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24673发布日期:2024-02-22 21:3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纺织品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今消费者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费者不仅要求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还希望面料具有轻盈、透气、快干的特点,而传统的单一面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纱线,不同于现有通过面料后处理获得附加功能的产品,不会随着洗涤次数增加而使导湿、快干、保暖等功能下降,纱线整体具有导湿快干的特点,制成的织物具有导湿、快干、透气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纱线的导湿、快干、透气等性能,本申请提供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所述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腈纶纤维40-60份,棉纤维13-20份,涤纶纤维20-30份,羧甲基化粘胶纤维10-15份,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8-16份,牛奶蛋白纤维5-8份,甲壳素纤维1-3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腈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形成的复合纱线,能够同时拥有吸汗透气、易洗快干、柔软舒适的优势。粘胶纤维具有质地轻,柔软舒适,吸湿排汗,透气性好的优势,穿着舒适,粘胶纤维经过羧甲基化改性后,吸水性能明显提高,从而促使粘胶纤维能够更好的导湿排汗透气,提高织物的舒适度。丙烯酸的羰基接枝到聚丙烯腈分子链上,从而提高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增强聚丙烯腈纤维的吸湿性能。牛奶蛋白纤维呈酸性,和皮肤一致,具有质地轻柔、透气舒适的优势,提高织物的透气性和柔软度。甲壳素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菌、透气性能,能够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导湿性能和舒适度。

5、优选的,所述羧甲基化粘胶纤维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8-10份、氯乙酸0.5-1份和氢氧化钠15-20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氧化钠能够促使粘胶纤维溶胀,增加粘胶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进而促进氯乙酸与粘胶纤维发生反应,将大量羧甲基基团接枝到粘胶纤维的表面,提高粘胶纤维的吸湿性能。

7、优选的,所述羧甲基化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粘胶纤维加入乙醇中混合,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浸泡,加热烘干,得到预处理的粘胶纤维,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在异丙醇水溶液中,入氯乙酸浸泡,再取出纤维密封焙烘,水洗至中性,室温晾干。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使用氢氧化钠促使粘胶纤维充分溶胀,将粘胶纤维分子结构中的羟基转化成醇钠,然后再与氯乙酸发生醚化反应,将羧甲基基团接枝到粘胶纤维的表面,提高粘胶纤维的吸湿性。

9、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0、将聚丙烯腈纤维在乙醇中超声,再水洗干燥,然后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聚丙烯腈纤维,再将预处理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浸在丙烯酸中,加热反应,洗涤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

11、优选的,所述加热反应温度为40-50℃。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产生羰基、羟基等活性自由基,丙烯酸单体能够取代羟基等基团,增加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的羰基等亲水性自由基,促使亲水性自由基通过氢键作用能够与更多的水分子进行结合,提高聚丙烯腈纤维的吸湿性和亲水性。

13、优选的,所述牛奶蛋白纤维细度为1.45-1.67dtex。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牛奶蛋白纤维细度在合适范围内,能够促使牛奶蛋白纤维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从而提高织物的舒适度和透气性能。

15、优选的,所述纱线还经过抗菌整理剂抗菌处理,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羟乙基醚壳聚糖20-30份,水60-70份,分散剂3-5份,丁香精油3-5份,纳米氧化锌5-8份,硅烷偶联剂5-8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天然抗菌剂和无机纳米抗菌剂协同抗菌,能够提高纱线的抗菌性能以及耐热性能,减少织物纱线受人体汗渍和环境的影响产生细菌,提高纱线的抗菌性能。使用丁香精油增强纱线的芳香气味。硅烷偶联剂增强纳米氧化锌与纱线纤维表面之间的结合力,能够促进抗菌整理剂牢固的结合在纱线表面,提高纱线的抗菌持久性。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腈纶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羧甲基化粘胶纤维、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棉、开棉、梳棉后,制成生条,然后将生条喂入清梳联工序,再依次进行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然后将粗纱通过牵伸、加捻、卷装形成成纱,即得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纱线体系的均匀度,促使纱线兼具吸湿排汗、透气性、舒适度的优点。

20、优选的,预先羟乙基醚壳聚糖、水、分散剂、丁香精油、纳米氧化锌和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形成抗菌整理剂;

21、将腈纶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羧甲基化粘胶纤维、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合,形成复合纱线,然后将抗菌整理剂与水混合,形成整理液,将复合纱线浸泡在整理液中,二浸二轧后,烘干,得到抗菌处理后的复合纱线,然后将复合纱线混棉、开棉、梳棉后,制成生条,然后将生条喂入清梳联工序,再依次进行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然后将粗纱通过牵伸、加捻、卷装形成成纱。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对纱线进行抗菌整理,能够促使抗菌整理剂稳定的、均匀的结合在纱线表面,从而提高纱线的抗菌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由于本申请使用腈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复合形成的纱线,具有吸湿透气、快干的优势,同时使用羧甲基化粘胶纤维提高纱线的导湿排汗性能,使用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提高纱线的吸湿性能。使用牛奶蛋白和甲壳素纤维能够提高纱线织物的导湿性能和舒适度,从而促使纱线具有质地轻柔、透气舒适的优势。

25、2、本申请中优选羟乙基醚壳聚糖、纳米氧化锌相复配,提高纱线抗菌性能以及抗菌稳定性。通过硅烷偶联剂增强抗菌整理剂与纱线之间的结合力,增强纱线抗菌性能持久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腈纶纤维40-60份,棉纤维13-20份,涤纶纤维20-30份,羧甲基化粘胶纤维10-15份,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8-16份,牛奶蛋白纤维5-8份,甲壳素纤维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化粘胶纤维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8-10份、氯乙酸0.5-1份和氢氧化钠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化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粘胶纤维加入乙醇中混合,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浸泡,加热烘干,得到预处理的粘胶纤维,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在异丙醇水溶液中,加入氯乙酸浸泡,再取出纤维密封焙烘,水洗至中性,室温晾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温度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蛋白纤维细度为1.45-1.67dtex。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还经过抗菌整理剂抗菌处理,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羟乙基醚壳聚糖20-30份,水60-70份,分散剂3-5份,丁香精油3-5份,纳米氧化锌5-8份,硅烷偶联剂5-8。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腈纶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羧甲基化粘胶纤维、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棉、开棉、梳棉后,制成生条,然后将生条喂入清梳联工序,再依次进行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然后将粗纱通过牵伸、加捻、卷装形成成纱,即得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将羟乙基醚壳聚糖、水、分散剂、丁香精油、纳米氧化锌和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形成抗菌整理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纺织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导湿快干透气织物用纱线,所述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腈纶纤维40‑60份,棉纤维13‑20份,涤纶纤维20‑30份,羧甲基化粘胶纤维10‑15份,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8‑16份,牛奶蛋白纤维5‑8份,甲壳素纤维1‑3份。本申请通过羧甲基化粘胶纤维、丙烯酸接枝聚丙烯腈纤维与其他纤维相结合,提高纱线的吸湿速干性能,促使纱线纱线具有较好的导湿速干和透气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华,李向东,刘明哲,肖国英,谢书涛,姚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