应侧的纵向机架钢梁一上。
13.优选地,所述纵向机架钢梁一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张紧辊坠落的安全装置。
14.优选地,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用于限位电动绞盘内钢丝绳位置的限位装置及一端与纵向机架钢梁一连接、另一端可插设于张紧辊端部内的插销或锁扣。
15.优选地,所述操作按钮箱与造纸机的mcs系统连接,操作按钮箱驱动的电动绞盘与造纸机的mcs系统两方互为启停连锁条件的机构,一方工作时,另一方不允许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16.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17.张紧器,包含操作侧和传动侧的丝杆或链条传动机构﹑导向轨道﹑轴承座托架﹑同步轴﹑驱动电机等。驱动电机提供动力,传递给同步轴,同步轴再将动力传递给操作侧和传动侧的丝杆或链条传动机构,促使两侧的轴承座托架沿着导向轨道移动,起到调节压榨毛毯张力的目的。
18.短轴距张紧辊,短轴距导辊与普通导辊类似,由钢制辊壳﹑包覆层﹑端盖﹑轴头﹑轴承座等部件组成。不同之处在于,普通导辊的轴头通常会伸出辊壳端面以外较长,所以轴承中心距较长;而短轴距导辊的轴承距非常短,其轴承座最外侧的距离小于压榨部混凝土大梁及机架的内间距,保证张紧辊可以从一楼提升到二楼以上。
19.电动绞盘,为市售的标准产品,两侧分别设一个电动绞盘,同步控制,实现张紧辊两侧同步升降。两个电动绞盘可以分设在操作传动两侧或通过滑轮转换后设置在同侧。
20.滑轮,为市售的标准产品,主要作用是改变钢丝绳方向,满足不同的绞盘安装位置。
21.安全装置,除绞盘自带的刹车﹑防坠等装置外,还包含电动绞盘的钢丝绳的限位装置,防止提升降到最高最低位置时张紧辊撞击到其它部件,损伤辊子。亦包含张紧辊上升到最高位置的机械锁止插销或安全锁扣,防止张紧辊意外坠落。
22.操作按钮箱,为电动绞盘的控制器,操作按钮箱的信号接入纸机mcs系统,电动绞盘的启停与纸机运行状态互为连锁条件。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轨道的下毛毯张紧辊移出结构,更换下毛毯时张紧辊无需水平拉出,安全高效,不占用操作侧和传动侧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短轴距张紧辊﹑电动绞盘和机架的特殊设计,无需传统的水平葫芦轨道,可降低更换下毛毯时工人拆装张紧辊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并节约空间,给周边其它设备布置和管线设计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纸机压榨部下毛毯张紧辊的移出结构的正视图;
25.图2为图1中更换毛毯时的
ⅰ‑ⅰ
剖视图。
26.图3为图1中更换毛毯后的
ⅰ‑ⅰ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8.实施例
29.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纸机压榨部下毛毯张紧辊的移出结构,所述下毛毯2套设于压榨装置内所有辊子的外侧,压榨装置的基础结构分为一层部分和二层部分,二层部分包括压榨下辊4、转移箱5、压榨下辊4两侧的导辊1及用于固定以上部件的横向悬臂钢梁7和两根纵向机架钢梁3,纵向机架钢梁一3和横向悬臂钢梁7固定于二层楼面的基础板上。一层部分包括用于校正下毛毯2轨迹的校正辊9、张紧辊13(张紧辊13采用短轴距张紧辊)、张紧器14、吸水箱8以及固定以上部件的纵向机架钢梁二11,张紧辊13设于下毛毯2 的圈路中,张紧器14固定于纵向机架钢梁二11上,所述张紧辊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用于将张紧辊13在基础结构的一层与二层之间吊装的电动绞盘15,电动绞盘15由操作按钮箱16驱动;两个电动绞盘15与对应的张紧辊13端部之间各设有一滑轮17,纵向机架钢梁二11固定于一层的地面和基础柱10上。
30.所述基础结构包括二层顶部的两根基础梁6及其下方的基础柱10。基础结构的顶部为二层f2,基础结构的底部为一层f1。
31.用于固定压榨装置内所有部件的纵向机架钢梁一3、纵向机架钢梁二11和横向悬臂钢梁7构成机架,张紧辊13的长度同时小于两根纵向机架钢梁一3之间的间距和两根纵向机架钢梁二11之间的间距。所述张紧辊13的长度亦小于两根基础梁6的间距。确保张紧辊13可以在基础结构的内侧空间及两根基础梁6 之间可以无障碍地升降。
32.所述纵向机架钢梁二11上还设有2个用于对下毛毯2吸水的吸水箱8。
33.所述电动绞盘15、操作按钮箱16、滑轮17均设于纵向机架钢梁一3上。所述纵向机架钢梁一3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张紧辊13坠落的安全装置18。
34.所述安全装置18包括用于限位电动绞盘15内钢丝绳位置的限位装置及一端与纵向机架钢梁一3连接、另一端可插设于张紧辊13端部内的插销或锁扣。
35.所述操作按钮箱16与造纸机的mcs系统连接,操作按钮箱16驱动的电动绞盘15与造纸机的mcs系统两方互为启停连锁条件的机构。
36.所述张紧辊13通过电动绞盘15越过基础梁6和机架3后被提升至二层f2 的楼面以上、压榨下辊4的下方,方便下毛毯2套入,而不需要设置传统的水平轨道并占用操作侧或传动侧额外的空间。
37.更换下毛毯2时,先割断旧的下毛毯2并移除;然后将张紧辊13从工作位置(位置c)移动至吊装前位置a;接着用两侧电动绞盘15的吊钩挂住张紧辊 13两侧轴头上的吊环;然后操作按钮箱16,控制两侧的电动绞盘15同步起吊,张紧辊13从吊装前位置a被提升至吊装后位置b;为了安全起见,再用插销或锁扣(即安全装置18)将张紧辊13的轴头固定;然后将千斤顶置于操作侧(图 2、3中,左侧为操作侧,右侧为传动侧)的纵向机架钢梁一3下方,将操作侧的纵向机架钢梁一3略微顶起5mm左右,保证抽出块19不受压力,然后拆除抽出块19并将千斤顶卸载移除,凭借传动侧混凝土梁20、横向悬臂钢梁7、拉杆 12和传动侧的纵向机架钢梁一3的杠杆作用可将操作侧的纵向机架钢梁一3保持悬空状态,然后将新的下毛毯2从位置d套入压榨装置内辊子外侧的位置e (图2中向右的箭头为套入方向);最后按照倒序重复以上步骤,将张紧辊13恢复到原位吊装前位置a,下毛毯2也随即从位置e舒展为位置f(图3),下毛毯更换工作结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