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0853发布日期:2023-03-07 20:4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纱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纱锭是纺纱机上的主要部件,用来把纤维捻成纱并把纱绕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状,通常用纱锭的数目来表示纱厂规模的大小,也叫纺锭、锭子。
3.现有的粗纱机在安装纱锭时,不便将纱锭快速安装固定,且纱锭在安装后,容易发生晃动,因粗纱机加工的纱线相较于细纱而言较粗,因此在纱锭发生晃动时,不容易将粗纱较为牢固的缠绕在纱锭上,容易使粗纱与纱锭脱离,进而降低了粗纱机加工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解决了粗纱机纱锭不便快速且牢固的与粗纱机固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粗纱机纱锭便于快速且牢固的与粗纱机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包括纱锭本体和螺轴,所述纱锭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定环,所述纱锭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定环,所述上定环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定环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下凹槽,所述螺轴的一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轴承环,所述螺轴的另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轴承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转接块,所述内转接块的端面转动连接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外转接块;
6.所述外转接块远离转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紧固环,所述外紧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凸块,所述外紧固环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两侧所述限位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内紧固环。
7.优选的,所述外紧固环和内紧固环各交错设置有五组,所述外紧固环和内紧固环组成伸缩环。
8.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贯穿外紧固环的两侧端面,所述内紧固环延伸至两侧限位滑槽的内部。
9.优选的,上下两侧的所述侧凸块与上凹槽以及下凹槽相适配,所述外紧固环和侧凸块整体呈t形状。
10.优选的,上侧所述外紧固环以及内紧固环的直径,小于下侧所述外紧固环和内紧固环的直径,且上侧所述外紧固环与上定环的内侧表面相接触,下侧所述外紧固环与下定环的内侧表面相接触。
11.优选的,上侧所述转接杆斜向下设置,下侧所述转接杆斜向上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在将纱锭本体固定前,先将纱锭本体套在螺轴的外侧,然后向下转动上侧的螺套、向上转动下侧的螺套,此时螺套可带动轴承环移动,进而轴承环通过内转接
块可带动转接杆移动,当外转接块带动侧凸块移动至上凹槽以及下凹槽的端口时,并继续向下以及向上转动两侧的螺套,当上下两侧的外紧固环紧贴在上定环以及下定环的侧面后,可从上下两侧对纱锭本体快速进行固定,使纱锭本体更为稳定。
14.2、本实用新型当转接杆推动上下两侧的外紧固环和内紧固环组成的伸缩环扩展时,此时上下两端的外紧固环与上定环以及下定环的内部表面相接触,以便可更加稳定的将圆台形状的纱锭本体的顶端和底端进行固定,避免纱锭本体在工作时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纱锭本体仰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紧固环与内紧固环组合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转接块、转接杆和外转接块分解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紧固环局部剖视图。
20.其中:1、纱锭本体;2、上定环;3、下定环;4、上凹槽;5、下凹槽;6、螺轴;7、轴承环;8、螺套;9、内转接块;10、转接杆;11、外转接块;12、外紧固环;13、侧凸块;14、限位滑槽;15、限位滑板;16、内紧固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纱机的纱锭安装装置,包括纱锭本体1和螺轴6,纱锭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定环2,纱锭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定环3,上定环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上凹槽4,下定环3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下凹槽5,螺轴6的一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轴承环7,螺轴6的另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8,且螺套8与轴承环7转动连接,轴承环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转接块9,内转接块9的端面转动连接有转接杆10,转接杆10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外转接块11;
23.外转接块11远离转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紧固环12,外紧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凸块13,外紧固环1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4,限位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15,两侧限位滑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内紧固环16,在将纱锭本体1固定前,先将纱锭本体1套在螺轴6的外侧,然后向下转动上侧的螺套8、向上转动下侧的螺套8,此时螺套8可带动轴承环7移动,进而轴承环7通过内转接块9可带动转接杆10移动,转接杆10带动外转接块11移动,当外转接块11带动侧凸块13移动至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5的端口时,可将上下两端的侧凸块13放入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5的内部,并继续向下以及向上转动两侧的螺套8,当上下两侧的外紧固环12紧贴在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的侧面后,通过内转接块9、转接杆10以及外转接块11的支撑可将上下两端的侧凸块13与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固定连接,因此可从上下两侧对纱锭本体1快速进行固定,使纱锭本体1更为稳定,避免纱锭本体1在转动时晃动,此时将螺轴6的顶端以及底端与外部转动机构固定连接,通过螺轴6的支撑可使纱锭本体1转动,并对粗纱进行缠绕。
24.进一步的,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各交错设置有五组,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组成伸缩环,通过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组成的伸缩环,可从内侧快速与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相接触,并将其固定连接。
25.进一步的,限位滑槽14贯穿外紧固环12的两侧端面,内紧固环16延伸至两侧限位滑槽14的内部,便于内紧固环16可与两侧的限位滑板15固定连接,并通过限位滑槽14可对限位滑板15进行限位,避免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相互脱离。
26.进一步的,上下两侧的侧凸块13与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5相适配,外紧固环12和侧凸块13整体呈t形状,当侧凸块13与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5相接触时,可将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抵住,并将其固定。
27.进一步的,上侧外紧固环12以及内紧固环16的直径,小于下侧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的直径,且上侧外紧固环12与上定环2的内侧表面相接触,下侧外紧固环12与下定环3的内侧表面相接触,当转接杆10推动上下两侧的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组成的伸缩环扩展时,此时上下两端的外紧固环12与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的内部表面相接触,以便可更加稳定的将圆台形状的纱锭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进行固定,避免纱锭本体1在工作时发生晃动。
28.进一步的,上侧转接杆10斜向下设置,下侧转接杆10斜向上设置,便于通过转动上下两侧的螺套8时,可使转接杆10通过外转接块11推动外紧固环12和内紧固环16组成的伸缩环扩展,以便将外紧固环12与下定环3固定。
29.在使用时,在将纱锭本体1固定前,先将纱锭本体1套在螺轴6的外侧,然后向下转动上侧的螺套8、向上转动下侧的螺套8,此时螺套8可带动轴承环7移动,进而轴承环7通过内转接块9可带动转接杆10移动,转接杆10带动外转接块11移动,当外转接块11带动侧凸块13移动至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5的端口时,可将上下两端的侧凸块13放入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5的内部,并继续向下以及向上转动两侧的螺套8,当上下两侧的外紧固环12紧贴在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的侧面后,通过内转接块9、转接杆10以及外转接块11的支撑可将上下两端的侧凸块13与上定环2以及下定环3固定连接,因此可从上下两侧对纱锭本体1快速进行固定,使纱锭本体1更为稳定,避免纱锭本体1在转动时晃动,此时将螺轴6的顶端以及底端与外部转动机构固定连接,通过螺轴6的支撑可使纱锭本体1转动,并对粗纱进行缠绕。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