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6109发布日期:2023-10-28 22:2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纺纱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人体相当于一个24小时不间断发热的机器,而释放热量最主要的途径是水分蒸发,通过蒸发散热使人体保持在一个最为舒适的温度。这些蒸发的水汽如果不能及时从衣服上去除,就会不断积聚,将体表与服装之间的微气候变得非常潮湿,使人产生难受的黏腻感。

2、羊毛的保暖性极佳,而吸湿速率、透湿透气性能较低。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羊毛织物的要求不再止步于保暖性好、垂感好、舒适性等,更希望拥有干爽舒适的穿着体验。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申请将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在保留羊毛纤维优异的蓬松度和舒适手感的同时,赋予混纺纱线较佳的可调温调湿性能,提高纱线制品的穿着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纱线具有可调温调湿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及其加工工艺。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选毛:选取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改性羊毛纤维30-70%、功能性尼龙纤维30-40%、导湿纤维0-30%;

4、混纺:将所述改性羊毛纤维、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经过混条、精梳、针梳后经粗纱机形成粗纱,再经细纱、络筒、倍捻形成混纺纱线,再进行染色、烘干、上蜡,得到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

5、所述改性羊毛纤维为羊毛纤维经丝素蛋白接枝改性所得;

6、所述功能性尼龙纤维为37.5科技尼龙纤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7.5科技尼龙纤维能够利用纤维上附着的活性颗粒,促进汗液、湿气的蒸发排出,促进机体的自然调温过程,使体表微气候保持在最佳相对湿度,让机体更有效地维持理想的核心温度,具有优异的调温调湿性能;

8、丝素蛋白接枝附着在羊毛纤维上,并在羊毛纤维表面形成交联网状的丝素蛋白薄膜,提高了羊毛纤维的吸湿透气性能,并有利于改善羊毛纤维的白度、抗静电性能和染色性能;改性羊毛纤维与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相配合进行混纺,改性羊毛纤维优异的吸湿性能够吸附汗液、湿气,导湿纤维能够提供优异的透气导湿性能,促进所吸附的汗液、湿气的排出,功能性尼龙纤维能够促进体表微气候的湿气的排出,三者相互配合,赋予了混纺纱线优异的透气透湿性,使纱线具有调温调湿性能,保证了羊毛制品的干爽舒适,提高了穿着舒适度。

9、优选的,所述改性羊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羊毛纤维浸入1-5wt%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分散均匀,在30-60℃条件下浸渍1-5h,滤出后,在75-85℃条件下烘焙5-10min,再在115-125℃下烘焙1-3min,洗涤,晾干,得到改性羊毛纤维;

11、羊毛纤维与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比为1:18-21,交联剂的质量为羊毛纤维的10-25%。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素蛋白与羊毛纤维交联接枝,并在羊毛纤维表面形成交联网状的丝素蛋白薄膜,提高了羊毛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同时有利于改善羊毛纤维的白度、抗静电性和染色性能。

13、优选的,所述羊毛纤维为极细羊毛纤维,规格为17-18mic,60-70h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纱线具有更佳的柔软、蓬松性能和保暖性能。

15、优选的,所述导湿纤维选自大豆蛋白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豆蛋白纤维表面具有导湿沟槽,截面呈不规则哑铃型海岛结构,有细微孔隙,透气导湿性能好;亚麻纤维具有天然的仿锤形结构和果胶质斜边孔结构,与皮肤接触时能够产生毛细孔现象,协助皮肤排汗,同时遇热张开,吸收人体的汗液和热量,并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均匀传导出去,遇冷则关闭,保持热量,具有较好的调温吸湿性能;苎麻纤维具有活性空腔导汗纤维结构,可以使吸入的汗液渗透到空腔内并快速导出,具备优越的透气性和传热性;

17、选用大豆蛋白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导湿纤维,有利于促进混纺纱线对汗液、湿气的吸附与排出,提高了调温调湿性能。

18、优选的,所述选毛步骤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具体为:改性羊毛纤维45%,功能性尼龙纤维35%,导湿纤维20%。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种纤维相互配合,使纱线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

20、优选的,所述混纺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改性羊毛纤维、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经三次混条,一次精梳,六次针梳,再经粗纱机形成粗纱。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纤维充分混合并加以牵伸,使纤维更佳顺直平行,条干更加均匀。

22、优选的,所述针梳步骤中需添加抗静电剂溶液,所述抗静电剂溶液为抗静电剂与水按质量比1:(9-12)混合而成,喷量为0.5-2%。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少纺纱静电并提高纱线的抗静电性能。

24、优选的,所述混纺步骤的纺纱方式为紧密纺,负压为25%。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成纱更为紧密,并使纱线外观更佳光洁,减少成纱毛羽,纱线强力较高。

26、优选的,纺纱车间的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0%。

2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8、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包括由上述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制备而得。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纱线具有柔软蓬松保暖性能,并且具有亲水吸湿快干功能,能够调节体表温和湿度,具有可调温调湿性能,提高了穿着舒适性。

30、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由于本申请采用改性羊毛纤维与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相配合进行混纺,改性羊毛纤维优异的吸湿性能够吸附汗液、湿气,导湿纤维能够提供优异的透气导湿性能,促进所吸附的汗液、湿气的排出,功能性尼龙纤维能够促进体表微气候的湿气的排出,三者相互配合,赋予了混纺纱线优异的透气透湿性,使纱线具有调温调湿性能,保证了羊毛制品的干爽舒适,提高了穿着舒适度;

32、2、本申请中采用丝素蛋白对羊毛纤维进行接枝改性,提高了羊毛纤维的吸湿透气性能,并有利于改善羊毛纤维的白度、抗静电性能和染色性能;

33、3、本申请中选用大豆蛋白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导湿纤维,有利于促进混纺纱线对汗液、湿气的吸附与排出,提高了调温调湿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羊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羊毛纤维为极细羊毛纤维,规格为17-18mic,60-70h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纤维选自大豆蛋白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毛步骤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具体为:改性羊毛纤维45%,功能性尼龙纤维35%,导湿纤维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改性羊毛纤维、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经三次混条,一次精梳,六次针梳,再经粗纱机形成粗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梳步骤中需添加抗静电剂溶液,所述抗静电剂溶液为抗静电剂与水按质量比1:(9-12)混合而成,喷量为0.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步骤的纺纱方式为紧密纺,负压为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纺纱车间的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0%。

10.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制备而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混纺纱线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及其加工工艺。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毛:选取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改性羊毛纤维30‑70%、功能性尼龙纤维30‑40%、导湿纤维0‑30%;混纺:将所述改性羊毛纤维、功能性尼龙纤维、导湿纤维经过混条、精梳、针梳后经粗纱机形成粗纱,再经细纱、络筒、倍捻形成混纺纱线,再进行染色、烘干、上蜡,得到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所述改性羊毛纤维为羊毛纤维经丝素蛋白接枝改性所得;所述功能性尼龙纤维为37.5科技尼龙纤维。本申请的可调温调湿毛尼龙纱线具有可调温调湿性能,舒适度更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珊,丛浩,徐丽琴,沈桂平,王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