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揭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0544发布日期:2024-01-26 22:5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宣纸揭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手工宣纸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宣纸揭纸装置。


背景技术:

1、手工宣纸的制作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工艺,大致可分为选材、制浆、捞纸、晒纸、检验和剪纸六道工序。其中晒纸是将捞纸工序制成的纸贴分离成一张一张纸并烘干的过程,将宣纸一张一张从纸贴上分离的环节即为揭纸环节。

2、将纸贴适当浸水润湿后,竖直靠在墙上,一般是横向放置,揭纸的一侧纸面向外,揭纸技师从上部的一角开始分离最外层纸张,揭纸过程手要稳、心要沉、用力要轻柔且干脆利落,否则很容易将薄如蝉翼的润湿的纸张撕烂。一副纸贴一般是500层纸体贴置而成,竖着放置是非常硬挺的姿态,然而揭纸后期,一般是纸贴剩余不足30层后,揭纸过程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纸贴厚度不足,出现“打软”情况,不能再保持硬挺的姿态,因此无法再正常揭纸;随着纸贴重量变轻,揭纸用力时纸贴会“跟着跑”,严重影响揭纸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揭纸技师为解决上述问题,会用浆糊把纸贴背面直接糊在墙上,再进行揭纸,以避免揭纸后期纸贴打软、跟着跑等情况出现,然而采用这种方法,为使浆糊粘性好,每贴或每两帖就要熬一次浆糊;另外,浆糊不仅污染了最后一张纸,且会向内渗透、粘连,导致最后的四五张纸根本无法揭离,即使勉强揭离,由于已经被渗透的浆糊污染,纸张性能也不符合宣纸的检验标准了,只能作废纸品处理。这不仅是材料上的浪费,且对于手工宣纸来讲,每一张纸都凝聚了众多手工技师的辛勤劳动和汗水,都应该被珍惜,因此,如何优化揭纸环节,以避免上述浆糊污染纸张的情况,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宣纸揭纸装置,在揭纸环节为宣纸纸贴提供自由斜立的依靠,且在揭纸作业后期,在不破坏宣纸的情况下对无法自由立置的纸贴实施固定约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宣纸揭纸装置,底部有板面平置的条板状的托台,托台的后部有立置的靠背板,靠背板上铁磁性板体,永磁体盘垫与铁磁性板体构成磁力吸合配合,宣纸纸贴的余贴的上边间隔式夹置于永磁体盘垫与铁磁性板体之间。

3、上述方案,在宣纸揭纸作业的前期,纸贴放置在揭纸装置的托台上、纸贴背面上边依靠在靠背板上,纸贴呈自由斜立状态,然后进行正常的揭纸作业;揭纸作业至纸贴无法自由立置的后期,将纸贴(余贴)夹在永磁体盘垫和铁磁性板体之间,利用二者的磁力吸合作用对纸贴进行固定,使纸贴被动地维持立置状态,避免纸贴“打软”现象和随着揭纸力量前倾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纸贴的揭纸正常进行。采用上述揭纸装置取代现有技术中浆糊固定纸贴的方案,避免了浆糊对宣纸的污染现象,纸贴无浪费,可以实现了“揭下最后一张纸”的目标。



技术特征:

1.一种宣纸揭纸装置,底部有板面平置的条板状的托台(10),托台(10)的后部有立置的靠背板(20),其特征在于:靠背板(20)上固定的有铁磁性板体(30),永磁体盘垫(40)与铁磁性板体(30)构成磁力吸合配合,宣纸纸贴的余贴(a)的上边间隔式夹置于永磁体盘垫(40)与铁磁性板体(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揭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磁性板体(30)为条板状且其长度方向位于水平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揭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磁性板体(30)为板块状且在水平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揭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盘垫(40)包括圆垫状的磁盘(41),磁盘(41)的背面有便于手动拿捏的柄部(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揭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盘垫(40)与铁磁性板体(30)吸合处位于纸贴的左上角、右上角及左上角与右上角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手工宣纸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宣纸揭纸装置,底部有板面平置的条板状的托台,托台的后部有立置的靠背板,靠背板上铁磁性板体,永磁体盘垫与铁磁性板体构成磁力吸合配合,宣纸纸贴的余贴的上边间隔式夹置于永磁体盘垫与铁磁性板体之间。上述方案,揭纸作业至纸贴无法自由立置的后期,将纸贴夹在永磁体盘垫和铁磁性板体之间,利用二者的磁力吸合作用对纸贴进行固定,使纸贴被动地维持立置状态,避免纸贴“打软”现象和随着揭纸力量前倾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纸贴的揭纸正常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新,刘蒙,肖武君,朱芳林,彭江生,戴胜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