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1931发布日期:2023-07-23 11:0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羽绒清洗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羽绒具质量轻,且保暖性能好的特点,因此常被用作生产服装和棉被的原材料,羽绒加工时需要利用清洗装置对其进行清洗,清洗的效果也影响着最后被生产出的产品质量;

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880101.2公开了一种防止羽绒漂浮的羽绒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和支撑腿,所述清洗箱的下端预留有出水口,所述支撑腿位于清洗箱的底部表面,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卡合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架的右端螺纹连接安装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壁预留有安装槽,所述承载盒的内壁表面预留有限制槽,且限制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盖板,所述弹簧的右侧安装有挤压板,该防止羽绒漂浮的羽绒加工用清洗装置,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羽绒加工用清洗装置在清洗时,羽绒容易出现漂浮,导致羽绒无法被充分的清洗,以及对清洗的羽绒沥水不够方便的问题,

3、但,现有技术的清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羽绒容易漂浮水面,过多的羽绒不便全部浸入水中进行清理,同时在清洗过程中不易翻搅羽绒,难以清洗羽绒内夹杂的杂质,且清洗后不易将羽绒取出,对羽绒的清洁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框座、滚轮、提手、超声波发生主体、排污管和刷洗机构,所述框座底部四端连接有滚轮,并且框座外表面中侧设置有提手,所述框座内部右侧前有超声波发生主体,所述框座左部后侧设置有排污管,框座内部左侧设置有刷洗机构,所述刷洗机构包括嵌于框座内侧的外罩、连接于外罩底侧的顶升结构、固定于顶升结构顶侧的横板、贯穿滑动于横板内侧的纵杆、连接于纵杆外表面底侧的底网、设置于外罩左右两侧壁的卡位结构、安装于纵杆顶端部的顶网以及贯穿设置于底网内侧中部的刷搅结构,所述刷搅结构贯穿设置于横板内侧中部,并且刷搅结构顶部中侧与顶网相接触,所述卡位结构底侧与底网相接触。

3、优选的,所述顶升结构包括底部与所述外罩相固定的垫架、紧固于垫架内侧中部的伺服电机、连接于伺服电机顶部输出端的蜗杆、啮合于蜗杆外表面的蜗轮、支撑转动于蜗轮中部位置的支承座以及连接于蜗轮中部的转杆,所述支承座底部与垫架相固定,转杆另一端部与所述纵杆相接触。

4、优选的,所述蜗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蜗轮等距分布转动于支承座内侧,所述蜗杆顶端部与刷搅结构转动连接。

5、优选的,四个所述蜗轮两两贯穿设置有转轴杆,并且两个转轴杆前后两端部均连接有所述转杆。

6、优选的,所述转杆为y型开口结构,并且转杆的开口处内侧与所述纵杆底端的柱轴处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嵌于所述外罩左右两侧壁的两个凸座、安装于凸座内侧的弹簧以及连接于弹簧另一端部的卡块,所述卡块上下两侧均与凸座滑动连接,卡块底侧与所述底网相接触。

8、优选的,所述顶网底部中侧设置有定位柱,并且顶网位于底侧时定位柱底端部与所述刷搅结构卡合定位。

9、优选的,所述顶网四侧贯穿设置有卡柱,并且卡柱底侧插入所述纵杆内侧与其相卡合。

10、优选的,所述刷搅结构包括紧固于所述横板底部中侧的驱动电机、连接于驱动电机顶部输出端的齿轮柱、包裹于齿轮柱外表面的内齿轮套、固定于内齿轮套顶端部的筒套、贯穿转动于筒套表面的叶片以及连接于叶片内侧的槽杆,所述槽杆转动连接于筒套内部,所述叶片内端部与槽杆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叶片设置有四组且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槽杆表面分布有三组滑槽,且每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四个叶片。

12、优选的,所述叶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13、优选的,所述齿轮柱和内齿轮套使用的材料均为钨钢。

14、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5、优点1:本发明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在框座内部左侧设置有刷洗机构,通过顶升结构使纵杆带动顶网纵向移位,将羽绒全部浸入水中,通过刷搅结构将羽绒搅动刷洗,刷搅结构顶部中侧限位设置有顶网,以使多组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身旋转,提高对羽绒的清洁效果,同时底网上接触设置有卡位结构,以便对底网进行限位,在需要捞出羽绒时解除卡位结构的限位以将底网拉起,清洗后便于将羽绒全部打捞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羽绒的清洗效率。

16、优点2:本发明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蜗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蜗轮等距分布转动于支承座内侧,支承座对蜗轮起到支撑转动的作用,四个蜗轮两两贯穿设置有转轴杆,并且两个转轴杆前后两端部均连接有转杆,以使蜗轮通过转轴杆带动转杆进行动作,转杆为y型开口结构,并且转杆的开口处内侧与纵杆底端的柱轴处滑动连接,便于转杆带动纵杆进行动作。

17、优点3:本发明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顶网底部中侧设置有定位柱,并且顶网位于底侧时定位柱底端部与刷搅结构卡合定位,通过定位柱对刷搅结构起到定位的作用,顶网四侧贯穿设置有卡柱,并且卡柱底侧插入纵杆内侧与其相卡合,以通过卡柱将顶网定位在纵杆上,可进行快速拆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包括框座(1),所述框座(1)底部四端连接有滚轮(2),并且框座(1)外表面中侧设置有提手(3),所述框座(1)内部右侧前有超声波发生主体(4),所述框座(1)左部后侧设置有排污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结构(62)包括底部与所述外罩(61)相固定的垫架(621)、紧固于垫架(621)内侧中部的伺服电机(622)、连接于伺服电机(622)顶部输出端的蜗杆(623)、啮合于蜗杆(623)外表面的蜗轮(624)、支撑转动于蜗轮(624)中部位置的支承座(625)以及连接于蜗轮(624)中部的转杆(626),所述支承座(625)底部与垫架(621)相固定,转杆(626)另一端部与所述纵杆(6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624)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蜗轮(624)等距分布转动于支承座(625)内侧,所述蜗杆(623)顶端部与刷搅结构(6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蜗轮(624)两两贯穿设置有转轴杆(6241),并且两个转轴杆(6241)前后两端部均连接有所述转杆(6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26)为y型开口结构,并且转杆(626)的开口处内侧与所述纵杆(64)底端的柱轴处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66)包括嵌于所述外罩(61)左右两侧壁的两个凸座(661)、安装于凸座(661)内侧的弹簧(662)以及连接于弹簧(662)另一端部的卡块(663),所述卡块(663)上下两侧均与凸座(661)滑动连接,卡块(663)底侧与所述底网(65)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网(67)底部中侧设置有定位柱(671),并且顶网(67)位于底侧时定位柱(671)底端部与所述刷搅结构(68)卡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网(67)四侧贯穿设置有卡柱(672),并且卡柱(672)底侧插入所述纵杆(64)内侧与其相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搅结构(68)包括紧固于所述横板(63)底部中侧的驱动电机(681)、连接于驱动电机(681)顶部输出端的齿轮柱(682)、包裹于齿轮柱(682)外表面的内齿轮套(683)、固定于内齿轮套(683)顶端部的筒套(684)、贯穿转动于筒套(684)表面的叶片(685)以及连接于叶片(685)内侧的槽杆(686),所述槽杆(686)转动连接于筒套(684)内部,所述叶片(685)内端部与槽杆(686)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685)设置有四组且每组设置有三个,所述槽杆(686)表面分布有三组滑槽,且每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四个叶片(68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内胆填充羽绒的清洗装置,包括框座、滚轮、提手、超声波发生主体、排污管和刷洗机构,本发明在框座内部左侧设置有刷洗机构,通过顶升结构使纵杆带动顶网纵向移位,将羽绒全部浸入水中,通过刷搅结构将羽绒搅动刷洗,刷搅结构顶部中侧限位设置有顶网,以使多组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身旋转,提高对羽绒的清洁效果,同时底网上接触设置有卡位结构,以便对底网进行限位,在需要捞出羽绒时解除卡位结构的限位以将底网拉起,清洗后便于将羽绒全部打捞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羽绒的清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月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睿牛制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