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8021发布日期:2024-02-09 12:2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合成纤维生产,具体为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合成纤维都是热塑性纤维,因而其织物在进行湿热加工时,要发生收缩变形和产生皱痕。为了使织物不易产生皱痕并消除已产生的皱痕,同时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染整厂都必须通风加热装置对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进行热定型。

2、现有公开技术如公开号为cn218756286u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涉及合成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热风机,所述加热腔内部的两侧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加热腔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加热腔一侧的上方安装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的内部设置有泄压机构;通过在加热腔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利用旋转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带动固定好的合成纤维进行旋转,使得合成纤维在加热处理时受热更加均匀,故使得合成纤维的加工效果更好,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3、上述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通过固定机构夹持合成纤维,而合成纤维多为线束结构,采用平板结构的夹持块对纤维线束进行夹持时,由于在热定型过程中需要使纤维线束具有一定的张力,通常纤维线束呈拉伸状态,而平板状的夹持块与线束状的合成纤维接触面小容易夹持不紧,导致纤维线束在拉伸的过程中发生松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壳体,以及安装在加热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机构;

3、所述推进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的下方安装有电热丝,且电热丝的外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下方安装有风机二,所述推进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透气板,且透气板的上方安装有风机一,所述加热装置壳体的上方安装有泄压管,且泄压管上安装有泄压阀,所述加热装置壳体的前端铰接有仓门。

4、优选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气缸,且推进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输入端安装有丝杆电机,所述双向丝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与加热装置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导向滑槽。

5、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通过导向滑槽、导向滑块在加热装置壳体内实现前后移动,且丝杆电机安装在其中一组导向滑块的内部,所述支撑板与双向丝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支撑板通过推进气缸在加热装置壳体内实现前后移动。

6、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拉伸板,所述拉伸板与双向丝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丝杆套筒,所述拉伸板的内侧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下夹持板,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有上夹持板。

7、优选的,所述下夹持板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槽,且弧形槽沿下夹持板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所述上夹持板的表面设置有与弧形槽相互匹配的弧形块。

8、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部穿设有夹持螺杆,且夹持螺杆的下方通过轴承与上夹持板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壳体通过泄压阀与泄压管相互连通,所述电热丝与出气板相互平行。

10、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1、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由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分别设置弧形块和弧形槽当线束放置在弧形槽内后,弧形块能够完全压紧纤维线束,增加了纤维线束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的接触面,从而能够实现对线束状的合成纤维稳定夹持,同时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双向丝杆的作用进行调整,方便根据不同类型的纤维线束进行张力调整,同时双向丝杆能够向前移动方便进出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壳体(1),以及安装在加热装置壳体(1)内部的推进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4)包括推进气缸(404),且推进气缸(404)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板(405),所述支撑板(405)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杆(401),所述双向丝杆(401)的输入端安装有丝杆电机(402),所述双向丝杆(40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滑块(406),所述导向滑块(406)与加热装置壳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导向滑槽(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401)通过导向滑槽(403)、导向滑块(406)在加热装置壳体(1)内实现前后移动,且丝杆电机(402)安装在其中一组导向滑块(406)的内部,所述支撑板(405)与双向丝杆(40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支撑板(405)通过推进气缸(404)在加热装置壳体(1)内实现前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拉伸板(701),所述拉伸板(701)与双向丝杆(401)的连接处设置有丝杆套筒,所述拉伸板(701)的内侧设置有顶板(702),且顶板(702)的下方设置有底板(703),所述底板(703)的表面设置有下夹持板(706),所述顶板(702)的表面设置有上夹持板(7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板(706)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槽(707),且弧形槽(707)沿下夹持板(706)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所述上夹持板(705)的表面设置有与弧形槽(707)相互匹配的弧形块(7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02)的内部穿设有夹持螺杆(704),且夹持螺杆(704)的下方通过轴承与上夹持板(70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壳体(1)通过泄压阀(5)与泄压管(6)相互连通,所述电热丝(10)与出气板(2)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合成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纤维生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壳体,以及安装在加热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的下方安装有电热丝,且电热丝的外部设置有出风口。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由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分别设置弧形块和弧形槽当线束放置在弧形槽内后,弧形块能够完全压紧纤维线束,增加了纤维线束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的接触面,从而能够实现对线束状的合成纤维稳定夹持,同时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双向丝杆的作用进行调整,方便根据不同类型的纤维线束进行张力调整,同时双向丝杆能够向前移动方便进出料。

技术研发人员:薛泽阳,薛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