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温石棉六、七级短棉性能和湿法工业利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8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祁连温石棉六、七级短棉性能和湿法工业利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应用工业矿物学的领域。我国青海省祁连温石棉六、七级等外短棉或世界其它地方的这类等外短棉,凡符合本发明确定的三项结构化学基本特征者,均可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在湿法纺纱工业上得到应用。
我国祁连石棉矿90%以上属于六、七级等外短纤维石棉,至今国内外未见任何有关六、七级短棉在纺纱工业上应用的文献和报导。1982-1983年国际矿物学手册仍把六、七级短棉列为废料〔1〕;1976年第二次国际工业矿物会议则把纺纱用的石棉限于一级、二级和三级石棉,而六、七级短棉仅用于铺路或当废料〔2〕。经国际联机检索,世界上未见有六、七级短棉用于纺织工业的任何文献、专利或报导。
本发明对祁连温石棉六、七级短棉湿法工业利用的可能性提出表面结构层的完整性、八面体的歪曲程度及其内三价铁的多寡和纤维之间胶结物的存在形式等三点理论根据。凡具备这三项结构化学基本特征的六、七级等外短棉,均可应用本发明提出的工艺路线和方法解决有关技术环节,并在湿法纺纱工艺上得到应用。
1、首先进行六、七级等外短棉结构性能的分析(如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电子探针、穆斯堡尔效应谱等),凡具备上述三项结构化学基本特征的六、七级等外短棉的矿山,均可采取以下两种技术方案进行湿法工艺纺纱。
2、琥珀酸酯磺酸钠分散成浆、化学凝固成膜的方案六、七级等外短棉要预先进行原棉处理,可用机械辗棉或超声波分散的方法,使短石棉中的棉束、棉针松开、又尽量不破坏纤维本身。然后在水溶液中加入短棉和琥珀酸酯磺酸钠、它和短棉的比例5%-40%和一定数量的油酸1%-20%,在打浆机中搅拌0.5-2小时,视情况加入一定数量的琥珀酸酯磺酸钠直到形成均匀的胶体,并在硫酸铝,固色剂y和油酸配成的凝固液中凝固成膜条并加捻成石棉线。
3、脂肪酸分散成浆、冷水成膜的方案六、七级等外短棉也要预先进行原棉处理使短棉中的棉束和棉针松开,然后以10%~100%ml的脂肪酸在40℃~100℃的温度下搅拌0.5~2小时直到形成均匀的胶体,在-10℃-15℃的冷水中凝固成膜条并加捻成石棉线。
其主要的技术规格如下1、单纱抗拉强度六级棉 3.5-10kg/10S七级棉 3-7kg/10S2、烧失量六级棉 23.5-24.5%七级棉 23.5-24.5%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六、七级等外短棉所占比例很大,迄今当作废料甚至造成严重积压。应用本发明可以使这些等外矿产资源得到应用,在矿山开发和制品工业两个领域均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引用参考文献(1)PHILLIP CROWSON,MINERALS HANDBOOK1982-1983,P33(2)H·H·GOSLING,2ND INDUSTRIAL MINERALSINTERNATIONAL CONGRESS(1976)P7权利要求
1.本发明属于应用工业矿物学的领域。迄今世界各地都把温石棉六、七级等外短棉当作废料,未见有用于纺纱工业的文献、专利和报导。本发明的特征是首次提出温石棉六、七级短棉可供湿法工业利用的理论根据和工艺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出温石棉六、七级等外短棉湿法工业利用可能性的三点结构化学理论根据,即表面结构层的完整性,八面体的歪曲程度及其内三价铁的多寡和纤维之间胶结物存在形式等。这三项理论根据可以判明我国祁连温石棉或世界其它地方所产温石棉六、七级等外短棉可供湿法纺纱工业利用的可能性,即琥珀酸酯磺酸钠分散成浆化学凝固成膜的技术方案和脂肪酸分散成浆冷水成膜的技术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
1和2,本发明的工艺路线和方法可以使这些等外短棉在湿法纺纱工艺上得到应用。其主要技术规格如下单纱抗拉强度六级棉3.5-10kg/10S七级棉3-7kg/10S烧失量六级棉23.5-24.5%七级棉23.5-24.5%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应用工业矿物学领域。我国青海祁连温石棉六、七级等外短棉或世界其它地方这类短棉,凡符合本发明确定的三项结构化学理论根据者,这些等外的矿产资源均可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在湿法纺纱工业上得到利用。
文档编号D02G3/20GK85104542SQ85104542
公开日1987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85年1月13日
发明者俞旭 申请人:青岛化工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