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0252发布日期:2023-07-07 17:5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色纺纱混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通过风机的出风口配合导管向连接框内腔吹风,并在吹风以及织物重力的配合下穿过通槽逐步进入安装框的内腔,以此逐步与安装框内腔的织物进行混棉作业。


背景技术:

1、色纺纱是一种染有不同颜色的纤维织物,将多种颜色的色纺纱混合可以形成独特的纱线,混棉则是由棉以及其他纤维物混合交织作业,即针对色纺纱以及棉材料进行混合,已得到需要的生产织物;

2、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0833092.2,公开了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工作箱、传动平台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传动平台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合结构,对比例通过将混棉腔与处理腔的外侧壁相互固定连接,并且将驱动电机固定在处理腔内部的一侧,将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混料辊轴相互连接,并且在打开驱动电机之后,使得混料辊轴开始工作旋转,在混料辊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拆合刀片后,让混料辊轴在旋转的过程中,拆合刀片对原材料进行了充分拆分,在拆合刀片拆分的过程中混料辊轴可以很好的进行混合,以此很好的提高了整体的混合效果以及工作时的混棉效率,对比例较好的对投入处理腔的材料进行混棉作业,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混棉作业仅通过单一入料口进行投料,且通过单一混棉杆进行混合作业,在针对多种材料非平均混棉的作业中,不便于根据混棉需要逐步添加混合织物,进而影响了装置的混棉效率。

3、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棉作业仅通过单一入料口进行投料,且通过单一混棉杆进行混合作业,在针对多种材料非平均混棉的作业中,不便于根据混棉需要逐步添加混合织物,进而影响了装置混棉效率的问题。

2、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管与连接框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框和连接框内腔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混棉杆本体,所述连接框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且通过通槽与安装框的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调节板顶部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刮板。

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活动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网,所述安装框正面和背面的下端均开设有通风槽。

4、优选的,所述活动框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调节板并与旋转块传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活动框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左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混棉杆本体的左端分别贯穿安装框和连接框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下端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连接框、风机、混棉杆本体和通槽,两个混棉杆本体分别在连接框和安装框内腔的旋转可以对连接框和安装框内腔不同织物进行搅拌打散作业,且配合风机的出风口配合导管向连接框内腔吹风,并在吹风以及织物重力的配合下穿过通槽逐步进入安装框的内腔,以此逐步与安装框内腔的织物进行混棉作业,防止了通过单一混棉杆本体进行混合作业,不便于根据混棉需要逐步添加混合织物,进而影响了装置混棉效率的情况发生。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活动框、调节板、第一过滤网、旋转块和刮板,调节板配合气缸在安装框内腔的高度调节可以根据安装框内腔的织物数量进行调节,第一过滤网配合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通风槽为装置提供出风口,同时对织物进行拦截,旋转块和刮板的旋转则可以清理第一过滤网表面的织物,防止对第一过滤网造成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3),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导管与连接框(2)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框(1)和连接框(2)内腔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混棉杆本体(4),所述连接框(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5),且通过通槽(5)与安装框(1)的内腔连通,所述安装框(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7),所述活动框(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调节板(8)顶部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旋转块(10),所述旋转块(10)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刮板(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2),所述活动框(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网(13),所述安装框(1)正面和背面的下端均开设有通风槽(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7)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输出端与调节板(8)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调节板(8)并与旋转块(10)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顶部与活动框(7)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色纺纱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左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两个所述混棉杆本体(4)的左端分别贯穿安装框(1)和连接框(2)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0),两个所述皮带轮(20)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与下端所述皮带轮(20)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色纺纱混棉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管与连接框内腔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框、连接框、风机、混棉杆本体和通槽,两个混棉杆本体分别在连接框和安装框内腔的旋转可以对连接框和安装框内腔不同织物进行搅拌打散作业,且配合风机的出风口配合导管向连接框内腔吹风,并在吹风以及织物重力的配合下穿过通槽逐步进入安装框的内腔,以此逐步与安装框内腔的织物进行混棉作业,防止了通过单一混棉杆本体进行混合作业,不便于根据混棉需要逐步添加混合织物,进而影响了装置混棉效率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袁以华,嵇雪萍,严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响水县宝龙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